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造就,我国一南一北的两所戏剧学院都照搬了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戏剧文学、导演、舞台美术和表演是其基础系别,本科教育阶段的高度专业化使其在相关领域人才辈出。然而,在戏剧观念与戏剧面貌已经和仍然在不断变化的当下,专业化以及与之关联的对于技术技巧的过度强调,使得学生视野狭窄、盲目自信。另一方面,四大系别的划分对应的是一度完成文本,二度由导演、表演和舞台美术呈现一度的传统戏剧模式,在这一等级制的模式中,看似戏剧文学“高高在上”,但在本科教学阶段,学生创作往往难以企及这样的高度,无形中造成了在戏剧学院的众多学生演剧中戏文系“销声匿迹”。固然,编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更长的时间,无需急功近利地在学生阶段“发声”,但倘若转变戏剧观念,为学习剧本创作的学生创造戏剧实践的机会并非没有可能,而之所以要戏剧实践,目的还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简介:《当代戏剧》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当代戏剧论坛、新作园地、创作研讨、戏曲音乐、舞台美术、名剧欣赏、消息报导、剧组戏画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