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 11-2173/TU 国内刊号
  • 1000-7237 国际刊号
  • 0.1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古建园林技术是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古建园林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传统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历史·理论·文化、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调查、古建医生、行业动态

古建园林技术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中国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曲阜宣言(二00五年十月三十日·曲阜)3-4

摘要:二OO五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当代古建学人第八届兰亭叙谈会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第五届二次会议期间,与会的当代古建筑学人、艺匠工师在保存文物古建筑十分丰富的孔子故乡曲阜聚会,就我国以木构建筑为主体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

本期协办单位3-3

贯彻《曲阜宣言》征集论文参考题5-5

摘要:科学、准确地反映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文件《关于中国特色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曲阜宣言》已经发表。《曲阜宣言》是在我们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思想路线指导下,在总结我国几十年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宪章”。它对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报导
古建世家传人马旭初先生捐出祈年殿大修手记(副本)5-5

摘要:天坛祈年殿自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遭雷击重建后,至今的百余年间先后经历了三次大修。第一次是在1935至1936年间,由旧都文物整理实施事物处委托基泰公司修缮祈年殿;第二次是在1971至1977年间,由北京市建委主持对祈年殿进行大修,总投资57.9万元,使用黄金420两,木材100立方米。并对祈年殿建筑群进行了全面修缮,1977年4月全部竣工;第三次,2005-2006年北京市园林局组织对祈年殿进行修缮,重施彩画,恢复了祈谷坛坛面的金砖铺墁。日前,祈年殿已修缮成功,已经重新开放。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对山西应县木塔保护工程抬升修缮方案的意见6-6

摘要:我从2002年6月第一次修缮方案论证会上开始,一直反对“抬升”方案,主张落架大修,2004年6月在朔州会议研究抗震,我又重申了这一意见。2004年7月1日,我就此问题致信中央领导同志,系统简述了我的观点。其中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山西应县木塔应当怎样修?7-8

摘要:今年四月在山西朔州召开的“应县木塔抬升方案评审会”,经与会专家认真讨论,否定了采用抬升方法修缮木塔的方案。这对这座世界仅存的高层纯木结构建筑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幸事。

浅析岱庙西华门的文物价值和科学保护9-10

摘要:古建筑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重要文化遗产,它是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遗存,对它们的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2005年7月至11月岱庙西华门的考古及城台的修复,展示了西华门较高的文物价值,也体现了古建筑保护的科学性。

山西应县木塔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兼谈应县木塔维修方案的意见11-12

摘要:2001年6月,国家文物系统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国公开征求维修山西应县佛光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的方案,这无疑是件大好事,这座历经946年历史沧桑的世界现存最高、年代最老的木结构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传统技术
山西忻州地区传统凿石工序(一)——兼谈与《营造法式》、《工程做法则例》所述工序的对应关系13-15

摘要:一切石材,包括圆形、随形,甚至人物、动物等异形圆雕之材,首先第一步是将不规则的荒石料加工成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的石料,也就是素面石料,这是所有石筑、石雕等石材的最基本的第一道必不可少的加工程序。过去没有机电和金刚砂锯解,传统的石材加工一直是通过人工凿石,一面一面地将每块石料的六面逐步加工出来(根据要求,六个面不一定全部加工)。加工一般是从大面即上面开始,加工每一个石面的工序基本类同,大约需要十一道工序。不过根据石筑的要求,最后几道工序不一定都采用。

《营造法式》中厦两头造出际制度释疑16-19

摘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歇山建筑以其雍容华贵而又秀丽玲珑的艺术造型被广泛应用在殿阁,厅堂,城楼乃至绘画之中。歇山建筑最具魅力的地方,是两山的排山部位。在清式建筑中,排山的位置是由收山确定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收山略而未载。梁思成先生整理的清《营造算例》第一章第一节通例中,记有收山的规定:“歇山收山,按正心桁一份,系正心桁中至立闸山花板外皮。”清“官式”建筑大都遵此规定。按照这个规定,可以计算出清“官式”歇山建筑的出梢(出际)。

苏式聚锦彩画20-20

摘要:本刊的总字第56期刊图,58期载文“浅淡苏式彩画中聚锦的造型艺术及技法运用”一文刊登后得到一些建议。提到,聚锦造型中绘上画面将更完美。当初所以未绘是因为着重讲述造型和色彩运用以及突出它的趣味性。现今继56之后再绘制出10组20个带画面的聚锦造型,与先前发表的40个不重复。聚锦的壳与画寓意生辉,多为百性民众喜闻乐见,在此愿与大家共同品味园林苏画这种建筑装饰形式带给人们的极大情趣。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重要通告20-20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建筑艺术与理论
庭院深深大宅门——个园南部住宅建筑思想初探21-24

摘要:个园作为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以其典雅的亭台楼阁造型,独特的堆山叠石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其精湛的造园艺术早以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个园的南部住宅一直为居民所占,仅有花园部分对外开放,因此提到个园人们多以为只是竹影婆娑、假山四季的精美园林,而大多忽略甚至不知她的主体——住宅,使人们对个园平添了一些误会和叹息。韩天在《个园》一书中曾说:“住宅园林,纵然园林花团锦簇,如果撇开住宅只谈园林,那只是喧宾夺主。”清人黄钧宰在《金壶浪墨))一书中也写到:“(容园)一园之中,号为厅事者三十八所,规模各异……其埒于容园者,若程,若黄,若鲍,莫不斗靡争妍,如骖之靳。”文中“若黄”即说“比如黄氏个园”,

白居易的造园思想与园林空间意象25-27

摘要: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在南北朝之前,由于受早期园林服从宗教目的的影响和使用者身份地位的限制,此时的园林还没有成为一种与住宅相对等的居处方式而被人们广泛认同。到了唐代,由于禅宗的影响和水墨山水画的出现,以及私家园林的兴起,使得这时的园林逐渐成为了一种以(与正统居处方式相对等、相补充的)居住这一功能为基础的娱情适性的场所。在这一根本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的场所中,园林中的人与园林中各要素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园林道路的异化功能与设置的象征性28-29

摘要:传统园林道路的功能有别于常规道路,其在师法自然、以人为本的“天人合一”哲理影响下,一反平直,宽畅、简便、捷达等常规道路设置的原则,追求曲折、起伏、迂回、幽深的道路设置变化,并在材质选择和路径的形象上精心构思,刻意经营,使园林道路的功能异化为导景、观景、品景、赏景的传媒中介。这种由道路设置的象征性带来的道路功能“异化”,摧生了传统园林“物我两忘”的特有艺术境界。即实现了从启程至结束整个行进过程,似乎“忽略”了道路功能的习惯性经验,而“沉缅”于景观象征的意识流体验。所谓“奴役风月,左右游人”,即是这种体验的形象、生动的写照。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建筑历史与文献
《营造法式》长构成及其意义解析30-32

摘要:《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经几代人的努力,在大的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留待今天我们所能作的大多是一些枝叶末节的小题,然即使这些枝节小题所表露的信息,也与《营造法式》的性质和特点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如本文所论及的棋长问题。

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的文化意蕴分析33-36

摘要:文化是人类各种活动方式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复合体,体育建筑也必然是这个丰富广义的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反映着社会体育活动模式和体育建筑的价值观念,以及它与体育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以一定的艺术属性和技术手段表达了体育建筑独特的文化性格。同任何一种文化形式一样,体育建筑文化也是一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既有历史的承传性,也有时代的差异性和地域民族的特殊性。因此,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体育建筑文化,就必须从它的物质文化属性、精神文化属性及其与相关社会文化的关系中寻求它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方传统体育建筑的比较研究中探寻它的文化特质。

厌胜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运用发展及意义37-42

摘要:1.《汉语大词典》中“厌”字条:“《广韵》于叶切,入叶,影。《集韵》乙甲切,入狎,影。”此义应当读作“压”。第⑤条解释为“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趋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并举例《史记·高祖本级》:“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北史·后妃传上·孝文幽皇后》:“此后后渐忧惧,与母常氏求托女巫,祷厌孝文疾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