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杂志社
分享到:

中学语文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教学前沿、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鉴赏教学、作文教学、质疑问难、复习备考等。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 国际刊号:1000-419X
  • 国内刊号:42-1021/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学语文 2015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语文杂志理论探索

阅读教学实践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三

摘要:卓越教师的培养要从教师的专业内涵和专业外延相结合的高度去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如果只是从培训形式、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外延层面去搞一些不接地气的通识培训,那只能是竹篮打水,劳而无功。从语文教师专业内涵的角度看,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两个指向水平完全不同的概念。阅读是读者对书面文字符号进行感知、理解、反应、综合而获得意义的心理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3-6

抒写自我的发达情思——夏丏尊写作教育思想研究之一

摘要:民国时期,"国文退化""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了""抢救国文"的呼声一直不断。王森然毫不讳言:"现在的中学国文教育,糟,是糟透了。"(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自序》)叶圣陶起先不以为然,最终却不得不承认:"他科教学的成绩虽然不见得优良,总还有些平常的成绩;国文教学的问题却不在成绩优良还是平常,而在成绩到底有没有。"1胡适、朱自清、罗根泽、朱经农、王平陵、陈卓如等一大批学者均撰文回应,并为此展开了写作水平提升之道的积极探求。
7-10
中学语文杂志质疑问难

“垆边”释义指瑕

摘要:《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唐代词人韦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词,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收入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对词中"垆边人似月"的"垆边"释义如下: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这个解释有两处错误需要指出。
10-10
中学语文杂志名师研究

韩军课堂教学的朗读艺术

摘要:朗读不仅是教师将自己领会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的有效方法,更是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积淀语感的重要手段。课堂上能否切实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提高朗读能力,是衡量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韩军老师的课堂里总是充满了朗朗书声,回荡着学生"天籁般"的优美旋律。韩军老师的朗读教学艺术,是他几十年教改实践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他根据自身多年的朗读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乐读、想读、会读。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1-14

韩军《背影》教学艺术管窥

摘要:"新语文教育"不是"‘新的’语文教育"的意思。一直都"带着思想前行"的韩军老师曾如是说。"新语文教育"的可贵之处是它在理论层面揭示了语文教育的真谛,即多多读书、诵书,广见博识,在大量读书中积累、感悟、举三反一,同时,再加上师生适度的咬文嚼字、细细品味,共同探究,二者结合,最终在积累中奠定底蕴、升华语用能力与语文素养。
14-18
中学语文杂志语文教育论著评析

语文教材可以这样来研究——2014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七

摘要:[评议论著]庄东明《民国中学语文选文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内容提要]民国的语文选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具有代表性的32套中学语文教材(初中13套,高中19套)选文为样本,分别建立初中库、高中库、经典库,进行分库或并库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把握每篇选文的经典指数,呈现出民国语文选文的基本面貌,而且能够引导我们深入探究这些选文面貌背后的话语力量和理想文化。
19-21

“学案”的教学意蕴探寻:回顾与前瞻——2014年度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八

摘要:[评析样本]步进:《走出"语文学案教学"的认识误区》,《语文学习》,2014(4)余宏亮石耀华:《试论学案导学的本质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14(8)王天平:《学案导学:要求、条件、策略及局限》,《课程·教材·教法》,2014(8)刘岗:《我国学案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14(8)魏本亚:《语文学案教学实验批判的再反思》,《语文学习》,2014(4)。
22-28
中学语文杂志阅读教学

中学生语文知识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建构策略

摘要: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材编写、课内教学活动实施、课外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所取舍,立足于输出中学生语文学习需要的、能得到的、易掌握的知识。"活源才能得清水",在指导中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应立足实际,及时创新。
29-32

语文阅读探究教学:蕴涵、特质与价值

摘要: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在全面提高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倡导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式传授教学和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是具体实施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
32-34

突破诗歌欣赏的“瓶颈”:读懂诗句

摘要:一、为什么"读不懂"?因为有很多的因素制约着我们"读懂":一是汉字特有的音形义特点。比如一字多音多义,就会带来解读的困难。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闲居少邻并","少"念shào还是shǎo?就关联着句意是"从小有邻居挨着"还是"隐居时邻居极少",而这两种意思大相径庭。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中的"风灯"何解?是"江风吹打桅杆"还是“有罩的防风的灯”?南宋谢枋得《小孤山》“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里的“危”,是“高”、“正直”还是“危险(困)”呢?
34-37

阅读教学:请持“平民视角”

摘要:2014年第11期《语文学习》刊登了徐林祥教授的《浮躁: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的不良倾向》一文,文章指出了张毅先生语文研究中的多处浮躁,旨在提醒语文教育研究者和杂志编辑注意当今语文教育研究中的"粗枝大叶、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急功近利"诸现象。在深有同感之际,拟就当今语文界的浮躁之一——"深挖"现象议上几句。一、优质课的异化与文本的多元解读不知从何时起,语文"优质课"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倾斜,大多数的“专家…‘学者”认为阅读教学课是否优秀的标准。不再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如何,而是授课人是否深挖文本,是否找出新的解读角度,是否找出作者的“弦外之音”。于是,无论是“评优课”,还是在职教育硕士的作业。大都走上了“深刻奇僻”的道路。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走火入魔”的倾向。
37-40

阅读教学应重视文体

摘要: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阅读教学比较轻视文体,不搞"真语文",导致"非语文"。我认为,轻视文体弊端多,阅读教学要重视文体。一、不同文体各有特点毫无疑问,不同文体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构成要素、语言风格等要求各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就表达方式来说,记叙文虽然不完全排除会综合运用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但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而如果主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就会喧宾夺主,不成其为记叙文;同理,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而如果主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就会喧宾夺主,不成其为说明文:议论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而如果主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就会喧宾夺主,不成其为议论文。
40-41

连贯的追问 深入的解读——关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思考

摘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下文简称《奥》)是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撰写于1958年的新闻名作,该文发表后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并获得1960年普利策国际新闻奖。《奥》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来,语文教育界的同仁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本人和大家一样也在探索的征途中,感受几多赏花的欣喜、几多迷途的困惑,现将关于《奥》的教学与解读的一点思考呈与同行者,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42-44

上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课——以《雷雨》为例

摘要: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什么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是根据上级或专家规定的"好课"的标准上课,还是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目标来开展教学?——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即"教教材")上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处理教材(即"用教材教")来开展教学?——是模仿别人的"优质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创造自己的优质课?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澄清,依然让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困惑着……
44-45
中学语文杂志作文教学

微时代的一种写作教学探索

摘要:一、何为"微写作""微写作"源起于当下的全民微博时代。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其定义建立于博客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用140字以内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其最大的特点是短小便捷,互动性好。字数在140字以内,思想得到精炼的表达,在忙碌运转的现代社会,这种表达方式更符合人们快阅读的习惯。
46-49

作文与做人:立德树人,化育心灵——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综合评议

摘要:一、生活是源:关注社会,思考生活无论作文,还是做人,都脱离不了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在作文命题中紧扣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养成思考、分析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的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根本立场和首要原则。全国Ⅰ卷、天津卷、北京卷等在这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全国Ⅰ卷所给的材料,触及当今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涉及对社会多个层面的考量。
49-51
中学语文杂志文本解读

论《陈情表》的写作意图、身份意识和读者意识

摘要:一李密的《陈情表》自《华阳国志》和《晋书》收录,尤其是南朝梁萧统选入《昭明文选》以来,历代文章评点家均赞不绝口。北宋欧阳修、释惠洪《六一诗话·冷斋夜话》:"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令伯《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1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52-56

孔子有爱——《氓》的另一种解读视角

摘要:《氓》出自孔子编订的元典《诗经》,被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多个版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录。《氓》是中国第一首弃妇诗,讲述的是一个卫国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再到遭弃的故事。幸福的故事都很相似,而不幸的故事却各有不同。这位卫国弃妇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但我们在嗟叹怜悯的同时,如果换个视角,通过《氓》的悲剧来聚焦孔子的情感内核,应该能够从中读到孔子对生命的真实关怀。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