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 11-2173/TU 国内刊号
  • 1000-7237 国际刊号
  • 0.1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古建园林技术是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古建园林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传统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历史·理论·文化、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调查、古建医生、行业动态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评
“仿古建筑”辨析1-1

摘要:“仿古建筑”是当下人们对当代设计建造的传统建筑的习惯性称谓。这个称谓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中勘协传统建筑分会一届四次会长(扩大)工作会议4-4

摘要:3月17日,中勘协传统建筑分会一届四次会长(扩大)工作会议在天津大学设计院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小城镇建设处处长林岚岚、天津市规划局副局长沈磊、中勘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以及来自全国的各副会长及部分常务理事单位代表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勘协传统建筑分会副会长、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历史·理论·文化
中国吉建筑柱础名称辨析(下)5-9

摘要:柱础有诸多名称,原本互相区别,而后世逐渐混淆。然而,櫍、榰、磶、础、磉、磌、磩、碇,或从木,或从石;或起源于干栏建筑,或来自于穴居、半穴居,其发展脉络和在建筑中的用处皆不相同。

盔顶建筑发展沿革研究10-13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列举了盔顶,却未有详细的介绍和具体的做法。至今,我们能够见到的盔顶建筑,与其它类型相比数量较少,关于盔顶的学术研究也十分有限。而盔顶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一种基本类型,在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建造起源、施用缘由、具体做法等三个方面介绍盔顶的发展,借此引起学界对这一屋顶类型的更多关注。

先秦、两汉时期皇家藏书楼的空间位置分析14-16

摘要:皇家藏书建筑自古有之,从先奏时期的太庙窖藏到汉代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的建造,不仅反映了藏书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说明藏书建筑已逐渐成为古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通过对秦汉时期的皇家藏书建筑在当时都城空间位置上的分析研究,了解当时对这一特殊类型的建筑在选址和使用上所采用的特殊措施,同时对研究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中国古建筑科技保护的发展历程17-20

摘要:从古建筑木构件的防腐与加固、砖瓦与砖砌体的保护、灰浆与凝胶材料、勘察与分析检测等方面,简要回顾和概述了中国吉建筑科技保护的发展历程,初步探讨了我国古建筑科技保护的发展方向。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传统建筑园林研究
明代建筑旋子彩画类型及演变分析21-25

摘要:明代是旋子彩画的成型时期,奠定了清代旋子彩画形制的基础。通过对明代现存彩画实例的分析,可将明代彩画分为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小点金和雅伍墨四种不同等级,此系清代彩画等级的雏形。在明代彩画的演变过程中,因景泰至成化三朝缺乏可考实例,且其前后年代彩画风格差异较大,故将此三朝划定为分割明代早、晚期的中间阶段。根据彩画结构、色彩和纹样的演变规律划定为三个发展阶段。相比清代彩画的成熟规制,明代彩画彰显了自由清新的艺术特征。

9-12世纪七铺作双袱制探析26-31

摘要:七铺作双袱制是晚唐至金代北方地区高等级官式建筑斗棋定制。本文以现存七铺作双袱斗棋为线索,讨论具有官式背景的高等级建筑中柱头斗棋的形制特点。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建筑设计
故宫东南角楼屋顶琉璃勾头和滴水样式研究32-37

摘要:琉璃瓦件是明清官式建筑屋顶上的重要组成构件。本文通过收集和统计故宫东南角褛屋顶琉璃构件的基础数据,总结出琉璃勾头、滴水的纹样数量及分布状况,并对比分析其纹样的艺术特征,再参照其分布情况和相关研究成果推测其年代。通过对故宫东南角楼屋顶琉璃构件基础数据的研究,为今后其他建筑的琉璃瓦件研究提供参考。

玉林高山村广府式宗祠建筑形制初探——以牟思成祠为例38-44

摘要:高山村传统建筑群是成形于明清时期并具有鲜明岭南宗祠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群。在对其测绘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在传统家族宗法观念影响下,当地广府式宗祠建筑布局及单体形制特点,并着重对建筑平面天井及立面尺度分析,为该地区传统宗祠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征集杂志封底封面图片启示44-44

摘要:尊敬的各位读者:为进一步丰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封面、封底图片素材内容、增强读者与杂志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本杂志社决定开展杂志封面、封底图片征集活动,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安庆振风塔建筑艺术浅析45-48

摘要:我国塔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其建筑类型丰富独特,历史悠久。安庆振风塔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矗立于江畔,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的美誉。地域环境造就了古塔的风格及艺术文化内涵,将安庆地域建构物与桐城文化艺术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成宜城美丽的半城山半城水,形成独特的理景艺术手法,从而对汲取古代经验,传承和发展其地域文化旁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是在分析归纳古今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及采访资料的基础上,对古塔的历史文化发展和建筑布局进行梳理,结合古塔改造,对其建筑特征、建筑材料进行分析,结合古塔保护现状和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保护的建议与策略,并结合改造实际,研究古塔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加深对当地建筑文化的认识。

紫禁城太和门广场排水系统研究49-54

摘要:太和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是午门后的第一座宫门。太和门前有面积约为26000平方米的广场,太和门及其广场从紫禁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离的历史价德。2012年,北京遭遇罕见暴雨,而紫禁城内却没有积水现象,人们为古人所建的排水系统在几百年之后依旧如此畅通而感到震惊。本文从现代排水理论角度,论述太和门广场排水系统的构成、特点及其价值。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地域建筑调查
鄂西北山区村寨建构类型田野调查55-58

摘要:湖北省利川鱼木寨是现存具有土家村寨村落建筑特色的古寨之一,因其四面绝壁、地势险要、与外界联系有限.所以保存有完好的土家族建筑和民俗。土家古堡、雄关、古墓、栈道和民宅无不彰显着鱼木寨独有的特色。村寨内城堡、寨墙和古栈道保存完好,数十座古墓石雕工艺精湛,遍布隘关险道.村民生产生活用具古朴传统,民族风俗别有风味。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相关文献,从鱼木寨的村庄形态、村寨形胜以及民居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土家村寨村落建构类型及特点。

河北井陉县大梁江村民居田野调查59-63

摘要: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是太行山区传统民居聚落的典型代表。特殊的环境气候和地形特征使得村落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平面形态;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导致院落形制、民居类型和组合样式也呈现出与其他地区民居不同的特点;在建筑建造上,大梁江村民居体现了传统民居聚落建造中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特点,从而使得大梁江村成为我国冀西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文化遗产保护
古建筑保护研究情况述评64-67

摘要:本文收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建筑保护学者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通过归类分析,总结概括了近年来我国古建筑保护研究的概况,以期对目前古建筑保护研究的现状有大体的了解,并对如何促进古建筑保护这一学科的发展提出几点想法。

泰山岱庙古建筑考古发掘与保护措施研究68-72

摘要:本文结合泰山岱庙主要建筑考古发掘工程实践,深刻认识到考古发掘的重要性,应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采取规范科学的技术措施,注重对发现的遗迹和遗物进行保护和科学分析,为修复保护工程制作设计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为研究岱庙历史提供实物资料,最大限度地保护岱庙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龙门石窟的窟龛分布与保存状况73-79

摘要:龙门石窟于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介绍龙门石窟窟龛空间分布情况的调研成果。通过调查,根据石窟微观地貌特征、岩性特征、洞窟规模、重要性及分布特征对窟龛进行了分区,并对石窟窟龛及其编号记录进行了全面、详细地核对、统计,从窟龛形制完整性、造像完整性、保存状态等多个方面对石窟保存现状进行了评估。调查成果为龙门石窟的保护管理及相关研究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