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医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Acta Chinese Medicine

  • 41-1411/R 国内刊号
  • 1674-8999 国际刊号
  • 1.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医学报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实验研究、方药研究、临床研究、中医文献

中医学报 201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医学报杂志艾滋病研究
御寒汤治疗艾滋病反复感冒临床观察1079-1081

摘要:目的:观察御寒汤治疗艾滋病反复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艾滋病反复感冒属气虚感寒证患者,运用御寒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占14.5%;显效21例,占33.9%;有效24例,占38.7%;无效8例,占12.9%;有效率为87.1%。结论:运用御寒汤治疗艾滋病反复感冒属气虚感寒证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报杂志肿瘤研究
龟鹿二仙胶巴布剂治疗结直肠癌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研究1082-1085

摘要: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胶巴布剂治疗78例Ⅲ-Ⅳ期结直癌患者FOLFIRI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评价安全性及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Ⅲ-Ⅳ期结直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治疗组随化疗开始同时使用龟鹿二仙胶巴布剂外敷神阙穴治疗,疗程为14 d;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巴布剂,用法用量同治疗组。观察化疗开始后14 d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指标,肝肾功能、皮肤不良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指标。结果:以化疗后第14天为观察节点,治疗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及皮肤情况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龟鹿二仙胶巴布剂治疗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FOLFIRI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调气消积方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疗效及内分泌综合征的影响1086-1088

摘要:目的:观察调气消积方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疗效及内分泌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104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内分泌治疗均选用他莫昔芬,对照组52例出现内分泌综合征者给予谷维素治疗,观察组52例自治疗开始联合给予调气消积方,6个月后以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BR53)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中医症状、性激素血清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内分泌综合征,并统计不良反应评价安全性,长期随访根据无病生存期评价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QLQ-BR53评分中,症状、乳腺癌特异性类目评分低于对照组,总体健康状态类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促卵泡生成素血清水平等明显低于对照组,雌二醇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观察组无病生存期(1.87±0.39)a,对照组为(1.61±0.31)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消积方可显著降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内分泌综合征发生风险或病情程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高综合疗效。

椒目瓜蒌汤治疗恶性肿瘤胸腔积液临床研究1089-1092

摘要:目的:观察椒目瓜蒌汤治疗恶性肿瘤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2例。对照组胸腔引流后给予顺铂、甘露聚糖肽、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椒目瓜蒌汤。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对照组生存率为76.7%,治疗组生存率为9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头晕、发热、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胸腔灌注方法与中药椒目瓜蒌汤联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活血养阴益气法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1093-1095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养阴益气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将61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活血养阴益气法组方中药口服,对照组给予养胃舒常规量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部分中医症状改善,治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Ⅱ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养阴益气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可靠。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癌性胸腹水临床研究1096-1098

摘要:目的: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癌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癌性胸腹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根据患者体质,在胸腹水尽量排尽的情况下,对照组予以顺铂60 mg腔内灌注;治疗组予以华蟾素注射液20 mL+顺铂60 mg腔内灌注。每周1次,共行2次。1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胆红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癌性胸腹水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中医学报杂志肺病研究
益气通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1099-110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6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通腑方,两组疗程均为10 d,共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腑方药能显著改善患者气道炎症,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减轻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肺功能。

中医学报杂志糖尿病研究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1102-1105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DPN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和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优势侧肢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s ICAM-1、ET-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及正中神经、腓浅神经MNCV均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3.124、3.463、3.412、2.632,P=0.002、0.001、0.001、0.010)。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696,P=0.030)。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抑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加快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治疗DPN疗效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名医研究
史纪教授诊治小儿肾系疾病合并感冒经验1106-1108

摘要:肾系内伤基础上的小儿感冒,往往发病或急或缓,病程可明显延长,临床症状缠绵难愈,这与肾脏疾病基础的患儿往往表现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气、血、精、阴、阳的亏损有关,一但感受外邪,往往形成虚实夹杂之证,外感病与肾系疾病的临床特征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而至,且轻重有别,外感病邪会对肾系疾病产生影响,加重原有的肾脏损伤,同时病邪也易传变入里,导致外邪难以清除,故肾系内伤疾病基础上的感冒,临床症状呈现为非典型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治疗应注意先后有序、内外兼顾,三焦辨证、补通兼施,注重扶正,邪不可干。标本兼治或急则治标,继而调理内伤,从根本祛除诱发外感的内伤基础,减缓病情。

中医学报杂志理论研究
从薛生白湿热病提纲及自注再析“表证”1109-1110

摘要:薛生白湿热病提纲中所云"太阳之表"指通常意义上认知的表证,即外受风寒引起的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特点的表证;其"太阴阳明之表"乃是指上受湿热病邪而非夹杂风寒外邪导致的以"胸痞,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为主,同时也包括恶寒等症状的表证。两者的不同在于:①湿热病邪侵袭脾胃时,所致恶寒多不如太阳表证程度深重,多为一过性,不具典型意义;②恶寒的原因不同,一为阳郁,一为阳微;3湿热病邪所致表证如"胸痞,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乃正局必见症状,且贯穿始终,这个是太阳表证所没有的。

《三因司天方》之附子山萸汤应用体会1111-1113

摘要:附子山萸汤治疗乏力疲劳之症,以下肢疲劳乏力效果最佳,通常不伴腰酸或腰酸轻微,脉象多弦细、弦弱或细弱,总以沉、涩、弱、弦、微等虚、寒之脉象为用方之脉征,寒重酌增附子用量,虚甚酌增山茱萸用量。同时应注意结合当年运气特点,适当增减药物。

“温毒”治毒法浅探1114-1116

摘要:"温毒"作为温病病因,包括热毒、湿热之毒、疫毒、疠气等。根据《中医方剂大辞典》所记载方剂名称可知,"温毒"治毒法包括解毒法、消毒法、败毒法、化毒法、透毒法、攻毒法等,其在疾病不同阶段、不同发病趋势情况下各呈优点。解毒法常用于"温毒"在表;消毒法针对"温毒"在气分;败毒法多采用扶正败毒;透毒法多用于毒入营分;攻毒法多采用寒凉药物;化毒法多用于热毒伤阴。

经脉学、经络学、血脉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1117-1119

摘要:经络学说起源于循经感传导,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最早起于《黄帝内经》。经脉学、经络学、血脉论本是一家学说,即经络学说。经络学说的发展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经脉学阶段,这个阶段从发现循经感传导现象到形成以经脉循感线为基本架构。第2阶段是穴位的确定和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从经脉循感线起点,到灸疗部位,经过炊灼孔窍,最终确定和形成穴位。从循经感传线路到穴位的确定和形成标志着经络学说从现象观察到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再实践再总结最终形成基本完备的经络学说体系,指导临床医疗实践。第3阶段是从解剖学的角度研究与循经感传导线路相对应的组织器官,依据解剖的结果而形成血脉论。由此可见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非常清淅,经脉学、经络学、血脉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中医学报杂志实验研究
合成冰片与S101对家兔子宫平滑肌作用的比较1120-1123

摘要:目的:比较合成冰片与S101对非孕家兔离体子宫平滑肌的药效差异,研究S101能否替代合成冰片,为临床上冰片的使用提供新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在10-100 mg· L^-1质量浓度下,两种药物对家兔离体子宫平滑肌平均张力、频率、活动力的影响。结果:1合成冰片与S101在终浓度10-100 mg· L^-1范围内,对子宫平滑肌的平均张力、频率、活动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效均与剂量呈正相关。2给药终质量浓度为100 mg· L^-1,S101组子宫平滑肌平均张力抑制率(64.438±1.788)%显著高于合成冰片组(36.554±4.823)%(P〈0.01)、频率抑制率(63.099±2.183)%显著高于合成冰片组(46.487±2.054)%(P〈0.01)、活动力抑制率(86.807±1.199)%显著高于合成冰片组(65.721±3.306)%(P〈0.01)。结论:合成冰片与S101对家兔离体子宫平滑肌平均张力、频率、活动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S101效果优于合成冰片,存在替代合成冰片的可能。

通阳化浊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VEGF、VEGFR和bFGF表达的影响1124-1127

摘要:目的:观察通阳化浊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通阳宽胸颗粒组、辛伐他汀组、通阳宽胸颗粒+辛伐他汀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检测斑块面积和VEGF、VEGFR及b FGF的表达。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斑块面积、VEGF、VEGFR和b FGF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所有药物治疗组的斑块面积、VEGF、VEGFR和b FGF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通阳宽胸颗粒+辛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3VEGF、VEGFR和b FGF表达与斑块面积正相关。结论:通阳化浊法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VEGF、VEGFR和b FGF的表达、缩小斑块的面积,尤其是与他汀类药物结合时,效果更显著。

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大鼠胆汁流量及胆汁成分的影响1128-1130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大鼠胆汁流量及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护肝宁片组,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采用胆管引流法,观察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对正常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并分别测定胆汁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大剂量、中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均可显著增加给药后的胆汁流量(P〈0.01);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可显著提高大鼠胆汁中卵磷脂及胆酸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红素含量(P〈0.05),且以大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的效果较好。结论:复方黄栌口服液可显著增加麻醉大鼠胆汁的流量,并能明显增加排出胆汁中卵磷脂及胆酸含量,降低胆固醇及胆红素含量,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辛通畅络法对FSGS大鼠尿蛋白及血浆白蛋白的影响1131-1134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苏Ⅲ对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大鼠尿白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复制大鼠FSGS模型,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肾苏Ⅲ组,肾苏Ⅲ组及贝那普利组自造模第9周末,予灌服肾苏Ⅲ或盐酸贝那普利混悬液,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共进行12周,12周后观察大鼠24小时尿蛋白及血浆白蛋白的水平。结果:12周治疗后,肾苏Ⅲ组、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苏Ⅲ可降低FSGS大鼠尿蛋白水平,升高血浆白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白蛋白的渗出,减轻对肾脏基底膜的损害,从而起到保护肾脏功能,延缓其恶化的进程。

虫草多糖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SOD、MDA的影响1135-1138

摘要:目的:观察虫草多糖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在虫草多糖干预下对学习记忆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采用跳台法和避暗法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并测定其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测试期触电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训练期及测试期错误反应次数均显著增加(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触电潜伏期、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次数(P〈0.01);大剂量、中剂量虫草多糖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触电潜伏期(P〈0.01),显著降低训练期及测试期小鼠跳台错误反应次数(P〈0.01),小剂量虫草多糖能够明显降低训练期小鼠跳台错误反应次数(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能够显著降低潜伏期(P〈0.01)、增加错误反应次数(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能够显著延长小鼠潜伏期(P〈0.01)、减少小鼠错误反应次数(P〈0.01),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虫草多糖能够明显增加小鼠潜伏期(P〈0.01,P〈0.05),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虫草多糖能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次数(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虫草多糖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脑缺血小鼠脑组织的SOD活性(P〈0.05,P〈0.01),降低MDA含量(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性。结论:虫草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能够提高脑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