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专论
苯达莫司汀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193-198

摘要:盐酸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对许多肿瘤有临床活性。作为新出现的氮芥类抗肿瘤药物,苯达莫司汀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且没有降低临床活性。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了40多年,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在淋巴系统疾病中得到了系统的研究。苯达莫司汀分子较其他烷化剂分子更稳定,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DNA损伤。苯达莫司汀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抗肿瘤药物。不像其他的烷化剂,苯达莫司汀主要的作用靶点是切除修复通路,而不是错配修复通路,激活DNA损伤应急反应,诱导凋亡,抑制有丝分裂检查点和诱导有丝分裂障碍。文章就苯达莫司汀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及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白血病中的Allee效应199-202

摘要:Allee效应是生态学表述种群大小或密度与生存繁衍关系的个体适度性状,与医学生物学中群体生存的浓度或密度依赖概念一致。近年来理论生物学对Allee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应用于肿瘤生物学研究。白血病细胞以机体为生存环境,表现出显著的Allee效应。作者根据多年实验工作和文献资料对白血病细胞的浓度依赖性与Allee效应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并无原则性的区别。文章用生态学的观点初步探讨了体外培养细胞的Allee效应,白血病尤其是微小残留白血病的Allee效应,以及Allee效应与白血病发病机制和复发动力学的关系,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208-210

摘要: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血症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oma)中的发生率及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受M蛋白检测的16例住院MALTom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MALToma患者中,6例初诊时合并M蛋白血症。其中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56岁(25—82岁),肿瘤原发部位多为胃肠道(4例),临床分期多为Ⅰ~Ⅱ期(4例),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多为0~2分(5例)。6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中有4例分泌单克隆性IgM(3例为K轻链,1例为入轻链),2例分泌单克隆性IgG(均为K轻链)。6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中有4例伴有浆细胞分化(PCD),10例未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有1例伴有PCD(P=0.036)。此外,3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在获得疾病缓解的同时M蛋白水平均较初诊时明显下降,其中2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M蛋白血症可能在MALToma患者中较常见,可能与伴有PCD有关,且M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与临床疗效相关。

以吉西他滨为主方案和以蒽环类药物为主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效果比较211-215

摘要:目的比较以吉西他滨为主方案和以蒽环类药物为主方案一线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符合入组条件的PTCL.U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以吉西他滨为主方案化疗(试验组)17例,采用以蒽环类药物为主方案化疗(对照组)20例。对两组的近期客观疗效、疾病进展、总生存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15/17)和55.0%(11/20),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5%(13/17)和40.0%(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PTCL—U预后指数(PIT)进行危险因素亚组分层分析,低危组中,两组的客观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高危组中,试验组7例患者完全缓解5例,对照组8例患者完全缓解仅1例,前者疗效明显高于后者(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1个月和5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93个月和12.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心脏毒性,试验组Ⅰ~Ⅱ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脱发和心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全组患者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以吉西他滨为主化疗方案一线治疗PTCL—U疗效较好,优于以蒽环类药物为主方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220-22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染色体核型特点,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13例CML患者[排除治疗后费城染色体(Ph)阴性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其中45例患者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结果。染色体的检测采用R显带技术。结果在313例CML患者中,Ph+307例(98.08%),Ph-6例(1.92%);其中典型Ph+288例(93.81%),变异型Ph+19例(6.19%)。所有患者中,48例(15.34%)染色体伴有附加异常,其中典型Ph+患者41例(13.10%),变异型Ph+者7例(2.24%);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类型依次为:+der(22)Ph(35.42%),+8(33.33%),+21(12.50%)。附加染色体异常联合出现类型以+der(22)Ph与+8的联合为最多(16.67%),其次为+8合并+21(10.42%)。单纯Ph+者多见于慢性期,典型Ph+伴附加染色体异常者多见于进展期(x2=111.55,P〈0.01);简单变异易位者在慢性期、进展期的比例与复杂变异易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45例患者FISH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中有5例表现为2G1R1Y。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通过识别Ph克隆演变,从而发现遗传学不稳定或疾病进展的特征,为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蟾酥注射液联合EOA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224-227

摘要:目的探讨蟾酥注射液联合EOA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5例初治NH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应用EOAP方案化疗(依托?白苷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长春新碱1.4mg/m2(≤2.0mg/d),静脉滴注,第1天;阿糖胞苷60mg/m2,1次/12h,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泼尼松60mg/m2,口服,第1天至第5天,21d为1个周期)。治疗组在EOAP方案化疗的同时加用蟾酥注射液(20m1蟾酥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2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26/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命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治疗组骨髓抑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蟾酥注射液联合EOAP方案治疗中晚期NHL与单用EOAP方案疗效相当,但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效果的Meta分析228-233

摘要:目的比较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SpringerLink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进一步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扩大检索。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CML—CP患者20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达沙替尼组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高于伊马替尼组[83.6%(478/572)比70.6%(406/575),合并比值比(OR)=2.11,95%CI1.59~2.80,P〈0.05];达沙替尼组12个月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MMR)率高于伊马替尼组[49.3%(296/600)比30.6%(185/605),OR=2.22,95%CI1.75~2.82,P〈0.05]。结论达沙替尼可以提高CML—CP患者12个月的CCyR率和MMR率。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具有微绒毛特征的CD3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临床病理特征236-238

摘要:目的讨论具有微绒毛特征的CD3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76岁女性的颈部肿大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EBER原位杂交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病理学示,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形态单一的、胞质丰富的异型细胞呈片状增生,部分区域可见异型细胞淋巴窦内生长模式。免疫组织化学示,异型细胞CD20+,CD79a+,PAX-5+、CD10+,bcl-6+、MUM-1+,40%肿瘤细胞CD30+,80%肿瘤细胞Ki-67+,肿瘤细胞不表达CK、CD3、CD5、CD15、CD56、EMA、bcl-2。电子显微镜观察,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瘤细胞表面大量微绒毛,微绒毛长短不一,粗细较均匀,少数有分枝。结论微绒毛淋巴瘤是一类具有独特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和超微结构的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239-241

摘要:目的提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CLL/SLL)继发髓系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CLL/SLL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对该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可能的机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CLL/SLL继发髓系肿瘤患者大多数伴有染色体异常,对接受以氟达拉滨为基础联合化疗的患者出现造血不良特征或血细胞减少应加强评估。结论CLL/SLL继发髓系肿瘤少见,预后差,临床医师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争取早诊断、早干预。

DNA甲基转移酶3A基因突变阳性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一例临床分析241-243

摘要:目的分析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基因突变阳性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报道1例DNMT3A基因突变阳性的T—LBL/ALL的发生、发展及对治疗的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DNMT3A基因突变可出现在T—LBL/ALL患者中,该患者具有病程长、白细胞计数不高、伴纵隔病变和肝脾大等特征,且对治疗的反应较差。结论DNMT3A基因突变可能是T-LBL/ALL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沙利度胺联合R-CHOP方案一线治疗年轻人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43-245

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R—CHOP方案一线治疗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CD20+的DLBCL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48岁(18~60岁),年龄调整国际预后指数(aaIPI)≥2分,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R-CHOP方案治疗,标准R-CHOP: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0天,长春新碱1.4mg/m。第1天,多柔比星50mg/m2第1天,环磷酰胺75mg/m2第1天,泼尼松60mg/d第1天至第5天,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并给予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高凝血状态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沙利度胺150mg,1次/d,口服,持续6个月;B组采用标准剂量R-CHOP方案治疗,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结果A、B两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77%(23/30)与57%(17/30),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81%与67%,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7%与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Ⅲ级以上粒细胞减少分别为12例与8例,均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沙利度胺联合R-CHOP一线治疗年轻DLBCL可明显提高患者CR率,且安全性好,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研究。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综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研究进展249-252

摘要:近年来,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使“人人都有移植供者”成为现实。因此,选择合适的供者以及解决移植相关并发症,如促进植入、降低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成为改善移植预后的关键问题。文章介绍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研究进展。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252-256

摘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已明确磷脂酰肌醇聚糖A(PIGA)基因突变是PNH患者血管内溶血的分子病因,但克隆性增殖的机制仍有待揭示。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关系密切。流式细胞术检测锚连蛋白缺陷是诊断PNH的金标准,但基于细胞表型诊断的PNH在病因上仍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依库珠单抗可有效减少PNH血管内溶血,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仍属对症治疗。对PNH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患者的内在病因、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和改善治疗。文章对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简讯
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稿约I0001-I0002

摘要:《白血病·淋巴瘤》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反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动态。主要栏目有:国际进展速递、专论、专家讲坛、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综述、讲座、病例报告、标准与规范等。读者对象为从事肿瘤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中、高级医务人员。编委会由国内外著名血液学专家、学者组成。

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I0003-I0004

摘要:《白血病·淋巴瘤》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16年4月1日至2日在美丽的龙城太原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