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法医学杂志

《法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综述、经验交流、医疗损害、案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6
  • 综合影响因子:0.332
期刊级别: 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法医学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法医学杂志论著

病毒性心肌炎致死者心肌中VCAM-1和caspase-3的表达

摘要: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致死者心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致死机制。方法收集病毒性心肌炎致死案例20例作为实验组,交通事故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案例10例作为对照组,取心肌组织切片进行VCAM-1及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经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染色后VCAM—l及caspase-3阳性表达的差异。结果(1)实验组VCAM-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表达呈深棕黄色,染色部位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内,对照组呈微弱阳性表达。实验组平均光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表达为棕红色颗粒.主要位于心肌血管周围炎症细胞中,实验组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VCAM-1可能在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炎症细胞渗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病毒性心肌炎致死案例中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提供参考,而caspase-3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参与病毒性心肌炎晚期致死机制的作用不明显。
161-163

Spry1和MAPK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Spryl和MAPK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earditis,VMC)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揭示其发病及猝死机制.并为法医学心源性猝死的鉴定提供指导。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VMC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和Eagel’S培养液,处死小鼠取心脏,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法及real—time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pryl蛋白及mRNA、MAPK蛋白表达变化。结果VMC组在光镜下可见心肌间质水肿,广泛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纤维形成多处灶性、大片状坏死,心肌组织中Spryl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prylmRNA水平略降低(P〉0.05);而MAPK蛋白表达水平在VMC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pryl参与的MAPK/ERK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过程中起着促进胶原表达的作用.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甚至心源性猝死。
164-167

锁骨胸骨端薄层CT扫描并图像重组的骨骺发育分级方法

摘要:目的运用薄层CT扫描并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容积再现volume re—construction,vR)技术探讨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CT分级方法。方法通过薄层CT冠状面、横断面扫描以及MPR、VR技术观察我国华东、华南地区460名15~25周岁男、女性青少年双侧锁骨胸骨端发育影像特征,测量并计算双侧锁骨胸骨端骨骺最长径、干骺端最长径、骨骺最长径与干骺端最长径比值、骨骺面积、干骺端面积以及骨骺面积与干骺端面积比值,建立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CT分级方法。结果在Schmel.ing分级的基础上,融合锁骨胸骨端CT图像重组信息,将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过程分为1~5级,其中2级和3级分别包括a、b、c3个亚级。结论应用于本分级的样本量大、年龄范围宽、可操作性强,利用CT图像重组技术,分析与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密切相关的数据,增加了本分级方法的可行性。
168-171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的评价及法医学意义

摘要:目的为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寻找客观且准确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测定68例SCI患者(颈段损伤23例,胸腰段损伤45例)拇短展肌和胫前肌的皮层起始潜伏期、N1峰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和波宽,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组随拇短展肌、胫前肌肌力下降或消失,皮层起始潜伏期、N1峰潜伏期、CMCT延长,波宽增宽,且实验组中的2、3级肌力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TMS—MEP检测可以直接、客观地反映脊髓锥体束的运动功能状态,为法医学鉴定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依据。
172-175

舌骨形态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摘要:目的了解舌骨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性别差异以及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成人尸体的舌骨68例,加温后除去多余的软组织,肉眼观察舌骨体与舌骨大、小角连接的性质,形态特征及其骨化程度,测量舌骨体高和舌骨体弓高,并比较两者在男、女两性间差异。推导舌骨性别的判别分析方程。结果获得了双侧完全骨化、双侧无骨化、双侧部分骨化、单侧完全骨化(另一侧部分骨化)、单侧完全骨化(另一侧无骨化)5种骨化连接状态,且男性舌骨弓高(x1)和舌骨体高(x2)均大于女性(P〈0.01),舌骨性别(Y)的最佳判别分析方程:y=O.438x1+1.042x2-12.979,判别值为-0.2725,判别率为88.2%。结论根据舌骨的形态性别特征,可为法医鉴定实践提供帮助。
176-179

X-STR分型用于亲缘关系鉴定的似然率计算

摘要:目的推导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X—short tandem repeat,X—STR)分型用于两个体间亲缘关系鉴定的似然率计算公式。方法根据不同亲缘关系的两个体间的血缘同一系数获得两个体特定的联合基因型概率(X值),计算两无关个体特定的联合基因型概率(,,值),从而求得似然率(X/l,)。结果推导出女性一女性、女性一男性、男性一男性个体间不同亲缘关系各种基因型组合的似然率计算公式,并通过案例验证。结论推导的根据X—STR分型计算两个体间亲缘关系的似然率计算方法简便、准确,为X—STR基因座在疑难亲缘关系鉴定中发挥其更大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180-184

Association of Five SNPs at the PARK16 locus as a Suscepti- bility Locu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for Forensic Application

185-189
法医学杂志案例分析

上海市杀人碎尸案24例法医学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2012年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已侦破的24例杀人碎尸案件,从被害人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死亡原因、作案动机、尸块情况、碎尸工具、抛尸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杀人碎尸案中,被害人以女性为主(16例),犯罪嫌疑人以男性为主(23人),熟人作案22例。死亡原因主要为机械性窒息和颅脑损伤。作案动机多为情感纠纷。碎尸块数量多在20~30块。碎尸工具均为锐器,其中家用菜刀20例。多为多处、跨区域抛尸,抛尸工具以汽车为主。结论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鉴定中,碎尸块数量多,碎尸手段复杂多样,犯罪嫌疑人职业特征难辨,抛尸距离相对较远.多有交通工具。
190-192

112例外科医疗损害鉴定回顾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案例的一般特点,为此类鉴定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2008--2010年受理的112例外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科医疗过失行为的常见表现形式为手术操作不当(28.57%)、告知与说明不充分(26.79%)和病情监测不力(22.32%)。损害结果以残疾或功能障碍最多见(61.61%),死亡次之(31.25%),一过性损害、未遗有明显不良后果少见(7.14%)。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结果发生中起次要作用(26.79%)、同等作用(19.64%)、轻微作用(14.29%)多见。结论外科医疗损害鉴定应重点关注手术操作、医患沟通及病情监测等环节,在与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的判定上慎用医疗过失参与度。
193-195

245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家属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家属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245名被鉴定人家属进行抑郁状况调查.并依据SDS评分指数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45名被鉴定人家属中117名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轻度68例、中度42例、重度7例。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亲缘关系、家属性格特征、付费方式为被鉴定人家属抑郁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家属抑郁状况应引起足够重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199-201
法医学杂志技术与应用

山东地区汉族人群15个X—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摘要:目的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群15个X—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建立法医学应用数据库。方法采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多重PCR引物,用4色荧光(FAM、VIC、NED、TET)进行标记,建立多重PCR体系,对山东地区无关汉族人群481例个体(女性295例,男性186例)的15个X染色体上筛选的STR基因座(DXSl0011、DXSl01、GATA165812、DXS6795、DXS6800、DXS6801、DXS6803、DXS7132、DXS7133、DXS7423、DXS7424、DXS8377、DXS8378、DXS9898和月脉TB)进行检测。结果所检测的15个X—STR基因座中,GATAl65812、DXS6800、DXS6803、DXS7133与DXS7423在中国山东汉族人群中具有中度多态性,其余10个基因座都具有高度多态性(PIC〉0.5,H〉0.5)。群体中男性样本之间没有检测到共享单倍型。结论构建的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为建立中国山东汉族人群X—STR基因座群体遗传学数据库及其法医学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02-205

北京地区汉族人群16个非CODIS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摘要:目的调查16个非CODISSTR基因座(D6S477、D22-GATAl9、DJ5S659、D8S1132、D3S3045、DJ7S1290、D14S608、D2S441、DJ8S535、D13S325、DJOSl435、D11$2368、D1S1656、D7S3048、DJOSl248和D19S253)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GoldeneyeTMDNA身份鉴定系统18NC试剂盒,对北京地区300名汉族无关个体DNA进行PCR扩增.3130XL遗传分析仪电泳分析,GeneMapperv3.2分析等位基因片段大小。结果16个非CODISSTR基因座在北京地区汉族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在0.677~0.873,个体识别率在0。890~0.967,非父排除率在0.393~0.741,多态信息含量在0.706~0.853。结论这16个非CODISSTR基因座在北京地区汉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对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6-208

改良TRIzol法同步提取血液RNA和DNA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应用TRIzol试剂针对同一生物检材在提取总RNA的同时又能提取DNA的新方法。方法使用传统TRIzol法将含有总RNA的水相移除,调节中间层和有机相的pH值,乙醇沉淀DNA,运用DNA19TMsvstem试剂盒纯化DNA。检测DNA纯度和质量浓度,并以之为模板进行PCR—STR分型。与传统TRIz01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比较。结果改良TRIzol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较传统TRIzol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和质量浓度高,扩增后STR分型良好。结论改良TRIzol法可靠易行,能够实现同一样本同时提取RNA和DNA的目的,可以满足法庭科学个体识别和亲缘鉴定的要求。
209-211

《法医学杂志》常用主题词(三)

211-211

中国Y—STR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Y染色体是男性所特有的父系遗传染色体,Y染色体上的STR基因座已经大量应用于实际案件。本文总结了Y—STR的特性以及选择适合中国人群的Y—STR基因座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展望了Y—STR在家系排查、亲缘搜索、来源人群推断、混合样本检验、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Y—STR试剂盒研发、验证,Y—STR突变率,搜索软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12-215

暴力风险评估中的统计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如何改进暴力风险评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犯罪的暴力风险评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用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统计学角度对暴力风险评估预测方法进行了回顾.并对其中较为常用的多元统计模型代表的Logistic回归模型、数据挖掘技术代表的决策树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代表的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暴力风险评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16-221

颅脑损伤人员伤残鉴定中的伪装与识别

摘要:在颅脑损伤(主要是交通事故所致)人员的伤残鉴定中,由于受赔偿心理作祟而故意伪装的情况较为普遍,大多还受到亲属或人的纵容、教唆。在精神伤残鉴定中有74.5%存在伪装,故智力测验在精神伤残鉴定中的价值有限11-21。因此,识别伪装是此类案例鉴定中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也是鉴定人遇到的技术难题。然而,精神障碍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异常,根据目前的脑科学发展水平,还无法用仪器检测来鉴别其真伪,缺乏科学、客观的鉴定手段。目前识别伪装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临床观察和精神状态检查,并结合医疗
222-224

医疗纠纷案件常见诉因分析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纠纷案件日趋增多。据统计,目前医疗纠纷案件的数量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加。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统计:全国法院1年审理的医疗纠纷案件共1万余起,医疗损害赔偿案件4万余起。北京市某个区级法院1999年只处理了9起医疗纠纷案件,2008年上升至200件,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上升,增长幅度超过100%。“医闹”现象已经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因医疗纠纷而上演的上访、缠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中国目前的一个司法难点、社会热点问题。
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