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第四纪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s

  • 11-2708/P 国内刊号
  • 1001-7410 国际刊号
  • 2.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第四纪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第四纪研究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第四纪研究杂志古人类演化与环境
利用CT技术分析马坝人头骨内部解剖结构679-685

摘要:生存于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的过渡阶段距今13万年左右的马坝人头骨化石,因其圆形的似尼安德特人的眼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马坝人可能是欧洲基因流向亚洲东部的结果。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工业CT技术对马坝头骨内部的解剖结构(包括骨壁结构、颅内模、眼窝和额窦)进行了3D复原,以期获得更多的演化上的信息。CT图像显示马坝右侧额骨表面的半圆型凹陷,符合局部受外力打击造成的外伤愈合后所致,体现出当时人类之间面对面的争斗行为。根据3D虚拟复原的颅内模,推算马坝人的颅容量为1300cc左右,位于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和海德堡人的变异范围之中。马坝颅内模表现出似海德堡人和直立人的较窄的额叶、短而扁平的顶叶和前支发达的脑膜中动脉;另外一些特征,如眼窝位于脑的前面、额鳞隆起、额窦较大且占据眶上圆枕的大部分,又与现代人及尼安德特人接近。总体来看,马坝人头骨具有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中国早期古老型人类(直立人)及现代人混合的体质特征。考虑到马坝人的年代早于典型尼安德特人出现的时期,马坝人与尼安德特人可能来自同一祖先,经过多次迁徙和融合最终演化成本地的古老型人类。

全新世中国北方人群下颌第一臼齿磨耗的比较研究686-695

摘要:对中国部分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下颌骨第一臼齿(M1)的磨耗进行了观测,对M1磨耗的时代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侧别差异、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不同时代间牙齿磨耗程度的大小关系为:新石器时代〉 青铜铁器时代〉 近代。除新疆标本外,标本量较大的几个地点间男性牙齿磨耗程度的排序为:姜家梁〉 土城子〉 喇嘛洞〉 华北,这与标本年代先后顺序一致,而新疆男性的磨耗程度最大(〉姜家梁)。女性牙齿磨耗程度的排序为:姜家梁〉 新疆〉 喇嘛洞〉 土城子〉 近代,与标本年代先后顺序(姜家梁—新疆—土城子—喇嘛洞—近代)接近一致。研究认为,以上牙齿磨耗差异的人群排序其实反映的是食物结构、加工技术及经济模式的整体差异,即"牙齿磨耗的时代间比较"所得到的人群磨耗差异其实源于不同时代背景下食物结构、食物加工及经济模式等的差异,新疆、内蒙古土城子人群牙齿磨耗在不同地点间磨耗排序中的位置体现出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分工、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有关;M1磨耗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但在不同时代的表现有所不同;左右侧M1磨耗级别总的来说很接近。

青藏高原东北部青铜时代中晚期人类对不同海拔环境的适应策略探讨696-708

摘要: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人类在青铜时代中晚期(距今3600~2300年前)已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000m以上地区,但不同海拔高度区域分布三支不同的文化,其先民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及影响因素尚不清晰。本文总结分析了青铜时代中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组合,发现该时期不同海拔区域人类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存在明显差异。辛店文化先民主要生活在海拔2500m以下地区,从事以粟、黍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生产为辅助方式;卡约文化先民主要生活在海拔2500~3000m地区,从事以牧羊为主的畜牧业,兼营大麦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诺木洪文化先民生活在海拔2800m以上地区,从事放牧羊和牦牛及大麦种植为主的农牧并重的生产方式。青藏高原东北部青铜时代中晚期不同文化人群通过选择不同的动植物资源利用策略,适应了不同海拔高度的环境,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以及青铜时代早期气候变冷的趋势是其重要的促进因素。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全新世中期人类扩张的时空模拟709-720

摘要:青藏高原有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地域广大,又是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 目前对史前人类活动的研究多集中在青藏高原单个地点,而对其扩张的时空演变研究、人类对高原征服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及自身机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GIS,采用海拔、植被类型、水系等级、≥0℃积温等指标,构建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综合指数,并结合搜集的69个细石器遗址考古年代,按照环境适应扩张假说,即在高原自然环境相同或类似地域,人类扩张的时间大体一致,模拟末次冰消期-全新世中期狩猎采集者在高原迁移与扩张的时空过程。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简称LGM,年龄范围24~16ka B.P.,)人类活动非常微弱,可能仅萎缩在东北缘河湟谷地与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1640m的局部地带;15~13ka B.P.,伴随LGM结束、末次冰消期的到来,细石器狩猎采集活动开始活跃起来,扩张至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共和盆地、东部的横断山河谷等,平均海拔2800m左右的盆地-河谷地带,活动地域占高原面积的5.5%;13~11ka B.P. 期间,沿着黄河、雅砻江、长江、雅鲁藏布江等干流河谷向更高的区域扩张,扩张区平均海拔3658m,新增的扩张面积占高原的11.4%,扩张较为明显;11~9ka B.P. 迎来环境迅速改善、条件较为优越的全新世,狩猎采集者扩张至海拔4000m的高原主体,扩张区平均海拔3971m,新增的扩张面积占高原的11.5%;进入全新世大暖期的9~7ka B.P.,是扩张面积最广、速度最快的时期,人类活动迅速扩张至高原腹地,包括藏北高原、长江-黄河源区、昆仑山地等环境较为严酷的地区,其中许多区域现今为无人区,都发现了细石器遗址,本期扩张面积占高原的52.2%,扩张区平均海拔4700m,人类基本完成了对青藏高原的地理征服与扩张。但是�

甘青地区新石器一青铜时代居民颅面部形态变异及其在人群形成上的意义721-734

摘要:通过对考古遗址出土古代居民遗骸的研究来探寻人群形成、适应、迁徙、融合历史是生物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甘青地区地处我国西北,位于新疆与中原之间,是人群迁徙与交流的关键地区。 以往研究发现该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居民具有的一些独特的头面部特征,如具有偏狭的中颅型、高颅结合狭颅、中等偏狭的面宽、高而狭的面型、中等的面部扁平度、中眶型、狭鼻型和正颌型。一些学者就来自周边地区人群迁徙或基因交流对甘青地区古代人群形成的影响做过探讨。由于迄今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掌握的数据资料有限,学术界对甘青地区古代人群内部的变异情况、时代变化及其与周边地区人群的差异程度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新石器时代以来甘青地区人群的形成过程以及与东、西方人群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本文通过对243例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群颅骨测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合相关考古学和古环境学资料,对该地区古代居民颅面部形态特征的总体表现特点、时代变化、内部变异及与周边地区人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1)从整体颅面部特征上看,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群介于典型西方人群与中原人群之间,但与中原人群更为接近;2)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群颅骨测量特征呈现一定的时代变化。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颅型趋向圆颅和阔颅化、面型趋狭、鼻型趋狭、眶型趋高;齿槽部的突颌水平变小;3)甘青地区古代人群颅面部测量特征的内部变异程度介于新疆与中原人群之间。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甘青地区人群颅面部测量特征的内部变异呈减小趋势;4)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甘青地区古代人群部分颅面部测量特征呈现出与西方人群接近的趋势。基于本文的分析,认为气候环境、生业�

新郑天利两周墓地居民牙齿磨耗及口腔健康状况研究735-746

摘要:本文对新郑市天利两周墓地居民的牙齿磨耗及口腔疾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图从古病理学的角度揭示当时居民的食物构成、饮食行为习惯及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研究显示,天利两周墓地居民除了在牙釉质发育不良方面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外,在牙齿磨耗水平、牙齿生前脱落和龋病的患齿率上虽不存在明显的两性差异,但均表现为女性略高于男性。同时,与先秦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形态的古代居民相比,天利居民在前部牙齿,尤其是上颌前部的牙齿上表现出了较后部牙齿更为严重的磨耗。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天利墓地地处中原地区,旱作农业的谷类食物成为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女性在牙齿生前脱落和龋病的患齿率及牙齿磨耗程度上略高于男性,说明两性在食物结构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还存在少许差异,不同的劳动分工使得男性可能获得更多的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对相关骨骼进行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显示,男性应该获取了比谷类食物更多的肉食,相对的,女性食物结构中的谷类比重则较大。另一方面,男性在牙釉质发育不良的患齿率上明显高于女性,说明该墓地的男性居民(尤其在幼年时期)普遍具有高于女性的生存压力;在牙釉质硬度降低、多用前部牙齿做工具使用及与女性相比,获取较多肉食的情况下,天利墓地男性居民相对于其他地区较明显的前部牙齿磨耗。

颞骨乳突小房的3D虚拟复原及形态变异——以现代云南人为例747-753

摘要:乳突小房是位于颞骨乳突内部的窦腔结构。由于乳突小房埋藏在骨壁内部,对其形态的变异情况,目前还不是很清楚。高分辨率工业CT的应用,使得研究者可以在不破坏标本的情况下通过对乳突小房进行三维虚拟复原而获取乳突小房的内部形态信息。本文通过对58例现代云南人头骨的共计112侧(左侧和右侧)完整乳突小房标本的类型、分布、表面积、体积等特征进行综合的研究,获取现代人乳突小房变异的数据,为探讨不同人群间及古人类演化上的变异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显示:1)气化型占71%,板障型占12%,混合型占17%,硬化型无;2)测量得到的这批材料乳突小房的平均体积为6.45cm3(变异范围0.81~16.13cm3,标准差=3.44cm3),表面积为41.36cm2(变异范围8.56~90.12cm2,标准差=16.62cm2);3)乳突小房在左右两侧、性别上没有差异,这就意味着我们选择研究对象时不必区别对待两侧样本,同时研究中也无法根据乳突小房的特征区分性别;4)乳突小房的体积与其表面积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4;5)乳突小房的体积与乳突的长度具有微弱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探究本文结果是否限于研究人群,在未来的研究中,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样本差异也需要被考虑入内。

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技术与人类认知能力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探讨754-764

摘要:早期人类石器类型与技术可以反映出人类的认知能力。旧石器时代早期存在两种工业(奥杜威工业和阿舍利工业),文章通过对Bordes类型学方法、Isaac古生态学分析方法和Leroi-Gourhan基于操作链的技术分析方法等3种早期技术分析体系的概括,指出不同的分析体系虽对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技术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探索人类演化机制与规律的贡献相对有限。本文重点从认知考古学的视角来审视人类演化规律,分析旧石器时代认知考古学揭示人类智力发展的可行性。在回顾了近年来应用在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早期研究领域4种对人类认知演化有益的认知考古学分析视角和理论,即灵长类分析视角、Piaget心理学视角、脑神经研究视角和等级分析系统等视角后,对认知考古学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应用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广西田阳县那赖旧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制品和玻璃陨石765-777

摘要:对广西田阳县那赖旧石器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在百色盆地右江第Ⅳ级阶地的网纹红土中发现了一件玻璃陨石和大量的旧石器(包括12件手斧)。玻璃陨石的特征表明其为原地埋藏,未经后期流水作用搬运。玻璃陨石和石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实,百色盆地第Ⅳ级阶地中保存的玻璃陨石可以代表手斧的埋藏年代。那赖遗址的石制品组合与百色盆地其他遗址的类似。通过与世界上其他阿舍利手斧在形态上和技艺上对比表明,该遗址手斧代表了早中更新世之交东亚的阿舍利技术特点。

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2014-2016年出土的石制品778-788

摘要: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6年,因出土丰富的直立人化石、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制品而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对2014年至2016年在洞口外发掘出土的54件石制品进行报道,意在揭示直立人在该遗址生存的技术特点和适应行为。华龙洞发育在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内,由于后期的坍塌,洞口外和洞口内均保留丰富的堆积物。石制品原料取自周边岩石内的脉石英和磨圆度较高的石英岩和燧石砾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以及各类剥片和修理石器产生的碎片和断块等;石制品个体以小型居多。硬锤锤击法为剥片主要方法,砸击法次之。石器类型主要为刮削器,此外还有尖状器。石制品组合总体显示早期人类的模式1工业类型。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和初步铀系的年代测试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中更新世中后期。两件石制品的拼合现象和多数动物骨骼表面的砍砸和割切痕迹显示,华龙洞为一处直立人多功能的生存和活动遗址。对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对探讨中更新世中国直立人演化、迁徙和技术演化模式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细石器功能研究789-796

摘要:摘要本文借鉴日本细石叶工业的研究范例,运用高倍微痕分析法对许昌人遗址第5层出土的细石器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20件细石叶多为不带使用痕迹,端刮器中19.3%带有明显使用痕迹,雕刻器、钻器、琢背小刀未发现明显使用痕迹。通过研究端刮器使用痕迹推测其可能用于鞣皮等工作。本文研究对于深入探讨许昌人遗址古人类细石器技术,以及人类的适应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探讨细石器在东北亚扩散的路径和机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西伯利亚旧石器晚期的细石器文化——兼谈与中国北方的联系797-804

摘要: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保存有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其中旧石器时代晚期含有细石器的古文化遗址有43处,出土细石器标本近2000件。本文通过中西伯利亚地区细石器文化材料的全面整理,对其从14C测年、地层学相对年代分析等进行时代早晚排序,全面介绍该地区细石器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总体观察中西伯利亚地区细石器文化概貌,重点介绍了卡缅内洛克(Каменный)遗址、利斯特文卡遗址(Лиственка)遗址细石器。通过中西伯利亚地区所出土细石器与中国北方地区细石器文化的初步对比,认识到中国北方地区和中西伯利亚地区细石叶工业技术上具有密切文化传统关系,均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同时出现选择优质石料生产细石器的工业传统;但二者之间也存在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如中国北方地区细石器组合中以细石核和尖状器比例较高,而中西伯利亚地区细石器组合中则以细石叶比例较高。这些区域差异性可能是不同地点石质材料和生产方式差异所产生,但也可能是不同经济形态(畜牧经济、渔猎解决、农业经济)在生产工具上的体现。如果用技术扩散和文化传播的视角看(均存在间接打击法生产的细石器;细石器各种类型均存在,只是在石器组合中所占比例不同),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时,中国北方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工业生产,正出现标准化、趋同化发展现象。进一步加强西伯利亚地区和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文化关系的研究,对探讨早期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其生活方式、人类迁徙与区域文化交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西伯利亚特罗伊茨卡亚季节性古营地遗址研究805-812

摘要:特罗伊茨卡亚遗址位于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南部,处于北冰洋水系最大河流叶尼塞河中游右岸的二级阶地,是大型江河中游地形开阔的平缓阶地,地理坐标为55°10'46"N, 92°04'50"E。 遗址中出土有以石片为原型(毛坯),使用锤击法单层打击加工,生产出以小型凸刃刮削器为主体的石制品组合。遗址距今时代为27ka。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其动物种类全部属于梅花鹿(Cervus nippon)。动物骨骼化石均比较破碎,但可代表梅花鹿主要肢体的残骸化石均有,唯独缺少了鹿角。梅花鹿遗骸的综合分析工作,显示该遗址是在春季中期至夏季初期(4~6月)鹿角脱落时节,古人类利用梅花鹿过冬之后集群于近水盐碱地舔舐盐碱的生活规律,设计了有目的的专业狩猎计划。该遗址古人类捕猎活动,是针对梅花鹿而进行的规模性捕猎生产。遗址中所出土骨骼化石具有严重破碎的特征,反映该地点古人类对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视,从获取兽肉、提取动物骨髓等多方面,进行生活资料的提取和利用。遗址古居民非常重视对动物资源深层次利用的生活行为,反映当时人类具有很精细的生计开发思维。遗址中出土的石制品器型都比较小,与中国北方以狩猎采集经济为主的石片石器文化类似。特罗伊茨卡亚遗址与我国北方区域较为接近,是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狩猎梅花鹿为经济生产的季节性古营地。该地点埋藏特点和古人类行为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境内相关类型遗址研究。同时,在深入分析亚洲古人类文化交流、古人类体质进化及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广西崇左早更新世与巨猿共生的扶绥犀新材料813-820

摘要:广西崇左地区第四纪喀斯特溶洞发育,洞穴堆积中常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十余年的地质古生物调查中已发现多处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含有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的洞穴化石点,共生的动物群中,独角犀(Rhinoceros)是化石数量最多、演化特征最显著的种类之一,对生物地层和环境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崇左早更新世的鲤鱼山百孔洞和泊岳山巨猿洞的独角犀新材料,依据化石牙齿的大小和基本形态特征将其归入化石扶绥犀(Rhinoceros fusuiensis);此外,通过化石种和现生种冠高指数的比较研究表明,扶绥犀很可能栖息于温暖潮湿的森林环境中,这与现存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犀的生活环境接近。扶绥犀是一种生存于早更新世早期(2.5~1.8Ma B.P.)的独角犀化石种,它往往与步氏巨猿(G. blacki)、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桑氏硕鬣狗(Pachycrocuta licenti)、小种大熊猫(Ailuropoda microta)或武陵山大熊猫(A. wulingshanensis)以及山原貘(Tapirus sanyuanensis)或中国貘(T. sinensis)等动物共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尤以广西地区最为集中。

山西轴鹿(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的新材料及轴鹿的演化探讨821-827

摘要: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的体型相对较大,鹿角的主枝在第一和第二分叉之间的部分呈竖琴状并伴有螺旋形;眉枝较长,位于角环上方,但不靠近角环;第二枝和第三枝都较长,但第三枝更长;第一分叉的角度较大,第二分叉的角度则较小;纵向排列的沟棱角饰不发育。自山西轴鹿在山西的榆社盆地发现以后,陆续在晋南、陕西、江苏及云南等地区发现;最近在辽宁大连骆驼山金远洞的早更新世堆积中产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鉴定出的新材料,使山西轴鹿的地理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东北。生物系统演化的支序分析表明,山西轴鹿是在最晚中新世至上新世之间从分布在内蒙古的秀丽轴鹿(Axis speciosus)支系上衍生出来的1个分支,到早更新世中期后消失。山西轴鹿与晚更新世出现在河南许昌遗址的灵井轴鹿(Axis lingjingensis)的系统关系最近,两者可能是时间种的关系。粗面轴鹿(Axis rugosus)只出现在早更新世,在保存了轴鹿特征的基础上第一分叉的位置有所降低,主枝变得颀长,与现生的白斑鹿(Axis axis)更相似。粗面轴鹿与白斑鹿组成姐妹群,粗面轴鹿可能是在上新世在华北从秀丽轴鹿支系衍生出来的,而白斑鹿可能是从粗面轴鹿迁徙到华南的居群中直接衍生出来的一个冠分支。

大连骆驼山金远洞埃楚斯堪熊(Ursus etruscus)新材料及中国Ursus cf. etruscus材料的简要回顾828-837

摘要:本文系统描述了大连骆驼山金远洞第四层(L4)出土的熊科化石材料,并简要回顾了中国的似埃楚斯堪熊(Ursus cf. etruscus)化石材料。通过系统比较,认为金远洞L4和之前中国北方早更新世被归入Ursus cf. etruscus的材料(陕西蓝田公王岭的除外)同属于一类熊类,这种熊类和欧洲的埃楚斯堪熊(U. etruscus)最为接近,但又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因此建立一新亚种,即东方埃楚斯堪熊(U. e. orientalis subsp. nov.)。U. e. orientalis subsp. nov. 比欧洲早更新世早期的圣瓦利埃埃楚斯堪熊(U. e. saintvallierensis)更加进步,而和早更新世中期欧洲的埃楚斯堪熊指名亚种(U. e. etruscus)以及西亚的维氏埃楚斯堪熊(U. e. verescagini)演化程度近似,但个体大小明显小于这两个亚种。U. e. orientalis subsp. nov. 表现出一些和棕熊(U. arctos)近似的特征,如p4后内嵴明显内偏,可能为U. arctos的祖先。U. e. orientalis subsp. nov. 和中国南方的亚洲黑熊(U. thibetanus)虽然属于不同支系,但在牙齿适应和个体大小上较为近似,可能有着相似的生态位,相互之间较为排斥。这可能是U. thibetanus和U. e. orientalis subsp. nov. 呈现出南北分异格局的重要原因。

辽宁大连骆驼山地点的大斑鹿新材料838-844

摘要:2013年在辽宁大连骆驼山金远洞堆积(39°23'59.01"N, 121°41'20.28"E)中发现了哺乳动物残骸后,自2014年以来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最近从偶蹄类化石中鉴定出较为罕见的大斑鹿(Cervus(Sika)magnus)。金远洞大斑鹿标本角柄短,角冠简单,第一枝距角环不远,眉枝与主枝的夹角较大,近于直角;上前臼齿齿冠上具明显的内中凹,上臼齿齿冠上的新棱、马刺等附属结构不存在,下前臼齿中p4臼齿化,下臼齿齿冠上的下外附尖不明显。根据目前掌握的大斑鹿化石地层资料,大斑鹿的时代分布可能是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出土哺乳动物化石初步观察及时代分析845-852

摘要: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目前发掘深度已超过4m,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出土哺乳动物化石中,小哺乳类全部为现生种类,大哺乳类以中-晚更新世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为主,亦有Homotherium sp. 和Choerolophodon sp. 等少见种类。通过对大哺乳动物的分析,显示其年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玉米洞的地层以角砾和粘土的交互沉积为主,代表了多次的气候冷暖变化。将哺乳动物群与地层分析相结合,判断玉米洞堆积的年代对应于MIS 8~1,约为距今30万年以来。由此,玉米洞的地层可为华南喀斯特洞穴遗址的地质年代、地层对比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在玉米洞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还可能为认识现代人类行为的起源提供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