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学语文杂志 省级期刊

  • 42-1021/G4 国内刊号
  • 1000-419X 国际刊号
  • 0.0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学语文是湖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中学语文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_视点、教学_阅读教学、教学_写作教学、教材_文本解读、课改_课题选萃、课改_课改在线、拾贝_微论、拾贝_随笔

中学语文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语文杂志理论探索
回归阅读教学本质的群文阅读课程建构3-6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简称群文阅读或群文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有别于单篇课文教学.以多篇文本组合为外在特征的阅读教学方式。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方式,罗良建认为:“群文阅读定位于通过学生和教师同读共构,以发展阅读能力为任务.并为逐步实现课程化阅读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多篇文本组合只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外在特征.群文阅读的本质是阅读课堂教学,群文教学的课程化不应偏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本质,本文探讨群文阅读的课程建构,力图纠偏部分老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错误认识,以推动群文阅读教学更好发展。

中学语文杂志名师讲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6-12

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各个学科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学语文杂志语文教育论著评析
基于丰富实践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创新——2016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六12-14

摘要:【评析论著】胡根林等著《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建构——以莎车县为例》,新疆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版。

中学语文杂志阅读教学
探索三种课型改变教学生态——一种单元教学法的尝试15-19

摘要:语文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把一本语文书的一篇篇课文教学完,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这似乎是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生态。这样的语文教学生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吗?

国学经典教学试探19-22

摘要:2012年.提出了中国发展“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必然是一个历史的选择。我国近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无数国人智慧的结晶: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养成正确的为人处世之原则.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这些优秀文化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愈加珍贵.对每一个奋进的中国人都尤为重要。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文本的教学对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回归语境:语文阅读教学的密钥——兼谈文本解读中的“占道”现象22-26

摘要:一、探源:语境教学的悠久传统 语境,说通俗点就是语言交际环境.并且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与语言外环境。前者主要指书面语中的前后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后者主要指交际对象、交际情景、交际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等。也有学者明确指出“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语言环境,即上下文语境:广义的语境指伴随言语交际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等。语境教学视野中的语境是广义的语境”。其中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可以说是语境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作品的教学策略初探26-28

摘要: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位旷世奇才.其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经典篇章均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必修课文。而这些课文均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创作。被贬在黄州的五年,虽然是苏轼仕途人生的低谷.却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在黄州时期的作品,是苏轼经历宦海沉浮、九死一生的苦痛历练后人生观、世界观的积淀,有着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悟和极其深邃的哲理禅思。

中学语文杂志作文教学
巧搭支架 助力学生作文思维发展29-32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一味地传授写作知识和技巧是没用的.或用途是不大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要靠学生语言的积累与实践。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是因为学生写作思维路径还没有建立或不顺畅:学生作文写不长.归根结底应是与学生写作思维的指向不明.或路径不够丰富有关。思维看似无规,时而阻碍停滞,杂乱无章:时而天马行空.奇思泉涌。其实这些都不是天外来物,它们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经常性的、有步骤的思维训练。

怨而不怒——新古文运动写作教学研究之一32-36

摘要:“诗可以怨”突出的是诗歌的美刺、言志和观风俗、知民情的作用,也是儒家政治、社会理想在诗歌中的体现。这种怨、刺的情感是有限度的,即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体现“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中和精神。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原则,是孔子儒家诗学思想的要义。

流程:作文修改教学的重要基点36-39

摘要:“作文需要修改”.这是一个质朴又深切的道理。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文章总是耍改的。开头起草,一定有缺点,有漏洞,有毛病。”随之而来的一个实在的问题是:如何修改作文呢?此问看似简易,细细思揣,面对一篇具体的作文,写作者的思路常朦胧不清,下笔住往不知所措。下面,从作文修改教学的现状入笔.笔者分析了建构相关作文知识的方法.以期提高作文修改教学的效益。

中学语文杂志文本解读
《风筝》:寂寞的原野——启蒙者的绝望面对40-44

摘要:一、主题新说 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散文名篇《风筝》被人教社收录在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其文最有争议的莫过于它的主题。人教社教参在“整体把握”上倾向于“一文多义”说。它说:“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史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戏剧语言的“孕育性”44-46

摘要: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不过作为文学体裁的“戏剧”指的是戏剧的剧本。剧本是以语言文本为形式的存在.它既是演员表演的底本,同时也可以作为普通的文学文本供读者阅读。曹禺的《雷雨》作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语言方面更足讲究。本文以剧本中的一句舞台说明“接过支票,把它撕了”为抓手.具体阐述戏剧语言的“孕育性”的特征。

聚焦“前理解”,解读“关键点”46-49

摘要:充分挖掘、利用“前理解”的价值,无疑对阅读教学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前理解”与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毕竟不能直接划上等号,因此语文教师极有必要对“前理解”进行聚焦,选择恰切的“关键点”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语言形式、内容意蕴,方可像王尚文先生所说的——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由独特的语言进入独特的思想感情。

汉字视角下的语文教学研究——以《超然台记》为例49-51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而汉字的运用能力是提高语文读写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汉字视角(即运用古文字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介绍一些汉字的来龙去脉,探索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利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来解读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隐性线索演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再读《辛德勒名单》51-52

摘要:文本解读是强调多元性的.问题在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从何而来.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标新立异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而基于学生的认识去发现文本的隐性线索,往往可以在文本解读中另辟蹊径。本文试以《辛德勒名单》一文的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全知视角下的人性绽放——《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解析52-55

摘要:《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美丑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而获得成功.我们平时在阅读和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该小说的内容.事实上“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唯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奥秘”(歌德),除了小说内容,我们还需从小说的叙事形式技巧抵达内在奥秘。这将建立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一个小说阅读模式。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全知叙事视角的运用使得小说故事摇曳多姿,形象丰满。

中学语文杂志教例品评
细读:追求适体与跨体的统一——李明哲《木兰诗》教学实录评析55-61

摘要:一、导思:木兰是个怎样的女子 PPT:木兰诗(北朝民歌) 师:木兰从军的故事,干百年来广为传颂,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美国电影《Mulan》将木兰的故事传遍世界。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木兰诗》的原型木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中学语文杂志教材研究
关于《劝学》首句立段和中心论点等问题61-64

摘要:《劝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经典篇目.编者从教学工具性和实用性出发,较为谨慎、合理的加以节选,基本上落实了教材编写的工具性目标。但是,人教版不但把开头一句“君子日:学不可以已”独立成段,而且权威性地视其为选文的中心论点:苏教版虽然没有分段,但仍以为此句是中心论点.由此,客观上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教学负面问题,这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能不再次深入地加以探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