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杂志社
分享到:

中学语文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教学前沿、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鉴赏教学、作文教学、质疑问难、复习备考等。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 国际刊号:1000-419X
  • 国内刊号:42-1021/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学语文 2010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语文杂志理论探索

文学知识形态转换模型简说——语文课改十年文化思想巡礼

摘要:课改之初.一线教师以语文新课标中的若干表述为依据.对知识教学提出了诸多质疑.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中“淡化”甚至“取消”知识教学。经过七八年的讨论与反思,学界对知识教学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那就是:语文教学不存在要不要知识教学的问题.而是存在要教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教这些知识的问题。要明确语文要教哪些知识,就需要对现有的语文知识进行重新审议,并在新的知识框架中吐故纳新:而要明确怎样来教这些知识,则需要对语文知识的形态进行深入讨论.建立起对知识形态丰富性的认识。本文拟从知识形态转换的视角来探讨怎样更好地开展文学知识教学。
3-7

四大方位联用之后

摘要:“东”“西”“南”“北”四大方位各指一方.如“东、西、南、北各设一岗哨”,这里是具体方位。当它们结合一起,构成一条成语使用,则相当于一个词,其意义发生了变化。这时的“东西南北”也指方位,却是概括指各地。如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东西南北,驰骛往来。”也用来泛指方向。
7-7

阅读者的身份转换:阅读教学的起点与可能的终点

摘要:阅读者身份的转换.可形成三个层面逐渐深化的阅读方式: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据此又可达成阅读的三种目标,相应地实现阅读教学的三种意义。本文拟从阅读者的身份转换出发.探究阅读教学的起点和可能的终点。
8-11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定位思考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置上开创了“必修+选修”的模式.打破了以往“必修包打天下”的格局。必修强化“共同基础”,选修则注重“多元”与“选择”。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让不同学生脱颖而出.使所有学生能够各得其所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修应该是必修的延伸、拓展、补充、巩固、提高。对于选修课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12-13
中学语文杂志语文教育论著评析

语言训练的批判与重构——2009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五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操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2009年,倪文锦在《正确处理和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2009年第6期《中学语文》)以及其他相关文章中反复强调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训练的价值。
14-16
中学语文杂志阅读教学

古典诗词教学三重奏

摘要:学习古典诗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古典诗词中蕴涵的朴素美感,汲取诗歌中蕴含的各种营养。对学生了解社会、积累人生经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都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对诗歌进行诵读、揣摩、析导是培养学生古典诗词学习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
17-19

课堂提问的辩证艺术与逆反处理

摘要: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一门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笔者认为,用辩证的观点,对课堂提问作逆反处理.应该说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恰当地运用,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即以中学语文教学为视角。对“辩证与逆反”的提问艺术进行讨论。
19-20

应重视引导学生感受课文

摘要:语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涵泳课文。因为语文课不但是认识活动,而且是精神活动、情感活动。选人教材的都是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去认真感悟、揣摩、品味.让学生“钻进去”,“融入”课文,就能使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重视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也符合“教书育人”这一职业要求。
21-22

简约,让预设更精致

摘要:简约语文课堂要求删繁就简.以简驭繁,以约驭博.希望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最简捷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最丰厚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终点:它的特征有六个.即目标简明、内容简要、环节简化、方法简便、媒介简单、用语简洁。语文课堂简约化的根本抓手是内容简约。
22-24

阅读教学要强化“六种意识”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培养良好的阅读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多次试卷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在阅读题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得分很低,大部分学生达不到及格分数;二是一部分学生读不懂题干,答非所问;三是学生脱离文本答题,忽视阅读材料;四是答题不规范,没有层次和逻辑性;五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强。
24-26

“花木”深处见“禅房”——谈散文的深度阅读

摘要:“禅房花木深”是一句很妙的唐诗。它是说奇花异木的幽深之处.藏匿着的是参差错落的禅房。若以此为喻来看散文,是不是可以说,语言是“花木”,而在语言的“花木”深处。藏匿的是思想、感情的“禅房”,读散文,最终就是为了读出这个东西。
26-27
中学语文杂志名师典例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及评点

摘要:时间:2008年11月26日 地点:江苏江阴英桥国际学校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
33-37
中学语文杂志教学反思

吹尽黄沙始到金——《渔父》教学反思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五新选入的屈原的《渔父》,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一番备课之后.笔者在课堂上信心十足地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愉快地进行到教学的最后环节——形象探究.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认为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屈原的选择?”由于屈原“爱国、高洁、坚贞”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原本预设学生会说出“执着、守节”之类的看法。但此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屈原是个傻子,他的选择有点愚蠢。”
38-40
中学语文杂志语言万象

“北”为何当打败仗讲?

摘要:“北”的本义是相违背。《说文·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乖,违反,背离。古代称打败仗时和敌相背的方向逃走为“败北”或“北”.“北”引申指打败仗。“北”在甲骨文时代已普遍借用来表示方向。于是.又造一个“背”字,分担“北”的本义。“北”“背”成为古今字。“北”的本义在古老的成语中还可看到。
40-40
中学语文杂志文本解读

孤独远行 卓尔不群——《老人与海》创作意蕴揭示

摘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直让我感到困惑:老人明明知道深海无比凶险.可他为什么要走那么远?老人明明知道孤身一人势单力薄。可他为什么要咬牙坚持?老人明明知道对手无比强大难以战胜,可他为什么不放弃?
41-42

刘邦无赖说——对元曲《哨遍·高祖还乡》的剖析

摘要:一、历史与文学:大相径庭的两个刘邦形象 以同一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而塑造出大相径庭的形象.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不乏先例。但是,同以刘邦为蓝本、又同以刘邦做了皇帝的第十二年十月“还乡”为创作素材.司马迁和睢景臣却给我们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且尖锐对立的形象.实属罕见。这两个刘邦:一个典雅庄重.是关心民生、对故土乡亲一往情深的贤明君主;一个则低俗卑劣,是恶德昭彰的小人、市井无赖。
42-44
中学语文杂志作文教学

生态学视域下的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生态作文教学是指在和谐、开放的环境下,参照生态“平衡”“系统”等特性.着眼于学生习作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写作主体)、教师、文本、生活世界等元素构成的作文生态系统及其相应效应.探究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思路.让作文展示学生的生命活动。从而提升作文教学的品质。因此。在生态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学会多向倾听,合作共赢。构建作文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5-47

新课标下的实践性作文教学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然而当前作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始终以此现状延续下去。那我们学生的书面表达,甚至是口头表达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在结合自身实践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实践性作文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