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导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 43-1446/R 国内刊号
  • 1672-951X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医药导报是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医药导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实验、中药、临床、综述、规律、理论、医案、医史、教育、翻译

中医药导报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医药导报杂志科研论著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黄疸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1-4

摘要:目的:比较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黄证和阴黄证患者的树突状细胞功能。方法:体外培养上述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CD80、CD86、CD40、HLA—DR、CD1a的表达,MLR中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分泌IL-12、IFNα的能力。结果:阴黄证患者的DC表面分子CD86的表达较阳黄证组下降(P〈0.05)。其他表面分子,如CD40、HLA—DR、CD1a和CD80,阳黄证与阴黄证两组无明显差异;经TNFα刺激后,上述各表面分子的表达较未加TNFα组均有上调,但阴黄证组CD80、CD86、HLA—DR上调的幅度低于阳黄证组(P〈0.05)。阴黄证患者组自身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阳黄证患者组为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DC刺激后,阴黄证患者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效果明显低于阳黄证组(P〈0.05)。阳黄证和阴黄证患者的IL-12和IFNα水平未经TNTα刺激前无明显差异,经TNTα刺激后两组的IL-12和IFNα水平较同组未经TNTα刺激者明显升高(P〈0.05)。但阴黄证组上升的幅度低于阳黄证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黄证和阴黄证患者均存在明显外周血DC功能障碍,运用TNFα激活可提高DC的部分功能,阴黄证患者的外周血DC细胞功能低下较阳黄证惠者更为明显。

眩晕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性眩晕30例临床研究5-8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眩晕定汤剂,对照组予美克乐,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的症状、体征、血脂、血液流变学、经颅多谱勒等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与对照组的76.0%相近。改善神疲等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颅多谱勒指标、脑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眩晕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性眩晕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试管中椒艾合剂对常见肠道感染菌的抑制作用9-10

摘要:目的:观察椒艾合剂对常见肠道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椒艾合剂药物纸片扩散法观察药物对肠道常见感染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屎肠球菌、迟缓爱德华杆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株菌等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椒艾舍剂在体外对金黄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迟缓爱德华杆菌、白色念株菌等有抑菌作用,而对屎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无抑菌作用。结论:椒艾合剂对肠道常见感染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

中医药导报杂志学术探讨
浅谈《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体质思想之异同11-12

摘要:文章从体质与发病、体质因素与痰病的传变、体质与治疗、体质与病后调理等方面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的体质思想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体质学说客观地、规范地研究骁出了建设性意见。

中医药导报杂志临床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13-13

摘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3.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1.3%。文章对本病的病机与治疗机理进行了阐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14-15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惠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柏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益气活血汤。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0%、7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7.5%、6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平肝清晕汤治疗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132例总结16-16

摘要:目的:观察平肝清晕汤治疗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确诊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患者用平肝清晕汤治疗。结果:通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显效94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2.4%。结论:平肝清晕汤治疗高血压痛脑动脉硬化疗效较好。

益气汤治疗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132例总结17-18

摘要:采用自拟益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132例,结果显效55例,有效6例,无效14例。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益气汤的作用机制。

利胆排石汤2号治疗胆石症18-18

摘要:处方:蛇莓60g 柴胡 隔山香 十大功劳 茵陈蒿各30g 大黄15g(后下)。

半夏泻心汤合法莫替丁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观察19-19

摘要:74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连续观察2年。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5.0%,治疗组复发率7.9%,提示半夏泻心汤合法莫替丁预防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神经衰弱症的临床总结20-21

摘要:对98例患神经衰弱症的患者采用辨证分4型治疗,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肝胃不和型、心虚胆怯型。结果治愈80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

海马全蝎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22-24

摘要:目的: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探讨海马全蝎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海马全蝎丸治疗组和腰痛宁治疗的对照组,以每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对比。结果:海马全蝎丸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步行情况;并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海马全蝎丸能有效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痹证66例临床观察25-26

摘要: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为主封闭疗法治疗痹证66例为治疗组;以强的松龙为主封闭疗法治疗痹证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和6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碎石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尿石症225例临床观察27-28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配合八正散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5例,在ESWL后配合口服泾渭八正合剂;对照组仅采用ESWL。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碎石次数,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尿石症患者行ESWL术后配合内服八正散可提高临床疗效。

辨证分型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例临床观察29-3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为主加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6例慢性前列腺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30倒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自拟柴黄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20例临床观察31-32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柴黄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柴黄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20例,并随机设对照组8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柴黄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有很好的疗效。

中药方结合微波热凝术治疗慢性咽炎126例临床观察33-34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方结合微波热凝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26倒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常规消炎含片、微波热凝术,及术后抗爽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行1年随访后比较总体疗效。结果:126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治疗组痊愈40例,总有效率92.1%;对照组痊愈25例,总有效率8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结合微波热凝术治疗慢性咽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40例外阴瘙痒病因分析及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35-36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外阴瘙痒病因,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外阴瘙痒的新途径。方法:通过阴道镜检、衣原体抗原检测和PCR检查分析外阴瘙痒病因。将240例外阴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辨证施治与药液坐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病因包括慢性局部刺激因素、原发于外阴部的疾病和全身性因素3类。治疗组痊愈率82.22%,总有效率99.26%;对照组痊愈率51.43%,总有效率77.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外阴瘙痒有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