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职业教育杂志

《职业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8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高端视点、全球视野、学术争鸣、热门话题、专业建设、管理论坛等。
  • 主管单位: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 主办单位:浙江教育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4530
  • 国内刊号:33-1380/G4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32-216
  • 创刊时间:2008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职业教育 2015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职业教育杂志热门话题

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当代职业文化建设

摘要:现代社会,职业的选择和追求几乎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领域,人的发展往往通过职业发展来体现和实现。然而,在现代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中,职业文化建设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新的现代职业规范、价值导向与意义体系还没有在理念层面和现实层面得以确立。审视职业文化的现象与本质,研究职业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问题,有其特殊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3-5

江苏省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探析

摘要:科研和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功能中居于重要地位。江苏省是高教大省,但江苏高职院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不容乐观,这与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有关,也与科研脱离市场、校企互动不畅、成果不接地气有关。本文介绍了江苏省高职院校的科研与社会服务现状,分析了其受限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能引起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部门的重视,促进高职院校能够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让每个毕业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6-9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研究--基于“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视域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其“职业性”,职业性就要求学校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合作,和政府、行业协会等进行良性互动,“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客观的现实诉求,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面临来自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各方的问题,为此,必须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行业的指导作用、企业的参与作用和学校的主体作用,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起一个平衡发展的良性循环合作系统,从体系上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0-1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思考

摘要:长期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导致我国城镇化建设所需的技术人才匮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职业教育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步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以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应该树立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理念,从办学模式、师资力量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4-17
职业教育杂志国际视野

浅谈韩语“汉字词”翻译

摘要:韩语中有一些词语和汉语中的词汇发音相似,意义相近,这些词由被借用到韩语中的的汉字组成,叫作“汉字词”,在韩语词汇系统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通常,“汉字词”在中文中有相对应的同源词语,“汉字词”与其同源汉语词在音、形、义等方面虽有相似,但用法和实际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在翻译时尤其需要注意两类词语之间的差异性,避免犯母语负迁移类的错误。本文运用了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将汉字词与其同源汉语词相比较,在研究两者差异的基础上将汉字词翻译分为了四种类型,分别加以研究,旨在探讨汉字词翻译的有效办法。
18-21

略论安全生产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渗透--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安全生产教育启示

摘要: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何以预防?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在安全生产教育的问题上,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安全生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具有典型的渗透性特征。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建设者的重任,使每一个劳动者形成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职业教育必须有所作为。本文以铁路行业职业院校为例,认为开展安全产生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思想意识教育,二是安全知识教育,三是生产安全案例教育,四是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既要一以贯之,又要浸淫渗透,首先要进课堂,其次要渗透在专业课教学中,第三则要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22-24
职业教育杂志理论园地

教学资源库建设参与主体研究

摘要:教学资源库建设通常由教学团队负责,主要建设主体为学校教师,如何对参与建设主体进行拓展,使企业人员、学生甚至社会其他身份人员也成为建设主体,这关系到资源库建设的质量。教学内容零件单元式划分下的资源库建设更加有利于各建设主体发挥参与作用。本文以教学内容零件单元式划分下的资源库建设为背景,对各参与主体在建设内容分工、工作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
25-26

简论文化和社会视野中的师生关系--以历史分析的视角

摘要: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诸多层面的影响,在影响因素中,层次最深的应当属于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体制。师生关系的不同特点,是由不同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所构成。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打下烙印,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以及价值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变革也在推动着教育的彻底变革,新世纪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能够满足社会转型的需要。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意识也会通过师生关系充分地体现出来。
27-29

通识教育对提升高职生职业胜任力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高职生和本科生在职业胜任力上的差异折射出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的不同。本文通过对两种类型教育下学生的差异分析,得出高职生和本科生的个体差异并非职业胜任力差异的关键因素。根据素质“冰山模型”,可知决定职业胜任力高低的关键素质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能发掘出来。由于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漠视,导致了高职生的职场表现后劲乏力。
30-3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知识资源的内涵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知识资源的新内涵。对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有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互惠互利。
33-34

深化能力测试,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考核模式

摘要: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新形势下如何切实保障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考核方式需要变革。传统单一形式的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而应构建以能力测试为主的多元化考核模式,过程考核、面谈口试、任务观察、作品展示等多样的考核方式以及企业参与的考核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35-37
职业教育杂志案例研究

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研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为例

摘要:比赛型导游词是主要用于各类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的有时间和比赛规则限制的导游词,它基于实际应用又高于实际,是对应用型导游词的一个集中化、精炼化的艺术呈现,在各类导游服务竞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现状在近三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中有所反映。本文提出了创作优秀比赛型导游词的五个要求和四个步骤。
38-41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商贸类人才培养为例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市场需求角度,以商贸类人才培养为例,深入分析了商贸类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了其有效培养途径。
42-45
职业教育杂志教师论坛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摘要: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力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还存在互惠共赢、产教融合的难题。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引入“校中企”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标。
46-47

生成视域下的高校课堂改革

摘要: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是课堂。现实中,生成意识的缺失成了高校课堂的顽疾。本文解释了生成与生成新课堂,对生成性课堂与传统课堂做了对比,对生成性课堂中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8-49

科技创新导向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研究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为研究对象,基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技术性、应用性、工程实践性的特点,系统研究了知识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出人员素质、信息资源、服务理念、管理机制、服务模式、信息技术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对六个影响因素的整合,得出知识服务资源因素、知识服务管理因素、知识服务技术因素三类重要影响因素。
50-52

浅谈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物流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为例

摘要: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自2013年9月启动现代学徒制项目,至今已顺利完成首轮试点工作,迫切需要对两年的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实践经验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介绍英国学徒制体系和对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班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53-55
职业教育杂志专业建设

职技院校管理类课程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职技院校管理类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意义重大,但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难点诸多。本文提出了能力导向、专业结合、职业目标导向、企业化思维的教学设计理念,从思想、组织、方法、内容四方面进行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实操型、分析型、展示型的有效课堂组织,并在课后反思的教学设计。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