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医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Acta Chinese Medicine

  • 41-1411/R 国内刊号
  • 1674-8999 国际刊号
  • 1.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医学报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实验研究、方药研究、临床研究、中医文献

中医学报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医学报杂志艾滋病研究
从浊毒论治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相关代谢综合征1-3

摘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所致代谢综合征以脾气虚弱为本,浊毒内壅,痰瘀互结为标。脾失健运而不能升清,胃失和降而不能降浊,一则水谷不化精微而气血生化乏源,元气无充而渐衰;二则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饮、湿浊,化生浊毒。浊毒既成,胶结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细胞、组织、血液和器官的浊化,进而出现机体代谢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治疗当以化浊解毒为法。

中医学报杂志肿瘤研究
中医药治疗膀胱癌用药规律分析4-8

摘要: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膀胱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膀胱癌的验案并建立数据库,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用药特点规律。结果:筛选出膀胱癌验案51例,涉及中药204味,用药频次统计结果表明,中医治疗膀胱癌最常用的药物有半枝莲、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茯苓、白术、生地黄等。药物剂量分析表明,半枝莲的用量主要集中在15 g、30 g,薏苡仁常用剂量为30 g,白花蛇舌草的常用剂量为30 g,茯苓的剂量常在15 g以上,白术的常用量为15 g,生地黄的常用量为12 g、15 g。药物归经主要为肝、肺、脾、心、胃、肾经,且膀胱癌用药寒凉性药物过半,以甘、苦、辛味为主。处方规律分析发现,药物组合出现的顺序前5位分别为"黄柏、薏苡仁""白术、茯苓""生地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半枝莲",经过进一步提炼,衍生出新方11首。结论:膀胱癌发病表现可能与肝、肺、脾、心、胃、肾等主要脏腑功能失常或虚损相关,膀胱癌病邪热化倾向明显,治法主要为清解热毒、利水祛湿、破血祛瘀和补益脾肾气阴等。

林洪生教授中医肿瘤规范化治疗的临床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9-12

摘要:林洪生教授提倡"中医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学术思想,注重辨证论治,通过临床诊治及科研实践,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想及遣药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组成一方,个体化、阶段化用药。具体用药规律:第一组:君药,扶助正气,培元固本;第二组:臣药,个体辨证,分段用药;第三组:佐药,缓解症状,佐制增效;第四组:使药,以毒抗癌,以养抑瘤。同时依据病种、证候、症状等进行抗肿瘤中药的品种筛选,注意中药轮换应用,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活血化瘀方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13-17

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方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化疗组,每组各33例,均采用顺铂化疗,联合组加用活血化瘀方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有效率为51.52%,化疗组有效率为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和CD_3~+、CD_4~+、CD_4~+/CD_8~+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泻及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顺铂可显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芩莲正积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18-21

摘要:目的:探讨芩莲正积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D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碱注射液静脉滴注,并配合芩莲正积方口服。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92.00%,对照组肿瘤控制率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免疫指标均略高于治疗前,且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功能损害均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莲正积方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1年生存率,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量和单位21-21

摘要:各种量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量和单位的国际符号。非物理量的单位,例如个、次、件、人、年、周等用汉字表示。

中医学报杂志肺病研究
穴位埋线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22-25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3个月,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静脉采血,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能提升患儿血清IgA、IgG及淋巴细胞亚群CD_4水平,降低淋巴细胞亚群CD_8水平,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时间增加,作用增强。结论:穴位埋线疗法能显著升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A、IgG及淋巴细胞亚群CD_4水平,降低淋巴细胞亚群CD_8水平,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疗效。

清气化痰汤对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影响的Meta分析26-29

摘要:目的:观察清气化痰汤对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的影响。方法:检索清气化痰汤结合西药疗法(清气化痰组)与单纯西药疗法(西药组)治疗痰热壅肺型AECOPD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Jadad量表和Rev Man 5.2软件分别对纳入的文献偏倚风险、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FEV1%和Pa O2等结局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纳入7个研究共7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相比,清气化痰汤组FEV1%和FEV1均显著高于西药组,MD值分别为3.46(95%CI:1.60~5.31)和0.28(95%CI:0.07~0.50),而两组间PaO_2和PaCO_2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清气化痰汤结合西药治疗可以促进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因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尚需设计良好、规模较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

中医学报杂志糖尿病研究
糖肾宁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肾纤维化的影响30-33

摘要:目的:观察糖肾宁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肾宁组和缬沙坦组各20只,设立C57BL/6J小鼠20只为空白组;药物干预12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DGF、PDGF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H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和糖肾宁组PDGF、PDGF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HGF表达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肾宁能够抑制PDGF、PDGFR蛋白的表达,促进HGF蛋白的表达,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

益气化瘀法干预TGF-β/ALK1/Smad1/5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肉芽增生期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34-37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化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肉芽增生期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激活素受体样激酶(actilin receptor-like kinase 1,ALK1)/Smad1/5通路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运用Westernblot技术手段检测各组肉芽增生期创面成纤维细胞ALK1/Smad1/5的表达水平及微血管计数。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微血管计数为(35.38±11.45),明显低于正常组(69.13±28.45)(P〈0.05);ALK1(3 635.86±2 135.83)/Smad1(2 729.92±1 757.01)/Smad 5(2 570.81±1 188.04)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益气化瘀组及其拆方组能不同程度的上调ALK1/Smad1/5通路,促进血管新生,且益气化瘀组更优于其拆方组。结论:糖尿病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可能与ALK1/Smad1/5通路有关,益气化瘀中药可能通过干预ALK1/Smad1/5通路,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用药规律分析38-40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电子病例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收集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40例,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其中医用药规律。结果:所收集的140例患者中,男47例,女93例;年龄(63.2±7.5)岁。在病例资料中,首次中药处方共涉及191味中药,药味出现的总频次为1 656次,其中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为: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黄芪、炙甘草、党参、丹参、川芎、柴胡、白芍等;居于前列的中药种类为: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解表药、化痰药、理气药等。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涉及补气、活血、祛湿、清热、化痰、理气等法,因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常需多法并用,而非一法通治。

陈树真运用通腑法治疗内科疑难病经验41-44

摘要:通腑法由泻下药为主组方,具有通导大便、排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能清除肠道中水湿、瘀毒、积滞等病理产物,可以恢复肠道的传输功能,使肠道及时排出毒物,减少其对肠道的有害刺激。陈树真强调通腑法为逐邪而设,勿拘便结,着重顾护胃气,临床运用注重"升"与"降"的关系,灵活处理"中病即止"与"效不更方"的关系,其在临床中辨治危重疾病,常取佳效。

中医学报杂志理论研究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45-48

摘要: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除了与细胞因子、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失调、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有关外,还是神经营养因子和海马神经元损伤与重塑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诱导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和自噬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机制。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以神经营养因子和海马神经元损伤与重塑为出发点,进行中药多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依据。

《素问·脉解》篇“阳明者午也”渊源考释49-54

摘要: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仰韶文化遗物,人面的嘴部由两条交吻的鱼组成,呈"×"形空间,寓意"阴阳在天地间交午"及原始社会以"蜃"为"交换媒介"的"日中为市"的商品交易。"地中"为"阴阳交午"即午月夏至日午时立表测影求得的,脾胃属土,土居中宫,"阳明者午也"的表述说明足阳明胃经具有夏至日午时立杆测影以求"地中"一样的功能,而这个功能也正是胃与"地中"相参的生理基础。其中梁门穴、梁丘穴、伏兔穴与"地中"之一"大梁"相参,天枢穴与测量"地中"的时间"夏至"所在的"气交"时段相参。同时,"阴阳交午"寓意之引申—原始社会"互市"贸易及"日中为市"的商品交换为"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之说的来源,其中厉兑穴之命名体现了"日中为市"与五月天地"阴阳交午"的渊源关系。而彩陶盆"×"形空间所在的"唇",与交换媒介作用的"蜃"及表示时间的"辰"本义同源,都有"×"所寓意的"交互"含义。因此可以认为,中医学对于胃及足阳明经生理功能的认识与仰韶文化彩陶盆两条鱼交吻于人头口周彩绘之寓意之间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癖疾病证名考辨55-59

摘要:癖疾有很多名目,但其命名多遵从一般病证名的命名规律,或根据病因病机,如酒癖、水癖;或根据临床症状,如癖黄、坚癖。同时,对于相似病,其命名上的辨别也细致入微,如痰癖与饮癖,寒癖与冷癖。因此,了解癖疾命名特点,有助于理清思路,明辨词义,更好地继承前人学说,服务于临床。

论《黄帝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的含义及临床意义60-63

摘要:"有故无殒,亦无殒"原指妇人妊娠罹患大积大聚之病,当详加辨察,如确属必需,可施以峻烈之药,攻其实邪,只要药证相符,便可病去母健胎安。然治疗时需审时度势,中病即止,遵循有病医病、无拘成见,施治遣方、有胆有识,辨证精确、遣方谨慎的原则。同时,在当今临床实践中,"有故无殒,亦无殒"亦可作为其他各科疾病的治疗原则之一,指导临床用药。

炙甘草汤新解64-66

摘要:炙甘草汤全方共奏补血滋阴、健脾益气温阳之功效,通过"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分析其内在机制,可知该方不应只局限于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为临床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还可将此方推广应用于因营气衰少、卫气不足所致之不寐以及因脾虚、津血不足所致之燥证的治疗。随着后世医者对炙甘草汤理论精髓的深入领会,该方将会有更加宝贵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稿要求66-66

摘要:来稿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符号务请按有关国家标准、法规撰写;附图请清楚达到出版要求,表格请用三线表。参考文献请用顺序编码制,一般不少于15条。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序码,并与文末参考文献序码对应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