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 北大期刊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 61-1030/G4 国内刊号
  • 1002-2147 国际刊号
  • 0.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前沿视点_时势时话、前沿视点_理念精神、前沿视点_学术前沿、研究视界_立德铸魂、研究视界_理论源流、课程课改_课改论坛、课程课改_课程建设、课堂内外_教育研究、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课堂内外_教学样态、成长空间_为师之道、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成长空间_学术书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卷首语藏
我的“小确幸”1-1

摘要:刚从压力中走出的人,最容易放松。新学期开始,学生内心浮躁。铃声已经敲响,教室却静不下来。 我跟学生说,天花可以乱坠却不能结果,孔明灯虽然美丽却不能长明,如此看来,还是脚踏实地好。这句测试之前很有用的话,现在却苍白无力。心乱之时想到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次,他问粉丝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很小但的确很幸福的事"。原本嘈杂的粉丝却认真安静地想起自己的"小确幸"来。我为何不试试呢?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前沿视点
理性看待 辩证实施——解读2014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4-6

摘要:《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改革在保持现行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好地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对此,本刊特约作者陈小鹏老师第一时间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认为要理性看待,辩证实施。

让教育公平谱写绚丽多彩的中国梦6-8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已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2014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时评《用教育公平撬动社会的未来》,文中指出:教育公平,既是一种价值追求,也具有重大现实力量。公平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新学年伊始,则再次强调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切实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更多样、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就人生梦想。因此,推进教育公平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

状元情结:远观?融入?还是渗透?——追求卓越,民族才有希望9-9

摘要:"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女驸马》中的这句词道出了中国人具有深远历史渊源的状元情结。状元本已经过历史积淀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想每年高考过后,在各个行政区划的状元集中降生之后,与素质教育背景、课程改革背景、教育均衡背景、教育公平背景不相宜的状元情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又被一次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状元情结的本质是促进竞争的正能量9-9

摘要: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就目前来看,社会上弥漫的状元情结是一种社会需求的合理体现。现代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好大学难求,好工作难觅……这些“疑难”要求社会选拔人才的标准必须严苛。我们的学校教育承担着选拔社会所需建设性人才的使命,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体系之外。教育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教育也不可能实行“大锅饭”,没有竞争的教育是没有活力的教育,也是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教育,所以我执着地认为,状元情结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促进竞争的正能量。

崇尚状元培养 实施精英教育10-1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从“又红又专”的人才观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都在强调学生应有的“精神境界”。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状元应当是被先进思想武装的、胸怀建设祖国和热爱人民伟大抱负的、积极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取得本学科高分数的学生。

呼唤多元教育评价的“状元情结”10-10

摘要:自古至今,状元情结一直扎根于中国民众之心。每逢考试季节,状元的光环总能一次次点燃人们的状元情结,牵动家长、考生、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眼球,公众对于中考、高考状元的围观已习惯成自然。媒体利用公众对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热炒各类状元,客观上确实放大、助长了唯分数论、高价择校等诸多社会怪象。因此说起状元情结,总免不了带些戾气。

学子面临状元热应有的三种姿态10-10

摘要:状元热一方面体现了公众对于公平竞争的渴求,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激励斗志,争做精英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盲目从众、追名逐利、急于求成的不良心态。教育的希望在于创造,而非牢骚。学子面临状元热应有三种姿态。

状元培养思路应借鉴古代10-11

摘要:状元一词源于古代。中国古代的状元还有文状元和武状元之分,我们现在则是“唯分数论”只有一个状元,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当前的状元文化生态衍生了很多不良的状元情结。因为评价过于单一,高考在整个教育评价中甚至成为唯一的指标,所以我们的状元往往都是考试的状元,而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并不一定出众;甚至很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忽略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状元无错 社会有责11-11

摘要:高考状元具有偶然性,但偶然中的必然是他们学习都艰苦努力,有可取之处。正如银行的点钞状元、工厂的技能状元经过刻苦训练,熟能生巧一样,他们都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但人们好像更希望看到高考状元是一个全才,于是就会有“有多少高考状元最后成为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两院院士,有多少高考状元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责问,而很少有人责问“有多少点钞状元最后成为银行家、有多少工厂技能状元最后成为工程师”。社会对高考状元未来的过高期望,常常会令人得出高考状元无用论。事实上,作为一个整体,高考状元这个群体的未来表现堪称优秀。

高考状元“高烧”不退,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1-11

摘要: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都会出现一波高考状元——省状元、市状元、区县状元。几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就禁止炒作高考状元。那么这种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自身。这里所说的学校是指中学和大学。

高考状元热是我国应试教育的典型标志11-11

摘要:每年高考之后,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猛炒高考状元,很多地方政府和学校都会给高考状元数以万计的高额奖励。 这个情况其实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恢复高考制度之后,逐步形成的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我国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发展到中后期的一个普遍和重要的现象。

探寻魅力元素 促成课堂变革——央视《开学第一课》对政治课堂教学的启示12-14

摘要:央视《开学第一课》以公益教育活动的方式,通过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小学生进行多种主题的教育。自2008年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已成为亿万中小学师生的开学期待。挖掘和探寻其中的魅力元素,对于促成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变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做好自己就是状元12-12

摘要:有句话说得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把精力放在一件你认为值得且喜欢的行业上,无论多么平庸,把它做精做好,你就会在这个行业发光发亮!我们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思想,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要去塑造自己的理想,并为这一理想而奋斗。学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学习,家长要放手让孩子独立,进行自我管理。做什么事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能半途而废,要向着最好的目标去奋斗。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开朗、豁达的性格,要懂得坚持的重要性。一定记住,把事情做好,习惯最重要!不管是哪个行业的状元都要积极向上、刻苦努力!无论在哪个行业,只要你做到最好,且超过别人,你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状元。

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我是这样处理“市场配置资源”内容的15-16

摘要:"市场配置资源"是人教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的内容。本课的基本理论较多,为帮助高一学生理解这些较为抽象陌生的理论问题,教师应注重点拨、讲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需要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补充和使用,为学生学好本课内容创造条件。

《文化生活》2014版修订说明与解读17-19

摘要:一、关于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的修改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第二目"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活动框中"嫦娥二号"的材料和图片,更换为"嫦娥三号"的材料和图片。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聚焦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有两处修改。一是把正文最后一段前半句"面对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修改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二是材料一中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更换为2012年的新数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课堂内外
政治课进行时政教学的实践探索19-20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回归生活、进行正面灌输、做到寓教于乐,还必须重视时政教学,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国际国内时政热点。这不仅能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还能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对“世界的物质性”教学的几点建议21-22

摘要:"世界是什么"或"世界从哪里来",这是任何哲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物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这一点对于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是一个教学难点,不少学生对此理解比较困难。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在保留原先教学思路的同时,可以尝试从"解读神话情节、分析人的本能需要、全面把握物质概念"等新角度进行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