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杂志社
分享到:

博览群书杂志

《博览群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化地理、域外书谭、书人志、推介、著者译言、书人茶座、经典重读、怀念等。
  • 主管单位:光明日报社
  •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社
  • 国际刊号:1000-4173
  • 国内刊号:11-1091/G2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868
  • 创刊时间:199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7
  • 综合影响因子:0.03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博览群书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博览群书杂志本期关注

农工互动:晚明城乡新现象

摘要:晚明时代的社会变迁为中国自身近代化的开端,江南一带是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农民转而从农村而进入城市。但是这些城镇的农民,大多数并非转化为城镇的居民,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农工互动。
4-8

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社会问题

摘要: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诈骗的新闻和如何防止受骗的节目频频出现在一些重要媒体。骗案发生之频繁,各类骗术之花样翻新,骗案害人之深痛,触目惊心。因专业习惯,我想起了明代一部专讲防骗的书——《杜骗新书》。《杜骗新书》为明代张应俞所撰。
9-14

白话小说中的晚明社会

摘要:明代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生和成熟期,作品数量甚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世情小说"。代表作品有长篇章回小说《金瓶梅》和短篇拟话本小说"三言二拍"等,它们都产生于晚明时代。相对于官方史料、士人文集,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更能从本质上反映时代的精神。我们从晚明白话小说中看到的晚明,特别是晚明的城市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金钱的社会、权势的社会、情欲的社会。
15-19

风物闲美:晚明江南生活

摘要:从宋代开始,流行两个俗语:一是"上说天堂,下说苏杭",作为江南典型象征的苏州、杭州,已经成为可与天堂媲美的温柔之乡;二是"天下九福,吴越口福",江南物产的丰美,更是可以使老饕们大饱口福。晚明江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大抵可以“风物闲美”四字加以概括:说其“风”,是指江南形成“时尚”之风,出现时尚人物,并进而引领着全国的时尚潮流;说其“物”,是指江南人性益巧,物产益多,工艺日精,并且出现了“物带人号”的现象,很多物品以时尚人物命名;说其“闲”,是指基于生活富足的前提之下,无论是江南的士大夫,还是一般的庶民百姓,
20-25

变与乱:光怪陆离的晚明时代

摘要:"晚明"并非一个严格的断代概念,有人将其收得很窄,仅限于天启、崇祯两朝,也有人将其放得很宽,从成化、弘治一直延续到南明。较为通行的用法,是指称万历至崇祯这一时间段。当然,历史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河流,没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晚明时代呈现的诸多现象和变动趋势,的确可以上溯到明代中叶,下延到清朝时期。
26-31
博览群书杂志交流

关于《〈鲁迅诗编年笺证〉商榷》的商榷

摘要:读罢《博览群书》2011年第10期上顾农先生关于拙著的《〈鲁迅诗编年笺证〉商榷》一文(以下简称顾文),不觉令人大为吃惊,因此我也来说几句"商榷"的话,以就正于顾农先生。
37-40

周作人最早提出“儿童本位论”吗

摘要:韩进在《从"儿童的发现"到"儿童的文学"——周作人儿童文学思想论纲》(现收入《幼者本位——儿童文学论集》,接力出版社2011年10月版)一文中说:"周作人堪称中国研究‘儿童文学’的第一人,是他首先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新儿童观。"这一观点颇具代表性,几乎已经成了儿童文学理论界的通行观点。
41-43
博览群书杂志著译者言

劳伦斯小说的嬗变

摘要:劳伦斯二十来岁时以一个短篇小说《序曲》获得《诺丁汉卫报》征文奖并开始在文学上崭露头角。以诗人和长篇小说作家为己任的他误打误撞进入中短篇小说的写作领域,并成大家。其中短篇小说精致、洗练,反倒避免了他在长篇小说里因其篇幅之长而容易出现的大段的人物说教,读之更赏心悦目,自成风流。
48-54
博览群书杂志评论

理性地看待和对待非理性

摘要:《认识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论研究》,张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我国学界关于认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初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此后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把中国的认识论研究推向高潮。近些年来,认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沉寂状态,少有重大成果问世。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浩的《认识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论研究》一书在理论上的厚重与深邃说明,表面的沉寂未必意味着停滞,学术成果的成熟需要更长的周期。人们常用“十年磨一剑”称赞潜心创作的学者,而张浩说,他“从反思、探索、研究到成书,先后30多年”。这种超越功利、潜心学术的态度,
59-63

中国道路是原创的制度创新

摘要: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韩毓海四位教授,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联袂创作了《人间正道》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我们欣喜地看到,普通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他们的理想、信念以及理论的涵养和文化自觉总结出中国的道路和中国共产党。这本身也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64-66
博览群书杂志推介

“显学”中的“冷门”著作

摘要:《高长虹年谱》,廖久明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这里的"显学",是说鲁迅研究,至于"冷门",则是指鲁迅曾经直接影响的一个以山西文学青年为主的社团——"狂飙社"的研究。"显学"的鲁迅研究,不须我说,至于"冷门"的"狂飙社"研究,其实也不乏专家学者的持续耕耘,陈漱渝、阎继经、董大中诸先生皆有开辟草莱之功,陈先生是由鲁迅研究融入对“狂飙社”的研究的,
71-73

人生本应该是放松的

摘要:陆昕写了一本精彩的好书,就是《祖父陆宗达及其师友》。我与陆昕平日往来甚多,他写这本书后,跟我说时我并没有在意,因为我们每次见面他常说起他祖父陆宗达的事迹,听多了,所以对他写什么与怎么写并没有理会。后来他跟我说他要出版这本书,想找出版社,并让我看了他写的目录,目录是章回小说的形式,我建议他把题目改成随笔式的题目,那样会生动活泼,否则会让人觉得写法陈旧。过几天,他果真改了,并将目录和书稿一同发给了我。
74-76

从《五子之歌》看民生

摘要:《五子之歌》是指夏朝国君太康的五个弟弟所作诗歌。太康被后羿打败后,太康的五位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后作《五子之歌》,叙失国之事,以表示悔改。如下歌词如下: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日:“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其三日:“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77-80
博览群书杂志随笔札记

三十年后重提吴伯箫

摘要:《吴伯箫散文选集》,吴伯萧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版我开始关注作为散文作家的吴伯箫,是1982年上半年。那时我刚从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吴伯箫故乡一个县级重点中学初为语文教师不久,由讲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吴氏散文《猎户》和作为吴氏小同乡这两件事而产生"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冲动,即去莱芜城郊吴家花园村寻访在一个小饭店做事的吴伯箫三弟吴熙振老人。在听说吴伯箫患癌症住院的情况后,我给他写了一封信,盼望着会出现收到回信的奇迹。不成想这个奇迹终于没有出现,老人家于当年8月初离世,享年76岁。
81-83
博览群书杂志田野阅读

在法兰克福与书相遇

摘要:2011年第63届法兰克福书展的主题"Rethink,Renew",网络上翻译成"再思考,再出发",非常准确。不过,还是觉得孔老夫子传下的话简捷精当——三思而行。业内高人早有指点:书展只有短短五天,只有在一年中其余360天下足功夫,
97-102
博览群书杂志五访长崎

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友谊的渊源(上)

摘要:缘起 从2011年2月到2012年1月,我5次到日本的长崎。之所以如此集中地访问长崎,是与在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之际向长崎赠送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夫妇的铜像有关。提到孙中山,多数中国人的头脑中大概会浮现出身着大衣、左手叉腰,右手指向前方,既庄重又潇洒的那一形象,这一形象其实就是来自出生在长崎的日本人梅屋庄吉为他制作的铜像。中山先生去世后,梅屋庄吉为了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弘扬孙中山的精神,委托日本当时制作铜像最有名的筱原雕金店制作孙中山的铜像。第一座铜像完成后送到南京,安放在当时的中央军官学校。铜像高2.5米,重1吨。1929年10月14日举行了揭幕典礼,
103-109
博览群书杂志往事故实

荣庆:末代文人终无用

摘要:若提及荣庆,估计绝大多数人会有雾里看花之感。这也难怪,荣庆此人一生"持躬谨慎",故时人对其记述甚少,加之无文集函牍留世,《清史稿》虽为其立传,然仅有寥寥六百余字,令后人乏实据可考。荣庆虽位列中枢,其形象却长期模糊不清。前清之所以厄运连连,终致倾覆,恐怕与荣庆在朝时的庸碌无为亦有关联吧?
110-114
博览群书杂志书人茶座

我所认识的百岁女作家罗洪

摘要:罗洪是上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上世纪20年代,朱雯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罗洪在苏州师范学院读书,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又因为都热爱文学,就走到一起了。但他们很少卿卿我我,而是谈文学、谈哲学、谈创作、谈人生……
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