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社
分享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周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时势时话、时势洞察、为师之道、理念传导、新区新路、文本研读、教学新视、教学研究、创意空间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147
  • 国内刊号:61-1030/G4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278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周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4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前沿视点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精神养料、丰富头脑、净化灵魂、坚定信仰,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归宿,要求人们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做起,最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这些重要理念,为我们在当今时代下进一步追求高尚的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奠定了一定理论和思想基础。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覃遵君老师撰文,引经据典,条分缕析,发表灼见。同时,本刊也真诚欢迎广大教师就此问题深刻交流,深入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6

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党的领导

摘要: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为2014年岁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最高规格的经济会议,为外界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定调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提供了最权威的风向标。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是他关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论断更是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本期组织的三篇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哲学的角度,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了粗线条解读,期待广大政治教师能够结合课堂教学和备考复习,有更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7-8

点睛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摘要:何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还首次明确给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这对于摆脱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陷阱,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促进经济发展由“旧常态”走向“新常态”,就需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几个转变。
9-10

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辨

摘要: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意义重大,不仅事关2015年经济发展,也会对后“十二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会上,和总理分别做了重要讲话,讲话内容对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对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部署等,无不体现哲学的思辨性。
11-12

让法治为市场经济护航

摘要: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同时也应该是法治经济,仅有法制而不能付诸实施,法制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现行的经济法律制度来整顿和约束经济行为,并通过法治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2015年我国将进入“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又是“十三五”规划的起始年,我国社会经济开始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化,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如不能充分运用法律制度进行调节,法治的缺失就会导致经济的混乱和社会的倒退。
13-14

凝聚力量 助推法治中国

摘要: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首先是法治中国;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建设和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这充分显现了党中央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视。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对在推进法治中国进程中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15-16

教育报国:教育人应有的文化自觉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当代教育人永远无法读完的“有字书”与“无字书”。但当下的教育人在读这本“大书”时却往往只关注陶先生的具体教育主张,摘其一朵而闻其香。黎化先生的《沿着陶行知的足迹》一书告诉我们,学陶师陶的第一要义应该关注陶行知先生“教育救国”思想之宏愿,基于当下的时代要求和社会实践,立志于“教育报国”。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艺,通过不断超越功利束缚来实现人的教育,甘于平凡,无悔奉献,传承行知先生的教育为国思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尽力尽责。
17-18

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弘道之旅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处在改革之中。这些改革实际上是一次次接地气之旅,促使思想政治课不断走向生活化,总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尤其是近10年来,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与信息化技术相渗透,更彰显其生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忧心地看到了企图弱化意识形态甚至“去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国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滑坡,甚至个别人的世界观错位,人生观失衡,价值观扭曲。循着徐明老师的笔触,不禁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的思想政治课价值何在?使命何在?意义何在?
19-20

价值引领,敢问路在何方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社会进入复杂多变的转型期,不同社会群体在利益分配、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向。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一些社会成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支配下,滋生出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有悖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本质。
21-23

“泛生活化”问题的思考?

摘要: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泛生活化”的表现1.过分强调“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成了“四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求实”“求稳”是其主要特征,在课堂上只见教学而鲜见生活的现象随处可见,显然违背教育规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教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但由于过分强调“生活化”,又使得有些课堂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只见生活而鲜见教学。
24-25

自主学习与高中生道德成长

摘要:高中生所要完成的不仅仅是学业提升的任务,更要努力实现自身在人格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道德成长。近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自主学习理念和方式逐步深入学校和课堂,自主学习正在成为一大批学校推进的改革方向。而德育由于升学的压力,成为许多高中教育的“鸡肋”,放不下也拿不起。
25-26

基于《生活与哲学》的教科书助学系统探析

摘要:自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伊始,再到迈克尔·阿普尔追问“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学界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从未停止。聚焦当今中国,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呈指数型爆炸增长的知识与信息化时代相伴而生,“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模式,显然无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33-36

对人教版《文化生活》新教材的几点思考

摘要:教材建设是教育教学的一项基础性、指导性工程,教材对于教师,其地位可与“尚方宝剑”等同。正因如此,我们使用的教材必须要权威、精确、明朗,不能似是而非,违背语言、逻辑等各方面的基本常识和规律。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最新的2014年人教版《文化生活》教材为例,虽经2008年、2013年、2014年三度修订,其中仍有部分内容的表述值得思考与斟酌。
36-37

说文解“智”——打造适合学生的课堂

摘要:目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面对新事物,任何的盲目追捧、全盘接受,或是消极回避、一概排斥,都不可取。唯有积极研究,慎重对待,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才是正确的态度。两篇文章,两个角度。徐文独辟蹊径,从说文解字出发,结合课例,详细解读,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中学教师如何扎根课堂、研究课堂、打造课堂的正确态度与做法。骈文则针对翻转课堂做了一番理性思考,鞭辟入里,发人深思。我们也真诚欢迎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审慎对待,各抒己见,进一步打造适合学生的高效课堂。
44-45

孤独地翻转 云端的课堂

摘要:近年来,源于美国、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翻转课堂被认为是继班级授课制以来最大的一次革命,在结构流程、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上都带来了较大的变化。不过,在推进的过程中,虽然既有顶层的谋划,也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一度曾被理想化地推开,大有短时间内取代传统课堂之势,但是仍然遭遇了重重的阻力,有种在云端独舞的感觉。概括起来,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使然。
46-47

共享共创:慕课之追求

摘要:慕课进入基础教育,符合国家的“十二五”教育规划,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三大核心价值。第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兴国的重大国策,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是每个教育者的社会责任。类似巴蜀中学这样的名校,在发展战略中十分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利用各种方式让全社会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建设51好课网,就是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聆听名校名师的精品课程。
47-48

我为慕课点个赞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落实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很难得到实现,而“慕课”则带来了一缕春风,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三维目标悄悄渗透入学生心里。慕课把学习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追寻探索发现真理的快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48-48

真正的课堂不惧慕课来袭

摘要: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逆袭不常有,来袭常常有。“互联网改变一切”不可避免,三尺讲台还能否完整地拥有?2014年暑假有幸聆听北大尚俊杰教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再造》,原本想如村上春树所说一样,“做一辈子的梦,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井底”,可是矮矮的校园围墙内,是谁动了我的课堂?慕课来袭!
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