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 11-2173/TU 国内刊号
  • 1000-7237 国际刊号
  • 0.1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古建园林技术是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古建园林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传统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历史·理论·文化、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调查、古建医生、行业动态

古建园林技术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评
复兴中华建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7

摘要:《复兴中华建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文,最早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教授黄墉、武志刚先生等在“中华建筑文化复兴和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后经本刊约稿,由黄墉、武志刚、孙雯婧将其整理成文。这篇文章从宇宙观、世界观和哲学的高度,深刻论述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阐述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断发展至今并为世界认同的深层次原因,同时揭示了中华建筑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派生和依存关系。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传统技术
故宫符望阁内檐木装修的工艺特征及榫卯构造8-17

摘要:一、符望阁内檐木装修的分布与类型 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内檐装修是指所有属于小木作的室内装饰,如罩桶、门(包括门筒、门口及门头花)、窗(方窗、花窗、槛窗等)、床(多指室内固定的床炕)、地平(包括宝座地平及被称为“矮炕”的地平)、宝座、屏风、天花、藻井等。内檐木装修常与室内家具陈设的风格结合起来,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因而在用料、做工等方面更加精细,发展到清中期,多以硬木工艺为主体或骨架,涉及多种工艺的组合与叠加。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特征与营造工法技艺解析18-20

摘要:一、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略述 红砖建筑在西方建筑中司空见惯,“红砖洋房”也成为西洋建筑的一大特征。而历数中国各地各民族各流派的民居建筑,多使用青砖青瓦,形成中国传统民居沉稳、清雅的特色。惟独闽南传统民居异于其它地区民居,普遍使用红砖红瓦,《砖块斜叠成黑线的独特图纹》形成独有的“红砖建筑”与“红砖文化”。

传统寺观干壁画的制作方法与程序——以山西大同市寺观壁画复建实践为例21-23

摘要:卷轴画未出现之前,壁画是美术史上最主要的画种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寺观壁画为其中一大宗。秦汉以后,佛刹广布,道学隆盛,如此始有寺观壁画。众多著名画家都曾进入寺观绘制壁画,文献记载,顾恺之曾为瓦官寺画维摩诘像,另有张僧繇、曹仲达、吴道子等专为寺观绘制壁画的能手巧匠。宋元以降,寺观壁画的制作渐渐成为民间画工之事,但壁画技艺经历漫长历史的洗练,艺人们从创作实践中总结出完备的制作方法和宝贵的心得,并将其编成简明易懂的口诀,仅凭师徒传承,口耳传授。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文物保护工作研究
解读《曲阜宣言》——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相关问题之比较研究24-26

摘要:在当代中国古建筑保护规划和工程实践中,《关于中国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曲阜宣言》(以下简称《曲阜宣言》)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是两个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这两份文件对相关问题的阐释不尽相同,往往带来实际操作的难度。其实,这两个文件并没有理论上的根本性冲突,本文拟从二者的背景和性质、内容、作用与意义等方面作比较分析,以便加深人们对《曲阜宣言》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山西晋祠舍利生生塔结构现状分析27-30

摘要:古代砖塔是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类型,全国各地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不同类型、不同高度、不同建造年代的砖塔,如西安的小雁塔、河北丰润车轴山花塔、太原永祚寺双塔、山西汾阳文峰塔等。由于建造年代不同,自然环境影响,保护措施千差万别,每座古塔的残损状态各有不同。

丹江静乐宫大殿为什么会坍塌31-35

摘要:本期发表了武当山古建筑研究所张华鹏先生的来稿:《丹江静乐官大殿为什么会坍塌》。 请读者认真读一下此文,并进行认真思考。 一座竣工仅两年多的木结构大殿就开始坍塌,这实在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值得深思。 在分析大殿坍塌的原因时,作者将它归结为“技术问题”和“木材含水率严重超标”。这个分析,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深入去想,原因绝非如此。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园林历史与理论
明《八宅四书》所载门光尺图样分位字词考36-42

摘要:门光尺又叫“门尺”,也有称“八字尺”、“门官尺”、“鲁班周尺”、“鲁班尺”、“门公尺”,在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则称之为“鲁般尺”或“鲁般真尺”,是古代匠人在营造园林建筑,制作器物时,用来度量、掐定门户乃至屋宇、庭院、房床器物尺度吉凶的专用工具。

黑龙江渤海上京城基础、台基的构造做法解析43-45

摘要:渤海上京城建筑基础和台基的构造做法是渤海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借鉴唐代中原地区典型构造做法的同时,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地域性的做法。并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使用性质,台基和基础的的砌筑方式和构造做法又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为全面而正确的解读渤海建筑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贵州水东土司官寨马头寨及其底窝总管府沿革规制考46-48

摘要:一、底窝马头寨建制沿革 底窝和紫江,最早见于《元史·地理六》“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所辖“顺元等处蛮夷官”,其中“管番民总管府”下辖有“底窝紫江等处”,“顺元等处军民宣抚司”所辖有“纳坝紫江等处”,底窝紫江等处治今开阳县禾丰乡底窝坝马头寨,元初叫底窝寨,因为其地形为四面环山的封闭小盆地,当地称为“窝”,寨子位于窝底,故名底窝;由于最早为杨黄族居住,得名杨黄寨;明代一直是底窝马头驻地,明末改名马头寨至今;辖地为今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和南江布依族苗族乡一带。

太原崛峒山多福寺的明代壁画及艺术特色研究49-50

摘要:山西是我国中原地区佛教、道教活动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因此佛教寺庙。道教官观等宗教建筑极为兴盛。而依附于这些寺观的壁画数量之多、历史之久、艺术之精,均为全国所仅见。就目前所知,全省现存的寺观壁画达27259m2,自唐至清,绵延不断,异彩纷呈。其中明代寺观壁画约有2300m2,当中不乏优秀之作,如太原多福寺、新绛稷益庙、汾阳圣母庙的壁画,以数量众多,题材多样,艺术性强著称。多福寺壁画就是明代壁画的精品,画师用八十四幅彩图展示出明代彩绘壁画的高超技艺。

道家思想的魏晋勃兴与中国园林的历史跨越51-53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实现了一个质的跨越,园林学界对这一历史阶段十分感兴趣。汉末,以庄园式社会经济为基础,形成了一个个独立或半独立王国式的地方自治体系。中央集权崩溃,儒学思想瓦解,一统政治已无力对学术文化横加干预,被压抑数百年的先秦诸子学说,尤其是老庄哲学开始广为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得到重视。佛学的输入和玄学的中兴,尤其道家思想审美情趣的萌发与感染,人们亲近自然、观赏自然,悟“道”于自然,追求人格理想的价值观得以滋生成长。在道家思想推动下的文学、绘画、园林艺术发生了划

中国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54-55

摘要:一.引言 通常规划师、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时,重视的往往只是建筑环境的空间规划与设计,而常常忽视其时间性时。殊不知,真正高明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除了要重视空间性设计以外,还要注意时间性设计。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建筑环境永恒的魅力,体现对人的深切关怀以及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性设计与时间性设计二者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营造,就十分关注空间性设计和时间性设计这两个维度。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在时间性设计方面的理念与成功经验,对于促进当代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中,注重对时间性因素的考虑,具有发人深省的启示作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稿件评级与奖励通告55-55

摘要:为了更进一步提升本刊质量,鼓励作者撰投更高水平的稿件,本社决定从2015年起实行稿件评级和奖励制度。具体办法是:杂志社对投稿按专栏分类审查,分别评出A、B、C三级。其中,A级稿件每份奖励500—1000元人民币并优先刊发,B级稿件将被编辑留存待刊,C级稿件需按审查意见修改并复查认可后留存待刊;

浅谈近代中山城市形态特征及城市发展影响因素56-61

摘要:一.近代中山城市跨越式的发展历程 中山古称“香山”,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中山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之处,扼珠江水系出口咽喉,面对浩瀚的大海,是古代始于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自古以来就与海上交往和对外贸易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山具有非常丰厚的人文积淀,从唐代建镇至今,已逾1250年,由宋代立县建城算起,也有860载。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修缮与复原
记录历史 展示文化 传承技艺——记圆明园正觉寺复建工程62-63

摘要: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前夕,由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圆明园正觉寺复建工程全面竣工(彩插图1、封底)。这是一座布局完整、规模富丽、气势恢宏的皇家寺院,更是研究圆明园清代皇家园林宗教建筑院落布局、建筑构造及工艺的珍贵实物例证。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园林知识
浅谈石构件在古建筑中的防潮作用64-66

摘要:中国古建筑,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古建筑是由瓦、木、砖、石、油等诸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远古时期华夏祖先需要解决居住空间小,地势不平,又没有隔墙,阴冷潮湿,没有阳光,不通风、居住环境不舒适等诸多问题。

贵州的穿斗式石结构建筑67-69

摘要:在我国建筑文化的百花园中,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美不胜收,如果偶然发现穿斗式石结构建筑,那一定是建筑文化的奇葩。贵州就有这样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