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催化学报杂志 CSCD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 21-1195/O6 国内刊号
  • 0253-9837 国际刊号
  • 1.5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催化学报是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催化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快讯、研究论文、综述

催化学报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催化学报杂志综述
若干羰基化反应研究新进展1-11

摘要:直接在化合物分子内引入羰基的羰基化反应是当前绿色化学化工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也是实现C1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综述了胺/氮基醇类化合物氧化羰化、环氧化合物氢酯基化、碘代芳烃的羰化Suzuki偶联、羰化Sonogashira以及双羰基化等重要羰基化反应的研究状况,特别是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在该领域中的工作,并对羰基化反应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新型碳材料作为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的评述12-17

摘要:电催化反应过程涉及固、液、气传输以及电子和质子传导,为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催化剂中贵金属的利用率及延长催化剂的寿命,理想的电催化剂载体必须同时具备高比表面积、导电性好、合适的孔结构、耐腐蚀以及合适的表面基团等.为此,碳载体的改性工作受到关注,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酸、碱、氧化和高分子等手段改变载体的结构和表面性质,以期接近理想电催化剂载体的要求;同时在开发新型碳载体方面做了更大量的工作.本文简要评述了商品炭载体如碳黑VulcanXC-72R以及其它的乙炔黑、黑珍珠.2000、PrintexXE-2和KetjenBlackEC等碳材料在直接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但对纳米碳纤维、碳纳米管、有序多孔碳、中问相碳小球、碳纳米角、碳纳米卷和碳气凝胶等新型碳载体则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与商品碳载体相比,新型碳载体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出比XC-72R更优的性能,这主要是因为新型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更高的结晶性能(导电性)和更好的传质能力.

催化学报杂志研究快讯
硫代硫酸铵对CoMo和NiMoP催化剂的预硫化18-20

摘要:采用硫代硫酸铵预硫化CoMo和NiMoP催化剂,考察了预硫化剂的负载量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对于CoMo催化剂,预硫化剂含量适中,氢气活化后脱硫活性优于硫化氢硫化的对照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产生的SO4^2-可修饰Al2O3载体,减弱了活性相与金属的相互作用,这可能是催化剂活性增加的原因.硫代硫酸铵含量过低,导致催化剂硫化不完全,脱硫活性下降,而硫化剂含量过高,使活性颗粒长大,因而活性中心数量减少,脱硫活性降低.NiMoP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含量高,不易被硫代硫酸铵充分硫化,导致预硫化催化剂活性低于对照的NiMoP催化剂.

CO2在高分散Ni/La2O3催化剂上的甲烷化21-23

摘要:以La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10%Ni/La2O3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的CO2甲烷化反应件能.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温度(350℃)和高窄速(约30000h^-1)下,甲烷时窄收率可大于3000g/(kg·h),无论转化率高低,甲烷选择性始终保持在100%.X射线衍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结果表明,CO2在Ni/La2O3催化刺上的加氢机理可能与Ni/γ-Al2O3上不同,并且La2O2CO3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催化削活性.

催化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Pt(111)表面上表层Fe(FeO)结构和次表层Fe结构的可控转变24-32

摘要: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Pt(111)表面制备的Fe单层薄膜及其在不同环境气氛条件下的多种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487K的Pt(111)表面制备出了完整的Fe单层薄膜Fe/Pt(111).对Fe/Pt(111)依次升高温度进行超高真空退火,STM和XPS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高于800K时,表面Fe原子扩散到次表层区域,形成次表层Fe结构Pt/Fe/Pt(111).Pt/Fe/Pt(111)在O2氧化气氛中经850K退火可转变成表面FeO薄膜FeO/Pt(111).FeO/Pt(111)结构在温和的H2还原气氛中(600K)转变成表面Fe结构,进一步的还原处理(800K)则可以重新生成Pt/Fe/Pt(111).控制样品的环境气氛在O2和H2之间切换,使得表面Fe(FeO)和次表面Fe可以重复地转变.本研究实现了多种Fe—Pt表面结构的可控制备,可为合理地设计高效、价廉的催化剂提供借鉴.

HSAPO-34分子筛上氧筠叶立德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33-37

摘要:采用基于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SAPO-34分子筛上甲醇通过氧绘叶立德机理直接耦合生成乙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二甲醚和三甲基氧鎓离子在HSAPO-34分子筛上的生成能垒分别为1.68和0.93eV,中间体氧鎓叶立德不能稳定存存.同时表明C—C键通过协同反应形成的能垒均超过3.0ev因此,甲醇制烯烃催化过程不可能遵循氧鎓叶立德机理.

KF/MgO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38-43

摘要:研究了KF/MgO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DMC)与月桂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碳酸二月桂酯(DDC)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KF负载量及焙烧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KF/MgO在空气中较高温度焙烧后生成新相K2MgF4和K2CO3,它们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KF的最佳负载量为30%,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873K.还考察了反应条件对KF/Mg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当在反应物月桂醇:DMC摩尔比=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75%,反应时间为4h的条件下,反应性能最佳,DMC转化率和DDC收率分别为86.7%和86.2%.

SnO2纳米棒的氧化还原特性44-48

摘要:利用室温固相反应在NaCl-KCl熔盐介质中,通过焙烧含SnO2纳米颗粒前驱体合成了SnO2纳米棒,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SnO2纳米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nO2纳米棒是表面光滑、结晶完整的金红石结构单晶体,直径为10-20nm,长度为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程序升温还原结果表明,SnO2纳米棒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和催化活性.探讨了SnO2纳米棒的氧化还原机理.

2-氯噻吩在Rh(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49-55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2-氯噻吩分子存Rh(111)表面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平行的hol位及bridge他上的吸附最稳定.吸附后,2.氯噻吩键长发生明显变化,分子平面被扭曲,分子中C—H(Cl,S)相对十金属表面倾斜上翘.垂直吸附模式不如平行吸附模式稳定,但吸附后噻吩环未发生变形.hol及bridge吸附模式下2-氯噻吩的芳香性已遭破坏,噻吩环上的碳原T-呈现准sp3杂化.在平行的hol位吸附后,2-氯噻吩环累计得到0.77个电子,而Rh(111)表面累计失去1.19个电子.

NO和NO2在V2O5/AC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行为56-60

摘要:采用程序升温脱附、在线质谱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等手段,比较了NO和NO2在V2O5及V2O5/AC催化剂表面的选择催化还原(SCR)反应行为.结果表明,氨以质子态NH4+和共价态NH3分子两种形态吸附于纯V2O5表面,V=O为氨的主要吸附活性位.无氧状态下,NO和NO2皆可与吸附于V2O5表面的NH3反应,并且NO2与吸附态NH3的反应活性高于NO.但在V2O5/AC催化剂表面,同样在无氧条件下,NO几乎不与吸附态NH3反应,而NO2却可以反应并生成N2.在V2O5/AC表面,NO很容易被气相O2氧化为NO2,然后参与SCR反应.可见,NO2是NO在V2O5/AC表面发生SCR反应的中间体.

SO4^2-/ZrO2上异丁烷重构化反应机理的原位核磁共振研究61-67

摘要:采用原位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2-13C-异丁烷在SO4^2-/ZrO2上的重构化反应机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和H2气氛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初期,异厂烷在SO4^2-/ZrO2上的重构化反应以单分子机理为主,之后向双分子机理转变;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单分子机理向双分了机理的转变;H2的存在抑制了异丁烷的重构化反应,特别对其双分子机理的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催化学报杂志相关信息
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ICEC6,2010)67-67

摘要: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Catalysis.ICEC6)将于2010年9月12~15臼在北京召开.国际环境催化大会是环境催化领域的高学术水平会议,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该大会于1995年在意大利比萨首次举行,随后分别于1998年在美国迈阿密、2001年在日本东京、2005年在德国海德堡、2008年在英国贝尔法斯特举行,已举办了5届,在环境催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各国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主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中困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担任大会组委会共同主席.

催化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Fe含量对FeAIPO-5催化剂上甲烷还原N2O反应的影响68-71

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Fe含量的FeAlPO-5催化剂,并将其用于CH4催化还原N2O反应.结果表明,FeAlPO-5催化剂在此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低温活性.N2吸附、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FeAlPO-5催化剂具有典型的AlPO-5分子筛结构.Fe含量对催化剂的活性及催化剂中Fe物种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当w(Fe)=2.4%时,催化剂除含有可促使CH4低温还原N2O反应的孤立态的Fe物种和低聚态的Fe物种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可使N2O直接催化分解的纳米态的Fe物种.

HTS-1分子筛表面酸催化的探针反应研究72-77

摘要:以1,2-环氧环己烷水解为主要探针反应研究了钛硅分子筛HTS-1的表面酸催化性能.结果表明,HTS-1表面酸中心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它的扩散性能和溶剂极性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很大.还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HTS-1催化剂表面酸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些结果不仅拓展了HTS-1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而且为有效提高HTS-1的催化氧化性能提供了依据.

乙烷添加对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78-83

摘要:研究了乙烷添加对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所考察的反应条件下,未观察到乙烷添加对甲烷转化的促进作用,乙烷本身反而生成甲烷,同时导致更高的积炭生成速率,使Mo/HZSM-5催化剂更快地失活.但添加乙烷加速了钼活性中心的形成,缩短了芳构化反应的诱导期,使苯的生成提前.

介孔纳米MoPO-AlPO4的制备及其对异丁烯选择氧化的催化性能84-89

摘要: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oPO-AlPO4催化剂,考察了钼物种存在状态对催化剂晶格氧活性以及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还原和微反实验结果表明,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PO-AlPO4催化剂为介孔纳米材料,其比表面积和孔数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中,钼物种以四面体M0O4^2-和八表面体MoO^6-形式存在;而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中钼物种主要以四面体MoO4^2-的形式存在,并有部分钼物种嵌入到了AlPO4骨架中.钼物种的种类对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有较大影响,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由于嵌入AlPO4骨架中钼物种的存在,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高效组合型Pd/C催化剂用于Suzuki偶联反应90-94

摘要:采用有机金属Pd2(dba)3(dba为二亚苄基丙酮)还原分解法制得均匀分布的Pd纳米颗粒(粒径为3-6nm)混合液,并用活性炭直接吸附得到了组合型Pd/C纳米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测定了催化剂表面Pd颗粒大小分布、晶型和化学态等.将该催化剂用于Suzuki碳.碳偶联反应,其催化活性比浸渍法制备的Pd/C催化剂高2倍以上以溴代芳烃为底物时,在80℃下0.5h后偶联产物收率可达98%以上.以邻氯硝基苯为底物时,在110℃下1h后偶联产物收率可达64%;延长反应时间,产物收率可达90%以上.

钛硅分子筛/H2O2体系催化合成丁酮肟的反应行为95-99

摘要:钛硅分子筛/H2O2体系催化酮氨肟化反应合成肟的过程中,产物肟的反应行为直接影响氨肟化过程的反应效率和操作稳定性.在Ti—MWW/H2O2体系催化了酮氨肟化反应中研究了产物丁酮肟的反应行为,发现Ti—MWW和H2O2的共同作用促使丁酮肟发生水解,生成丁酮和氮氧化物,使得反应体系从碱性变成了酸性.TS-1/H2O2体系及产物环己酮肟均存在类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