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政治与法律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31-1106/D 国内刊号
  • 1005-9512 国际刊号
  • 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政治与法律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政治与法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主题研讨、经济刑法、专论、争鸣园地、实务研究

政治与法律 200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政治与法律杂志主题研讨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职能转变——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职能2-6

摘要: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根本问题仍在于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而不在于行政组织和行政区划领域的变革。理由有二:一是行政管理的科层制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怎样变革,行政管理的责任边界总是存在的;二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所遇到的困境正是以政府的特定职能为基础的。而与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府职能的重心则在于:第一,强化政府的区域公共政策功能;第二,从发展战略意义上积极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从行政分割到区域善治:长江三角洲区域政府合作模式的创新7-13

摘要:区域政府合作是区域经济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区域政府合作模式是不同层级的政府或其他组织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以及协商一致的行动,围绕合作主体、合作组织形式、合作运作方式等方面内容而构建的有机统一体,其核心是合作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长江三角洲区域政府合作模式从被动的行政分割式管制模式走向积极主动的区域善治式政府合作模式,从主体构成、组织形式选择、运作方式选择三大方面对推进新形势下长江三角洲区域善治式政府合作模式的创新提供前瞻性的对策。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公共服务供给——基于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分析14-19

摘要: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协商合作提供区域公共服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有其特有的逻辑。目前,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供给主体方面“合作共赢”意识与“集体行动的逻辑”困境、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合作协调机制的缺陷以及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化等等。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思路主要有:构建多元化的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构建和完善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协商协调机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为引导,完善区战公共服务利益需求表达机制等。

试论政府管理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切入机制——以区域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管理为例20-24

摘要:与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推动模式不同,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政府管理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长三角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同时,长三角区域性公共物品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主要源于政府管理上的原因。通过完善政府管理来促进长三角区域性公共物品的一体化,关键在于要加快政府机构创新,实现政府职能转换,寻求政府管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良好的切入机制。

政治与法律杂志经济刑法
盗窃罪的展开——基于中国传统刑法理论的反思25-31

摘要:确认窃取行为的内涵与侵害对象是适用盗窃罪的关键。盗窃犯罪形态的复杂化,特别是“公开盗窃”的出现使得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将窃取限定为“相对秘密”的观点显出不足,有必要扩大窃取行为内涵的包容性,实明,认相对秘密窃取到公开窃取的发展。盗窃罪的行为是以非暴力手段,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占有,这里的非暴力是相对于被害人的人身以及物而言的非强力手段(平和手段)。盗窃罪的对象是排除行为人以外的他人占有的财物。作为盗窃罪对象的物的占有,涉及现实占有与观念占有两种形态。基于窃取行为和侵害对象而构建的盗窃罪行为构造,能够准确界定盗窃罪与其他财产犯罪的区别。

论票据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32-37

摘要:无权人签章的行为,应不属伪造票据之行为,无权人签章后骗职他人财物的,如果成立犯罪,并不构成票据诈骗罪,而有可能成立普通诈骗罪或者其他相关犯罪。无权代行人签章一般情况下应构成票据伪造。如果行为人以此来骗取他人财物的,有可能构成伪造型票据诈骗罪或者冒用型票据诈骗罪。行为人非法补记空白支票非法取得财物后据为己有的,对于非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要么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要么构成侵占或贪污罪;对于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代填人应构成盗窃罪。行为人非法补记空白支票骗取他人财物的,对于非票据权利的代填久而言,应区分情况分别构成票据诈骗罪或普通诈骗罪;对于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其不可能构成票据诈骗罪而可能成立普通诈骗罪。

政治与法律杂志专论
论政治参与——一个初步的法理分析46-52

摘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在政治现象或理论形态,政治参与具有久远的历史,但其具体内涵至今远非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中共十七大报告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参与的含义与法理特征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尽管构建一个民主文明的政治国家离不开广大具有政治美德的公民,同时公民在参与政治活动时仍需怀持应有的道德伦常水平,但所有这些均不足以动摇政治参与在法理上作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之根本的伦理地位,“功效理性”不可逾越“价值理性”之规诫。为深入理解政治参与的法律性质和法理地位,我们可以从分类学的意义上基于权利维度理解其多重性征。

抵充制度的起源、术语及体系研究53-58

摘要:抵充制度在我国民事立法中有明显的缺漏,现有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对它都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得当一个债务人对一个债权人负欠数个债务时,若前者给付不足清偿全部债务时,如何决定清偿次序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与之相伴,我国在对各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的此项制度进行翻译时,中译名也五花八门,其实在原始术语上,西方多使周“清偿指定”的表达,“抵充”这种表达是我国清末民初学者在引进西方制度时的意译。我国未来民法典应采“清偿的抵充”的术语表达,并且应将之置于“债的消灭-清偿-清偿的抵充”的体系结构之中。

股东大会通讯表决的运行规则59-65

摘要:通讯表决的有效运行需要法律规则的保障,这些规则主要是与议案内容有关信息的披露、通讯表决的具体行使方式与对特殊问题的处理规则。有关信息的充分披露是实行通讯表决的前提,应披露的主要信息及披露方式,由主管机关以规范性文件规定。股东以书面表决或电子表决不同方式行使表决权时,应明确规定具体行使方法与送达时间,并明确对临时动议或修正案与多重投票的处理规则。

论表决权穿越66-74

摘要:企业集团化导致母公司股东权缩减。由此引发的母公司股东保护问题,是关联企业法的重要课题。表决权穿越是为了应对股东权缩减而创设的规则。它要求在子公司发生基础性变更时,由母公司股东取代母公司直接行使表决权;是保护母公司股东的有效措施。我国国有资产立法中已有类似的规则;未来公司立法应引入表决权穿越规则。

破产法撤销权制度和无效行为制度的二元立法模式75-80

摘要:传统英国破产法和德国破产法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立法主义,分别实行无效行为制度和撤销权制度,这两种立法方式各有其固有的利弊,因而重要的是具体制度本身的严格设计。我国学界对原破产法第三十五条的持续争论,昭示了我国破产法立法上的严重不足。新破产法采用了无效行为制度与撤销权制度并存的二元立法模式,可谓一种扬长避短的选择,但在具体制度规定上仍过于简单和单薄,应进一步吸取国外破产法的立法经验,结合国情,从该制度的周延性等方面加以完善。

论仲裁的保密性原则及其应对策略81-86

摘要:仲裁的保密性是仲裁与诉讼的重要区别之一,它与仲裁的私人性存在重大区别。仲裁保密性关系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哪些人受制于仲裁的保密性,二是仲裁保密性的范围如何。仲裁保密性符合仲裁当事人的需要。在世界主要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和各国的实践中,仲裁的保密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对于仲裁保密性的范围和程度却没有一致的规定或做法。近年来,一些理论和实践都对仲裁保密性提出了挑战。在这种状况下,既要坚持仲裁的保密性,又不能将仲裁的保密性绝对化。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应尽可能在仲裁协定中对保密问题作出详细的约定以避免纠纷。

行政犯研究87-94

摘要:与自然犯相比,行政犯属于犯罪中的新类型。行政犯不但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史,就其本质而言,也有着与自然犯不同的自身属性和犯罪构成。规制行政犯的行政刑法虽然与刑法的其他组成有所不同,但仍有必要承认其具有附属于刑法部门的本质属性。同时,行政犯的责任形式必须重新审视,为了应对行政犯罪,有必要对刑法典和附属刑法进行补充完善。

政治与法律杂志法治建设三十年回顾
中国法理学三十年创新的回顾95-104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法理学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法学领域的普遍性和根本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交流,并在法的本质属性、法律原则、治国的理论与方略、人权的原理与保障、法理学研究范式、法理学研究方法、法理学学科、法理学理念等方面取得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民法三十年之复兴路105-111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民法的复兴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民事立法也呈现出从无到有并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特点。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民法通则》为基本法、由《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民事单行法构成的民事法律体系,同时,创制民法典仍然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政治与法律杂志争鸣园地
房地产分别抵押情形中抵押权优先效力之研讨112-116

摘要:我国《物权法》第182条对房地产“视为一同抵押”的规定引起较大争议。抵押权的效力扩张应受到严格限制,《物权法》第182条的立法目的在于保障抵押权的实现,因此,抵押权对于没有设定抵押的财产无优先受偿权,房地产分别抵押时抵押权各得就其抵押财产变价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法定犯拓展与刑法理论取代117-124

摘要:自然犯和法定犯的分类分析,对于把握刑法的发展、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事政策的取向与取代均具有较大意义,法定犯行为本质上在于违法性质和危害程度。法定犯的大量拓展是现代刑法的重要现象,这种现象意味着对传统的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冲击。法定犯作为犯罪,其实质就是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否证。同时,其对犯罪构成理论的更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治与法律杂志司法实务
《民事诉讼法》修订与民事检察监督之回应125-130

摘要:对于这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应当在六个方面作出回应:一是有关民事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的争论应当告一段落,检察机关应当谨慎认真地履行好民事检察监督职责;二是民事检察监督应当从重实体轻程序转向实体和程序并重;三是民检办案人员和法官在法律思维上应当消除分歧,尽量趋同或者趋近;四是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工作也要进一步体现效率价值;五是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指导下,努力在抗诉案件受理以及审查阶段促进当事人和解,以化解纠纷;六是在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方面,继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