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 34-1067/R 国内刊号
  • 1000-2200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是蚌埠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蚌埠医学院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临床护理、祖国医学、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浓集纯化及免疫反应性研究653-656

摘要:目的:建立白细胞滤器(Plasmodipur)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浓集纯化红内期间日疟原虫(P.v)的方法。分析和比较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的差别。方法: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经60%Percoll浓集其中的感染红细胞(iRBC)。采用皂素法和冻融法从iRBC中释放疟原虫,经超声粉碎,所获P.v可溶性抗原和同样处理的正常红细胞(nRBC)成分经SDS-PAGE电泳分析其组分差别,并应用P.v感染者、正常对照混合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确定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组分。结果:115例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每10个油镜视野中WBC残留≤5个99例(86.1%),经60%Percoll浓集的35例样本中,共有30例(85.7%)能提高iRBC比例至60%以上。SDS-PAGE电泳分析,皂素处理与冻融处理的P.v抗原分别显示出6条和2条P.v特异性蛋白条带。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v感染者混合血清能特异性地识别22、24.5、29、35、36 kDa皂素处理的P.v抗原,26、49、59、63、115、120 kDa冻融处理的P.v抗原。结论:血样中疟原虫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皂素处理的22 kDa抗原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作为P.v特异性诊断抗原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PTEN、Rb基因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656-658

摘要:目的:探讨张力蛋白同源物磷酸酯酶(PTEN)、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Rb基因蛋白在150例乳腺癌标本及3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若干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TEN、Rb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异常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TEN基因蛋白的失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失表达有一定关系(P〈0.05)。Rb基因蛋白的失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只是在乳腺癌Ⅲ级中失表达率较高。ER的表达与Rb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TEN、Rb基因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在乳腺癌中表达率下降,表明其肿瘤抑制功能丧失,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PTE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ER失表达相关,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hTERT和survivin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659-662

摘要: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胆囊癌、15例胆囊腺瘤和1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hTERT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胆囊癌组织中hTERT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P〈0.01)。hTERT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胆囊癌组织学类型、是否伴有结石、病理分级、Nevin临床分期、是否转移以及术后生存时间等因素均无明显关系(P〉0.05)。NevinⅢ-Ⅴ期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Nevin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组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胆囊癌中hTERT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hTERT和survivin在胆囊癌中均有异常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关系,两者共同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起一定的协同作用。hTERT过表达是胆囊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survivin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胆囊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669-671

摘要: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VEGF与HIE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HIE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出生后第1天、第3天(急性期)和第7天(恢复期)血浆VEGF;同时测定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浆VEGF。结果:HIE组患儿血浆VEGF在出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达高峰,以后下降,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变化对判断有无HIE有重要意义。

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671-674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sIL-2R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2和sIL-2R的改变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浸润程度有关。CD4^+/CD8^+与血清IL-12和sIL-2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和sIL-2R水平可作为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1例及文献复习675-677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滴人体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myelinolysis,CPM)的疗效。方法:利用IVIG冲击治疗1例CPM患者和文献复习并阐述其原理。结果:大剂量IVIG冲击治疗CPM具有一定效果。结论:大剂量IVIG冲击疗法可用于治疗CPM。

益气活血汤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观察677-679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在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5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降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煎剂口服,每天2次,每次200 ml,8周后记录颈动脉管腔直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0.01);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变薄,颈动脉硬化斑块缩小或消失,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显著。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68例680-68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的疗效。方法:对68例肝血管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平阳霉素(瘤体直径〈5 cm、5-8 cm、〉8 cm,用量分别为8 mg、16 mg和24-32 mg)。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1次48例,治疗2次11例,9例治疗3次后均治愈,瘤体内血流消失,总有效率为100%。术后5例出现低热,8例出现上腹痛伴呼吸困难,2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可用于临床治疗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4例分析682-684

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3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国产紫杉醇135 mg/m^2,d1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d2-4静脉滴注,21天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34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41.2%。鳞癌和腺癌、Ⅲ期和Ⅳ期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治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复治患者(P〈0.05)。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和关节肌肉疼痛,其他毒副作用较轻。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0例临床分析684-685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等离子内镜系统对40例BPH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5-155 min,平均95 min;术中失血量约80-600 ml,平均180 ml;切除腺体重量平均67.2 g;无出血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随访6-18个月,无真性尿失禁,最大尿流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提高。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具有腺体切除彻底,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大体积前列腺。

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112例临床分析686-687

摘要:目的:总结甲状腺结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均治愈。术后出现暂时性手足麻木6例;出现声音嘶哑4例,其中暂时性声音嘶哑3例;术后皮下出血1例;术后复发4例。结论:术前应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指征,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并遵循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原则,能有效减少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改善预后。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比较688-691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在履行知情告知并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分别对98例和59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分别观察手术操作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92%、98.31%和94.87%、96.1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27.1%和7.7%、4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手术成功率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的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对少。

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691-692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DD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患者(41例)与健康对照组(30名)血浆DDR及CRP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DDR及CRP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CRP浓度增高提示肺部感染病理生理过程。DDR反映肺心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肺部微小血栓的诊断。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价693-695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脱垂有盆腔手术史及大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评价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及其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能性。方法:对26例非脱垂大子宫及有盆腔手术史者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并与同期26例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式组(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术后恢复快。对于有盆腔手术史及大子宫者也是安全可行的,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695-696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失代偿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总胆汁酸水平。结果: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总胆汁酸(30.75±28.70)μmol/L,显著高于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4.80±3.87)μmol/L及正常对照组的(4.50±3.60)μmol/L(P〈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可作为鉴别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简单指标。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697-698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0例。全麻诱导分别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1.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或芬太尼3-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5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并分析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5 min的心血管反应数据。结果:芬太尼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舒芬太尼组与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插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较弱。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临床观察699-701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3例和乳腺癌32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多西他赛70 mg/m^2d1,顺铂40 mg d2-4,3周为1疗程)化疗2个疗程以上评价疗效。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的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27.9%,乳腺癌为31.3%;主要毒副作用均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发热等,且Ⅳ度少见,未见明显肝肾毒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改良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701-703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vaginal hyterectomy,LAVH)与阴式子宫切除术(through vaginal hysterectomy,TVH)治疗大子宫肌瘤(子宫≥12孕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因大子宫肌瘤(或合并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LAVH36例,并随机抽取行TVH者36例作为对照,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LAVH组和TVH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最高体温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中发生肠管损伤1例,开腹修补;发生阴道残端大出血2例,行再次阴道探查止血。改良LAVH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改良LAVH降低了阴式手术的难度,节省手术时间,对于基层医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