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史杂志社
分享到:

政治思想史杂志

《政治思想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0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教改论谈、教法与学法、命题研究、能力培养、资料荟萃、英语角等。
  • 主管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662
  • 国内刊号:12-1419/D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10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4
  • 综合影响因子:0.382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政治思想史杂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推原治道——程伊川《尧典》解引义

摘要:程伊川《尧典》解是其《书解》中比较完备的篇章。伊川认为,“治道”之成始于尧。其根本即在于尧之治理本于客观法度,由此形成的典常法则足以垂宪后世。要而言之,本于“义理”所安以为治,明用俊德之人乃为治之先,治理的目的在于“正家”,分官设职,明确政治责任,选贤与能。它们勾勒出了华夏治理之道的基本规模。
1-16

王道政治的理念——基于程氏经说的探讨

摘要:程氏兄弟之经说展现了他们的王道政治理念,即认为王道本于天理,王心与王政为王道之纲宗,在王道之权衡上有传德与传道之区分,尧舜、三代与孔子是王道政治理念之楷模。王道政治的实质是不偏不倚、万世不易的中庸之道,其具体表现是文质彬彬、情理交融的礼乐文明。按照二程的王道政治理念,历史上只有尧舜及三代之英能实现王道政治理想;秦汉以来以至于宋,则只是以法把持天下而已。与自由民主政治相较,王道政治始终以和谐共筑的原初整体为出发点(内圣外王的整体),而自由民主政治在其本质内容中蕴含某种根源性的分裂特征(德性与政治的分裂)。
17-33
政治思想史杂志西方政治思想

论布鲁尼市民人文主义思想的两面性——以《佛罗伦萨城市颂》为例

摘要:布鲁尼的市民人文主义包涵双重意蕴:一方面,他强调古罗马共和主义传统,其自由理想和法治意识无疑对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政治观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另一方面,他精心维护城市显贵的寡头政治传统,巧妙地运用西塞罗式的修辞语言掩盖了社会现实的不平等和政治自由的排他性,为当权者实行寡头政治提供了合理的说辞。布鲁尼的市民人文主义兼具两面性可以说是外因与内因合力的产物。本质上说,布鲁尼是他自己时代的俘虏,他没能冲破时代和社会的羁绊,其政治观的两面性凸显出处于转型过渡时期人文主义者思想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34-54

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政治思想比较刍议

摘要: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标志性人物,两人的著述都蕴含了丰富而颇有创新的政治思想。通过将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政治思想的诸多面相进行比较,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从"他者"的视角透视彼此政治思想的意蕴和内涵。马基雅维利和圭恰迪尼在人性论、命运观、政治现实主义、共和主义和国家统一观上有诸多可以参照对比之处,可用"和而不同"一词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
55-76

圭恰迪尼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政治观念的形成——兼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比较

摘要:圭恰迪尼是16世纪佛罗伦萨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栖身于现实主义的传统中,主张因地制宜的效用观。这种效用观不仅使现代政治观念的世俗性得到增强,而且使政治观念更加稳固地建立在当下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基础上。他在混合政体思想中对贵族美德的倚重,揭开了现代国家理论中精英政治观的序曲。他在权术观中体现出的保守性揭示了其过渡性的时代地位。
77-86

埃德蒙·柏克的审慎观念——政治实践的核心原则

摘要:埃德蒙·柏克是18世纪英国政治家,在晚年见证了法国大革命那段改变世界的政治进程。面对以理性为基础的革命理念向英国蔓延,柏克作出激烈回应。从柏克的思想看,审慎是反对法国大革命所持观念的基石。实际上,柏克并未准确给出审慎的定义。从柏克的言词看,审慎似乎包含了西方四枢德的全部内涵,它是在认识到世界不完美性之上的实践观念,也是对付美国革命、英国议会改革、法国大革命的应急之需,柏克的审慎思想有着重要借鉴意义。作为政治实践的核心原则,把审慎放在首要位置对中国未来改革而言将会是一种政治福祉。
87-100

柏克的政治思想与英国辉格传统

摘要:柏克接受光荣革命造就的英国立宪君主制和议会权力至上的政治秩序,认同由洛克的契约理论所奠定的辉格派意识形态,相信进步和自由的价值,以代议制和两党制限制王权,带有自由主义的现代性特征。同时,他采用诉诸历史的论证方法,尊崇英国本民族历史和传统,为不平等的等级秩序辩护,又使其思想带有浓厚的保守色彩。柏克的思想构成了英国辉格传统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在激进的辉格党意识形态和历史的辉格书写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01-114
政治思想史杂志学术评论

主义论争与学理拓进——近年来海外施特劳斯最新研究述评(2006年—2013年)

摘要:2006年以来,国外施特劳斯思想研究进入了第三波。与之前第一波(2001年之前)小范围的学派尊崇,第二波(2001年—2006年)的主义论争相比,第三波的研究更加关注施特劳斯本人的流亡经历及思想学说。新一轮的施特劳斯研究虽然延续了以往双峰并峙的研究态势,但随着媒体退场、学术登场,施特劳斯本人的犹太思想、自由教育遗产、政治哲学观念以及与同时代哲人的比较研究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廓清。随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研究的多元纵深,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里施特劳斯研究在主义论争、文本细读、比较研究等方面将会出现更为深入的研究力作。
115-134

历史主义及其局限——基于施特劳斯的批判

摘要:历史主义是当今西方世界最强大的智识力量之一,它和实证主义一起毁灭了政治哲学的可能性,从而引致了西方的“现代性危机”,即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施特劳斯考察了历史主义的源流与实质,并对这种思维模式进行了剖析,暴露出它的贫困。要摆脱历史主义引致的现代性危机,只有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思考施特劳斯所揭示出来且一生都关注的“神学—政治问题”。
135-154
政治思想史杂志经典文本

原子论

摘要:一我想要检视政治的原子论这个议题,或至少澄清这个议题是什么。我想说明原子论学说是由什么组成的,并考察它们是如何与这个议题联系起来的——也就是说,那些学说是如何被证明或反驳,或至少是被有力地支持或反对的,以及它们可以转而被用来支持什么。
155-176
政治思想史杂志书评

评晏绍祥新著《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

摘要:晏绍祥教授的新著《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集中代表了他10余年来对欧美政治思想史领域中古典传统的研究成果。根据晏绍祥教授在该书后记中的介绍,本书的写作源于2003年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所作的一次关于古代世界雅典民主形象的报告,其主体则完成于2009年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研修期间。
177-182

民主与共和的西方古典内涵——兼评晏绍祥著《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

摘要:民主与共和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成为立国之本和政权建构原则,其源头则可以追溯并且也只能够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然而,关于民主与共和的古今之流变、扬弃,国内外学界关注者甚少,晏绍祥教授便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位。西方古典民主与共和一直是晏教授长期关注和研究的主题之一,
183-195

ABSTRACTS

197-200

约稿启事

摘要:一、《政治思想史》杂志前身为《中西政治文化论丛》辑刊(2001年创办,到2009年共计出版了7辑),2010年正式改为期刊出版发行,更名为《政治思想史》,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承办;本刊为季刊,每季末月10日出版。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