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

《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学科教学、教育论坛、能力培养、创新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媒体教学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674-5728
  • 国内刊号:21-1396/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234
  • 创刊时间:200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2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课程改革研究

试论基于图示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摘要: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实质是读者的相关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考虑读者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文本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让学生体验其大脑中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指导他们理解文章,据此论述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读后各阶段的活动。
3-5

突破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瓶颈的尝试——历史与美术学科间教学衔接的研究

摘要:历史与美术学科采取导入引领、并列对接、归纳重组等模式进行教学的衔接尝试,解决了历史必修三教学中力不从心的问题。学科之间教学的衔接,改变了单个学科视角的“阈限”,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6-8
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学科教学

说明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好三“性”——以《松鼠》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告诉我们,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应该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阅读科技作品,《课标》要求“能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面”。这里又提出了科学性。所以,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应做到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三性”统一,但“三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是探讨的重点。
8-9

浅吟低唱通“隔”解意

摘要:古诗词语言形象凝练含蓄,意蕴丰富,能造就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闻一多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指出:“诗这东西的长处就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也就是说,每首渗透作者情感的诗词中皆有独特的意境之美。或刚健,或婉约,或志存高远、卓尔不群,或悲泪潸潸、郁结肠断。但是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却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析词义、品意象、辨感情、赏技巧,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却真正投入诗歌中的激情很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问题在于两个字:化“隔”。
10-11

文言文的三“读”——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文言文的朗读指导策略

摘要: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科书编者只是在第三学段中安排了3篇文言文的课文,分别是第十册的《杨氏之子》、第十一册的《伯牙绝弦》和第-f‘二册的《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相对于现代文的出现频率,教材中这些文言文的数量是很少的,但是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文言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并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
11-12

巧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明确指出了“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中若能很好地运用“阅读期待”,阅读教学就会在课改中更添光彩。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期待,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呢?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尝试和探索,吸取了优秀教师的精华,总结了一些经验。
13-14

挖掘文题潜资源 生成课堂显精彩

摘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文的题目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统领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课文的题目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但在实际教学中,文题常常只作为板书的摆设或一读而过。深究文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为课文教学埋下伏笔,做好铺垫,还能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一、文题三读,读出见解朱熹谓读书有“二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读,口到;看,眼到;读出问题和感受才是心到。
15-1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需要研究者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整合、提升等思维过程,找出问题的根源与实质,而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无不伴随着最基本的思考。在小学阶段,思考力是行动的先行,是创造的源泉,更是数学教学的目标。
16-17

深度关注过程 积累活动经验

摘要: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和主干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深度关注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实践探究活动,数学思维活动和设疑解疑活动。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和谐统一,让学生积累更多能够“带得走的东西”一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18-19

由《认识方程》教学实践谈概念教学

摘要: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在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对概念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认识方程》后,笔者深刻感受到,要践行“若要取之,必先予之”。“取之”即为获得概念或形成概念,“予之”即给予学生充分数学活动的机会。也就是学生在充分感知研究对象,经历丰富的体验后,经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再认等,完成概念的自主建构。下面以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一课的教学谈谈实践体会。
20-21

让儿童数学思维从本真走向全维

摘要:一、梳理:传统的数学思维模式存在的问题(一)数学课堂上渐行渐远的思考力(案例1:苏教版教科书第八册第9页)长春公园的游同价格规定如下表:西街小学四年级同学去公园春游,一班48人,二班49人,三班有52人。(1)每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元?(2)三个班合起来购票,共需要多少元?
22-23

分析磁偏转类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摘要: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来各省市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笔者从事高三物理教学多年,结合教学实践就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及思路做一剖析,以期对爱好物理和高三应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24-26

高中物理学习常见困难及解决策略

摘要: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易出现五类问题,分别是:不能解决原始物理问题、数学知识与物理不同步、缺少自我归纳总结的过程、缺少必要的操作体验和具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每种问题都有具体表现形式和解决策略。
26-27

以学定教动中求活——构建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活动策略

摘要:初中科学教材中数量最多的栏目是“活动”,“活动”一栏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课程目标有效达成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实现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然而,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仍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以学定教”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
28-30
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课例与评析

舟过水无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教学实录及点评

摘要:数学知识的过程性教学主要应关注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即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加强对它们的开发呈现,并试网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长”的全过程,怎样实现把数学知识“生长过程”教学化,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教师二次开发教材,设计数学知识的“生长过程”。
31-34

两次执教《按比例分配》一课的教与思

摘要:《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比”之后进行的一个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利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且在利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初读教材,我觉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都不成问题。
35-37

“放大错误”——直击数学本质属性

摘要:[缘起] 在学校组织的年段互听互学活动中,一位同组的教师执教了苏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放大和缩小》一课。当顺利完成新课教学、配套练习后,教师补充了一道练习题:你能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①)按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吗?
37-38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摘要: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一章的起始课,可以说是平面几何的入门课。线段、射线、直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等复杂图形的基础,可以说是学生接触图形符号化,图形抽象化的开端,同时在情感上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关键一课。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