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草业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ataculturalScience

  • 62-1069/S 国内刊号
  • 1001-0629 国际刊号
  • 1.9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草业科学是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草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草业琐谈、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业界信息、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

草业科学 201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原鼠兔洞口密度对高山嵩草草甸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1593-1601

摘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会引起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草甸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并同步分析了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总洞口密度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增加了土壤0-20cm土层有机碳、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含量(P〈0.01),但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总洞口密度增加,土壤0-20cm土层全效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速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说明高原鼠兔总洞口密度和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一致,因此当分析高原鼠兔干扰程度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趋势时,可采用总洞口密度代替有效洞口密度。

2018年6月国际市场主要畜产品与饲料价格分析1601-1601

摘要:6 月国际饲料价格除豆粉和苜蓿粉外,其他饲料价格下跌;畜产品除牛奶和羊肉价格下跌外,其他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国际饲料市场苜蓿粉平均价格上涨,而其他饲料价格出现下跌6 月份苜蓿粉市场价格为234.70USD·t^-1,环比上涨1.60%。

近56年乌鲁木齐市青草期水热气候条件时空变化1602-1613

摘要:基于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以日平均气温稳定≥5℃的初、终日分别作为天然草地青草期初、终日指标,使用线性趋势分析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近56年乌鲁木齐市青草期初、终日、青草期日数、平均气温、≥5℃积温、降水量和干湿指数等水热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天然草地青草期初日的空间分布具有"平原荒漠类草地早、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晚"的特点;青草期终日与初日相反,呈现"平原荒漠类草地晚、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早"的特点;青草期日数、平均气温、≥5℃积温均为"平原荒漠类草地多(高)、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少(低)",青草期降水量表现为"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多、高寒草甸和平原荒漠类草地少",青草期干湿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1961-2016年,乌鲁木齐市青草期初日以每10年-0.424d的倾向率呈不显著(P〉0.05)的提早趋势,青草期终日以1.455d·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P〈0.01)的推迟趋势,青草期日数、平均气温、≥5℃积温、降水量以及干湿指数分别以每10年1.879d、0.16℃、61.14℃·d、6.93mm和0.015的倾向率呈显著(P〈0.05)的增多或上升趋势,但上述变化具有区域性差异。近26年(1991-2016年)较前30年(1961-1990年),除青草期初日提早幅度的空间差异不明显外,青草期终日的推迟幅度以及青草期日数、平均气温、≥5℃积温等要素的增多幅度表现出"平原荒漠类草地多、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少"的特点,青草期降水量和干湿指数增大幅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平原荒漠类草地少、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多"的特点。

3株紫花苜蓿内生根瘤菌功能差异性分析1614-1623

摘要:以3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内生根瘤菌株(LP3、WLP2和WLG1)为材料,进行抗逆和促生能力研究,并采用试管砂培法对WL168HQ苜蓿(M.sativacv.WL168HQ)进行接种试验,以不含根瘤菌的培养液为对照,分析菌株的共生固氮能力。结果表明,菌株WLP2能耐受除红霉素和庆大霉素外的所有抗生素≥300μg·mL^-1;能在6%NaCl、pH 5-11和温度8-40℃的环境下生长,对盐、pH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能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分泌IAA能力强。菌株WLG1接种,单株结瘤数、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16%、72.35%和122.33%;单株有效根瘤重、根长和单株叶片数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比对照高了6.68%、9.57%和53.59%。综上所述,菌株WLP2对抗生素、盐、pH和温度的抗性以及促生能力较强,菌株WLG1对WL168HQ苜蓿接种效果最佳,共生固氮能力强。

塔里木盆地光果甘草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逆、促生特性1624-1633

摘要: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根、茎、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挖掘其中抗逆性强且具有促生潜力的菌株。采用8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内生放线菌124株,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选取32株代表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检测其耐盐、耐碱及耐旱性,同时对其产生长素(IAA)、铁载体和溶磷等促生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株菌均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菌株对盐浓度的耐受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有6.3%的菌株达到了嗜盐的程度。培养基pH由7.0向碱性和酸性变化均导致菌株生长率降低,由100.0%(pH 7.0)降低至3.1%(pH 5.0、pH 11.0)。PEG浓度增加至25%时,菌株生长率降低至56.3%,当PEG浓度达到35%时,菌株均不能正常生长。65.6%的菌株能够分泌IAA,50%的菌株具有产铁载体的能力,25%的菌株具有溶磷能力。该结果表明,链霉菌属是塔里木盆地甘草内生放线菌的优势菌群,不仅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也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潜力。

放牧对武功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1634-1640

摘要:以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退化草甸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表现为0-20cm土层〉20-40cm土层,除20-40cm土层轻牧和中牧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差异外(P〉0.05),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可溶性碳氮含量在0-20和20-40cm土层间无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在0-20cm土层轻牧显著大于中牧和重牧(P〈0.05);3)碱解氮和易氧化碳含量表现为在不同土层,轻牧和中牧含量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4)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在不同土层下,轻度和中牧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

AM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641-1652

摘要: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真菌属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可以与超过80%的陆生植物形成AM共生体,在植物生长、抗逆、群落稳定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均有重要作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普遍应用于AM真菌研究,促进了AM真菌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应用RT-PCR、巢式PCR、qPCR技术和cDNAAFL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AM真菌-植物共生机理、AM真菌快速检测、分类鉴定及群落多样性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归纳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T-PCR、q-PCR和mRNA等技术,在AM真菌对植物养分吸收、植物抗逆蛋白及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未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植物-AM真菌互作机理进行了展望。

不同盐胁迫水平下硅对高羊茅幼苗生物量、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1653-1660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幼苗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对硅的响应。结果显示,随盐浓度增加高羊茅生物量逐渐降低,而盐浓度小于50 mmol·L^-1或大于250mmol·L^-1时,硅对高羊茅生物量没有明显影响,盐浓度介于50到250mmol·L^-1,硅显著提高了高羊茅生物量(P〈0.05)。随着盐浓度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添加硅虽然提高了POD、SOD和CAT活性,但不同酶显著增加时盐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盐浓度为200和250mmol·L^-1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峰值,添加硅均降低了高羊茅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上述结果表明,硅对高羊茅适应盐胁迫能力的影响在盐浓度间存在分异,过低或过高盐浓度时,硅对高羊茅适应性没有显著影响,中盐浓度时,硅能通过增强高羊茅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改善渗透调节过程和降低膜质氧化来增强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几种环境因子对黄花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1661-1669

摘要:以黄花矶松(Limonium aureum)种子为材料,通过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盆钵法,研究了温度、光照、水分、盐分和埋藏深度几种环境因子对黄花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光照及其互作显著影响种子萌发(P〈0.001),随温度升高,种子萌发率与萌发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在温度为25、30和20/30℃时最高;在35和40℃时,光照显著促进种子萌发(P〈0.05),其他温度条件下无显著效应(P〉0.05);2)种子萌发率与萌发速率随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对水分与盐分胁迫耐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64和-0.84 MPa(0.201mol·L^-1),在低渗透势下,种子在盐分胁迫下比水分胁迫下萌发更好;3)随埋藏深度增加,黄花矶松种子萌发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适宜播种深度为0.5cm。

假臭草幼苗生长对水氮耦合效应的响应1670-1678

摘要:为揭示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幼苗生长对不同水、氮养分耦合模式的响应机制,探讨其与入侵性的关系,以假臭草为供试材料,设计3个供水量水平、4个供氮量水平共12个处理,比较假臭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对不同水氮耦合效应的可塑性反应。结果显示,假臭草幼苗生长受水氮耦合影响显著(P〈0.05),在适宜水分和养分条件,如中水中氮处理(沙土饱和含水量60%-70%,供水量60 mL·kg^-1,供氮量0.30g·kg^-1)处理下,假臭草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总根长度和根表面积等根、茎、叶形态指标表现较好,生物量积累较多,植株生长较好。低水处理(沙土饱和含水量30%-40%,供水量30 mL·kg^-1)和高水处理(沙土饱和含水量90%-100%,供水量90mL·kg^-1)的各个氮含量处理的假臭草植株的各项根、茎、叶形态及生物量指标均差于中水处理。假臭草叶绿素对氮素较为敏感,随着氮素增加其积累量也相应增多。研究结果表明,假臭草入侵植物喜好一定的水、氮环境,过多或不足的水分或养分则不利于假臭草的生长发育,但仍有一定的分布,这与其入侵性密切相关。

镉胁迫对茶园绿肥槐叶决明“茶肥1号”的生长及吸收积累的影响1679-1684

摘要:以槐叶决明(Cassia sophera)"茶肥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40、80、120、160mg·kg^-1)镉(Cd)胁迫对"茶肥1号"生长及Cd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0-160mg·kg^-1 Cd,随Cd胁迫浓度的增加,各器官生长量受到明显抑制。"茶肥1号"各器官Cd含量与Cd胁迫浓度、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各器官Cd积累量顺序为根〉茎〉叶。土壤中Cd元素大部分被根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说明"茶肥1号"植株根部最易受到Cd毒害。随着Cd浓度的增加,"茶肥1号"的种子Cd累积量增加缓慢。本研究在较高的Cd胁迫浓度条件下,"茶肥1号"在较短的时期内对Cd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其根、茎、叶中浓度分别为113.85、20.15、7.00mg·kg^-1。因此,"茶肥1号"可作为土壤修复类的植物,在污染地区种植,对环境保护与田地污染治理有重要的意义。

棘孢木霉葡聚糖酶基因Glu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1685-1694

摘要:从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ACCC30536中克隆获得一个葡聚糖酶基因Glu1,其cDNA全长984bp,编码327个氨基酸。该葡聚糖酶属于Glyco-hydro-12家族,推测为β-1,4-葡聚糖酶,与深绿木霉IMI 206040的Glycohydro-12家族蛋白(XP013940397.1)有91%相似性,且亲缘关系较近。运用qRT-PCR技术检测9种诱导条件下棘孢木霉Glu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lu1基因能参与棘孢木霉对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lis)或杨树病原菌的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重组蛋白rGlu1。酶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45℃,且酶活性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5h达到稳定。

青藏高原中华羊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1695-1703

摘要: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四川、西藏、青海的24份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17条引物共检测到10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每条引物5-8个;平均多态性位点6个,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3%;遗传距离变幅范围0.188-0.675,平均值0.486,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值在0.240-0.470变化,平均值为0.381,这揭示了供试的中华羊茅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等相关性较低,其中I-2-23-7和I-14-1-1野生材料表现出了独特的遗传特性,与其他供试材料间均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通过地理海拔的分析,发现分布于中度海拔(3 000-3500m)的中华羊茅种质具有最高的Nei’s基因多样性(0.304 3)和香农多样性(0.462 2),遗传变异较高。本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中华羊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1704-1712

摘要: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研究CO2浓度升高对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生长期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未来CO2浓度,以秋眠型、半秋眠型和极非秋眠型的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苜蓿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叶片解剖结构受CO2浓度升高、生长期的影响较大,受秋眠类型影响较小;且受三因子交互效应影响显著。2)叶片解剖结构随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P〈0.01),有利于增加叶绿体含量和气体交换速率,进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随生长期变化显著增加(P〈0.01),但解剖结构在不同秋眠型间差异不大(P〉0.05),可能是因为秋眠性受光照时长、气温的影响较大,受CO2的影响较小。

垄作模式下甜高粱对农田渍害胁迫的响应1713-1719

摘要: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降水较多,易形成农田渍害。为探究渍害胁迫对甜高粱(Sorghum dochna)产量性状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平作和垄作两个处理,在甜高粱三叶期对其进行渍水处理,测定并比较各处理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苗期遭受渍害胁迫,垄作处理下甜高粱的茎粗、单株干重、叶数、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平作(P〈0.05)。株高和茎叶比在两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平作处理相比,渍害胁迫下甜高粱叶片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更强。研究表明,垄作耕作方式能够提高甜高粱耐受渍害胁迫的能力,获得更高的产量。

藜麦不同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1720-1727

摘要: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促进藜麦营养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本研究以"陇藜1号"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籽粒、叶片、果穗以及全株粗蛋白含量(CP)、粗脂肪(EE)、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化及转运差异,并对不同时期饲用品质进行比较,为藜麦生长期间营养价值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先慢后快再慢的积累规律;果穗及籽粒中干物质含量(DM)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灌浆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生物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P〈0.05),叶片干物质的移动率最高,干物质输出率最大,转运率最高,根系干物质移动率和转运率最低;DM、NDF、ADF和P在生育期内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过程。整个生育时期内各器官营养物质转运率大小表现为叶片〉果穗〉茎秆〉根系,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间营养成分转运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成熟期〉开花期〉灌浆期〉苗期,相对饲用价值苗期〉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

不同品种燕麦在扬州地区的生产性能1728-1733

摘要:本研究以8个不同品种的燕麦(Avena sativa)作为试验材料,从物候期、农艺性状和牧草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探究,以期筛选出适合南方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结果表明,各品种燕麦均在4月中旬进入抽穗期,但不同品种燕麦的各项指标间均存在着差异,收获期的植株高度和干草产量均为试验组最高,贝勒鲜草产量最高,小马粗蛋白含量最高,林纳粗脂肪含量最高,各燕麦品种间尤以粗脂肪含量的差异最为明显。目前国内常用蛋白质产量作为牧草生产性能的评价指标,本研究中品种林纳的蛋白质产量为810.94kg·hm^-2,为试验品种中最高。因此,从生育期和蛋白产量来看,燕麦林纳在该区域冬闲田利用中更具有利用价值和潜力。

洞庭湖区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混播效应1734-1742

摘要:为探讨高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品种间混播对其产量、品质、根系及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对品种WL712、WL903和WL656与南方地区推广种植的WL525进行混播试验。结果表明:1)混播组合的粗蛋白产量与单播WL525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高于其他的品种单播;2)混播组合的株高虽然没有显著提高,但纤维含量有所减少,纤维含量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3)混播组合的根颈分枝数和根颈直径生长指标较单播有优势;4)混播组合中WL656∶WL525=1∶4和WL712∶WL525=1∶2组合的总干草产量最高,达到14.67t·hm^-2,营养品质达到特级紫花苜蓿干草标准,全年生长情况较其他组合好,是可以进一步追踪研究的品种间混播组合。综合而言,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品种间混播可提高牧草品质,促进根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