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杂志社
分享到:

中学语文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教学前沿、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鉴赏教学、作文教学、质疑问难、复习备考等。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 国际刊号:1000-419X
  • 国内刊号:42-1021/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学语文 201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语文杂志理论探索

文学文本的多元意义与文学教学

摘要:本文所说的“文学教学”.指的是“中小学语文课程文学教学”。自从文学文本多元意义进入语文教学.就引发了文学教学问题的争论。争论常常是不了了之、了而未了、没完没了。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由“文学文本多元意义”引起的文学教学问题.尚未获得清楚认识并得到真正解决。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此类问题的争论为思考对象,对争论的缘起、持续和争论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认识和解决文学文本多元意义背景下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从而改善文学教学。
3-6

语文审美实践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二)

摘要:语文教学过于功利化.教学活动只是围绕考试打转,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效果还不太理想。教师抱怨学生对语文学习投入太少.学生认为语文学和不学一个样。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些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审美实践的缺失,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6-10

试论语文教育的哲学视角

摘要:语文教育应当属于“人”,属于大写的“人”.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而当今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绑架了日常教育.造成人性的分裂和人的片断化.不管是什么文本类型,一律被肢解为生字新词、好词佳旬、段落大意、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若干考点.情感的体验渐行渐远,整体的美感不复存在.言语的智慧消失殆尽。西方哲学已经从认识论发展到存在论.而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学却止步并迷信于认识论。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从文本类型出发.探寻相应的哲学视角.重塑文本的阅读姿态,建构有哲学意义的语文教育范式。
10-12
中学语文杂志阅读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本体性缺失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语文中非、假、伪等问题的出现,语文教育在现实发展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教学内容上.脱离语文文本、忽视语言文字、淡化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养成等问题逐渐出现;在教学方式上.拓展性教学、跨领域学习、离开文本讲语文、花式语文活动等现象也普遍发生.这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语文教学前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13-16

以文本特征组织教学

摘要:每类文体都有其本质特征.阅读的时候只有抓住了基本特征.才能准确把握文本,也才能由此指导写好该类文体的文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须把阅读一类文体文本的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最后能够实现独立自主地阅读。从阅读中获得了丰富的文体特征知识,才可能进到写作同一类文体文本的地步。
16-18

以“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理念构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模式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规定的:“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18-21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新呼唤

摘要: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基于情境。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情境。当代语文教学的经典意义,就是让师生进入某种适宜情境,师生在与情境的互动过程中学会学习.合作探究,“浅入深出”,让课堂真正成为一池活水.获得语文素养。这一新的主张彰显人文情怀、皈依教育本真、改善教学双边关系的教学思想越发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引领学生入境也因此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门方向。
21-22

文言文教学的三个纵深

摘要: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无趣,花了大量功夫却收效甚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教师基本上都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来进行教学.单一翻译字词句篇成了文言文教学的普遍模式。
23-24

诗歌教学的间离效果——兼谈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

摘要:诗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凝练的一种文学样式.正因为其语言的高度凝练,表意的含蓄蕴藉.其词语组合的巨大弹性与张力.诗句间的极度跳跃与空间释放.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诸多可能。这就使诗与读者之间建立了天然的间离关系。我国历代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诗歌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窃以为抓住诗歌与读者的间离关系,使其效果可能化与最大化,或许是解决我们目前诗歌教学荒漠化现状的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
25-28
中学语文杂志作文教学

“中国好歌曲”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摘要:央视三台倾力打造的大型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已经开播两季.这档节目聚集了各地各行各业的音乐唱作人.收视率一路领先。选手们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体.在舞台上演绎他们的原创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而他们讲述的历经艰难执着追梦的经历也常常令导师和观众动容。看的次数多了,就本能地用语文老师的眼光来打量这档节目.越发觉得它对作文教学颇有启示。
29-31

议论文应该有点“人间烟火气”

摘要:写作的源头绝不是逼仄书斋里的的冥思苦想.而是厚德载物的生活。帕乌斯托夫斯基在评价蒲宁的作品时说:“它不是小说.而是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我们经常提醒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做读书笔记、记生活随感。因为储存的材料应当远远超过写作所需要的量。但是我们忘了提醒学生更多地审视生活——在充满矛盾、悲喜、困惑的人间烟火中思考、反省、批判.
31-33

课文中隐含的写作知识对学生作文的启示——以几篇议论性的文言文为例

摘要: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原因较多.语文教学研究者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之外.进行写作教学序列化的尝试与努力。笔者以为还可以利用现有教材.就地取材.随文开发课文中隐含的写作知识,以课文为模板,逐点、多次训练,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有些文体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下面就以课本中几篇经典的议论性文言文《劝学》《师说》《六国论》为例,来探讨课文中隐含的策略性写作知识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一些启示。
33-35

从"文本记忆"写作习惯说开去

摘要:很多老师都对学生说过,写作文要调动生活体验.写出既有个性又有生活与生命气息的作文.春天来临之际。老师们都让学生写过“春天”之类的话题作文。我也未能免俗,就是因为这个话题学生再熟悉不过.对于“春天”.他们一定早有感觉.一定积累了丰富的体验。我预想学生这次定会写得不错.可结果却大吃一惊。大部分作文要么内容空洞.要么落入俗套。很多同学习惯用“和风送暖”“阳光明媚”“万紫干红”之类的词语描绘台州的春天.
35-37
中学语文杂志文本解读

身份.走进主题的名片——文学类文本教学的五大抓手(一)

摘要:在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实践中.准确捕捉相关人物的身份信息。是感知文本的主题意义、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一个重要抓手。文本中预设的各种身份.总是和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价值诉求紧密相关。身份不同.那么面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时。形成的价值判断也就不同。而这些不同身份的人.又组合成了一个既虚拟又真实的社会,共同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38-41

那块“仆碑”,该别有一番真滋味

摘要:王安石的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的首段有这么几句话:“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四段又照应了几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1-42

教学文本的解读不可“任性”——从《“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说起

摘要: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生成扎扎实实地出现在了庄老师的教学中.笔者不得不为庄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然而,庄老师的这堂课、这篇文章也触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甚感有与庄老师商榷之必要。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42-44

《陈情表》的“陈情”艺术

摘要:李密的《陈情表》幸运地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一篇佳作得以保全,而作者李密也以《陈情表》名传千古。这样的结局对李密来说.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李密写《陈情表》是迫不得已。他正处于忠孝两难、进退狼狈之境。李密向谁陈情呢?向晋武帝司马炎请求“辞不就职”。
44-46

简论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与人生际遇

摘要:“花”是李清照词中的主要意象。在她现存的45首诗词中,差不多有30多首写到花.如梅花、菊花、荷花、海棠、梧桐等等,尤其以写梅花为重。李清照不是简单地把最能起视觉刺激的花写入词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与自己的人格追求相融洽的花采撷于笔下.其中的一枝、一景都摇曳着属于女词人自己的邪一片“风月”.观照着自己的人生际遇。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