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麦轮作体系土壤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

作者:陈洁; 梁国庆; 周卫; 王秀斌; 孙静文; 刘东海; 胡诚

摘要:【目的】以湖北武汉地区长期稻麦轮作制度下施肥试验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及活性碳氮组分的影响,为优化稻麦轮作体系下施肥措施,实现土壤固碳减排,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施肥试验开始于1981年,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CK)、施化学氮肥(N)、施化学氮磷肥(NP)、施化学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NPKM)。收集2017年小麦收获后耕层(0—20cm)土壤,测定各小区土壤中的有机碳(SOC)、全氮(TN)、微生物量碳氮(MBC、MBN)、水溶性碳(DOC)、热水溶性有机碳(HWSC)、颗粒有机碳氮(POC和PON)、轻组有机碳氮(LFOC和LFON)及氯化钾浸提氮(KEN,即水溶性无机氮)的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除KEN外,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耕层土壤的各碳氮组分含量,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2)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占SOC的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为POC >LFOC >HWSC >MBC >DOC,各氮组分占TN的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为PON >LFON >MBN >KEN,其中POC占SOC的24.04%~37.64%,PON占TN的12.09%~20.24%,且有机肥处理下POC/SOC、PON/TN显著高于其余处理。3)通过对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有机碳的对施肥的敏感性分析可得,各活性碳敏感性指数均显著高于SOC,且DOC的敏感性最高。4)通过各组分间相关性分析可知,除KEN外,各碳、氮组分间显著正相关,其中DOC与SOC、PON与TN关系更为紧密,表明DOC及PON可较好地反应出SOC、TN的变化情况。【结论】在湖北稻麦轮作地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碳库及氮库,促进了土壤碳、氮的积累,尤其是颗粒有机碳和有机氮(POC和PON)。水溶性碳(DOC)对施肥反应最为敏感,可作为指示该地区有机物早期变化的指示物。

分类:
  • 期刊
  • >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
  • 农业科技
  • >
  • 农业基础科学
收录:
  • 万方收录(中)
  • 知网收录(中)
  •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维普收录(中)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CA 化学文摘(美)
  •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关键词:
  • 长期施肥
  • 稻麦轮作
  • 活性碳
  • 活性氮
  • 敏感指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期刊级别:北大期刊

期刊人气:1602

杂志介绍: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快捷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8-505X
国内刊号:11-3996/S
邮发代号:82-169
创刊时间:1994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3个月
复合影响因子:3.17
综合影响因子: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