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政治与法律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31-1106/D 国内刊号
  • 1005-9512 国际刊号
  • 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政治与法律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政治与法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主题研讨、经济刑法、专论、争鸣园地、实务研究

政治与法律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政治与法律杂志热点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理论创新的典范2-6

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秉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时展潮流和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充分体现了它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创新的典范。

肩负起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历史责任——关于“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理论思考7-12

摘要:在我国重要发展机遇期的未来五年,在我们已经走过了二十年法制宣传教育历程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要求,继续深入地开展好新一轮的法制宣传教育,对于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制定并实施一个好的“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围绕制定和实施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有诸多基本问题值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围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时代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地肩负起义不客辞的历史责任。

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技法制保障13-17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技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条件。本文联系国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从三个方面阐明科技法制保障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一、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完善科技法制体系;二、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增强科技立法的可操作性;三、强化科技立法的法律责任。

平等就业权和论18-25

摘要:就业歧视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日益盛行,形式多样。就业歧视现象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也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我国的就业立法和就业理论研究的滞后与不足,凸现平等就业权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如何在立法上明确就业歧视的内涵、判断标准以及法律救济,是确立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反对就业歧视的关键。

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几点思考26-30

摘要:作为调整个别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充其量只能起到启动劳动关系运行的“按钮”作用,诚实信用原则不适合用来直接规范当事人的行为,“实际履行原则”,是一个可以贯穿于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与终止这一劳动关系演进全过程的原则。企业的董事、监事、经理,以及其他代表企业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员应被排除在劳动合同法乃至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之外。对无效劳动合同的条件作最大程度的限制,并且辅之以相对应的救济方式,乃是科学的态度。劳动合同法应当允许当事人双方就竞业限制作出约定。可以考虑对此类违约全的最高额不作限制或作有较大空问的限制,并且在法律责任中安排相应的行政惩罚手段,在救济方式上设置由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禁止令等制度,以规范当事人双方的行为。在单一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应当享受的全部利益,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下同样应当完整享受,主要的法定义务可通过立法在劳务派遣单位和要派单位之间划分,次要义务则可由各方当事人协商决定,并且由立法规定两个单位之间的相互垫付责任。

政治与法律杂志经济刑法
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研究31-36

摘要: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起步不久,很多制度和法规还不很健全,经济犯罪就出现了相当复杂的情况,给惩治经济犯罪也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研究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制定一部相对独立的《经济犯罪法》。

单位犯罪理念与实践的冲突37-45

摘要:单位犯罪的理念与司法实践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如理论上认为单位犯罪比自然人犯罪危害性严重,而实际上单位犯罪的性质认定往往成为从轻辩护的理由;理论上认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而实践中单位犯罪的被告常空缺;理论上认为单位主体的特征是合法性、独立性、组织性,而实践中往往很少关注其组织性;理论上认为单位犯罪实行法定处罚原则,而实践中将单位实施的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以犯罪论处了。作者不仅提出单位犯罪的理念与司法实践之间存在冲突问题,还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和个人见解。

政治与法律杂志专论
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律属性剖析46-52

摘要:行政紧急权力具有超法规性、集中性、扩张性以及程序的简化性等四个属性。超法规性体现为它具有超越实定法和超越正常状态下的法律体系,而适用一种特别的法律体系的属性;集中的属性体现为水平方向的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集中到行政机关,垂直方向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扩张的属性体现为行政紧急权力能够中止、限制或变通执行公民的某些基本权利;程序简化的属性则是应急性的行政法规或规章以及具体性的紧急行政行为特别强调程序的高效和简便。

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权利53-59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东京高等法院出庭作证的“鉴定书”和“补充意见书”,针对日本政府的“《中日联合声明》放弃论”和“日华和约有效论”的观点和主张,从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的角度,结合历史事实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驳斥日本政府反论的同时,论证了中国民间战争受害者拥有对目索赔的权利。

论中国民法的法典化60-66

摘要:近代大陆民法法典化运动。反映了近代社会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和法制统一的政治需要以及法律科学化追求,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需求所导致的民法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司法解释或判例规则所具有的实体法功能,却形成了反法典化的思潮。但民法法典化与反法典化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本质层面的问题。中国民法必须法典化的根本原因,主要不在于实现民法规则的体系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而在于对民众心理所发生的巨大影响反对于中国政治民主和法治进程的巨大推动。

债权让与中的若干争议问题——债务人与债权受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整合67-74

摘要:在比较法上,各立法例对禁止债权转让的特约的效力予以了诸多限制。对我国《合同法》和《担保法》的相关规定应当进行限缩性解释,特约在外部效力上不能对抗善意受让人.但应当完全承认其内部效力。普通债权不应适用善意取得,但一些立法例上的制度发挥了类似于善意取得的功能。债权让与无效时债务人请求返还清偿的对象是债权的受让人;被让与的债权不存在时,债务人只能基于不当得利请求出让人返还。

诉讼时效应以请求权为客体75-81

摘要:为了维护交易安全,增进交易秩序,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将诉讼时效的客体界定为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中的物之返还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应纳入诉讼时效的客体范畴;物权请求权中的妨碍排除请求权和妨碍预防请求权无诉讼时效之适用余地,人身权请求权亦应排除在诉讼时效的客体之外。

论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的保护82-86

摘要:本文通过阐明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之重要性以及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中所需要理清的问题,提出了要在有效地保护网络音乐著作权人的利益以及规范网络音乐作品的合理的、正确的使用前提下,配以多种形式的保护方法,从而形成一个保护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的健全的体系。

海峡两岸司法协助新探87-92

摘要:海峡两岸分属两个不同的法域,双方的司法机关尚未建立正式的磋商机制和渠道,各自做出了相关规定,相互认可对方法域法院的民商事判决书和仲裁裁决书等。但是具体做法上不尽相同,致使两岸互涉案件有时难以得到对方的认可与配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本文从区际司法协助角度出发,分析和探究海峡两岸民商事司法协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难点,并就现阶段解决两岸民商事司法协助问题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论在“国际油污民事责任公约”和“国际油污基金公约”框架下的生态损害赔偿93-99

摘要:在1967年的《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1971年的《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的发展历史上,就油污导致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问题,公约条款规定经历了从未明确考量该问题,到原则上排除环境本身的损害、仅赔偿“合理”的清除费用和环境恢复费用的变化。相反,部分当事国法院的实践却承认生态损害赔偿:1985年意大利Patmos案,将海洋环境损害作为一类独立的可赔偿类目;1991年意大利Haven棠,认为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既包括可计量性的。也包括不可计量性的因素;2004年中国“塔斯曼海”轮案一审判决,将海洋环境容量损失和相关调查、勘验、评估、研究费用解释为《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所规定的合理费用。

多重视角下的国际贸易行政诉讼论100-108

摘要:为了确保WTO规则的统一实施、平衡贸易公平与贸易自由,及时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补救受损方合法的国际贸易自由权益,WTO协议要求成员方建立国内层面的法律审查制度。成员方国际贸易行政诉讼是国内层面审查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我国国际贸易行政诉讼现行法律法规已初成体系,但以WTO的要求及他国的实践衡量,有“不足”和“过”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分别从管辖权归属、受案范围和审查标准三个角度提出了改革意见。

论赦免权的行使及其限制109-111

摘要:赦免究竟是宽容还是纵容,是法治还是人治,是补救还是破坏,是追求正义还是蔑视正义,是鼓励自新迁善还是危害社会治安?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在整体上肯定该制度存在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所具有的弊端。只有在正确地认识赦免制度的利弊之基础上,兴利除弊,谨慎地适用赦免。才会收到严刑峻罚所难以企及的效果。

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若干问题探讨112-115

摘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护的法益是仅限于刑法明文规定的知识产权。刑法第217条第(一)项规定的“复制发行”包括“私服”、“外挂”行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的法条之间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对于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不能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