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 北大期刊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 61-1030/G4 国内刊号
  • 1002-2147 国际刊号
  • 0.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前沿视点_时势时话、前沿视点_理念精神、前沿视点_学术前沿、研究视界_立德铸魂、研究视界_理论源流、课程课改_课改论坛、课程课改_课程建设、课堂内外_教育研究、课堂内外_教学新视、课堂内外_教学样态、成长空间_为师之道、成长空间_学科研修、成长空间_学术书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时势时话
感悟生命 珍爱生命——从汶川大地震谈生命教育意识1-2

摘要: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顿时地震灾区成为全国、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一个个消失在废墟中的鲜活生命,一幕幕失去亲人朋友的悲痛场面,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这场地震灾害,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热爱拥有的一切,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实现有机统一吗——兼与《心有多大,路才有多宽》一文作者交流3-4

摘要:《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11期发表了吴奇老师撰写的《心有多大,路才有多宽——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观念的转变》(以下简称《心路》),笔者读后,很受启发,但对文中提出的思想政治教师“要有谋求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之心”的观点不敢苟同。笔者结合个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以及参与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谈点粗浅看法,与吴老师及诸位同仁共同交流。

把握课程改革契机 推动哲学教育发展5-6

摘要:一、中学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教育 从词源学看,哲学是“爱智”之义,是对智慧的追求。但它又不是类似“1+1—2”的知识,也不是“制造电视、修理汽车”的实用技能。哲学的价值体现在哪里?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此处指哲学,笔者注)——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可以说,先哲的话语贴切地反映了哲学的“至大之用”。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心态来学习哲学,用机械的方法、应试的技巧来讲授哲学,

一种声音与多种声音——浅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7-9

摘要:政治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政治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对话教学。既是对话教学,必有话语交往,问题是在课堂对话过程中,谁真正掌握着课堂话语权?“语霸”的背后又透射着怎样的教学主体关系?不能不令教育工作者深思。

陶行知“鸡米说”对高中新课改的启示10-11

摘要:陶行知先生在一次讲学中发表了“鸡米之说”。他说:“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进它的嘴里,它都不吃。但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我认为,教育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它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很多!”

对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思考12-13

摘要: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活动教学以新课程宠儿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然而,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怎样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桥——对人教版《经济生活》的分析与评价14-15

摘要: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教材图文并茂,格式新颖,叙述亲切,文字生动活泼,一改传统政治教材晦涩、严肃的理论面孔,给了学生愉悦的第一印象。尤其是教材开首的《致同学们》一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领学生了解该书的行文特点、基本架构、阅读方法,恰如一位智者给莘莘学子施以学法指导,温馨不已。而“让我们共同走进经济生活”与“祝你学习成功”两句结束语,又进一步画龙点睛,道出了该书人文关爱的编辑主题。

《生活与哲学》两处引文意义的商榷15-16

摘要:一、墨子批评耕柱子体现了墨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在教材第69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关链接”栏目中讲了墨子这样一个故事:“据《墨子》记载,耕柱子受到墨子的批评,便说:‘老师,你这么严厉地批评我,难道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用牛和马,你认为赶牛还是驱马好?’耕柱子说:‘当然驱马好。’墨子问:‘为什么?’耕柱子说:‘驱马,马可以跑得更快,牛则不然。’墨子说:‘你就是一匹可以驱赶的快马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教学习修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语文视角探微17-18

摘要:日前媒体曾有报道,说有人虽然获得了香港实业家李嘉诚先生设立的长江学者计划的高额奖金,却不能去领取。原因可能是出于怕自己领取了别人心里会不平衡,从而影响业务合作。近日公布了这样一项科研成果:北大王登峰教授与台湾大学杨国枢先生从1990年开始合作在两地进行中国人人格的研究。王教授从《现代汉语词典》、小说、报刊、

哲学常识与历史知识结合教学浅探19-19

摘要: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是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向学生综合分层设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把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哲学常识与历史知识的结合,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浅论思想政治课时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20-21

摘要:人文精神一词是humanism,源自西方,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它包含三层含义,即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其中最高层次的当属自我实现;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这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具体到教育上,就是要把学生最美好的价值通过教育体现出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谈宏观调控的“三体定位”——嫦娥一号卫星“三体定位”的感想22-22

摘要:“三位一体”是嫦娥一号卫星探测的关键技术,指卫星太阳翼对太阳定位,以获取足够能源;探测栽荷工作面对月亮定位,以保证对月球实施探测;数据传输定向天线对地球定位,以建立畅通的通信链路,将数据传回地球。嫦娥一号卫星在科学探测轨道上“三位一体”,成功探月,实现了中华民族二十多个世纪以来的奔月梦想。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再论(四) 合作教学23-26

摘要:合作教学是一个泛称,是一个复合性、多层面的概念。从其发展渊源和趋势而言,其典型代表主要有:前苏联的雷先科娃、沙塔洛夫等人提出的“合作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我国的“合作教学论”。如果说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所涉及的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美国的“合作学习”所涉及的主要是生生之间互动合作的话,那么,

精心组织课堂游戏活动——让教学生机勃勃的课堂活动组织艺术之五27-28

摘要: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广大教师把大量的活动引入到课堂,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课堂游戏是课堂活动的形式之一,精心组织课堂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锻炼学生思维,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能增进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游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高中政治教学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初探29-30

摘要:信息的不对称性是绝对的,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对该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处理策略的研究,将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政治课沉闷问题及对策31-32

摘要:目前,告别“闷课”已是师生的共同呼唤。一位学生袒露了这样的心声:上“闷课”的感觉好比坐在闷罐车里一样,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来到何处,又不知道将走向何方。师生之间屡屡重复着一种恶性循环:教法陈旧死板一形成低下学能一阻碍知识吸收一阻碍学能提高。因此,革除“闷课”这一寄生在课堂上的毒瘤,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那么,沉闷课堂的特征、类型及实质是怎样的呢?

有效教育的核心——能力32-33

摘要:有效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是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教育实践中树立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效率为要求,以达到效果为目标的“有效教育”新理念,对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就有效教育的核心和实现结论作些探析,与同仁商讨。

实现教师角色四个转变 走出校本课程开发误区34-35

摘要:教育部颁发的《巾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作为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把研发权给予了一线的教师,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因而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