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 11-2173/TU 国内刊号
  • 1000-7237 国际刊号
  • 0.1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古建园林技术是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古建园林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传统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历史·理论·文化、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调查、古建医生、行业动态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评
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举措——祝贺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彩画油饰专业委员会成立1-1

摘要:2016年9月9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彩画油饰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这是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建立的第一个专业技术、学术工作机构,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举措,值得庆贺!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恪守工匠精神 传承传统技艺 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彩画油饰专业委员会成立4-4

摘要:2016年9月9日,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彩画油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传统建筑彩画油饰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在京举办。该委员会是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建立的第一个专业学术、技术工作机构。

首届“华筑奖”申报工作9月正式启动5-5

摘要:2016年9月1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启动了首届中华建筑文化奖(简称华筑奖)的评选工作。华筑奖是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的专项奖之一,先于行业奖之前评审,每两年(双数年)评选一次,华筑奖替代了此前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传统建筑专业专项奖,并增设了村镇建设和传承创新成就两个大类,以突出对传统建筑文化、地域特色、时代风貌的重视。以此来倡导和鼓励广大从业人员发挥创新精神.建造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日寸代风貌的优秀工程。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历史·理论·文化
桂东南传统客家民居的防御体系研究6-11

摘要:外墙、炮楼、通道、枪炮眼、月池、大门以及护城河、水井、粮仓、栅栏等是桂东南客家民居防御体系的主要元素,并由此形成抵御、内部组织和生活供给三个部分,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对桂东南客家民居的防御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和了解客家民居的总体面貌。

颐和园山水格局形成过程探析12-17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记载、历史绘画和考古发现,描绘出清漪园(颐和园)兴建之前的山水形势,然后对比建园前后的山水格局,关照中国传统外部空间设计的“形”、“势”理论,探析清漪园在山、岛和建筑的布局以及东、西两堤的走向等空间处理方法中所蕴含的外部空间设计理论。以期为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保护与展示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当代大尺度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明代吉藩王陵调查与初探18-21

摘要:明代吉藩分封的藩国位于湖南省长沙县,由于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缺乏保护,长期以来导致吉藩诸王陵的具体纂主已经失考,唯存诸兆域范围。我们可根据出土墓志可以辨识墓主人,通过文献记载与实地踏查之比较,对吉藩藩王纂现今的保存的状况、分布区域以及墓志资料等方面做出初步的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传统建筑园林研究
明清官式建筑旋子彩画旋眼研究22-27

摘要:旋子彩画是明清三大彩画体系之一,也是使用最广、变化最多的彩画类型。旋眼是旋子彩画的核心纹饰之一。本文运用形制类型学研究方法.从明清官式旋子彩画旋眼做法上,提炼出有助于分期研究的形制类型,为旋子彩画的年代判定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持。

清前期的盛京园林景观建设28-33

摘要:盛京(沈阳)是清王朝在关外建立的都城,在整个清代作为王朝陪都,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并成为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清廷入关前,沈阳被作为都城而进行的各项城市建设,既有中国传统都城的形式特点,同时具有着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外圆内方的城市形态构成格局,显示出浓郁的宗教氛围。这一时期的盛京园林建设主要以皇家的意志要求为主,建设内容包括盛京宫苑、皇家陵寝和敕建的寺庙等。园林景观的内容和形式虽相对简单粗放,但民族风格特点强烈,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

智化寺明代大木结构特点分析(上)34-39

摘要:智化寺建成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是明英宗皇帝祟信的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整体寺院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1961年智化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特点,是北京市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本文将从智化寺的平面布局、梁架结构,智化寺古建斗棋的类型和用材形制等方面的内容,对智化寺古建的明代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的尺度、组景与视知觉40-44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依其尺度大小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组景策略。本文参照规模、属性的不同,将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划分为四个尺度等级,分析了各等级的组景特点与视知觉的关系.对组景要素、构图手法、空间组织、观景方式、建筑及叠山的尺度、比例等进行了讨论,并表述了借景在组景与尺度关系方面的特殊意义。

清代道台衙署建筑及文化意蕴研究——以清河道署为例45-50

摘要:本文以道台衙署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布局、结构体系、装饰装修等方面,对现存较为完整的清河道署进行剖析:并结合史学资料,分析了清代道台衙署建筑的布局特征,总结了道署建筑的文化内涵,为其保护与修缮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支撑。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建筑设计
陇南各县域传统民居形态特征研究51-56

摘要:陇南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区位山谷纵横,历史文化则属于非煦型文化区域。该区域正在面临进一步的城镇化进程之中,留下些许作为记录历史的传统民居建筑。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按照县域选取典型传统民居案例,对其进行测绘、分析并归纳,目的在于明晰陇南地区各传统民居建筑类型特征及其分布,为非典型文化区域内传统民居谱系形成的机理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试论唐五代至近现代灵隐寺建筑布局的演变57-61

摘要: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以西,是杭州最古老的名刹,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文以历史文献、舆图、老照片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现场调查,探索灵隐寺唐五代至近现代的建筑布局的演变历程,将灵隐寺的建筑布局分为四个阶段,即唐五代时期、两宋时期、明清时期及近现代时期;同时,通过分析各时期寺院布局、功能分区和典型建筑的异同,试图揭示灵隐寺建筑布局演变的规律和历史背景。

福州仿木结构景观建筑之营造技艺研究62-66

摘要:仿木结构建筑,是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现代传承形式,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我国建筑中开始广泛使用。仿木结构景观建筑,又是众多仿木结构建筑中最为量大面广的一种。因为木材与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力学、加工性能等物理特征上存在相似性的同时又有差异性,这种相似性使钢筋混凝土材料仿木构建筑顺理成章.并可以传承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艺,而差异性的存在,又使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在主体结构和细部构造上与传统木结构建筑有所不同,经过时间的积淀,形成相对独立的风格元素。从营造技艺的角度,在厘清福州传统地方建筑大木构架的典型类型基础上,厘清福州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景观建筑风格元素的源流,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地域建筑调查
金溪琉璃曾家古村乡土聚落的田野调查67-70

摘要:东源曾家村位于琉璃乡与陈坊积乡的交界地带,距县城29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古村选址于丘岗地带,远处村庄峻岭交错,聚落形态清晰,村落布局有序,周边风貌秀丽,建筑形态丰富。村中民居建筑沿地势依次展开,村落建造就地取材.形成独具特色的村落空间形态和民居建筑单体,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传统古村落。

丹巴甲居藏寨石木建构的田野调查71-75

摘要:川西丹巴地区的甲居藏寨,以其独特的文化方式,在其独特的地区环境中形成居民的宗教信仰取向,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结合方式。在长期应对当地地理气候条件中,形成的民居功能型制与细部构造装饰,充分表现了嘉绒藏族的生活智慧:在满足自身信仰和审美追求的同时,与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互动。而在建造方式上,甲居藏寨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生态环保,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木石结构民居的优秀案例,也是我国传统藏族民居的典型代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民居维修一案例——山西省阳城县上庄村参政府院落76-80

摘要:以山西省阳城县上庄村参政府院落为例,梳理维修过程,介绍大木作、小木作等维修,说明传统民居维修时民间做法的合理有效之处,以期为推动乡土建筑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提供借鉴。

现代建筑视角下的我国古建筑营造部分先进技术分析81-85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有许多优秀的建筑营造做法和技艺。笔者以现代建筑技术的认知视角,重点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建筑技术角度,试总结提炼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部分先进理念、思憋和技术,并与现代建筑相关技术相互比较印证,从而揭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