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导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学术探讨、中医药发展论坛、思路与方法、临床第一线、专家论坛、方药研究、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等。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672-951X
  • 国内刊号:43-1446/R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144
  • 创刊时间:199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8
  • 综合影响因子:0.653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医药导报杂志学术探讨

浅析“金氏脉学”中的6个量化指标

摘要:在金氏脉学中,特征是组成脉形的基本单位,是临床诊断的基础;脉形是特征的综合体,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对脉形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是金氏脉学定量诊断基础,是金氏脉学对传统脉学的创新性发展。特征的数量化指标用特征的周期密度、周程密度和离散系数表示;脉形的数量化指标用理论确诊率P、误差系数σ和脉形指数Z表示。
4-7

相对和绝对定量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在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优势探讨

摘要:相对和绝对定量的同位素标记(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作为蛋白质组学的新兴研究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特有的等量同位素标记方法可以一次比对多组样本间蛋白质组的差异,满足生物学重复的同时减少了技术误差;ITRAQ技术标记的样本来源广泛,实现了离体标记。采用ITRAQ技术,对机体不同层次蛋白质组进行整体研究可以系统地展现机体功能状态的改变,阐释证候的演变,为证候实质的揭示提供了简便和高度可信的途径。ITRAQ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证候实质的科学阐释和实现证候的客观诊断带来契机,具有明显的优势。
8-10

“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的理论探讨

摘要:“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是一种经过临床证实比较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的针刺方法。文章结合古典针刺理论介绍“四冲穴”阴中隐阳法的由来。“四冲穴”采用二井、二心、二原的配伍原则,选穴谨慎、配伍精当;阴中隐阳法源于经典、理论严谨、操作方便。“四冲穴”阴中隐阳法虽出于经典,却又高于经典,经过大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11-13

张锡纯言麻杏石甘汤中之麻黄宜用薄荷代之辨析

摘要:仲景麻杏石甘汤作为清热宣肺、降气平喘的代表方,广泛应用于内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肛肠科等。近现代名医张锡纯却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薄荷解》中首次明确提到麻杏石甘汤中之麻黄宜用薄荷代之。此说法确有可取之处,试从麻杏甘汤证治溯源,麻黄用薄荷代之可行性等方面以辨析之。
14-15

新安医学妇科学术源流及特点探析

摘要:探析了新安医学妇产科的学术源流及特点,列举了新安医学妇科名医名著,归纳了新安医学妇科学术思想,包括著书立说、理论创新,创建新方,辨治立法,组方制药等等方面。认为数百年来,新安医学妇科流派治学严谨,穷理格物,成效卓然;妇科名医,代出不穷;妇科医籍,卷帙宏富,名蜚杏林;学术发展,承前启后,垂青至今,应当继承其学术源流,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妇科病水平,为群众健康服务。
16-19
中医药导报杂志科研报告

青龙衣醇提物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基因芯片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青龙衣醇提物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基因芯片表达的影响,在基因水平探讨青龙衣醇提物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青龙衣醇提物,在37℃恒温、5%CO2培养K562细胞。采用浓度为0.1、0.5、2.5、12.5、62.5 mg/m L的青龙衣醇提物分别处理K56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与荧光显微镜观察处理后K562细胞的形态改变,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周期。提取细胞的总RNA,生成c DNA,构建基因芯片,并检测基因表达的结果。结果:经过12.5 mg/m L青龙衣醇提物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G1期细胞占23.8%,S期占59.9%,G2期占16.3%;而对照组的细胞周期:G1期占22.9%,S期占72.4%,G2期占4.7%;经青龙衣醇提物处理的细胞中,G2期的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管家基因为β-actin,构建的基因芯片的特异性、均一性与重复性均良好。表达上调的基因有chk1;下调的基因有cyclin B1、cyclin E1、cyclin D1、cdk4、cdk2、E2F1、PCNA、VEGF、DNA-TopoⅠ、DNA-PK、jnk和mcl-1。结论:青龙衣醇提物通过调控与细胞周期、血管生成、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表达,抑制K562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从而表现出抗肿瘤作用。
20-22

益气活血方对情绪应激情况下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P物质、ET-1及NO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情绪应激情况下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P物质、ET-1及NO含量的影响,为益气活血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理论设想和依据。方法:采取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法[5 mg(kg·d)],慢性不可预见性情绪刺激法制造大鼠情绪应激心血管疾病模型。设空白组、双心疾病模型组、中药组、心肌缺血组、西药组5组。采用超声心电图监测法,记录心脏功能,釆用酶联免疫组化ELISA法测定血清NO、ET-1、P物质的变化。据各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的情况,分别观察对比用药14 d、32 d后各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双心疾病模型组大鼠血清NO、ET-1、P物质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或P〈0.05);实验32 d后,双心疾病模型组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均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心疾病模型组、心肌缺血组血清NO、ET-1、P物质含量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药组、西药组血清NO、ET-1、P物质含量均低于双心疾病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药有利于增加情绪应激情况下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射血分数,其原因可能与其对P物质、NO和ET-1的作用有关。
23-26

黄芩苷对肺炎衣原体诱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肺炎衣原体诱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等到长成单层后,加入肺炎衣原体黄芩苷作为黄芩苷组,只加入肺炎衣原体作为模型组,而不加任何刺激作为正常组,每组均有4个复孔,于37℃下培养2 d,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因子(CD54)、血管间黏附因子(CD10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CD5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结果:经肺炎衣原体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的CD54、CD106、TNF-α、可溶性CD54、IL-8显著增加(P〈0.05);黄芩苷组能够抑制CD54、CD106、TNF-α、可溶性CD54的表达。结论:黄芩苷对于肺炎衣原体感染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7-29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早期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早期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COP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于入院后(中毒后3 h内)即抽血检测CK、CK-MB、c Tn I、IMA水平,治疗后6 h、3 d、7 d复查。对照组给予吸氧、高压氧、降低颅内压、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用7 d。结果:治疗前CK、CK-MB、c Tn I均在正常范围,IMA水平低于正常值。治疗后6 h,治疗组IMA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对照组CK、CK-MB、c Tn I较治疗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两组CK、CK-MB、IMA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c Tn I水平仍较高,但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c Tn I水平与治疗后6 h、治疗后3 d比较明显好转,但对照组仍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P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程度与IMA水平呈负相关(r=-0.568,P=0.001)。结论:红花黄色素可降低ACOP患者早期c Tn I、IMA水平,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缩短病程。
30-32
中医药导报杂志中药制剂与药理分析

正交设计优化参附口崩片处方

摘要:目的:参附口崩片的处方筛选和制备工艺的优化。方法:以口崩片的崩解时限、粉末的休止角和口感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参附口崩片的处方进行优选。结果:口崩片的最佳处方主药(参附提取物干燥粉末)含量为40%、微晶纤维素(MCC)用量为36%、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用量为4%、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用量为5%、微粉硅胶用量为1.5%、阿斯巴甜用量为4%、甘露醇为填充剂和辅助矫味剂。结论:按优选处方制备的参附口崩片崩解迅速,口感良好,质量检查各指标均符合用药要求。
41-43

HPLC法测定复方芎芍胶囊中指标成分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复方芎芍胶囊样品中2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样品用超声提取法,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分离样品,流动相为乙腈与0.5‰磷酸,梯度洗脱,流量为1 m L·min-1,柱温为室温,用紫外检测仪210 nm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5~50 mg·m L-1,检出限为0.5 mg·m L-1;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5μg·m L-1~50μg·m L-1;检出限为50 ng·m L-1。对于待测组分γ均大于0.9997;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5.92~101.91%;RSD%低于3.2%(n=3)。结论:本法可用于复方芎芍胶囊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44-45

消骨增贴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摘要:目的:提高消骨增贴质量标准,建立消骨增贴中四味中药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消骨增贴中制川乌、附子、三七和血竭等中药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处方中制川乌、附子、三七和血竭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消骨增贴质量控制方法。
46-48
中医药导报杂志肿瘤专题

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欣胃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胃镜、病理疗效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6%、87.5%、84.4%,对照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0%、63.3%、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疗效显著。
48-50

复方苦参注射液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6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而观察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而体力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1.7%VS 11.7%,P〈0.05),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5.0%VS 7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ST、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缓解疼痛,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0-52
中医药导报杂志临床报道

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2例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服用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服奥美拉唑片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6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及用HAMN抑郁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慢性胃炎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6.5%,对照组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安全性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53-55

生大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脑卒中治疗,并给予西咪替丁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生大黄粉,连续治疗7 d,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胃液p H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胃液p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便潜血试验平均转阴时间为(39.8±4.3)h,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转阴时间(72.5±5.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潜血试验转阴率为92.8%,对照组转阴率为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脑卒中并发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55-57

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厅局长座谈会召开

摘要:2015年7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厅局长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卫生计生委分管主任或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领导、局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和局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57-57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2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用西药康力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方治疗,疗程98 d。观察两组治疗后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