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社
分享到:

东南传播杂志

《东南传播》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前沿、海峡传播、学术平台、传媒研究、史学、文化传播、业务研究、新闻采编、技术园地等。
  • 主管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主办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国际刊号:1672-9579
  • 国内刊号:35-1274/J
  • 出版地方:福建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3
  • 综合影响因子:0.10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南传播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南传播杂志传播视点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与突破——第三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台长论坛”综述

摘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日新月异。基于网络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新媒体凭借自由、开放、分享、互动等优势,将众多用户集中于网络平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分流传统媒体受众的同时,严重削弱了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并深刻影响了传统媒体的经营与发展。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因地制宜,纷纷探索适合自己的媒体融合策略和新媒体转型之路。第三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台长论坛"基于这样的背景,试图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的竞合与突破。本文从创新、用户、内容、服务、体制机制、版权保护等六个方面对"媒体融合发展台长论坛"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1-3

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文化类视听节目发展探析

摘要:我国媒介生态中文化类节目基本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间落差之大并不合理,而媒体融合的生态环境正赋予文化类视听节目新的生存空间。在我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介生态中,文化类节目须主动辨析其在整体媒介生态中的精准定位以顺应媒介环境,从而强化传播效果,实现自我繁荣。
4-5

虚拟技术在电视新闻直播及突发事件中报道的应用

摘要: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媒体变革,在节目创新上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是所有电视从业人员一直所努力的。虚拟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正从传统的娱乐类、体育类节目向新闻类节目以及突发事件直播节目中延伸,但目前大多数电视台限于资金、技术力量,还没有开始使用虚拟技术。福建新闻频道项目课题组通过一年的时间对频道相关节目虚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广泛的研究,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同行业从业人员参与进来,共同见证和实践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12

“互联网+”时代的场景要素

摘要:"互联网+"使得传媒发展进入媒体融合时代,传播生态已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维,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五要素内涵得以丰富提升,另一方面,大量信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传播,其高社交属性使得"场景要素"越来越凸显其新闻价值和用户需求。
13-14

何谓融合: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流变与论争

摘要: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学现象,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市场经济、政策导向等要素的助推不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对于媒介融合的动力、性质和界定,已有学者就技术决定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研究等视角进行了论述。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媒介融合现象出现后主要研究成果的论述,对于理解媒介融合的双重话语属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有着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认为,媒介融合的定义可以从技术、内容、体制、文化等方面进行辨识。未来媒介融合可能发生在平台终端的智能化整合,以及传媒业融合创新路径中的新举措。这些可能性既存在于技术提速与政策利好的双重鼓励下,也需要人作为传播主体的能动性予以支持。
15-19

地方电台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应对——以龙岩人民广播电台为例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已成必然。本文以龙岩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探讨地方电台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应该如何应对,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1

参照米切模型探索高校校园媒体融合路径

摘要:高校内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已经意识到必须进行自我革新,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才能赢得生存空间。揭示了信息系统建设一般规律的米切模型,对高校新旧媒体融合的探索有借鉴作用。本文试图从传统媒体的外修内调、数据整合、资源管理、品牌打造、团队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校园媒体融合路径。
22-24
东南传播杂志特别策划

应用型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课程规划模式

摘要:本论文以讨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新闻传播学课程规划为基础,针对当今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方面提出一个本科大学四年的课程规划模式。
25-27

对台广播如何促进台湾民众客家身份认同

摘要: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握手。这是两人穿越66年时空的握手,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作为客家祖籍地闽西,与台湾客家的渊源有着深厚牵连,利用广播媒体优势彰显闽西的地方优势,正是在新环境下,增强客家身份认同感的一次希望之路。
28-30

漫威电影跨文化传播要素解读

摘要:本文以漫威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全球传播的视野下,结合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解构漫威电影中的文化要素和价值观念。研究漫威电影的选题与角色设置技巧、虚拟符号以及文化价值观传播行为等,对提高国产电影尤其是国产动漫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1-32
东南传播杂志传播学研究

群体传播的心理机制

摘要:群体是组织基础,群体传播的心理机制也就是组织传播心理机制的基础。本文讨论群体传播的诸问题:群体意识、群体思维、群体压力、集合行为及其心理机制,以便为进一步的组织传播研究奠定铺平道路。作者认为,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应该对群体的情绪宣泄保持警惕,因为这类宣泄往往不可预测性,极不稳定。理性的社会需要民众从群体思维转向公民意识,而这一转变需要道德和法治教育。
33-35

社会距离推论: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经典进路

摘要:社会距离推论是第三人效果研究最为经典的路径,贯穿理论脉络始终。然而,从概念到结论学界观点尚未统一。本文总结该领域认知和行为层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社会距离与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理论脉络,分为兴起、挑战、修正三部分。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系统反思既往研究的经验与不足,应考虑第三人效果研究转向宏观视野,关注跨学科融合、结合大数据量化与质性方法以及引入多元研究视角。
36-40
东南传播杂志特别推荐

浅析媒体知识分子及其公共性的重建

摘要:知识分子的本质在于公共性,其存在是历史的、动态的,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知识分子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知识分子不是一种固定的身份,而是一种社会角色的扮演,判断知识分子的标准主要看其在公共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媒体知识分子如能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公众利益代言,就可视为公共知识分子。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产生是随机的,取决于很多前提条件,而且与规范的知识分子概念仍有差异。重建媒体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最终取决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
41-43

微观权力规训与中国现代公共关系发展(1980-1999)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公共关系的初创期。与西方公共关系发展脉络不同,中国早期现代公共关系从被纳入研究视域和具体实践的"水土不服"到陷入认同危机,发展之路可谓艰难。微观权力的规训和公关行业的自我调整与深入反思是现代早期公共关系的典型特征,微观权力在宏观权力之外为公关融入中国现实提供给了契机。调整之后的现代公关选择隐匿自我,以更加理性的姿态正面回应社会舆论,与社会现实呈现的是互相影响、彼此规制的关系。
44-46

试论演唱会的空间等级秩序及其文化权力关系

摘要:在唱片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音乐现场成为流行文化消费的另一重要领域。随着"图像霸权"时代的来临,演唱会视觉化现象也日渐凸显。在演唱和表演的双重名义下,通过展示修辞化的明星形象,演唱会向大众推销一种娱乐性、感官性、消费性的价值逻辑和生活观念。运用特定的空间分割技术形成特定的等级秩序,演唱会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权力关系。本文从视觉权力的角度对演唱会进行解读,分析其空间等级秩序及背后的权力运作。
47-48

浅析朋友圈里自拍照的视觉文化现象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交往和社会生活方式,在微信众多的社交功能中,朋友圈是当下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际、自我展示与营销的首选平台,然而这种具有强连接属性的生态体系也在无限膨胀的趋势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现象。朋友圈中发的自拍照现象是一种在虚拟空间中寻求被看的符号性的表达,通过人际间在朋友圈内点赞和评论进行互动交流。身体的符号化使得自拍照发到朋友圈时呈现出一种看与被看关系的特殊视觉文化现象。
49-50

“形式”的推进与“实质”的疏远——安徽当涂民歌的传播冲突分析

摘要: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的伦理冲突严重阻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推进。以皖南地区"非遗"的典型代表——当涂民歌为例,其"形式"与"实质"间的伦理冲突造成人们在"形式"与"实质"间的判断偏颇,个人主观选择占据主导地位。在现实社会中,利用价值无涉理论平衡"形式"与"实质"之间的认知支配行为,达成一种伦理适度的选择判断,是有效传承非遗的重要举措。
51-53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形象传播研究

摘要:高等学校是社会运转结构中的重要构件,高校的运行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由计划封闭性转向社会融合,高校形象是学校对内对外的总体评价,互联网的普及为高校形象的树立提供了有效渠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全新媒介格局的形成,为高校形象传播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通过阐释新媒体和高校形象的定义,分析新媒体给高校形象带来的问题,进而为如何利用新媒体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提供建议。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