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第四纪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s

  • 11-2708/P 国内刊号
  • 1001-7410 国际刊号
  • 2.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第四纪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第四纪研究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研究进展937-950

摘要: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事件)是发生在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变暖事件,主要表现为大气CO2浓度快速增加和全球增温。研究显示该时期全球地表温度增加了5~6℃,高低纬度间温度梯度减小,同时伴随有水循环加快及大规模生物灭绝、演替和迁徙现象。据估算,PETM时期从地层释放到表生系统的CO2总量同预期人类过去与未来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总量可资对比,因此国际学术界将其视作预估今后可能发生的增温效应、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该事件的触发机制、碳排放量、气候及生态效应等方面作一综述。

河北阳原侯家窑遗址孢粉组合特征及揭示的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951-961

摘要:结合前人测年资料和本研究孢粉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形成于晚更新世,依据花粉组合变化将其划分为6个带:带Ⅰ,以喜冷的针叶树等乔木花粉为主,表明遗址附近为针阔混交林,此带还出土喜冷的披毛犀等动物化石,都表明气候寒冷而湿润;带Ⅱ,乔木花粉减少,草本植物花粉明显增加,遗址附近演变为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温暖而干燥;带Ⅲ,乔木花粉骤升,仍以松和云杉属花粉为主,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植被,气候寒冷而潮湿,此带为侯家窑遗址文化层(侯家窑人生活时期),光释光测年表明文化层中上部时代为60000~70000aB.P.,时值大理冰期前期,喜冷的披毛犀等动物化石也证明冷期的到来;带Ⅳ,针叶树花粉减少,温带落叶阔叶树花粉增加,草本植物花粉显增,表明遗址附近植被演变为以温带落叶阔叶树为主的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温暖而潮湿;带Ⅴ,松属花粉增加,云杉属花粉减少,草本植物花粉略减,遗址附近为以松属植被为主的森林草原植被,气候变得寒冷而干燥;带Ⅵ,松属花粉减少,榆属和白蜡属花粉略增,草本植物花粉微增,遗址附近发展为草原植被,气候变得温暖而湿润。孢粉分析显示从孢粉带Ⅳ开始,遗址附近的气候由之前的冷湿与暖干的交替演变成之后的冷干与暖湿的交替。侯家窑古人类生存时正值大理冰期,气候寒冷,遗址附近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周围存在静水湖沼环境,适宜的自然环境是各种动物生存的理想场所。在生产力低下,食物较短缺的旧石器时代,与严寒相比,侯家窑人选择了充足食物来源的湖滨地区。

MIS 3阶段以来沙漠/黄土过渡区植被演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962-971

摘要:选择沙漠/黄土过渡带姬塬、和林格尔两个地点的黄土-古土壤剖面开展较高分辨率花粉记录研究,重建MIS3以来植被演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黄土高原北部MIS3阶段以来植被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MIS3阶段早-中期气候较温湿,植被为疏林草原类型;MIS3晚期-末次盛冰期为荒漠草原植被类型;末次冰消期为干草原植被类型;全新世高温期为草甸草原植被类型。沙漠/黄土过渡区MIS3阶段以来植被演替显示,增温阶段和高温期有助于草原植被发育和植被盖度的增加,同时,全新世高温期有利于植物多样性增加。

河南栾川旧石器时代晚期龙泉洞遗址石制品初步研究972-981

摘要:龙泉洞位于河南省栾川县的龙泉山公园内,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年代为33—31kaB.P.,地理坐标为33°47′24″N,111°36′28″E。2011年2~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洛阳文物工作队和栾川县文管所共同发掘。出土了512件石制品(有编号),其中包括石核96件,石片60件,工具73件,断片58件,断块225件。另外,淘洗时出土了大量的碎块和碎屑。石制品的主要原料为脉石英,使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片;锤击石片中,长宽相当的石片占多数,有近30%的似石叶石片;工具以刮削器为主,也有少量的尖状器、锥、钻、雕刻器等。龙泉山遗址是伏牛山区第一次经过科学发掘和研究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它的发现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旧石器晚期文化的面貌和现代人行为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

末次盛冰期以来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和气候变化982-989

摘要:本文对黄土高原靖边和富县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做了系统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以来两地一直发育以蒿为主的草原植被,但植被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全新世早-中期植物种类比末次盛冰期丰富,沙漠植被减少,落叶阔叶树增加,表明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末次盛冰期靖边地区是以蒿、藜和其他菊科(非蒿属)为主的荒漠植被,而富县地区藜和其他菊科植物较少,且含少量禾本科植物,植被类型类似于干草原型的冷蒿草原。全新世早-中期,靖边地区仍然有一些藜和其他菊科植物生长,植被类型接近冷蒿-荒漠草原,而富县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榛属植物增加,含少量禾本科植物,藜和其他菊科植物非常少,植被类型接近于蒿类-草甸草原。记录对比进一步显示,无论是末次盛冰期还是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中部和北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气候梯度,即越往北气候相对越干冷,和现代的气候格局类似。全新世早-中期植被的空间差异比末次盛冰期显著,表明其气候梯度似乎大于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的辽宁暖和洞石笋δ18O记录990-998

摘要:摘要研究区隶属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本文基于该区暖和洞4支石笋16个230Th年龄和433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10.5—0.3kaB.P.东亚夏季风强度时间序列。该序列可划分为3个气候段:1)10.5—5.5kaB.P.时段,东亚夏季风强度较强,峰值落在9.0~5.5kaB.P.;2)5.5~1.0kaB.P.时段,东亚夏季风强度逐步减弱,进入衰退期;3)1.0~0.3kaB.P.时段,东亚夏季风显示增强趋势。该记录反映的全新世季风演化与不同纬度(阿曼、贵州和湖北)的3个洞穴石笋δ18O记录基本一致,表明全新世适宜期在亚洲季风区不存在显著穿时性。暖和洞石笋δ18O值的长期演化趋势追随65°N太阳辐射能量变化,也与Cariaco Basin记录的非洲季风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0.67),表明ITCZ位置的南北移动可能控制着低纬季风强度的变化,支持“季风是一个环球系统”的观点。

全新世以来滇西北地区天才湖粒度特征及古降水999-1010

摘要:根据滇西北高山冰蚀湖泊——天才湖的地理位置与湖泊特征,探讨了天才湖粒度所代表的古气候意义,认为天才湖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能有效地显示该地区古降水的变化历史。综合分析天才湖TCK1沉积钻孔的粒度指标,同时结合磁化率、烧失量指标,认为全新世以来天才湖湖区的古降水经历了6个阶段,即11940~11240cal.aB.P.期间,降水强度整体相对较弱,降水量最少,气候较干旱;11240~10300cal.aB.P.期间,降水强度明显增加,降水量相对较丰富,气候较湿润;10300—8760cal.aB.P.期间,降水强度整体较弱,降水量相对较少,气候相对偏干,仅在9090—8850cal.aB.P.期间存在较强的降水事件;8760~7230cal.aB.P.期间,降水强度最大,降水量最丰富,气候最湿润;7230~2710cal.aB.P.期间,降水强度除在5350~5140cal.aB.P.期间有强降水外,其他时段降水强度都较弱,降水量总体偏少,气候较干旱,是一个气候状况比较稳定的时期;自2710cal.aB.P.以来,降水强度变化较大,存在4次明显的强弱交替时段,强降水时段对应降水量大、气候湿润,弱降水时段对应降水量小、气候偏干。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天山中段南坡巩乃斯地区公元1777年来平均最高气温变化1011-1021

摘要:利用年轮平均灰度年表重建了天山巩乃斯地区自公元1777年来当年5月至8月平均最高气温,方差解释量达41%(调整自由度后为39%)。过去232年来,巩乃斯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存在2个偏冷阶段和1个偏暖阶段。重建序列具有154年、77年、2.7年和2.3年的准周期,并且在1842年前后、1880年前后、1923年前后发生了突变。与北半球平均最高气温网格点资料和多种涛动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巩乃斯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变化不仅反映了区域气候变化,对于大范围气候变化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响应。

南昌1736年以来的降雪与冬季气温变化1022-1028

摘要:利用清代雨雪分寸记录,重建了南昌1736年以来的初雪日期、降雪日数、降雪量及冬季气温变化序列。分析显示:1)1736~1910年的平均初雪日期比1951~2007年早20天,前一时期约58%的年份初雪日出现于12月,后一时期约51%的年份初雪日出现于1月;2)1736—1910年的冬季平均降雪日数比1951~2007年多4天;1951年以后降雪日数呈逐渐减少趋势,并在1997年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3)1736—1910年的平均降雪量较1951~2007年多28.Omm;1860s和2000s分别为过去300年降雪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代,二者相差85.6mm;4)1736年以来南昌经历了1790s~1810s和1860s~1900s的寒冷期,1730s~1780s和1820s~1850s的偏冷期,1910s~1980s的偏暖期,以及1990s~2000s的温暖期;其中最寒冷年代(1860s)与最温暖年代(2000s)的冬季气温相差3.0℃。此外,南昌的冬季气温存在34年和45年的变化周期。

沙漠风成沙的可溶盐组成及其环境意义1029-1044

摘要:沙漠环境下,风成沉积物可溶盐的组成、分布和成因可为理解地表过程及环境与气候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提供重要证据。本研究通过对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四大沙漠的风成沙样品的水溶盐研究,提供了中国北方沙漠带风成沙可溶盐的组成、含量、分布的基础数据,并讨论了风成沙可溶盐的来源、地理分布、成因及其对沙漠固碳的环境意义。风成沙可溶盐的含量介于0.05‰-1.86‰之间(平均0.42‰),盐水溶液的pH值介于8.4~9.6之间并与含碳可溶盐组分的含量显著相关,指示了中国北方沙漠风成沙处在土壤积盐的初级阶段,沙漠土壤的碱性环境受无机碳盐的主导。氯化钠和碳酸钠是可溶盐的主要化学组成,在空间分布模式上具有高度的区域一致性和区间递变性。可溶盐含量和组成的空间变化与区域气候参数(降水和温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受风成分异作用的影响,而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显著。经论证,大气沉降过程控制着沙漠风成沙可溶盐的主体来源;土壤含碳无机盐的含量、属性及沙漠固碳潜力,指示中国北方沙漠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具有潜在贡献。几个二元沉积结构剖面的可溶盐案例分析表明,在应用二元或多元沉积序列的可溶盐指标重建沙漠区域的古环境变化历史时存在不确定性,需要结合沉积学指标的应用。

利用红柳沙包氢氧同位素重建罗布泊地区近160年间气候要素1045-1052

摘要:新疆罗布泊地区存在的红柳沙包不仅是高分辨率的计年载体,同时蕴含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本文通过对罗布泊地区典型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样品的氧氢同位素测定和分析,建立了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8D和δ8O序列,并依此重建了罗布泊地区过去163年间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候要素变化序列。重建结果表明,3月份平均气温为7.39℃,其中1844~1960年略有上升,1960-1980年快速下降,到1980~2006年又开始回升;2~4月份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31.72%,变化幅度比较大,其中1844~1915年相对较高,1916~1960年相对较低,1960~1990年左右是相对湿度高峰期,1990年左右至今接均值;7月份平均降水量为2.55mm,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其中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降水量很少,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新生代主要暖期及其对“人为变暖”的启示1053-1059

摘要:地质历史中的暖期常被视为评价未来“人为变暖”的参考。新生代在总体降温的背景下发育了3个持续的温暖时期,早始新世、中中新世和上新世,地球依次经历了两极无冰、南极有冰和两极有冰的状态。多种指标重建结果显示,大气CO2浓度在早始新世达到或超过2000ppmv,而在中中新世和上新世接近甚至低于现代水平(390ppmv),表明地球温度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之间的不确定性明显。生物多样性在新生代暖期明显增加,亦与“人为变暖”导致生物多样性损失不符。据此认为,地质历史中的暖期不是未来“人为变暖”理想的相似形,但进一步认识这些暖期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气候系统内部因子相互作用、认识气候系统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改善气候模型的预测能力。

中国有壳变形虫Argynnia(Vucetich,1974)属的修订及若干环境重建问题探讨1060-1066

摘要: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具外壳的陆相淡水根足纲(Rhizopoda)原生动物,广泛栖息于湖泊、泥炭、沼泽、土壤等各种淡水潮湿环境,由于其壳体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而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泥炭和湖泊湿地的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大部分有壳变形虫是世界广泛分布的,但是也有一些种类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分布格局。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均已表明阿吉尼亚虫属(Argynnia Vucetich,1974)与梨壳虫属(Nebela Leidy,1874)有较大差别,而我国传统的有壳变形虫分类系统仍将它们统一划为梨壳虫属(Nebela)。本文在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有壳变形虫标本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将阿吉尼亚虫属(Argynnia)从梨壳虫属(Nebela)中分离出来,修正了我国传统的分类系统,并讨论了其生物地理学意义,目前在我国发现该属的2个种,即具尾阿吉尼亚虫Argynniacaudata(Leidy,1876)和齿口阿吉尼亚虫Argynniadentistoma(Penard,1890)。本文还探讨了因有壳变形虫分类标准的差异可能引起的生态学转换函数和古环境重建问题。

山西地堑湖盆湖退-湖侵的地貌沉积响应及其构造指示意义1067-1076

摘要:针对区域第四纪环境的特点,本文首先提炼和归纳了山西地堑湖盆湖退-湖侵的地貌沉积响应一般表现;然后,依据一些保留比较清晰的区域地貌沉积遗存,对区域第四纪,特别是第四纪中晚期的湖退一湖侵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追溯。分析结果显示,自S8古土壤或L8黄土层发育或堆积以来,区域湖盆曾在对应于古土壤S8,S5,S2和S1发育时期发生过4次快速的湖退;而在相邻两次湖退期间发生的是缓慢湖侵。结合区域构造运动的特点,本文最后对区域湖退一湖侵过程与区域构造运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盆地中湖泊的快速湖退一缓慢湖侵一再次快速湖退…,这样的变化过程是与区域上地幔强烈上隆一减弱或渐趋稳定一再次强烈上隆…构造循环相对应的。

西北黄土高原区滑坡遥感解译研究——以陕西延安、宁夏彭阳等地为例1077-1085

摘要:西北黄土高原区面积广,滑坡数量众多,利用遥感技术加快减灾、防灾,开展编目、区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利用人机交互解译、计算机分类,滑坡灾害解译和识别已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受数据源、数据处理和解译等交叉学科发展的影响,应用多侧重影像预处理、解译标志建立和技术方法研究,滑坡灾害遥感解译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研究较少,解译标志也过分关注色和形描述,与滑坡发育规律密切的地形地貌等重要解译标志尚需完善。本文以西北黄土高原陕西延安、宁夏彭阳等地为研究区,从尺度效应、波段组合、数据融合等方面分析滑坡灾害遥感解译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地貌、滑坡和承灾体、岩土体变化呈等级结构,与之对应遥感数据的时空尺度不同,利用ETM+,Spot5和QuickBird等不同分辨率数据进行识别分类,能减少解译的不确定性;波段组合能有效反映地层岩性时,更适合滑坡识别和分类;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融合算法以主成分或HIS较佳。基于分析结果,采用Spot5经自然彩色变换主成分融合,依据研究区黄土滑坡的典型特征及影像表现,利用人机交互解译技术建立滑坡解译标志,为编目和区划、滑坡灾害计算机解译等提供依据。

信风驱动的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与大尺度温度场负耦合——从年代际变率到岁差周期的环流效应(纪念GNIP建网50周年暨葫芦洞石笋末次冰期记录发表10周年)1086-1097

摘要:中国季风区很多单点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与集成的大区域温度场在长时间尺度上呈负耦合变化模式。通过理论计算和观测记录校准分析,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均不能加以解释。从环流效应角度分析,发现信风张弛既控制了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的主要变化趋势,也决定了西太平洋暖池的温度高低和面积大小,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温度的走向,因此可确认,二者的负耦合是信风决定的“一因二果”。进而分析了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短尺度环流效应响应于ENSO循环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模式结果,将环流效应概念推广到轨道尺度,由此获得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序列缺失偏心率周期等问题的初步解答。

《第四纪研究》征稿细则1098-1098

摘要:一、办刊宗旨 《第四纪研究》是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四纪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发展趋势,刊登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涵盖第四纪有关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分支学科。其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讨论,提高第四纪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

《第四纪研究》2012年1—6期主题建议及征稿启示F0004-F0004

摘要:《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四纪研究综合性刊物。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第四纪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