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医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包头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 15-1182/R 国内刊号
  • 1006-740X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包头医学院学报是包头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包头医学院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祖国医学、护理医学、病例报道、教学与管理、综述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尖锐湿疣早期诊断方法1-3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潜伏感染期人乳头瘤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早期诊断尖锐湿疣提供新思路。方法:81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CO2激光切除疣体,切除的疣体做病理检查;同时取部分疣体,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亚型;3周后复诊,取脱落细胞行免疫荧光检查,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对照组患者50例,均为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包皮。结果: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结果显示尖锐湿疣组均为阳性,其中HPV-6型最为常见,占49.4%(40/81);其次为HPV-11型,占39.5%(32/81);HPV-16、18、31、66型各占1.2%(各1例);尖锐湿疣组复发的35例中,18例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早期诊断阳性率51.4%;尖锐湿疣组46例未复发的患者和对照组50例标本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阴性,特异性为100.0%;两组患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取局部皮肤或黏膜脱落细胞,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PV对早期诊断尖锐湿疣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特异性强;且免疫荧光技术对尖锐湿疣的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不同时机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4-7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优势,比较术前与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区别。方法:行择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1~84岁,体重35~91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为全麻插管组(C组)、术前TAPB组(B组)和术后TAPB组(A组),C组患者仅行插管全麻,B组患者插管全麻后手术开始前为患者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A组患者插管全麻手术结束后行TAPB;记录3组患者在入室(T0)、切皮时(T1)、建立气腹即刻(T2)、开小切口时(T3)、术毕即刻(T4)、苏醒即刻(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观察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及肌肉松弛剂的用量、复苏室舒芬太尼的追加总量和躁动情况,比较术后6 h、24 h、48 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B组患者在T1、T2、T3和T4时的血压及在T1、T3时的心率均低于C组和A组(P〈0.05);B组患者吸入七氟烷的最低浓度比A组低(P〈0.05);B组患者瑞芬太尼的用量、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比C组及A组少(P〈0.05);B组和A组患者复苏室舒芬太尼的追加量比C组患者少(P〈0.05);B组和A组患者拔管后的躁动发生率也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C组患者低(P〈0.05),A组术后6 h恶心的发生率也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6 h、24 h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比C组患者少(P〈0.05),A组患者术后48 h时的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比C组患者少(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可以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前行腹横�

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瓣膜置换术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8-10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效应室靶浓度舒芬太尼对依托咪酯麻醉患者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5 ng/m L,Ⅱ组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7 ng/m L,Ⅲ组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9 ng/m L,待舒芬太尼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达到平衡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当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到45~55时,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当4个成串刺激值等于0后行经口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入室(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变异度(SVV)和心输出量(CO);记录各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结果:在T1时3组患者的MAP、HR和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点相比,3组患者T2~T6时点的MAP下降(P〈0.05),Ⅲ组患者的MAP较Ⅰ和Ⅱ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Ⅰ和Ⅱ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CO下降(P〈0.05);Ⅲ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HR下降(P〈0.05);与Ⅰ组和Ⅱ相比,Ⅲ组患者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使用量增加(P〈0.05)。结论:0.5 ng/m L和0.7ng/m L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0.3 mg/kg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诱导效果较好。

血液超滤治疗在急性失代偿心衰容量管理中的应用11-12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超滤治疗在急性失代偿心衰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医院CCU收治的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56例,随机分为强化利尿治疗(强化利尿组)32例、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血滤治疗组)24例。强化利尿组接受常规治疗无改善后立即采用床旁血液超滤治疗。结果:强化利尿组32例中显效8例(25.0%)、有效19例(58.4%)、无效5例(15.6%);血滤治疗组24例中显效19例(79.2%)、有效5例(20.8%)。强化利尿组无效5例中改行血滤治疗后有效4例(80.0%),死亡1例;血滤治疗组患者短期疗效好于强化利尿组患者(P〈0.05);症状缓解后强化利尿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大于血滤治疗组(P〈0.05),而射血分数小于血滤治疗组(P〈0.05);症状缓解后,两组患者动脉血p 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盐及血氧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超滤治疗在急性失代偿左心衰患者容量管理中疗效确切,而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心衰患者,应尽早行血液滤过治疗。

种植位点颌骨CT密度值与种植体植入扭矩值、共振频率法ISQ值相关性的临床研究13-14

摘要:目的:研究种植位点颌骨CT密度值与种植体植入扭矩值(insertiontorque value,ITV)、共振频率法检测的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值的相关性。方法:将49例(共70个种植体)行口腔种植修复术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种植位点颌骨CT密度值,并依据颌骨CT密度值将其分为Ⅰ类骨、Ⅱ类骨、Ⅲ类骨、Ⅳ类骨等组别,以明确颌骨CT密度值与种植体植入扭矩值、共振频率法ISQ值的相关性。结果:下颌种植区域颌骨CT密度值、种植体植入ITV、ISQ值均高于上颌(P〈0.05);且Ⅰ类骨、Ⅱ类骨、Ⅲ类骨、Ⅳ类骨患者下颌种植体植入ITV、ISQ值均高于上颌(P〈0.05),种植体植入ITV、ISQ值大小分布均为Ⅰ类骨﹥Ⅱ类骨﹥Ⅲ类骨﹥Ⅳ类骨;同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颌骨CT密度值与种植体ITV、ISQ值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种植位点颌骨CT密度值与种植体植入ITV、ISQ值存正相关关系,或可为预测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15-16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后检测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发病后2~3 d颅脑CT测量梗死病灶大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于患者入组时测定神经功能状况。结果:SUA≥642.5μmol/L患者的FPG、HbA1C、TG、梗死病灶及NIHSS水平均高于SUA〈642.5μmol/L患者(P〈0.05);SUA与FPG、HbA1C、TG、梗死病灶及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UA水平与FPG、HbA1C、TG、梗死病灶及NIHSS评分存在相关性,及早检测SUA水平有助于病情程度判断及神经功能障碍预测。

鼻内镜和普通开窗刮治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的疗效比较17-18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和普通开窗刮治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上颌骨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鼻内镜下行上颌骨囊肿开放术,对照组实施普通开窗刮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囊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4.00%(χ^2=6.105,P=0.013);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8.00%(4/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04)。结论:与普通开窗刮治术相比,应用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开放术治疗上颌骨囊肿,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肾功能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19-21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肾功能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肾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有变化,且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均有变化,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丙二醛(MDA)较对照组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清除肾结石虽然具有一过性肾功能损伤,但是损伤程度较经皮肾镜碎石术低,也能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局部外用喜疗妥软膏对输液港植入术后乳腺癌患者的影响22-23

摘要:目的:观察局部外用喜疗妥软膏对输液港植入术后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成功植入输液港后,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喜疗妥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局部干预措施,喜疗妥组患者进行喜疗妥软膏局部外用,对比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炎症反应程度和术后NR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大范围蜂窝织炎病例,喜疗妥组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30.0%(χ^2=4.882,P=0.048);喜疗妥组患者术后及术后第1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港植入术后局部外用喜疗妥软膏,能降低患者术后皮肤炎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营养支持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24-25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针对症状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输注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观察组患儿则使用全肠外营养液(TPN)进行营养支持,以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胃肠道激素为评价指标。结果:经营养支持后,两组患儿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等营养指标较营养支持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5);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方面,营养支持后两组患儿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更优(P〈0.05);两组患儿胃动素(GAS)及胃泌素(MTL)经营养支持后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营养支持可改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提高胃肠激素水平。

APACHEⅡ评分联合血清NT-proBNP、PCT水平检测在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26-27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联合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ICU脓毒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观察A组(脓毒血症休克)31例、观察B组(严重脓毒血症)31例及观察C组(一般脓毒血症)30例,另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血清NT-proBNP、PCT水平检测,并进行APACHEⅡ评分评估,观察比较各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NT-proBNP、PCT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后不同生存状况下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各组血清NT-proBN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A组血清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观察B组及观察C组,观察B组血清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观察C组(P〈0.05);治疗1个月后该病病死率为10.87%(10/92),死亡组血清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ICU脓毒血症患者血清NT-proBNP、PCT水平高于健康者;包括APACHEⅡ评分在内,各指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死亡者较存活者高,可作为脓毒血症病情分级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的疗效28-30

摘要:目的:探讨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治疗,42例)和观察组(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据此评价治疗疗效,并观察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的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OSDI评分、SIt数值和F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在OSDI评分、SIt数值和FL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泪液数量、质量和减轻角膜损伤,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谷氨酰转肽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代谢综合征中相关性研究31-33

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 001例研究对象(男724例,女1 277例),以GGT四分位法进行分组。结果:MS患者GGT和NAFLD水平均高于非MS组(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血尿酸(SUA)、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因素后,以非NAFLD发生MS为1,NAFLD组风险为4.66(3.47-6.25)(P〈0.01);以GGT第一分位组发生MS为1,GGT第四分位组风险为3.77(2.29-6.20)(P〈0.01);以非NAFLD组GGT第一分位组发生MS为1,NAFLD组GGT第四分位组风险为:39.20(16.08–95.54)(P〈0.01)。结论:GGT水平和NAFLD与MS之间存在相关性。

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肾损伤的影响34-3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观察组患者采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深低温停循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输血量、停循环时间。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停循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深低温停循环能有效缓解脑缺血、缺氧现象,减少脑损伤风险,缓解肾缺血状况,减少患者肾缺血性损伤风险,且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淋巴细胞免疫法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37-39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理想方式,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产科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172例,按照治疗情况把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111例(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患者61例(进行安胎治疗)。结果:(1)观察组患者111例,妊娠96例,20周以前流产16例,妊娠成功80例,妊娠成功率为72.07%;对照组患者61例,妊娠50例,20周以前流产37例,妊娠成功13例,妊娠成功率为21.31%,观察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主动免疫疗法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较好。

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40-42

摘要: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肿瘤外科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TNBC患者92例为TNBC组,选取同期治疗的非TNBC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随访结果表明,TNBC组患者复发或转移率为40.22%(37/92),高于非TNBC组的29.00%(29/100)(χ^2=9.664,P=0.022);TNBC组5年总生存率为68.48%(63/92),低于对照组的82.00%(82/100)(χ^2=7.546,P=0.0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年龄、家族史、P53表达、Ki67表达与患者生存状态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肿瘤体积大、淋巴结转移阳性、P53表达阳性和Ki67表达阳性率〉14%是TNBC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非TNBC患者相比,TNBC患者预后较差,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阳性、P53阳性和Ki67高表达,对于非TNBC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立体定向穿刺与徒手穿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评价43-44

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与徒手穿刺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80例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手术患者,其中128例患者进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152例患者单用CT定位徒手穿刺引流,比较两种引流方法手术穿刺的准确性、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长短、拔管时血肿腔占术前血肿腔百分比、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有125例达到预期穿刺靶点,徒手穿刺法有114例患者达到预期穿刺的靶点,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的准确率高于徒手穿刺法(χ^2=28.537,P=0.000),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长短、拔管时血肿腔占术前血肿腔的百分比、住院时间等均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穿刺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中老年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45-47

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癫痫中老年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癫痫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癫痫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骨密度及骨代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血磷、血钙水平下降(P〈0.05),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P〈0.05),骨密度指标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P=0.327)。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中老年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短期内不会对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产生不良影响,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