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社
分享到: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调查与研究、职业病防治、检测与评价、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临床与护理、疾病控制、化学品与健康、案例剖析、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7-1326
  • 国内刊号:31-1719/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8
  • 综合影响因子:0.56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论著

参与式培训在珠宝加工企业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珠宝加工企业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授课、小组讨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练习等参与式培训方式对100名工人进行培训;传统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另100名工人进行相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前后对两组进行测验,对得分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两组员工培训后绝大部分得分有所提高。实验组工人培训前得分总分为(41.29±8.59)分,培训后得分总分为(81.06±11.78)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1,P <0.05)。传统组培训前得分为(53.68±10.58)分,培训后得分为(61.37±15.39)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39,P 〉0.05)。实验组不同学历、工龄、技术职称的员工得分在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传统组小学及以下人员、工龄小于15个月人员和初级工在培训后得分有提高,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与式培训在珠宝加工企业健康教育中效果明显,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水平。
125-128

手传振动工人冷水复温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检测和评估手传振动企业的手传振动危害,初步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工人冷水复温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广东省五家企业的接振工人为研究对象,现场检测振动接触水平,测定冷水复温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岗位接振工人的一般情况。分析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接振剂量、不同岗位与冷水复温异常率的关联。结果所检测的48个接振岗位操作中有31个岗位的振动水平A(4)超过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5 m/s2,超标率64.6%。按国际上A(8)的分级标准,有28个点达到或超过Ⅰ级危险度。经单因素χ2检验,年龄、吸烟指数、高血压、接振剂量对冷水复温异常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40岁与冷水复温率关联的比值比(OR)=1.865(P <0.05)。吸烟指数>600与冷水复温率关联的OR =2.474(P 〈0.05)。高血压与冷水复温率关联的OR =1.231(P <0.05)。饮酒指数≤600与冷水复温率关联的OR =0.395(P <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冷水复温率的关联的OR值分别为1.232、2.135(P均>0.05)。结论所调查的企业手传振动危害严重。年龄、吸烟、高血压是影响冷水复温率异常的危险因素,饮酒指数≤600是保护因素。接振剂量与冷水复温异常无明显相关。
129-132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调查与研究

上海市箱包制鞋行业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研究

摘要:目的:依据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相关标准,分析箱包制鞋生产企业现场调查及检测资料结果,确定箱包制鞋行业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行业危害防护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上海市奉贤区等四个区的职业病危害申报数据库内随机选取的44家制鞋企业、30家箱包生产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评估箱包制鞋行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进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箱包制鞋行业刷胶(含烘干)、打浆搅拌等岗位为重度化学物危害作业;切边作业为噪声极重危害作业岗位;吸塑作业为噪声重度危害作业岗位。结论箱包制鞋行业存在发生职业病、突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风险,需制定该行业职业卫生防护规范,并加强监管。
137-140

933例涉锰企业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锰暴露对人体血液及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并分析尿锰作为机体损害效应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对广西靖西县12家涉锰企业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接害工龄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尿锰与各系统损害效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次调查共包含933例涉锰作业工人。男性收缩压、舒张压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χ2=15.26、8.63,P <0.01);女性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及尿锰含量异常率高于男性(χ2=7.58、5.49、22.79,P 〈0.05或0.01);女性神经症状检出率是男性的12倍(χ2=27.15,P <0.01)。男性血小板含量异常检出率随接害工龄增加而增加(r =0.32,P 〈0.05);男女两性尿锰异常检出率与接害工龄均不相关(男:r =-0.24,P =0.60;女:r =0.20,P =0.80)。尿锰含量与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均无统计学关联,不同尿锰组间神经症状检出率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锰暴露后对神经系统损害及铁代谢的影响在男女两性间可能存在差异,长期锰暴露对男性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尿锰并不能反映体内锰的蓄积,且不能作为机体损害的效应标志物。
141-143

2011-2013年鹤壁市煤粉尘接触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煤粉尘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分布特点,为其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鹤壁市2011-2013年职业健康体检中的4938名煤粉尘工人的体检结果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2011-2013年煤粉尘工作从业人员参检率为96.65%,各检测项目异常1198例,异常检出率为24.26%,其中疑似尘肺占8.87%,职业禁忌证占5.70%,心电图异常占3.93%,血压异常占3.79%,实验室结果异常占1.98%;体检异常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工龄及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掘进工的疑似尘肺检出率最高,为10.48%;不同工种的疑似尘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P <0.05)。结论我们应重视煤粉尘工人的职业健康,疑似尘肺病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煤粉尘,积极进行治疗。
144-145

职业性布鲁氏菌病腰椎硬膜外脓肿的鉴别诊断

摘要:报道1例职业性布鲁氏菌病腰椎硬膜外脓肿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情况及治疗。布鲁氏菌病腰椎硬膜外脓肿可以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146-147

急性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27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27例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者的病例分析,探讨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通过检索病史资料,对27例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者进行回顾分析汇总。结果患者中毒后,常常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发绀、心悸、气短等缺氧症状,实验室检测高铁血红蛋白增高,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及肝肾损害。经吸氧、小剂量亚甲蓝解毒及糖皮质激素等辅助对症及支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主要毒作用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溶血,致病环节是缺氧,救治要点为纠正缺氧,亚甲蓝是救治的关键药物。
148-150

铅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铅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烧结厂作业场所铅烟浓度进行检测,将作业工人与不接触有毒有害工人的体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工作场所铅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0.021 mg/m3;237名作业工人体内血铅平均浓度为(85.85±7.54)μg/L,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 <0.05),40岁以下组差异尤其明显,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节律改变、传导阻滞。结论长期低浓度接触铅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151-152

攀钢职业卫生工作评估技术规范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符合国家职业卫生工作法律、法规、规章且适合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监管需要的职业卫生工作评估技术规范。方法以《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为依据,结合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层次及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特点,制定“攀钢职业卫生工作评估技术规范”。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要求,按照“攀钢职业卫生工作评估技术规范”,制定“2013年攀钢钒职业卫生工作评估方案”,并予以实施。结果11个生产单位自查的项目合格率在76%~97%,得分率在90%~98%;公司检查7个单位的项目合格率在70%~91%,得分率在88%~96%,自查与检查的扣分项目符合度为50%,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攀钢职业卫生工作处于优良水平。结论通过实践表明,“攀钢职业卫生工作评估技术规范”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监管具有实用性、指导性作用,检查评估结果可使企业清楚自身职业卫生工作状况、水平、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重点。
153-155

某高岭土加工企业粉尘控制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对某高岭土加工企业粉尘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为同类企业的粉尘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茂名市某高岭土加工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对治理前后车间粉尘浓度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治理前后车间粉尘浓度平均浓度由21.4 mg/m3下降至2.4 mg/m3,下降率88.8%,治理前后的粉尘浓度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39,P <0.05)。结论该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后粉尘控制效果明显,但仍需尽量密闭尘源,防止二次扬尘。
164-165

某化工公司碳四综合利用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对某化工公司碳四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甲醇、丁烯、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噪声、高温等。各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有效,但在相关措施和管理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166-168

某松香树脂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松香树脂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对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醛、粉尘、噪声等,除四楼松脂下料口、四楼原材料下料口处甲醛最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外,其余各点化学物短时间接触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粉尘作业岗位仅包装机岗位粉尘浓度超标。生产区域现场的噪声强度范围在55.2~90.7 dB(A)之间,其中制氮机、成品包装、3#反应釜、破碎机附近噪声强度大于85.0 dB(A)。破碎机岗位工人的个体噪声暴露8 h等效声级87.7 dB(A),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醛、粉尘、噪声,应参考所提出相应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进一步加以整改和治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169-170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应急救援

地震后次生灾害中的北川急诊救援

摘要:通过分析地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遭遇的各种次生灾害特点、灾害对医疗系统造成的损害,以及次生灾害后急诊救援的具体应对措施,揭示在类似急诊救援中,应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依托当地乡镇卫生院的设备设施进行全力救援。为更好实现救援效果,必须在平时完善急救人员的救援训练和应急物资的储备,提高急诊医师相应的急救能力,积极实行灾后防疫措施,制定灾后预案演练,灾难来临时及时启动预案。
171-172

液氨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探析

摘要:液氨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范围广泛,但其所具有的危险特性使得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中毒和伤亡。为了最大限度控制液氨泄漏带来的危害后果,结合2013年发生的多起液氨泄漏事故,对液氨泄漏的原因及危害做了分析,同时对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关键环节作了探讨。
175-177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交流园地

一职工对作业环境、企业管理与劳动报酬关注度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企业一线职工对作业环境、劳动报酬、企业管理的关注度,探讨其与“用工荒”现象的关系。方法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结果一线职工关注度最高是作业环境和劳动报酬,关注度分别在65.4%~100%和83.5%~100%之间。作业环境越差,一线员工对环境关注度越高;劳动报酬越差,一线员工对劳动报酬的关注度越高。作业环境和劳动报酬是影响一线员工人员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结论为了避免“用工荒”现象,企业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提供公平合理且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福利.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尊重职工的个性和特殊需求。
180-181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化学品与健康

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续3)

摘要:本期论文涉及化学品包括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铅等。现选取苯胺、铅两种化学物,进一步对其安全数据单做一简单介绍。本部分所有毒性相关数据均来自2005版《有毒物质数据库》(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或《化学物质毒性效应登记数据库》(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RTECS)。危险性分类参照2011版《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s,GHS),分类信息仅做参考。
182-182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他山之石

应急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续8)

摘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加拿大运输部、美国运输部、墨西哥交通运输秘书处以及阿根廷应急救援信息中心联合编写,为先期到达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现场的消防队员、警察等应急救援人员制定。本刊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译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1版)有关内容,以分期连载的方式,对2012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汇编,以给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183-185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热点关注

上海市安全监管局、上海市总工会组织参加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配合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进一步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总工会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30号)精神。
18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