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肿瘤研究、肺病研究、华佗论坛、岐黄论坛、国医大师、名医研究、百家论坛、多学科等。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153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1
  • 综合影响因子:1.01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医学报 201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医学报杂志艾滋病研究

艾灸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将60例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例,在应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等穴位艾灸,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0.0%,对照组有效率7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疗法能够提高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1703-1704
中医学报杂志肿瘤研究

六君祛痰解毒汤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及复发转移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六君祛痰解毒汤对术后化疗后消化道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 3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化疗结束后口服六君祛痰解毒汤,2~3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卡氏评分、外周血象及相关肿瘤抗原变化情况,并对六君祛痰解毒汤进行加减,长期口服,观察 30个月内肿瘤转移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多数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卡氏评分和外周血象明显提升,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或略有下降,30个月内未增加转移病例数。结论:六君祛痰解毒汤可减轻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防止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后复发转移的作用。
1705-1707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转移性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转移性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71例转移性肾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用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α(IFNα)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于治疗前 1周、治疗后 1个月分别监测患者外周血 CD3+、CD4+、CD8+、CD4+/CD8+比值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 CD3+、CD4+和 CD4+/CD8+比值上升,CD8+细胞比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 IL-2和 IFNα 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进一步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1710-1711

健脾消积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消积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给予健脾消积汤联合化疗,对照组34例单纯给予化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6%、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疼痛控制率为76.5%,与治疗组9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与白细胞下降,对照组发生率为67.6%、治疗组发生率为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1712-1713

化疗补血方防治化疗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补血方防治化疗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利可君片每次2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疗补血方,每日1剂,早晚2次,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及白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化疗补血方在防治化疗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1714-1715

郭淑云教授辨治消化道肿瘤经验

摘要:郭淑云教授认为,正虚毒结是消化道肿瘤发生的两大因素,正虚为本,毒结为标,对此类病症,如何辨别病性寒热尤为重要。郭教授重视患者自身对寒热的感觉以及饮食寒性热性的问诊来辨明寒热,并细辨寒热错杂及寒热真假之证。治疗上,早期邪盛而正未衰,人体正气有能力祛邪,当以祛邪为主,使邪气外出;中期邪气盛,正气渐虚,机体尚能耐受祛邪药物的作用,治宜扶正、祛邪并用,扶助人体正气,以祛邪外出;晚期正虚而邪实,人体正气虚衰,邪气盛实,则需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1716-1717
中医学报杂志肺病研究

穴位注射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摘要:穴位注射治疗肺系疾病具有止咳、平喘、调节机体的作用,应用广泛,疗效明显,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肺系疾病的各个时期均有预防和(或)治疗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作用机理方面仍处于初期研究阶段。
1718-1720

PM2.5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机制探讨

摘要:PM2.5能够引起机体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功能失调、细胞DNA损伤等,这些病理变化参与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黏液分泌增加等,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或诱发其急性加重,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虽不够完善,但为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721-1723
中医学报杂志糖尿病研究

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sICAM-1、IL-6、ET-1、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MNCV及 SNCV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效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724-1726

全国名老中医 周岱翰

摘要:周岱翰,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中心主任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导师,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2010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并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获全国百名“郭春园式好医师”称号。
1726-1726

糖痹外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糖痹外洗方治疗瘀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瘀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痹外洗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 NO、血液流变学、多伦多评分、10g尼龙丝试验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 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血 NO、多伦多评分、10g尼龙丝检查: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安全性指标:两组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未见与药物有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糖痹外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1727-1728

针刺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神经肽 Y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测针刺对链脲左菌素(sterptozotcin,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神经肽 Y(neurpeptideY,NPY)的影响。方法: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防治组,其余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10只。防治组于造模前1周开始针刺预防,取穴双侧“后三里”、胰俞穴,每日 1次,共治疗 14次。治疗组大鼠取穴同防治组大鼠,于造模后第 1天给予针刺治疗,每日针刺 1次,共 7次。疗程结束后用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胰岛素和 NPY。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和防治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P<0.05),升高胰岛素水平(P<0.05),降低 NPY水平(P<0.05);且防治组效果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针刺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同时使胰岛素、NPY水平降低,可能是针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之一;针刺防治结合效果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
1731-1732

糖脂清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Bax、Bcl-2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糖脂清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 Bax、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干预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小剂量(30mg·kg^-1)2% 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腹腔注射造模,3d后尾尖采血,测随机血糖≥16.7mmol·L^-1者确定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 Bcl-2、Bax的表达。结果:糖脂清颗粒各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 Bcl-2表达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 Bax/Bal-2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清颗粒具有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可能机制为升高 Bcl-2的表达,从而降低 Bax/Bcl-2的比值,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
1733-1735
中医学报杂志仲景论坛

伤寒论评话 第36章 阳明不仅可蓄水 尚有柴胡气郁证——阳明病蓄水、气郁等证的辨证治疗

摘要:1阳明经表风寒邪气,过经入腑结于阳明胃,使津液之腑不能正常游溢精气,寒水互结于胃,形成阳明蓄水证。寒气与饮邪互结与胃,与膀胱无碍,故小便数及因小便数而致的大便硬,口渴较轻者少少与饮水,重者以化气、行水、生津的五苓散进行治疗。太阳蓄水与阳明蓄水,均以口渴为主症,所蓄部位不同,就有小便数与小便不利的区别。2阳明胃肠虚实更替,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邪入阳明,气机郁滞,更替失常,升降无节,不仅阳明胃肠本身的功能失常,也可连带其他经络脏腑的气机不能调畅。不大便是阳明腑实证的见症,但阳明气郁证也可出现不大便。小柴胡汤证可见于六经病的多个病群中,也可见于六经病以外的其他疾病中。3“得汤反剧者,属上焦”,其病名称作“上焦吐”,呕吐虽与胃气上逆密切相关,但有时并非胃家本身病变,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气机逆乱所致。
1736-1739

浅析《伤寒杂病论》辨治头痛

摘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共记载 12种头痛,分别为:太阳中风表虚头痛;太阳中风兼水饮头痛;太阳中风表实头痛;悬饮头痛;阳明里热,热结成实头痛;太阳少阴两感,少阴寒化头痛;霍乱吐利头痛;太阳与少阳并病头痛;少阳胆气郁热头痛;阳明中寒,饮邪上干头痛;寒湿犯表头痛;产后中风头痛。张仲景在治疗头痛方面立足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精妙,配伍严谨,不仅应用药物治疗,还采用针刺之法治疗头痛。
1740-1742

从“治未病”思想浅论小建中汤治疗肝病

摘要:小建中汤是一张平补阴阳、益气养血的良方,能温中焦、健中气、调补脾胃。张仲景在原文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甘味之药"就是小建中汤。但后世医家通过对张仲景著作的分析、方剂的研究及临床实验研究,提出了以小建中汤为主的"甘药"防治肝病。其中,曹颖甫尤其重视用小建中汤防治肝病,其对《金匮要略》中有关小建中汤的条文有独到的发挥。
1743-1744

仲景方在《目经大成》中的运用

摘要:《目经大成》是清代医家黄庭镜于1741-1774年撰写,由其后人于1817年刊行的眼科名著。黄庭镜推崇仲景方,《伤寒杂病论》中多个方剂被黄庭镜引用,主要集中在该书卷三眼科方剂八阵之中,有37方之多。黄庭镜不仅较多地收录仲景方剂,在《目经大成》卷二部分眼科病证及附录的黄氏医案中同样可以看到他对仲景方的广泛运用。但需要说明的是,黄庭镜对仲景学说也并非一味盲从,如在经方的用量上,他则持有自己的见解。黄庭镜主张用药剂量上,不必拘泥于一概重用,当视具体病情而灵活变通使用。
1745-1746
中医学报杂志华佗论坛

清消合剂联合迈之灵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清消合剂联合应用迈之灵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5例混合痔患者,给予手术处理的同时再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 36例给予迈之灵治疗,对照组B 40例给予清消合剂治疗,治疗组39例给予清消合剂联合迈之灵治疗,分别观察不同时间段3组肛周疼痛、出血、水肿及伤面愈合情况的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第3天、第6天,治疗组肛门疼痛积分下降,与对照组A、对照组B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治疗组与对照组B出血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A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6天,治疗组肛门水肿积分下降,与对照组A、对照组B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治疗组与对照组B伤面愈合情况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A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消合剂与迈之灵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改善混合痔术后患者水肿、疼痛、出血症状,促进创面愈合。
1747-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