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杂志社
分享到:

中学语文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教学前沿、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鉴赏教学、作文教学、质疑问难、复习备考等。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 国际刊号:1000-419X
  • 国内刊号:42-1021/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学语文 2014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语文杂志理论探索

语文教育中,文本形式何为--多维视野下文本形式的价值研究

摘要: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意志、编者意图、教者理念、学生认识碰撞、融合、发展的一个载体;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造型,同样也是教者、学生思想、情感的造型。两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落差、距离,但这正是不同“期待视野”调试、融合的前提,知识的建构、情感的丰润,思想的提升、人格的陶冶正是基于其上。朱自清就说过:“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的。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①更何况,文本形式与教育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感通、融合、吸纳和重构的。
4-8

积极语用:促进母语教育范式的蜕变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提速,以语言为载体的多元文化之深度博弈已经不可回避。国外学界已经提出了以充满活力的新概念“核心英语( Nuclear Eng lish)”作为全球多元文化博弈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挑战和契机并存的全球化逻辑,必然推动中国母语教育范式发生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改变。积极语用教育的新思维正是顺应了这一时展的趋势。
9-12

我国母语课程的概念追求

摘要:课程的概念是对课程对象的本质的规定。我国的母语课程开设之初,课程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民国时期,母语课程概念的内涵逐步确定,从学者们的认识提升起来并且取得了统一。“语文”时期,持续数十年争论“语文”的含义,争论的目的是要重建符合对象的统一的课程概念。正视历史,回归逻辑,母语课程的概念鲜明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12-15

在言和意之间--论“内部言语”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摘要:对李维鼎先生提出的“言意转换”理论,李海林先生认为“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可他又提出:“直接把言语过程看作是一个言-意转化的过程,至少是不完整的”,因为“在由‘言’而‘意’和由‘意’而‘言’的过程中,夹着一个内部言语过程”。言-意和意-言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间性、过渡性的中介物,这种转化才有可能”,这个“中介物”就是指“内部言语”。如果无视这个中介物,“直接把言语过程理解为从思想到语言、从语言到思想的过程,实际上缺乏心理学的视界,对语文教学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15-19

回归语文课程的本原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其实在喧嚣的背后,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问题遭到了忽视,那就是语文课程的本原到底是什么?说其简单,因为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问题,说到语文课程大家都知道它是母语教育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说其重要,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方向、路径、方式和方法。以往,人们正是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忽视,导致整个语文课程在教材编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学科教育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语文课程要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当前,语文课程建设亟需认清本原,回归本体,进行深层变革。
20-22

《文心》中的语文教育态度及其反思

摘要: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周到”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关于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①。在关注这部教育小说在当时新颖的体裁及论说形式和对现代语文教学仍大有裨益的表层教育教学方法的背后,我们却忽略了这些“极新鲜的极卫生的吃食”②下所呈现的语文教育态基础。本文将结合《文心》一书对“语文教育态度”进行概念上的阐释和“语文教育态度”对语文教学上的意义说明,并进行现代性反思,希望能从教师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语文教学成为“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③。
22-24

试论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对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中国学术史上,朱光潜是以美学家的身份出现的。纵观他的美学体系,有两大命题支撑他的理论体系,这就是“人生艺术化”和“艺术人生化”。在这里,我们仅谈他的美育思想,故重在他“人生艺术化”的美育核心理念。他是这样阐释“人生艺术化”的涵义的:“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作到的时候,我们要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哪里去?超脱到理想界去。……现实界没有尽善尽美,理想界是有尽善尽美的”“美感活动是人在有限中所挣扎得来的无限,在奴隶中挣扎得来的自由。
25-26
中学语文杂志语文教育论著评析

语文教学内容确定:质疑与辨析--2013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五

摘要:【评议文章】黄伟《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几个问题》,原载《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7期〈br〉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关涉这样几个问题: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何以成为问题?在何种意义上、在哪个层面谈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到底应确定在哪里?语文教学不只是教学内容问题,有效教学必须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联结起来考量。
27-29

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新进展--2013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六

摘要: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的重要媒介。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质量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编制出好的语文教科书一直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2013年的语文教育研究中,有的从教科书属性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如张燕华、郑国民的《教科书属性分类的理论框架及运用--以语文教科书为例》。
30-32

写作课程,敢问路在何方--2013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七

摘要:【评议文章】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9期。【内容提要】我国写作课程的“序列化”追求已遭遇诸多困境。作为实践性课程,写作课程的设计不应从写作知识系统出发,而应该基于学生碰到的问题与困难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实际需求的微型课程扭转了以往写作课程的设计路径,它立足学生写作的困难,根据学生写作认知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来调整写作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式。微型写作课程的出现,可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写作课程的转型。
33-34
中学语文杂志名师研究

唤醒: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旨归

摘要:董旭午老师1988年登上高中语文讲坛。1993年起一直在进行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21年矢志不移,教育教学效果显著,被专家称誉为“中国倡导生活化语文并逐渐形成自己教学范式和风格的第一人”。他的理念和课堂实践令一些专家、特级教师关注和赞许,一致的评价是:本真,很实在,很接地气,又很有实效,对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颇具归真引领的实践价值。本期专题刊发一组研究文章,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思考和更深更广的实践与研究。
35-37

生活化语文课堂细节美初探

摘要:名师的课堂教学细节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更蕴含着各式各类的美。观摩、欣赏董旭午老师的生活化语文课堂,我品味到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细节美,颇受启发,现与语文教学界同仁分享如下几点: 一、教学的机智美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在课堂上应该有临场的天赋,这种天赋不仅仅源于他应有的学养积淀,更主要的是他要懂得“课堂生活”的要义。我之所以用“课堂生活”这个词语,是因为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也和真实生活一样,需要尊重、理解、顺应。教师要懂得克制自我,理解孩子的体验,并且机智地引领他们。
37-40

生活化背景下文学类文本解读的“三字经”

摘要:文学类文本的合理、准确解读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一些背景较深、情感隐晦、主旨多元的文本,则往往更是解读困难,或不到位或理解偏颇,甚或不着边际。那么,对于一些思想内涵有一定深度的课文,我们究竟该如何合理、准确、到位地解读,进而有效地展开课堂教学呢?我认为,董旭午老师的生活化文本解读理念与实践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下面,我就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主要有三个关键词。
40-41
中学语文杂志阅读教学

文学鉴赏题复习中的“忌”与“宜”--以“作用分析类题型”公开课为例

摘要:观摩高三年级的文学类文本鉴赏题复习课时,最大的感触,是文学的缺位。教师们传递给学生的,总是过分程式化的思路与技巧,对于文本本身,却缺乏足够的热情。这样的冷热不均,不但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而且损伤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学习热情, 形成课堂教学中文学缺位现象的原因或许很多,其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失当,当属极为重要的一条。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文本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有效活动的策划落实等相关问题,缺乏细致而完善的思考,不能紧扣住文本的文学属性来设计问题、组织活动,便必然形成肢解文本、只见试题不见文学的怪现状。
42-44

“课前活动”的教学价值取向

摘要:“课前活动”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环节,它存在的价值有多大?是坚守还是抛弃?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课前活动”一般有以下几点特征:一、学生为活动主体;二、言说为活动形式;三、活动时间常有限;四、参与面广;五、活动形成惯例。从这些特征来看,“课前活动”在言语交际训练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与“语用”特性相吻合。
44-46

还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一席之位

摘要: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古人所谓“文选烂,秀才半”,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在于强调熟读背诵的功效作用。朱熹教导其弟子说:“凡读书且要熟读,不可只管思。读得通贯后而义理自出。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出,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①但是,传统上读书多为机械记忆,一味死记硬背,于是深受诟病。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界不论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实际交流中,大家几乎不提“背诵”二字,好像背诵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是水火不能相容的,提倡背诵就是逆课改潮流而动。其实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背诵记忆都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之一,巴班斯基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发展和巩固记忆的方法,合理而有逻辑地熟记的方法。”②任意将背诵记忆与死记硬背打等号是没道理的。背诵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居一席之位。
46-48

语文课堂切莫“情感失联”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包括情感的发展,是对整个人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克拉申的“情感过滤”理论认为,情感过滤是阻碍语言输入的一个要素,即学生的情感就像过滤器一样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并最终产生阻碍作用。笔者所在学校在对学生的学情调查中发现,语文课是学生不喜欢的课堂之一,因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倾向于认知领域,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在场,其消极情感因素就会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过滤,阻碍语言材料的有效输入。
48-49

例谈古诗词教学的“深入浅出”与“浅入深出”

摘要:所谓的“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是指文本解读时,深入浅出;实际教学时,浅入深出。文本解读,要求深入,此深入,是如其所然而非故作深刻。解读不能深入,则教学无法浅出,只能肤浅。因为“深入浅出”之“浅出”,乃是分寸感的拿捏。学生听不懂,常常源于教师之不深。“浅入深出”之“浅入”是指指导要浅显易懂,“深出”是指通过浅显的引导,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同时归纳出一些鉴赏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教师要做到能把深刻的东西说得简洁明了,要做到这点,教师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