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专家讲坛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和胃边缘区淋巴瘤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进展:附病例报告646-653

摘要:幽门螺杆菌(HP)性胃炎是人类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性疾病,与HP的感染有关,也是第一个能用抗生素治愈的人类肿瘤.胃镜活组织检查组织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分子生物学B细胞克隆性研究是诊断胃MALT淋巴瘤的有效方法.早期胃MALT淋巴瘤首选抗HP治疗.局部放射治疗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非常有效.系统化疗适用于晚期胃MALT淋巴瘤或大细胞转化的淋巴瘤.文章以一例反复发作的胃MALT淋巴瘤患者为线索,回顾了该病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靶向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作用654-657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加入,增加了大剂量化疗在MM治疗中的优势,使部分患者达到长期生存.即使在靶向新药时代ASCT仍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反应率.靶向新药在ASCT前后联合应用,可辅助提高ASCT的疗效,这是目前使用靶向新药的趋势,但其仍不能取代ASCT在MM治疗中的地位.研究更为合理、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是今后的方向.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慢病毒载体介导SPROUTY2基因过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658-663

摘要:目的 探讨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的人SPROUTY2基因过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克隆性生长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克隆人SPROUTY2基因,构建SPROUTY2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V-S-GFP及对照载体LV-GFP.脂质体法包装病毒;优化慢病毒感染RPMI8226细胞的条件;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RPMI8226细胞增殖及其对ERK 1 /2抑制剂AS703026敏感性的影响,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性生长能力.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共表达SPROUTY2基因和报告GFP的高滴度慢病毒颗粒.LV-S-GFP实验组RPMI8226细胞中SPROUTY2的表达明显高于LV-GFP对照组,灰度值分别为(230.85±32.12)%和(140.35±36.62)%(P< 0.05).过表达SPROUTY2基因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以增强ERK1/2抑制剂AS703026对RPMI8226细胞的杀伤作用.过表达SPROUTY2基因可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克隆性生长.结论 慢病毒载体系统可高效介导SPROUTY2基因在RPMI8226细胞中的表达,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克隆性生长,并能够提高其对ERK抑制剂的敏感性.

苦参碱诱导自然杀伤细胞对白血病K562细胞杀伤的实验研究664-668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苦参碱对人自然杀伤(NK)细胞体外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CFSE/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2、0.5、0.8 mg/ml)苦参碱处理后,人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下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24 h对NK细胞主要活化性受体NKG2D和抑制性受体CD158a、CD158b表达的影响及K562细胞膜上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 2、ULBP 3表达的改变.结果 效靶比为5∶1时,NK细胞对0.2、0.5和0.8 mg/ml苦参碱处理后的K562细胞杀伤率分别为32.8%、38.1%和40.5%,较处理前均有不同程度增高(29.2%);但进一步增加效靶比(10:1)后,NK细胞杀伤活性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处理24 h,NK细胞抑制性受体CD158a、CD158b的表达均较处理前降低,而活化受体NKG2D的表达则增高.K562细胞表面NKG2D配体ULBP1和ULBP2分子的表达也较处理前增高(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74.33±39.93比275.67±32.88,517.6±47.97比1368.6±49.43,P<0.05).结论 苦参碱可增强NK细胞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NK细胞受体及配体表达调节作用有关.

KIR2DS1介导同种异体自然杀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673-676

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2DS1介导的自然杀伤(NK)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C)的杀伤作用,分析体外KIR2DS1阳性的NK细胞与C2表位DC相互作用后C-C趋化因子受体类型7(CCR7)的表达,探究异源反应性NK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机制.方法 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NK细胞分选试剂盒富集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取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诱导DC作为靶细胞;通过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基因分型技术和直接测序(SBT)法检测NK细胞和靶细胞KIR基因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基因位点.CCK-8比色法检测KIR2DS1阳性和阴性的NK细胞对DC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DC作用后NK细胞表面CCR7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富集后的NK细胞纯度达(94.20±1.23)%.同一效靶比(10:1)下,KIR2DS1阳性的NK细胞对DC杀伤作用高于KIR2DS1阴性的NK细胞(t=3.70,P< 0.05);同一效靶比(10:1)下,HLA C1/C1组KIR2DS1阳性的NK细胞对C2/C2组DC的杀伤作用高于其对C1/C1组和C1/C2组DC的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15.06±1.81)%、(10.07±1.03)%和(8.65±0.93)%(F=56.368,P=0.001).与HLA-C2+ DC共培养后,KIR2DS1阳性NK细胞表面CCR7阳性表达率增加.结论 活化性的KIR2DS1基因能够在体外有效介导供者NK细胞杀伤受者DC,可能用于预防GVHD;同时能够使NK细胞捕获CCR7,体外获得定向迁移能力.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高危因素分析及再诱导方案疗效评估677-680

摘要:目的 分析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高危因素,评估再诱导方案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96例初诊AML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中89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不同再诱导化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与同期收治AML患者相比,初诊时高龄、复杂核型和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基因突变是AML复发难治的高危因素(P<0.05).复发难治性AML患者再诱导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为44.90%(35/78).其中使用原方案或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方案A)再诱导有效率为35.12%(13/37);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方案B)再诱导有效率为61.90%(13/21);由阿柔比星或高三尖杉酯碱、小剂量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预激方案(方案C)再诱导有效率为45.00%(9/20).方案B再诱导疗效优于方案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时高龄、复杂核型和FLT3-ITD基因突变是AML复发难治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再诱导方案疗效存在差异,对年轻患者选择含中、大剂量Ara-C方案有助于提高再诱导缓解率.对耐受性差的患者,更适合选择预激方案以提高再诱导缓解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681-685

摘要:目的 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的表达及其对BMSC成脂的影响,探讨AA患者骨髓脂肪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16例AA患者、20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对照组)BMSC,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用Westemblot检测AA患者BMSC内PPARγ的表达;将对照组BMSC分为三组:单纯诱导组(脂肪诱导培养液)、吡格列酮组(脂肪诱导培养液+ 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及GW9662组(脂肪诱导培养液+吡格列酮+ PPARγ拮抗剂GW9662),诱导成脂21 d后,油红O染色计数脂肪细胞分化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连续传至第5代AA组BMSC出现脂肪细胞分化,而对照组BMSC传至第8代仍未出现脂肪细胞分化.AA患者BMSC内PPAR γ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46±0.10,高于对照组的0.86±0.06(P< 0.05).对照组BMSC诱导成脂中吡格列酮组脂肪细胞分化率为(87.42±0.67)%,高于单纯诱导组的(44.69±2.61)%及GW9662组的(39.29±1.59)%(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表达量为(95.04±3.41) pg/ml,高于单纯诱导组的(30.84±3.48) pg/ml及GW9662组的(31.43±3.51)pg/ml(均P< 0.05),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患者BMSC出现脂肪化明显,PPARγ在AA患者BMSC中表达增高,其拮抗剂GW9662可抑制BMSC向脂肪细胞分化,提示PPARγ参与了AA患者骨髓脂肪化的病理改变.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2014年请登录中华医学会网站向本刊投稿685-685

摘要:为顺应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刊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新投稿件请直接登录中华医学会网站(http://www.cma.org.cn)“业务中心”下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点击“作者在线投稿”。2014年1月1日前的稿件仍登录我刊网站(www.bxblbl.com.cn)进行查询、修改等操作。

骨髓中CD20+细胞异常浸润患者一例诊治分析686-688

摘要:目的 提高对不典型骨髓瘤的识别能力,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因临床表现及骨髓细胞形态不典型且CD20+的误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正确诊断、鉴别诊断的要点及误诊原因,并总结该类患者的特点.结果 患者因全血细胞减少就诊,伴脾脏大,无淋巴结肿大.初诊骨髓因取材欠佳,流式细胞学分析未见异常,根据骨髓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CD20+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应用R-COP及R-CHOP样方案治疗效果欠佳,经复查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等,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轻链型.结论 部分骨髓瘤患者细胞形态不典型且CD20+,有时不分泌或分泌少量免疫球蛋白(或轻链),易误诊误治,应综合骨髓瘤、淋巴瘤的其他免疫表型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

原发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688-690

摘要:目的 了解原发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结合1例患者临床资料同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原发心脏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初表现为胸闷、双下肢水肿、心脏衰竭,就诊心外科,在全身麻醉下行右房肿物摘除术并行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心脏DLBCL,采用CHOP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经治疗得到纠正,已接受3个疗程化疗,处于化疗间歇期.结论 原发心脏DLBCL一般对化疗敏感,但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肿瘤的特殊位置致其预后差.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皮肤浸润相关副肿瘤天疱疮二例并文献复习690-692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合并副肿瘤天疱疮(PN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例合并PNP的C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LL可同时合并多种副肿瘤综合征,并伴有皮肤白血病细胞浸润,利妥昔单抗对合并PNP的CLL效果显著,但未能改善副肿瘤肾病综合征.结论 2例患者均支持PNP和皮肤白血病浸润相关,利妥昔单抗对这种皮肤浸润的PNP效果好.

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50例692-693

摘要:目的 观察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MA)方案化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接受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0例,采用姓名字母排序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MA方案化疗,对照组(20例)采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60.0%(12/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骨髓造血恢复,防止骨髓抑制,且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本刊有关著作权事项的要求693-693

摘要:(1)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未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全体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后,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3)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相关发表费用。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送当期杂志1册。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综述
姜黄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694-696

摘要: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素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感染、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产生、增殖及转移均有抑制作用.文章综述近年来姜黄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

JAK/STAT信号通路在淋巴组织肿瘤中的研究进展697-700

摘要:JAK/STAT信号通路对调控基因表达、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JAK/STAT通路的异常激活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为淋巴组织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造血干细胞定位及其与周围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700-702

摘要:移植后造血干细胞(HSC)的归巢和植入直接影响移植的效果,探索移植后骨髓中HSC的空间分布、定位和与周围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骨髓腔密闭且被厚而不透光的密质骨包绕,使通过体内直接追踪移植后HSC遇到很大挑战.近期,研究者们使用不同的创新方法体内直接观察移植后骨髓中HSC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周围微环境的作用关系,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病例报告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703-704

摘要:患者男性,13岁,因间断发热、两系减低8个月余,加重7d入我院.患者于2012年9月26日夜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畏寒、寒战、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象示两系减低(白细胞计数2.4×10^9/L,中性粒细胞0.77×10^9/L,血小板计数40×10^9/L),腹部超声发现肝脾大,且双下肢出现散在出血点.在当地医院完善检查: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8.6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84.9 U/L),铁蛋白升高至1 023.8 ng/ml,三酰甘油升高为2.34 mmol/L,纤维蛋白原降低至1.26 g/L,骨髓细胞学示全片可见噬血细胞,EB病毒(EBV)-DNA 1.98×104拷贝/ml,肝炎病毒、肥达试验、CMV-DNA、VB19病毒DNA、自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生化、常规均正常,未见肿瘤细胞,完善穿孔素基因第2、3外显子筛查未见异常.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704-704

摘要: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