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杂志社
分享到:

中学语文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教学前沿、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鉴赏教学、作文教学、质疑问难、复习备考等。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 国际刊号:1000-419X
  • 国内刊号:42-1021/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学语文 2013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语文杂志理论探索

语文教学的“虚”与“实”

摘要:先让我们看一则教学案例。《飞船即将坠毁的时候》,记叙了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在飞船即将坠毁时冷静地向上级汇报工作,然后与女儿诀别,告诉女儿要认真对待学习的事。不少老师在上公开课时愿意选择这篇课文,并把文中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3-5

对话教学的生态势场与反应方式

摘要:关于对话教学这个概念,笔者是如此定义的: 对话教学是一种以文字、语言为媒介,以倾述、倾听和感悟为手段,发生在作者、学生、教师、文本等多个对象之间,最终达到交流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等多项目标的新型阅读教学方式。 倘若要认知和运用对话教学,就一定要去深刻地认识对话教学的生态势场,探究生态势场的反应方式与效应。对话教学有两个不同的生态势场:一个是原生态势场;另一个是再生态势场。两个生态势场有着各自的势场反应方式与效应。
5-7

语文教学要追求“有意味的语文形式”

摘要:两极对立思维造成语文教学存在内容和形式对立的思想误区,使语文偏离了作用轨道。因此,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既须克服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重内容概括轻审美体验的弊端,也要克服“形式崇拜”、一味玩“技术流”形式主义。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掌握美的抽象规律,辩证地欣赏美。
7-8
中学语文杂志语文教育论著评析

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意义的自主构建--2012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十一

摘要:曹玉峰《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现状概述》(文教资料,2012年第12期);孔建《警惕语文探究性教学中的“四化”现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年第11期);郑林渊《农村小学“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科学咨询,2012年第8期);徐建利《初中语文如何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5期);李琳《发展性评价在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中的运用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吴奇昊《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探微》(浙江教育科学,2012年第3期);庄丽颖《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郭小惠《高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三种方式》(西藏教育,2012年第12期);徐玲《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新课程研究,2012年第11期);于洁《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9-11
中学语文杂志名师讲坛

预备与生成--建构“生成课堂”(一)

摘要:说到“生成”,作为一个外来概念,它曾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但人们很快便对它失去兴趣。这自然跟“生成”理论操作难度大有关,但很多老师仍固守旧的课堂观,嘴里说的是新理念而脚下踩的却是旧课堂。所以,要想在课堂观不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实施新理念,简直是不可能的。当下我们需要来一场真正的课堂革命,变“再现课堂”为“生成课堂”,并努力使新的课堂观进入操作层面。 特级教师李仁甫从一个新的视角,把课堂划分为“再现课堂”和“生成课堂”两个不同的类型,倡导“生成课堂”,提出“预备说”,设想出“板块式教案”,并自主研发出一套完备的运作模式。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他富有前瞻性的系列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12-14
中学语文杂志名师研究

披文人情,以文化人--著名特级教师黄玉峰文言文课例研究

摘要: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宝贵遗产。但其在实际教学中,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因理解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应试压力较大,文言文已成为老师、学生的“心腹大患”,而文言文课也经常被上成字词、句式课。但黄玉峰老师的《送东阳马生序》《兰亭侧畔说》两节课却十分精彩,他带领学生披文入情,一步步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传授文言知识的同时,还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渐染。
15-17
中学语文杂志语言万象

格式词“半”

摘要:“半”可以是数词,如:一斤半、半碗。也可以是量词,如:一半、两半。作数词时,还有泛化用法,表示大体上从中间分开后的一部分。如:半辈子、半老徐娘。又指在中间的。如:半夜三更、半途而废、半路出家。还可表示留存下来的部分或丧失的部分,如:半壁江山、半截入土。进而用来表示少量或短暂,如:半瓶醋、半面之交。
17-17
中学语文杂志阅读教学

善问者如攻坚木--例说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摘要: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新理念深入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的研究的视野随之变得非常开阔,研究的内容也十分丰富,研究的形式多姿多彩。因此,研究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8-21

善待试误,引领价值观--兼论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如何关照学生生活

摘要: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一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就应关注学生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和将来的生活,选择与创生过往的经典、关照与抉择现实的生活、启迪与展望未来的理想,从而关注学生生活的全程。根据学生全部生活所选择和确定的教学内容,才会被学生所接纳和欢迎。
21-22

有效整合《史记》教材资源

摘要:选修课是让学生走进经典的有效支撑点,《史记》作为选修课教材重点推荐的读本,亦是支撑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阅读《史记》不应只是单纯记住某个事件或某个典故,而是要在与历史对话中吸收精神营养,学会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构建完美的人格。但现时的选修教学丧失了它独有的灵魂和艺术特色,让学生远离了对生命感悟。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本文中探讨如何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艺术感悟。
23-24

充分将文本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

摘要:李海林先生认为,语文教材具有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双重属性。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入选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供他人阅读的价值,即文章本身所传递的信息价值。而教学价值则是这些文章进入语文教材后供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原理、策略和态度等的价值,即文章背后蕴藏的“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这一价值。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文章原生价值的阐释,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教学价值---教学生学习文章传递信息的方法、策略,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如何讲的,进而实现将文本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如何充分将文本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呢?
24-25
中学语文杂志作文教学

作文处处充满美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写作教学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深刻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放眼于生活之细节,使作文课堂变得平凡、活泼。
26-28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摘要:在教学中我发现初中学生作文往往表现出这样的通病:或千篇一律,言之无物;或拾人牙慧,一味模仿;或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究其原因,那是学生在作文材料上的“贫血”现象所致。众所周知:材料积累是写作的前提,是第一要素,缺少材料的作文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阅读积累,才能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所说:“作文要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个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去寻找写作所必需的“源头活水”,做到“胸藏万汇”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28-29

谈写作中的“以小见大”

摘要: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里所说的“小”是指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小角度;“大”的意思是指作品中体现大的情感、大的道理、大的主题、大的背景。“以小见大”是记叙文常见的写作方法,也是初中学生最实用的写作方法之一,它往往取材于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件,通过小角度切入,关注人物的一言一行,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和时代背景。
29-30

从作文批改的陷阱中爬出来--专题性作文评点方法简介

摘要: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作文评改之烦琐,效率之低下,几乎令每个语文老师举首蹙额,痛苦不堪。多少年来语文教师们苦心孤诣,努力探索,各种方法满天飞,归结起来无非是“老师改”和“学生改”两大类。我觉得作文还是要老师来“处理”。我用“处理”这个词而不用“评”“改”“批”这类传统的词,是想提出这样一个新的解决作文问题的办法---老师专题评析,学生自己修改。
31-31
中学语文杂志文本解读

自由是个不可替代的远方--《杨修之死》解读

摘要:《杨修之死》无疑是一场悲剧。 只是---谁的悲剧?杨修的?曹操的?还是所有人的? 是因为杨修恃才傲物,数犯曹操之忌吗?是因为杨修干预立嗣,屡闯政治禁区吗?是因为杨家乃汉室忠臣,杨修的舅父袁绍乃曹操政敌吗?
32-35

给牢骚穿一件隐形衣--《始得西山宴游记》言外之意探微

摘要:在大唐文化的百花园中,柳宗元无疑是一株错过了季节的莲花。那姹紫嫣红的初唐与盛唐,数不尽的花儿,在肥沃的泥土上自在地绽放,有的娇艳欲滴,有的幽香阵阵,装点得那一片河山,满目斑斓,芬芳扑鼻。柳宗元却不幸生长在地瘠水枯、霜风渐紧的中唐。 蓓蕾初绽的那一段时光,柳宗元似乎开放得很顺畅:二十岁时中了进士;二十三岁步入官场,出任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五岁又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二十八岁调为蓝田尉;三十岁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三十二岁升任礼部员外郎,官阶从六品上。作为花儿所应有的色香味儿,柳宗元已然应有尽有。
35-38

“吾其还也”意蕴探析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了一句“吾其还也”的话,仔细推敲,发现此话有着丰富的意蕴。 “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从当时形势看,箭在弦上,一场激战即将上演。晋、秦合攻郑国的战事正朝着晋文公预期的方向顺利推进。孰料在大战前的节骨眼上,突然传来秦国与郑国结盟的消息,而且秦国大军已悄然撤退,还留下三员大将留守郑国,帮助郑国加强防守,这完全是晋国极不愿意看到的寒心的现实。秦伯此举令晋军上下始料未及,仿佛一枚烈性炸弹炸乱了晋国的军营,势必动摇晋国的军心,激起晋军将士的极大愤慨。“子犯请击之”正是晋军将士痛恨秦伯阵前倒戈、背盟叛敌之行径的强烈愤慨情绪的自然流露。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