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 11-2173/TU 国内刊号
  • 1000-7237 国际刊号
  • 0.1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古建园林技术是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古建园林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传统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历史·理论·文化、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调查、古建医生、行业动态

古建园林技术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专题报导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二○一○年度)3-4

在《罗哲文从事文物保护70周年》首发式上的致辞5-5

摘要:尊敬的罗老,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 大家好!作为罗老的老朋友有幸代表国家文物局和文物界、建筑界等方面众多专家学者一起参加《罗哲文从事文物保护70周年》首发式暨庆祝会,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由衷的高兴。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传统技术
明清建筑与家具中的雕刻技艺6-11

摘要:木雕是一种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特色的雕塑艺术,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雕鱼,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雕制品。伴随着玉、石、骨、牙等雕刻艺术、木作工艺及冶铁技术的飞速发展,木雕艺术至少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家具领域,并且逐渐大放异彩,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及巧夺天工的技艺表达赢得了国内外研究学者、收藏家及爱好者的亲睐,被誉为中华艺术的一枝奇葩。

甘肃临夏传统建筑木雕工艺初探12-14

摘要: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林业资源丰富,自古就出产良材佳木,这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物质基础。出于美化居住环境的需求,许多柱梁构架及其构件在保证结构牢固的情况下,对其实施雕刻恐怕是最先想到和最为方便的装饰手段。由于各地建筑风格的不同以及地区间木材种类和质地的特性,尤其是文化传统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各地区都涌现出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身怀绝技的木雕工匠群体,并由此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木雕风格及其工艺。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文物保护工作研究
文物建筑工程灾后紧急响应工作初探——以“5.12”地震二王庙灾后抢险清理工程为例15-20

摘要: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灾害,给四川、甘肃等地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文化遗产的损毁也是历史上所罕见的。由于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物价值和精神价值,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其抢救和修复工作更为复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

湖北秭归屈原祠的白蚁预防措施21-23

摘要:三峡工程湖北库区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屈原祠建设工程,是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修建的祠堂,位于湖北省秭归新县城边的凤凰山,与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直线距离约1km。整个屈原祠占地20000m2,建筑面积有5800m2,由山门、前殿、正殿、厢房、碑廊、陈列室、屈原墓、享堂等15栋单体建筑组成。其

“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从北京奥运媒体村弥陀寺保护工程谈起24-26

摘要: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近些年,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里,在原先注重物质实体保护的基础上,也逐渐开始关注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ICOMOS第16届会议,亦把如何定义和保护“有形和无形之间的遗产地精神”作为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

历史文化建筑的园林环境真实性保护问题——以肇庆端州为例27-29

摘要:历史文化建筑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身份标志之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在当今社会,其保护意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保护理论经历了从建筑本身—地段一历史环境,到2005年“西安宣言”提出的“周边环境保护”过程,但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历史文化建筑的园林环境缺乏历史传统特质,导致脱离真实性。历史文化建筑园林属于文化环境型园林,是当今园林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

物理环境与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探讨30-32

摘要:1、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广义来说,物理环境不单纯是物理学的问题,它还涉及环境学、建筑学、生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甚至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多个领域。但是通常意义上的建筑物理环境,只局限于讨论和研究建筑环境(建筑物内外的有限空间)中的热、声(包括振动)、光、电磁等方面的物理性问题。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园林历史与理论
沈阳故宫建筑大木构件的权衡33-35

摘要:沈阳故宫,作为举世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是刚刚从渔猎、采集经济转人农耕经济的满族人,按照本民族的社会制度、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吸收和借鉴汉族及蒙、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设计建造出的宫殿建筑杰作。其独特的建筑布局、营造技术和装饰艺术成为中外宫殿建筑中自成特色的杰作,被称为本地区各民族建筑遗存中最杰出的范例,代表着当时东北亚地区建筑文化的最高成就,是地域文化与中原建筑文化融合的杰出范例。

武当山南岩宫玄帝殿的瓦色探讨——兼谈明初武当山的营造活动36-37

摘要:武当山南岩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武当山重要的道教道场。玄帝殿为南岩宫的正殿,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毁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火灾。修复前仅存有两重石台基和残墙等遗物,台基上有须弥座、栏板、台明墁砖及柱础,残墙内有炭化的壁柱。

传统营造在石库门建筑形成中的历史调适38-40

摘要:石库门建筑,是特指19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产生于上海等近代开埠城市的,单元空间及其组合方式脱胎于江南传统民居的低层联排住宅。它是海派特色的乡土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石库门建筑”与传统城镇、乡村的自建方式不同,它是城市居宅商业化模式运作下的产物。

贵州文物建筑常见的吉祥图案44-46

摘要:在贵州一些文物建筑上,常见用木雕、石雕、灰塑等手法,雕刻、塑造蝙蝠、大象、猴子、鲤鱼、水牛、山羊、葵花、桃子、白菜、南瓜、莲花等,形成别具一格的"吉祥文化"。

当代建筑中的唐风艺术表现47-52

摘要:中式传统建筑自有巢氏搭建窝巢起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始终以木结构为主,即便是在周、秦、汉、隋时代砖石结构的发展,空芯画像砖的制造,石桥砌筑技术均领先于当时世界其它地区,但由于中国人在营造中注重风水,崇尚五行,认为“木”是采集于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气,象征着生命。“土”为万物生长之本,居中央属吉像。而石材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暗示死亡,砖石质地相近,只能用于墙面或脚下,因此墓室多用砖石砌筑。

从古代元气学说看中国传统建筑观念53-55

摘要: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在古代哲学理论思维中,其涵义不断被发展而变得非常宽泛,并被广泛引申应用。 1、气的思想 (1)气的一元论自然观中国哲学中,古代的气一元论思想是对宇宙自然的一种整体性、连续性的反映。

对复建长春园宫门及部分景区遗址的简述56-58

摘要:圆明园遗址公园复建长春园宫门,对圆明三园遗址的保护,对扩大公园遗址的游览,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均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长春园全盛时,在宫门左边修建一座园中之园,名曰"如园"。

《大壮营造录》出版58-58

摘要:由马炳坚先生主编的《大壮营造录——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作品集》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大壮营造录》集中反映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成立以来,尤其是马炳坚先生主持该所工作以来的设计和研究成果。

中国古典园林“静”之营造法则解析59-62

摘要:笔者曾在相关研究论文中,分析并验证了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格局的隔声降噪功能。然而,由于"静"在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哲学美学内涵,中国古典园林之"静"就不是纯粹物理的噪声数量控制,更是一种艺术境界的人文经营。可以说,中唐以后的士大夫园林,其一切景观意匠的终极指向,均离不开“静”的哲学美学境界追求,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一格的“静”之艺术营造法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