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医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Acta Chinese Medicine

  • 41-1411/R 国内刊号
  • 1674-8999 国际刊号
  • 1.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医学报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实验研究、方药研究、临床研究、中医文献

中医学报 2016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医学报杂志艾滋病研究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研究分析925-927

摘要: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是艾滋病并发的具有致命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以抗病毒与抗精神症状等为主,但大多只能缓解或减轻临床症状,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进展。中医药经过20余年的不懈研究,初步得出了:艾毒伤元,致使肾精亏虚,脑消髓减而发病;或中焦气化失常,痰浊、瘀毒诸邪为患,渐致脑消髓减,而发本病。临床以"补肾培元"和"祛除艾毒"为治疗原则,兼以行气、活血、化痰、祛瘀等治法,临床疗效较好。

中医学报杂志肿瘤研究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胃癌癌前病变大鼠CDK2/4的干预效应928-930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大鼠CDK2/4基因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化学致癌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建立胃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DK2/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PLGC胃黏膜组织CDK2/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和胃复春组的胃黏膜萎缩程度、胃黏膜肠化生程度明显减轻;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胃复春组CDK2/4基因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相对于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CDK2/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可能是通过下调CDK2/4基因蛋白的表达,改善胃黏膜病理变化,抑制细胞分裂与增殖,从而干预PLGC进展。

槲皮素对人卵巢癌细胞-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931-936

摘要: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卵巢癌细胞-3(ovarian carcinoma cell,OVCAR-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OVCAR-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槲皮素组。对照组细胞给予培养基常规培养,而槲皮素组细胞加入槲皮素(160μmol·L~(-1))。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利用噻唑蓝检测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细胞凋亡,RT-PCR检测细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3(STAT3),B细胞淋巴因子2(Bcl-2),人Bcl-2相关X蛋白(Bax)信使mRNA表达水平。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各组OVCAR-3细胞中STAT3,磷酸化受体型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3(p-STAT3),Bax,Bcl-2蛋白的变化,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槲皮素组OVCAR-3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T-PCR检测显示槲皮素组与对照组JAK2和STAT3信使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而槲皮素组Bax信使mRNA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槲皮素组Bcl-2信使mRNA水平比显著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槲皮素组的JAK2和STAT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槲皮素组的p-STAT3,p-JAK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槲皮素组的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槲皮素组Caspase3活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槲皮素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细胞增殖,促进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

中药煎剂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研究937-939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煎剂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法,自拟中药煎剂(防风15 g,络石藤30 g,白花蛇舌草30 g,海桐皮15 g,红藤15 g,赤芍15 g,牡丹皮15 g,白鲜皮30 g,苦参30 g,白头翁15 g)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灌肠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的直肠黏膜状况、卡氏(Karnofsky,KPS)评分、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肠黏膜状况、KPS评分和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

化瘀抗癌汤预防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940-942

摘要:目的:探讨化瘀抗癌汤预防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4例肺癌化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预防性抗凝,观察组于化疗开始时口服化瘀抗癌汤,持续至化疗结束14 d。观察两组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静脉血栓栓塞症事件及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等凝血标志物评价疗效,对比出血事件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87%、肺栓塞发生率0.93%、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2.8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1.21%、6.54%、17.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危害出血、低危害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发生率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抗癌汤可显著改善肺癌化疗患者高凝状态,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防癌消肿颗粒配合推拿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临床研究943-945

摘要:目的:探讨防癌消肿中药配合推拿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条件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防癌消肿颗粒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地奥司明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上肢周径,比较周径差的变化,评价上肢水肿临床疗效。并采用QLQ-BR23量表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肢周径差均有降低,治疗组上肢周径差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8个领域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癌消肿颗粒配合推拿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相关研究946-948

摘要:多药耐药是化疗失败的关键因素。西药作为逆转剂,其不良反应往往难以耐受,并且作用靶点相对比较单一,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中药逆转剂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从单味中药和中成药提取物抗耐药两方面进行研究。单味中药主要研究川芎、榄香烯、全蝎、防己、冬凌草、苦参、砒霜、薏苡仁、鸦胆子,中成药主要研究生脉注射液、复方三根制剂、浙贝母散剂、拮新康。作者认为,中药逆转剂靶点相对广泛,价格低廉,不良作用较少,同时可以将中医的辨证思维融入整个治疗之中,根据患者证候来选择相应的中药逆转剂,但是由于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单一针对某一个机制的临床疗效并不是很好,一种化疗药物的耐药产生涉及到多个耐药机制的参与,如多种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而这些研究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并没有应用于临床,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也均是凭一些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同时,某些中药的逆转机制还不是很明确。

加味活络效灵丹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晚期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949-952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活络效灵丹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晚期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中、重度晚期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方药组成:当归15 g,丹参15 g,乳香15 g,没药15 g,黄芪30 g,人参12 g,白术15 g,茯苓15 g,白英30 g,蜈蚣2条,全蝎10 g,炙甘草10 g)。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价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86.84%,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74.3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3,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欲、精神、睡眠、疼痛、自身对癌症的认识、日常生活、面部表情等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有与羟考酮有关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48,P〈0.01)。结论:加味活络效灵丹配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羟考酮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中医学报杂志肺病研究
基于病证结合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概念框架的初步构建953-956

摘要:根据生存质量概念、患者报告结局内涵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疾病特点,结合中医"整体观念""以人为本"的诊疗理念,借鉴国际量表研制规范与方法,本研究提出并初步构建了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概念框架的多维结构模式:1生理领域,包括主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伴随的其他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影响、饮食、睡眠、二便、感冒和疾病防治9个方面;2心理领域,包括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影响3个方面;3环境领域,包括季节、昼夜、地域、空气污染、物理化学污染、室内环境污染、通风不良和异常刺激因素8个方面;4社会领域,包括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疾病负担、医疗支付和健康教育5个方面;5满意度领域,包括病情改善满意、疾病了解满意、心理改善满意、治疗方便和就医满意5个方面。

甲型H1N1流感(2009)12例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957-961

摘要:目的:评价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长期预后的情况。方法:对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3 a随访,对既往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T细胞亚群、胸部CT、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检查,对所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其中轻症、重症、危重症各4例,随访时平均年龄42.3岁,发病至随访的间隔24~46个月,平均39.1个月(3.26 a)。随访时复查胸部CT提示所用重症、危重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以间质性炎症为主。随访时共9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其中轻症3例,重症4例,危重症2例,其中67%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异常,以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所用患者在随访时均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检测,1例危重症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Ⅰ级,1例重症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Ⅲ级,其他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均为Ⅳ级。结论: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轻症、重症、危重症在3 a随访时均可能存在不同病情程度肺部影像学异常以及肺功能异常,以间质病变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应重视长期随访,若进行积极的中医药干预有望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从痰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62-964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应当遵循中医整体论治的观点,勿见痰治痰,找寻痰产生的根源,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气机入手,辨证论治,调整肺、脾、肾的功能,堵住生痰之源,祛除痰饮之标。1补虚化痰。肺脾气虚者,则补肺健脾,益气化痰,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肺肾气虚者,则益气补肺,补肾纳气,化痰定喘,用补肺汤合参蛤汤加减;肺肾气阴两虚者,则益气养阴,补肺滋肾,化痰平喘与,用百合固金汤加减。2祛瘀化痰。气机阻碍于水分,以痰浊阻肺为主,则化痰祛瘀,降气平喘,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气机阻碍于血分和水分,表现为痰瘀并见,则祛痰化淤平喘,用苏子降气汤和血府逐淤汤加减。3清热化痰。痰热壅肺者,则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用定喘汤随症加减;阴虚火旺兼夹痰邪者,则用麦门冬汤和知柏地黄丸随症加减。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系统评价965-967

摘要:目的:评价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方法:检索11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6月30日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筛选合格文献。应用Cochrane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有效率比值比(odds ratio,OR)为4.8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92,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糖尿病研究
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968-971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天3次;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空腹服用,每次240 U,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内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NO、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5.00%(χ~2=4.904,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症状评分、神经反射评分及感觉功能检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快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AOC、GSH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能减轻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中医学报杂志名医研究
王国斌教授“五脏相关论”学术思想总结972-975

摘要:王国斌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之精髓,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提出"五脏相关论"。"五脏相关论"即在诊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应五脏兼顾,不可偏废。"五脏相关论"是对中医五行学说的整体统一论思想的总结与升华。同时,又是中医诊断学整体审察原则的具体体现。王教授将该思想应用于临床实践,对疾病的辨证论治起到了全面科学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治肝当固肾""治心当顾脾""治脾亦治心肾""治肺当理脾""治肾亦治脾"五个方面。可见,临床运用"五脏相关论"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胃脘痛、肠易激惹综合征、咳嗽、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临床疾病疗效显著。

王民集教授临床运用经外奇穴经验976-980

摘要:奇穴是原有经穴之外的经验有效穴,有奇特的治病效果,甚至强于经穴,但主治疾病范围比较单一,往往是针对某种疾病特定运用,如四缝穴治小儿疳积,定喘穴治疗咳喘,二白穴治疗痔疮,太阳穴治疗头痛目疾,子宫穴治疗阴挺等。临证应用奇穴具有取穴精简,针对性强,效果卓著的特点,如果运用得当,常可事半功倍。王民集教授临床运用奇穴治疗各类疾病,包括太阳穴透刺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牙痛;针刺臂中穴治疗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针刺四神聪穴治疗不寐、呆痴,疗效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理论研究
中医外科“肌肤”考释与辨证施治981-984

摘要:察"肌肤"在中医外科的诊治中必不可少。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在中医外科的诊疗中同样至关重要,历代中医古籍中通过辨肿痛、辨脓、辨痒等体表肌肤情况,来判断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正确指导施治。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医外科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中,《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3本书对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把体表肌肤的情况和辨证施治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医外科的发展。

从经络学说看《伤寒论》太阳经病证提纲的历史演变985-987

摘要:以经络学说为切入点探讨《伤寒论》太阳经病证提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通过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文献进行考证和分析,梳理经络学说和《伤寒论》太阳病证提纲的"源"和"流"。可见,经络学说对所蕴含的早期"伤寒提纲"的雏形和对《伤寒论》的影响。张仲景不仅通过经络学说的显性来表达,更是通过隐性的学说来解读《伤寒论》。如此梳理经络学说和太阳病证提纲理论完善的脉络,使我们看到伤寒六经学说形成与演变的雏形,和经络学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从而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中医“治病求本”探析988-991

摘要:治综观当今医界,无论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注重微观化治疗的西医,还是注重宏观,强调辨证论治为主的中医,其治疗主体仍更多地停留在"症"或"证"这一层面,并未真正实现治病求本的初衷。为此,笔者认为要使中医这一经典理论实至名归,真正有效指导临床,无疑应追根溯源,从疾病产生的多维度因素入手,方能确识其"本"。可见,治病应包括症状治疗、心理治疗和文化治疗三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层次。既要针对疾病的状态进行治疗,更要针对疾病产生的过程进行干预,才能实现治病求本。当今尤其应重视中医包括文化在内的多层面的功能研究,才能使中医学发挥其养命、养性、治病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