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 北大期刊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 61-1030/G4 国内刊号
  • 1002-2147 国际刊号
  • 0.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前沿视点_时势时话、前沿视点_理念精神、前沿视点_学术前沿、研究视界_立德铸魂、研究视界_理论源流、课程课改_课改论坛、课程课改_课程建设、课堂内外_教育研究、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课堂内外_教学样态、成长空间_为师之道、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成长空间_学术书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卷首语藏
“双十一”将至,理性“hold”住1-1

摘要:11月11日,曾经平淡的日子,却从原本受年轻人追捧的"光棍节",变成了万众瞩目、为之疯狂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这个在2009年兴起的非正式节日,每年都会刺激亿万网民、消费者蜂拥而起,飞速攀升的交易额把购物狂欢推向一个个新的高潮。笔者虽不是淘宝达人,但也有网购经验,每每"双十一"来临之际,在铺天盖地的促销打折宣传攻势下,我都会选择购买。但一次次网购经历,都提醒笔者要冷静面对"双十一",不要让"购物狂欢"冲昏头脑。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前沿视点
社会转型期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两大课题4-6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价值目标体系和道德评判结构被打破。由于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一部分人的心理与行为失衡,趋利意识占据了不少人的头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等思潮极易滋生和蔓延。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应着重帮助学生处理好两组关系:等价交换与乐于奉献的关系、物质利益与精神理想的关系。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处理好这两组关系,是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两大课题。

“文理不分科”利弊谈——为文理不分科喝彩6-7

摘要: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必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文理分科源自苏联,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盛行,在当时急需快速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历史背景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爱因斯坦曾把不通科技奢谈人文的人叫“边缘人”,把只通科技而灵魂空虚的人叫“空心人”。他说,宗教给科学插上了翅膀,科学给宗教擦亮了眼睛。在西方教育体系中,包括宗教和艺术在内的人文思想与自然科学是一对亲密的情侣,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文理不分科能淡化功利性7-7

摘要: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最为苦恼的就是去给理科班学生上课,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颇低,一些学生经常会搞小动作,或是在课上学习其他学科。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科生高考不考文科知识。其实,这种情况在文科班也同样存在,理科教师不十分乐意给文科生上课,毕竟听者寥寥,教师在讲台上用心讲,台下却无人响应。如此尴尬局面,在高考文理分科后已经持续了许多年。

没有理由实行文理分科7-7

摘要:高考制度的改革,再次将文理分不分科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文理分科曾经是我们的荣耀与辉煌。因为文理分科,我们数以万计的学生犹如工厂的流水线产品一般,被大量复制出来。他们专注于所学的文科或者理科,如愿以偿地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接受令人艳羡的大学教育,也曾在就业时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但是,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更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文理分科出现了问题。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高中文理分科既不利于学生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我赞成文理分科7-8

摘要:“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学生的智能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有的在形象思维方面有特长,有的在抽象思维方面天赋异禀;有的博闻强记,有的动手能力强……如果我们否认这些差异,机械地强调“齐步走”“剃平头”,很可能会埋没这些孩子。这既是个人的损失,也是国家、民族的悲哀。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才能培养出具有专长的人才。不顾学生自身的兴趣与特长,不注重扬长避短,而去追求所谓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甚至“截长补短”,不仅是愚蠢的,也是残酷的,贻害万年。

文理不分科——无取舍之苦8-8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的文科老师,我赞成不分文理科。过去长期的文理分科,让大部分学生成了半文盲。虽然也要参加高中结业考试(会考),但是家长和孩子们可能在更早也许是初中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要放弃什么;虽然结业考试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高考分数指挥棒之下,“明智”的家长和孩子们早把90%的精力都放在了高考科目上。以至于高中三年下来,文科生不理解历史故事“吞金为什么会亡”,而理科生则真正成了桃源中人——不知有魏晋。这还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缺漏,至于思维层面上的遗憾,那可能是终其一生都无法克服的。

文理不分科会加重学生负担8-8

摘要:高考一日日临近,作为高三学生,对于和高考相关的一切字眼都特别敏感。对于文理不分科,我们持反对意见。文理不分科势必会加重学生负担。虽然这可能有利于某些同学的全面发展,全方位地认识自我,以便今后作出最佳选择。但是,兼顾多门功课是很难的,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造成精力分散。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得多便难以深入,也不会有什么拔尖人才。国家不缺人,缺的是精英人才。

文理不分科带来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8-9

摘要:我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密切关注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我认为文理不分科出发点很好,但带来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就广东省而言,因为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三个科目成绩,不是九门功课都要考,所以跟目前广东的文理分科相比较并没有增加高考科目。只是现实中如果真的在六个科目中任选的话,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一个挑战。就学生而言,有的偏文科,有的偏理科,还是会跟以前差不多,要不选政史地,要不选理化生。

文理不分科加重学科教师压力9-9

摘要:文理不分科增加了学生的选择,同时加重了学科教师的压力。以政治教师为例,在文理不分科高考制度实行之后,政治教师必须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学生选考政治才有课上。要使学生选考政治,必须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成绩,使政治学科成为学生所有学科中的优势学科。为此,政治教师就必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魅力,并设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这在无形中加重了政治教师压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9-9

摘要:文理分科还是不分科?我们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还是专业型人才?对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在教育行业,教师被定义为专业型人才。当今,不同学科的教师如果仅仅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综观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政治试题都涉及计算,这就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拥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

彰显人文立意落地尚需努力9-9

摘要:文理不分科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突出亮点,彰显了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但这一核心理念的真正落地尚需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高考不分文理,考试科目由“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组成,意味着考试招生将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个体成长,以国家需要为主的个人专业安排转向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同国家需要之间的双向融合,体现了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对学生选择权的尊重,彰显了关注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真义。但这一考试招生模式的真正落地,尚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对文化产业供需失衡现象的经济学思考10-11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化消费也有所增长。但是,在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都增长的背后,却形成了经济高增长、文化低消费的窘境,文化产业供需失衡现象比较突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该采取什么对策?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政治教师的自信与自觉11-12

摘要:自信:自己相信才能让学生相信自信地表达,不求亘古真理。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资讯的高度发达,多元价值观的相互激荡,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好一堂政治课越来越富有挑战性,不少中学政治教师陷入了迷茫困惑之中。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你传授的理论观点自己相信吗。这是每一位政治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例如,关于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立足《经济生活》 倡导生态文明观13-14

摘要:2013年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全国多个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有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雾疆,成为2013年年度关键词,"PM2.5""爆表"等词迅速成了百姓口中的热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也成为人人关心的话题。2014年初,治霾的攻坚战全面打响。在地方和全国两会期间,"治霾"成为重要议题。国务院总理在两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政府立下治霾"生死状",保证在2017年前实现污染治理目标。

硕果满枝丹桂香——2014年河南省优质课展示活动侧评15-16

摘要:在硕果满枝、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河南省思想政治教师及教研员齐聚环境优雅、书香四溢的郑州市第47中学,观察课堂,聚焦课堂,审视课堂,研究课堂,品鉴课堂,反思课堂。本次活动中所展示的10节优质课,是从省一等奖获得者中优中选优产生的,每一节课都堪称精品,每一节课都异彩纷呈,每一节课都意蕴深邃,每一节课都令人回味无穷。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课堂内外
依托信息技术 绽放美丽课堂17-18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承载着的图像、声音、视频等感官资料,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应用于中学政治课堂,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幅美丽课堂的蓝图。因此,推进教育信息化,打造美丽课堂之"各种美",会帮助我们发现"最关的教育"。美丽课堂之"美在教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设备,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演绎得具体形象而易于理解。

追问生活,构建生活化哲学课堂——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为例18-19

摘要:黑格尔说过:"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黑格尔借用庙与神的关系来生动比喻人类生活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生活需要哲学,哲学离不开生活。哲学的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指引我们人生前行的方向。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追问生活为主线,沿着"畅想生活——反思生活——感悟生活"的逻辑顺序,设计了"畅想我们的未来生活""手机中的哲思""智慧感悟人生"三个活动,力求创设一个开启智慧、提升生命质量的生态哲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