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社
分享到:

东南传播杂志

《东南传播》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前沿、海峡传播、学术平台、传媒研究、史学、文化传播、业务研究、新闻采编、技术园地等。
  • 主管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主办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国际刊号:1672-9579
  • 国内刊号:35-1274/J
  • 出版地方:福建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3
  • 综合影响因子:0.10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南传播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锋面系统视角下的微气候危机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以锋面系统为视角,构建了微博时代信息传播的锋面模型,强调微领袖和社会公众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概括了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在分析系统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总结了微气候危机的内在动因和外力作用,并把危机分为防守型、进攻型、对抗型、连环型四种类型;提出了LIMP危机应对矩阵,即运用量化的形式明确不同类型危机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从而定位最佳策略即否认、重建、移情和弱化,使危机管理效果实现最优化.
-

媒介环境学学术地位堪比麦克卢汉——西方著名思想者埃里克·哈弗洛克研究

摘要:西方著名思想者埃里克·哈弗洛克是被波斯曼誉为和麦克卢汉并列的经典学者.他重视研究媒介形式本身,试图去理解特定媒介如口语主导社会中的社会运转、文化产生情况.哈弗洛克和麦克卢汉同为媒介环境学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都对媒介环境学的基本问题成形作出了贡献,他不仅在学术地位、经历、著作、影响等方面和麦克卢汉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并且,他还影响了麦克卢汉.作为学术思想深邃、影响广泛长久又富有争议的学者,哈弗洛克的思想宝藏亟待挖掘.
-

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沟通策略

摘要:网络时代政府与媒体沟通的总体特征表现在沟通渠道与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沟通对象多元化与国际化、沟通姿态平民化等方面.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新媒体传播工具使用效率低下、沟通方式简单呆板、沟通效果监督考评机制欠缺、危机预警系统不健全、危机公关意识与媒介素养欠缺等.为此,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政府与媒体沟通的策略应该是:传统沟通方式与新媒体方式有机结合;尊重新闻规律,加强互动,构建和谐的政媒关系;完善信息公开与新闻绩效考评机制;培养公职人员的公关意识和媒介素养等.
-

论舆论监督的权利来源

摘要:近期,记者被打事件频频发生,如何维护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对舆论监督权的理论基础和舆论监督的法律和政策依据进行归纳分析,为舆论监督的权利来源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

中美食品新闻报道浅析——以“If It Says McDonald's,Then It Must Be Good”为主分析样本

摘要:本文以《纽约时报》的食品新闻报道“If It SaysMcDonald's,Then It Must Be Good”为由头,分析如何将食品科学实验报告发展成为优秀的食品新闻报道,总结在这一过程中的方法和特点.并以此为启发,对比目前中国的食品新闻报道,探讨中美两国在食品新闻报道方面的差异、寻找两者的差距,以促进中国食品新闻报道更高效地传播.
-

网络谣言的治理机制探究

摘要:网络谣言为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隐患,治理网络谣言需要综合政府、媒体、网民、互联网企业等各方主体,在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指导下,从法律规范、道德自律、技术支持等各个层面予以配合、综合治理.治理谣言犹如修理警钟,日常预警机制运行如秒针,不容分毫之差,以保证谣言控制机制稳定有序,作为“时针“的善后机制缓慢却有力,对根治谣言具有深远意义.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报刊规律的思考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200多家报刊撰稿,他们对报刊的运作十分熟悉,既从新闻职业角度,也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角度考察报刊现象.他们关于有机的报刊运动、报刊的公正惯例、报刊与人民的关系、报刊的首要职责、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等观点,丰富了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他们对报刊与政治的论述,开阔了我们全面观察报刊的眼界.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语境下的对台广播节目改革

摘要: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后,对台广播也适时进行了调整,依托新的传播定位,对节目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对新闻节目进行了组合式的改造,对方言节目进行主力化提升,服务节目也依托形势予以扩容,文艺节目的娱乐化也有新的发展.这些节目改革手段,对对内广播的节目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从文山字海到视觉中心——台湾社会变迁与报纸版面革新初探

摘要:报纸版面是报纸编辑的重要环节,是报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报纸版面经过数十年的变迁,版数增加,版面形态呈现从走文到方块、从单调到多元的趋势,越来越强调视觉意识.看似技术性的报纸版面形态变化,其实是由技术革新、编辑感知的读者需求、媒体竞争环境,以及各种政治及社会压力相互作用而带来的.在读图时代如何在版面设计上令图文交相辉映,充分发挥报纸的社会功能,值得每一位从业者深思.
-

论江苏古镇旅游地形象传播的问题与对策——以周庄、同里、(用)直三大古镇为例

摘要:本文拟选取江苏的周庄、同里、用直三大古镇作为研究对象案例范本,以传播的视角,运用传播学、形象学、旅游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江苏古镇旅游地形象传播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作出提升江苏古镇旅游地形象传播效果的建议与策略.
-

接受美学在城市宣传片中的运用——以江南古镇宣传片为例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古镇形象宣传片创作的创新之路.受众为中心、故事化情节、打破刻板成见等创作手法为古镇宣传片赢得喝彩之声,形成了受众对宣传片的认可和自我想象,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自制节目对电视节目的挑战——对《晓说》和《壹周立波秀》的比较分析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新媒体终端的普及,网络自制节目开始逐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以优酷网自制节目《晓说》为典型代表,网络自制节目开始表现出强势的发展劲头,同时也感受到了网络自制节目对传统电视节目所产生的威胁感.但是这种威胁感对行业、对节目来说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增加媒介之间、节目之间的竞争力,最终使得双方的节目在竞争中逐渐完善.
-

略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策略——从中国向东盟汉语言传播策略谈起

摘要: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在国际上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播依赖的基础,中国向东盟地区传播汉语言是一种文化交流,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向东盟进行汉语言传播策略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硬实力.在当前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向东盟地区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将有助于产品推广,经济合作.文化体系的建立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手段,文化产品的输出、从语言传播方面入手是则加快文化体系建设的捷径.
-

新生代农民工对微博的使用与评价情况——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为主要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使用率、认知情况、使用行为特征以及评价情况这四个维度对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对微博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博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十分普及;他们使用微博以获取资讯、社会交往为目的,并且微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荻取资讯和社会交往的新途径.但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受到时间少、设备差等因素的阻碍.研究还就如何制定引导新生代农民工使用微博进行自我赋权的公共政策进行了探讨.
-

信息工具对人际传播影响的科学方法论分析

摘要:人际传播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而推动人际传播发展的工具,更能在诸多领域推动人类文明整体进步.本文通过介绍分析社会发展中几样信息工具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及其对当时社会人际传播方面的影响,分析新工具可能形成的对人际传播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思路.
-

对“人肉搜索”的社会效果及其规范方式的思考

摘要:“人肉搜索”是近些年来引起普遍热议的一种互联网新现象,它是试图通过网络来影响现实社会的一种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由于它搜索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它的弊端引发了一些社会失范行为,引起了人们的误解和恐慌.本文力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人肉搜索”现象,通过对“人肉搜索”的起源、含义、类型进行探讨,充分研究“人肉搜索”的社会效果及其合理性,旨在揭示“人肉搜索”的弊端,并对其规范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希望推动网络“人肉搜索”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

“小平台”与“大作为”之间——对基层台管理中青年记者思想工作重要课题的认识

摘要:县级广播电视台往往因“身瘦人小”而显得“位卑力薄”,所办新闻被戏称为“党委黑板报”,记者是“新闻农民工”.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难免滋生“平台小,难有大作为”之念,尤其是年轻记者,更觉前程渺茫.小平台究竟能否“大作为”?应当如何帮助青年记者正确看待这一平台,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安心基层、苦心经营,让自己的新闻职业生涯大有作为?本文从基层台管理的角度,从新闻职业理念、新闻职业态度和新闻职业责任三方面入手,思考小平台对“大作为”的作用.
-

科技期刊网络化中的角色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介绍了在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出版链条上每一个角色的定位及与传统出版模式相比所产生的变化,阐述了各角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提出了只有利益共享才能实现多赢,才能谋求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