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杂志社
分享到:

中学语文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教学前沿、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鉴赏教学、作文教学、质疑问难、复习备考等。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 国际刊号:1000-419X
  • 国内刊号:42-1021/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学语文 2015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语文杂志理论探索

语文美学范畴界定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摘要: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答清楚。语文二字,单从字面上说,语文的“语”,意为“自己或他人的言论”(通俗点说,就是你说话时运用的语言);“文”意为“书面言论”,即“文字”。“语文”二字加起来的含义是自己和他人的言论与文字。因此。语文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课,而是有具体广义上的内涵。
3-6

形之于外,求之于内——夏丐尊写作教育思想研究之二

摘要:对于怎么写,夏丐尊在《文章讲话》《文章作法》《文心》《国文百八课》《开明国文讲义》等著作或教材中,在《关于国文的学习》《学习国文的着眼点》等文章中,探讨不厌其详。可以说,在其写作教育思想体系中,这部分的思考.占据了半壁江山。关于怎么写的论述虽然浩繁.但择其要.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6-11
中学语文杂志语文教育论著评析

当今语文考试改革中的测试框架建构——2014年度语文论著评析之十二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考试制度改革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高考制度.还涉及整个考试评价.包括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博士研究生阶段。考试改革的核心是在努力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打破目前考试评价及人才选拔手段太过单一的局面。要逐步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12-15
中学语文杂志阅读教学

“线索”易寻,“意境”难解——《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设计

摘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语文教学的“必修篇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其收录于必修二第一单元.与郁达夫《故都的秋》、陆蠡《囚绿记》放在一起;苏教版将其收录于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人文专题中的“一花一世界”子专题,与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放在一起。作为写景散文的名篇.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抓住这篇文章的“神”和写景散文的文体特征呢?
16-17

问题串,走向深度阅读的必由之路——文学类文本教学的五大抓手(四)

摘要:语文课该如何教,或许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我的观点是,多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用成串的问题.引领着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前行。前三篇文章中探究的身份、细节和关键词等三大抓手.如果不将其设计成有价值的问题,不能让这些问题形成有效的问题串,那么再好的抓手,也拉不动思维淤塞的课堂。好的问题,是开启思维闸门、清除思维淤塞的最理想工具。
17-21

特级教师董一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摘要:“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董一菲曾在自己的文章《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细无声——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中提到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四美,即:诗意美、理性美、素朴美、情义美。
21-23

审美想象在《诗经》中的建构性作用

摘要:审美想象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因素.在文学鉴赏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诗词鉴赏中.鉴赏者通过审美冲动,由诗文自发产生审美想象,加之自身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情趣,构建起内心的审美图景.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获得情感上的陶冶.达到审美欲望.最终完成审美活动。
24-25

建构全新文化课堂的尝试

摘要:一、知人论世。畅饮源头活水 《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其人”是指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阅历、思想倾向、处事态度、创作动机及创作风格等:“论其世”是指应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去考察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是传统的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它对今天的中学古诗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6-27
中学语文杂志作文教学

《斑羚飞渡》一课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

摘要:当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教无方法,学生学无抓手,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没有凭借.只能凭着感觉.教一些大而无当的“选材”“立意”‘结构”等知识。“中小学有‘当堂作文’,但所谓当堂作文,只是给学生写作的时间罢了,具体的写作过程教师很少顾及,更缺乏有效的指导。”
28-30

画眉深浅能“入时”——例谈“生态化作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摘要:“生态化作文”课堂教学面临的突出话题有这样几个: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让学生明白写作本身也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精神生活?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进而形成基本的写作能力?具体到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生态化作文教学”的一个着眼点是针对学生所了解的各种材料不能有所判别、有所取舍、有所利用,在作文中不会对材料进行分析与加工.不能跳出原材料.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所收集的材料.缺乏用自己的思想来统领材料的能力的问题.力争使学生的作文如“入时”的“画眉”。
30-33

让文言文品读成为引导写作训练的灯塔——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

摘要:阅读与写作,本是语文教学的两面.相辅相成。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因为教材内容编排的限定,教学时间的限制等因素,很多老师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割裂开来.在阅读专题教学中很少甚至不去涉及写作技能的训练;同样,在写作教学中.也抛开了文本阅读的有效引领。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对写作技巧的学习借鉴却被忽视。
34-35

写作教学当从“细处”着手

摘要:写作教学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呢?大多数语文教师为写作教学每周开设了1-2节的作文课.保证了每学年作文的次数不少于14次。既在时间上。也在数量上.保证了作文教学的落实程度,但令人不解的是,学生的写作水平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正如李镇西所说:“如果只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纯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源泉,那么,学生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文可写。”
35-36
中学语文杂志文本解读

《小石潭记》中的寻找和遁逃

摘要:永贞五年(公元805年)的改革失败,让一度处于权力顶峰的柳宗元迭遭打击。同道王叔文被赐死后,柳宗元很快被逐出京城长安,携带家眷来到邵州担任刺史.然而不久又再次遭到贬斥,被贬至地处蛮荒的永州担任有名无实的司马一职。一时之间,亲朋好友避之唯恐不及。期间,柳宗元又经历丧母之痛和疾病折磨,可谓痛彻肺腑。
37-39

文字彩衣下的陷溺心灵——陆蠡《囚绿记》细读(下)

摘要:上期谈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二)》对陆蠡的散文名篇《囚绿记》的解读存在着政治三题预设和割裂逻辑关系的错误。其弊源自粗疏专制的阅读态度与庸俗僵化的解读立场。而欲求其正解,则须坚持关系还原的立场,将《囚绿记》的“绿”的含意置放于“我与绿”的关系轴线上来求解:则须坚持文本细读的立场.逐项厘清“我与绿”的关系、“绿”的含意、“我”自私魔念的心理行为的含意。
39-42

《空城计》的叙事艺术——用毛纶、毛宗岗父子《读三国法》解读《空城计》

摘要:福斯特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意思即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在叙事上的成就是非凡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独特的叙事技巧带来的艺术魅力。毛纶、毛宗岗父子《读三国法》一文中写到“《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高度肯定《三国演义》一书的叙事艺术。
42-44

杨修可以不死吗

摘要:《杨修之死》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对于杨修的死.学界观点不一.但大致认为是杨修恃才放旷与曹操奸诈嫉妒相结合的结果。杨修虽有缺点,但遇人不淑.最终祸从口出而身首异处,是历史的悲剧。然而细细盘点杨修的种种行举,我竞不再苟同权威看法,并认为杨修才不足恃.智不堪谋,招惹祸端,咎由自取,像他这种入.不要说曹操容不得,即使求贤若渴的刘备.礼遇士子的孙权.也不会把他留用身边,任其招摇以至欺世盗名。
44-45

仅仅只是母爱吗——对《秋天的怀念》主题的另一种解读

摘要:2015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刊)》刊发的湖北周连花老师的《设置开放式主问题引导学生品情悟道》中,其“设计突破”阐述如下:《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母亲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体贴入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并鼓励儿子好好儿活下去的故事。
45-47
中学语文杂志生成课堂专题

生成课堂:当代语文教育目的的实践操作范式

摘要:教育须明确其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课程实施的意义所在。“生成课堂”是指向当代语文教育目的的操作范式尝试之一。本文试结合李老师“生成课堂”理念和实践.解析“生成课堂”作为语文教育目的实践操作范式存在的样态.进而在课程论基础上建构“生成课堂”方法论:基于学科本位的“教育目的——学习手段”图式。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