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s

  • 11-3996/S 国内刊号
  • 1008-505X 国际刊号
  • 3.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述、研究简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含氯氮肥对太湖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及作物产量的影响557-566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567-577

摘要:【目的】黄淮海地区作为华北平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氮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的现象较为普遍,氮肥损失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本研究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基础上,连续多年监测不同施肥处理下冬小麦田氮素挥发损失量及其规律,探讨减少黄淮海地区麦田氨挥发的有效施肥方式,为提高冬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5年利用水肥渗漏研究池进行试验,以石麦15(SM15)为材料,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处理,在同等施氮量下设置单施尿素(U)、单施牛粪(M)和尿素牛粪1∶1配施(U+M)3种氮肥配比处理,随机区组设计。采用通气法连续4年原位监测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氨挥发损失量、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结果】2011~2015年氨挥发损失量年际间变化较大,最大变幅可达19.69 kg/hm~2,年际间施肥后氨挥发速率变化规律趋势相似。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氨挥发有显著影响,冬小麦季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15 d内,拔节期追肥的氨挥发速率显著高于播种期施用基肥。四年间氨挥发损失量平均达7.26~42.40 kg/hm~2,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量升高1.40~4.84倍,表明施用氮肥显著促进土壤氨挥发;施氮处理的氮肥损失率以U处理最高,达到19.5%,M处理最低,为5.7%,U+M处理为12.3%,介于两处理之间,U+M处理和M处理的氮肥损失率较U处理四年平均分别降低了37.0%和71.1%,表明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显著抑制氨挥发损失。2011~2015年各施肥处理冬小麦产量均以U+M处理最高,达9461.5 kg/hm~2,较U和M处理分别增产6.8%和9.1%。各处理的冬小麦籽粒吸氮量、地上部吸氮量同样以U+M处理最大,较U和M处理分别提高7.1%、12.6%和5.4%、12.9%。U+M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在四年均最高,达41.96%,较U和M处理分别提高16.5%~19.6%和38.6%~58.7%。【结论】综合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有机无机肥配施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CH4和N2O排放578-588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稻田CH4和N2O的排放规律、综合增温潜势和综合排放强度,以期获得降低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灌溉模式和施氮管理。【方法】20152016年在广西南宁市灌溉试验站进行晚稻和早稻大田试验,两次试验均设3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CIR)、“薄浅湿晒”灌溉(TIR)和干湿交替灌溉(DIR)。2种尿素-N和猪粪-N比例:100%尿素-N(FM1),50%尿素-N+50%猪粪-N(FM2)。共设CIR-FM1、TIR-FM1、DIR-FM1、CIR-FM2、TIR-FM2和DIR-FM2 6个处理,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分析了早晚稻生育期内CH4和N2O累积排放量和综合增温潜势,并结合产量分析了CH4和N2O综合排放强度。【结果】DIR下FM2处理早稻产量和两季总产量比FM1处理分别提高18.8%和17.7%,FM2下TIR和DIR模式早稻产量分别比CIR模式提高20.9%和37.4%以及DIR模式两季总产量比CIR模式提高21.5%。不同处理早晚稻生育前期CH4排放通量较高,生育中后期CH4排放通量较低。水稻生育期内TIR和DIR模式CH4累积排放量低于CIR模式,FM1处理CH4累积排放量低于FM2处理。不同处理早晚稻生育前期N2O的排放通量为负值或者较低,N2O排放主要集中在晒田完成复水之后及成熟期稻田水分落干时,DIR模式N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CIR模式,FM2处理N2O累积排放量高于FM1处理。不同处理稻田CH4和N2O的排放彼此间存在消长关系。CH4对综合增温潜势的贡献率达99%以上,而N2O的贡献率不足1%。3种灌溉模式下FM1处理CH4或N2O增温潜势、CH4和N2O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均低于FM2处理,2种施氮处理下TIR和DIR模式CH4和N2O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低于CIR模式。【结论】与常规灌溉相比,“薄浅湿晒”灌溉水稻产量和N2O排放有所提高,但是降低CH4排放量及CH4和N2O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干湿交替灌溉增加水稻产量和N2O排放,但是降低CH4的�

秸秆还田的小麦–玉米农田N2O周年排放的量化分析589-596

生育期水分调控对甘肃河西地区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597-605

摘要:【目的】针对河西地区水资源短缺、作物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河西地区春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以期探索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土壤水分调控模式。【方法】以春小麦‘永良4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根据前期的滴灌施肥试验,施氮量为N 180 kg/hm2,在春小麦生育期设置5个土壤水分下限(W1、W2、W3、W4和CK)控制水平,研究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河西地区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和转运及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1)一定的施肥水平下,土壤水分下限的增长会增加各处理小麦的生育期总灌水量,以充分灌溉(CK)处理最大,分别比W1、W2、W3、W4处理高26.6%、15.0%、9.3%和4.8%。2)灌水量的增加会促进小麦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同化,与W4处理相比,W1、W2、W3处理的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减少29.3%、23.0%和15.5%,CK与W4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3)成熟期各处理小麦营养器官中氮素吸收量以CK处理最大,分别比W1、W2、W3、W4处理高28.2%、28.6%、19.2%和12.7%,但其子粒中的氮素吸收量比W4处理显著低10.4%。开花期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子粒的转移量和转移率均以W4处理最大,分别比W1、W2、W3、CK处理显著增加40.4%、28.0%、10.6%、10.0%和6.8%、3.5%、1.3%、6.9%,但W4处理小麦氮素转移量对子粒的贡献率最小(76.2%)。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加,各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产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在W4处理下获得最大值。4)在一定施肥水平下,灌水量的增加会加大硝态氮向土壤深处运移,不利于小麦植株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利用。5)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小麦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成熟期0—100 cm土层内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以W4处理最小,分别比W1、W2、W3和对照(CK)处理减少9.6%、7.2%、6.6%和1.4%。【�

免耕覆盖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606-614

摘要:【目的】在旱区农业生产中,保护性耕作因具有保持水土、增产增收的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效应因地域环境、气候条件和栽培体系而异。本研究比较了半湿润易旱区旋耕垄作、免耕和免耕覆盖3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本地区筛选优化保护性耕作方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于2014年和2015年6~10月份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旋耕垄作(RT)、免耕(NT)和免耕覆盖(NTM)3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副区为施氮(N230)和不施氮(N0)2个施氮处理。【结果】1)与免耕和旋耕垄作相比,免耕覆盖处理可提高夏玉米耕层土壤生育期内含水量,降低高温季节耕层土壤温度,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两年籽粒产量平均值的增幅分别为13.2%和41.8%;2)与旋耕垄作相比,免耕和免耕覆盖处理可显著降低夏玉米耗水量、增加地上部吸氮量,提高夏玉米的水、氮利用效率。其中,免耕和免耕覆盖的水分利用效率较旋耕垄作分别显著增加7.1和10.3 kg/(hm2·mm),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3.8百分点和10.1百分点;3)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能够促进夏玉米生长,提高地上部吸氮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施氮各处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较不施氮处理显著提高49.5%和50.5%。【结论】免耕和免耕覆盖尤其是免耕覆盖可有效调节土壤水热变化,解决本地区夏玉米生产中苗期干旱少雨导致的土壤水分匮乏问题,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根系高效铵吸收系统是玉米获取氮素的重要补充机制615-62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株根系铵吸收特征研究,揭示旱地玉米的氮素营养特征,研究结果为玉米补充氮素营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高产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模拟了玉米植株生长中的氮素营养环境,研究了玉米幼苗生长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反应;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重点研究了不同供氮状况下玉米根系对NH4+的吸收特征,并与其吸收硝态氮的规律进行了比较;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初步揭示了玉米根系中的铵吸收蛋白(AMT)基因对铵的响应特征。【结果】单一供应铵态氮条件下,玉米地上部鲜重、全株干重及根系含氮量与纯硝态氮条件下相近,表明铵态氮也可作为玉米的有效氮源。非损伤微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幼苗根系铵吸收过程呈典型的高亲和吸收特征(表观Km值约为60μmol/L),推测这一过程是由高亲和的转运体蛋白介导。氮饥饿预处理使根系的铵吸收速率Vmax和Km值分别降低了约3倍和1倍。这一现象与水稻等作物不同,暗示玉米的铵吸收过程可能不存在反馈抑制现象。另外,介质中硝态氮的存在对根系的铵吸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效果>20%);在供试微摩尔浓度范围内,根系对NO3–(100μmol/L)的吸收速率显著低于对相同浓度NH4+的吸收。进一步对主要在玉米根系中表达的铵吸收蛋白基因Zm AMT1;1a和Zm AMT1;3的定量PCR分析表明,上述基因在维持供铵状态下的表达量较缺氮处理均有显著提高,与铵吸收测定结果相符。【结论】玉米根系中保留着高效铵吸收系统,在低硝态氮浓度下,该系统对铵态氮的高效吸收可作为其获取足够氮源的一个重要的机制。高硝态氮则抑制玉米根系对铵态氮的吸收,以避免氮素吸收利用系统在功能上的冗余。

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622-631

水肥一体化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实现油菜减氮增效研究632-640

摘要:【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方式下减氮施肥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施用的最适减氮量,为减少氮素损失、提高蔬菜生产中氮素利用率和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5±1)k Pa],设不施氮肥(T1)、尿素150 kg/hm~2(T2)、尿素150 kg/hm~2+10%DCD(双氰胺)+1%HQ(氢醌)(T3)、尿素127.5kg/hm~2+10%DCD+1%HQ(T4)、尿素105 kg/hm~2+10%DCD+1%HQ(T5)共5个处理。监测了油菜生长期间供水量、土壤含水量、油菜生长指标及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的变化,分析调查了收获后油菜的产量、品质指标和养分含量。【结果】在油菜生长期间,负压灌溉各处理的总出水量非常接近(12174~13869 m L)。当施肥量相同时,与不添加抑制剂处理(T2)相比,施用硝化和脲酶抑制剂(T3)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提高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油菜产量25.2%,提高氮肥利用率85.2%,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51.9%。与不添加抑制剂处理(T2)相比,减氮15%~30%同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产量、品质、养分吸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并能够抑制硝化作用,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减氮30%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的处理(T5)能将油菜产量提高15.9%,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8.4%、21.5%和27.8%,氮肥利用率提高1.26倍,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降低66.6%。【结论】适当减氮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均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而且能减少油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在本试验负压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氮30%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即尿素105 kg/hm~2+10%DCD+1%HQ不仅效果最佳,还降低了因氮肥投入高而造成硝酸盐累积的风险。

磷肥中腐植酸添加比例对玉米产量、磷素吸收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641-648

摘要:【目的】腐植酸可提高磷肥的肥效,对于其在磷肥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可为我国磷肥的“增效减量”提供依据。【方法】将腐植酸增效剂按1%、5%、10%和20%的比例添加到磷酸一铵中,制成四种腐植酸磷肥试验产品(HP1、HP2、HP3和HP4),利用土柱栽培试验研究在等磷量(施P2O5量0.1 g/kg干土)投入及等肥料重量(施磷肥实物量0.16 g/kg干土,即施P2O5量分别减少1%、5%、10%、20%)投入情况下,腐植酸磷肥对玉米产量、磷素吸收利用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1)在等磷量施用情况下,与普通磷肥(P)相比,四种腐植酸磷肥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增加4.5%13.6%,且腐植酸添加量越大产量越高,均显著高于普通磷肥处理;在等肥料重量施用下,随着腐植酸磷肥施入P2O5量的减少,玉米籽粒产量逐渐降低,当P2O5施用量减少20%时籽粒产量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仍未显著降低。2)腐植酸磷肥处理在等磷量施用下较普通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磷吸收量和地上部吸磷总量,分别增加6.0%15.4%和6.3%14.0%,但秸秆磷吸收量无显著变化;当腐植酸磷肥施入P2O5量减少20%时籽粒磷吸收量和地上部磷吸收总量会显著低于普通磷肥处理。3)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在等磷量施用下,腐植酸磷肥的表观利用率提高5.913.1个百分点,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6.5%79.1%、4.5%13.5%,且均达到显著水平。4)施入腐植酸后主要影响0—50 cm土层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其中15—3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增加最为显著,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增加18.1%36.6%。【结论】腐植酸增效剂在1%20%的添加比例范围内对磷肥均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提高玉米产量、磷素吸收量及磷肥利用效率,并可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且腐植酸添加量越大效果越好;利用腐植酸的增效作用来减少磷肥施用量是可行的,在当前磷肥施用量的基础上可减少磷肥用�

不同施磷水平下AM真菌发育及其对玉米氮磷吸收的影响649-657

摘要:【目的】不同丛枝菌根(a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菌种(株)因其分离地点及宿主的不同,其生理发育与生态功能差异显著,尤其是土壤养分状况对其影响更明显。研究不同土壤磷水平对AM真菌侵染宿主及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以及不同AM真菌对玉米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可以深化了解AM真菌与土壤磷的关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土壤灭菌后分别添加0、50、200、500 mg/kg 4个水平的磷营养(P0、P50、P200、P500),并分别接种6种AM真菌,以不接种为对照。测定了AM真菌侵染率、丛枝丰度、孢子数、菌丝密度、玉米植株氮磷比(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讨论了不同土壤磷水平与AM真菌生长发育间的关系,以及AM真菌对玉米吸收利用氮、磷的影响。【结果】在P50条件下,AM真菌的侵染率、根内丛枝结构、根外生物量(孢子数、菌丝密度)显著高于不加磷P0和P200和P500处理,而且AM真菌侵染及生长发育指标在高磷水平时,显著下降。不同磷水平处理下,不同AM真菌对玉米的侵染能力及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在P0和P50条件下,接种G.m处理侵染率达到75%,菌丝密度达240 m/g,显著高于其他五个AM真菌。AM真菌C.c、R.a、C.et的菌根侵染状况及生物量次之,D.s、D.eb最差。在高磷P200和P500条件下,仅有F.m真菌处理的侵染状况及生物量最高。在P0、P50水平下,接种F.m、R.a、D.eb显著降低了植株氮含量;在不加磷(P0)水平下,接种处理均显著促进了玉米植株中磷含量的提高,在P50水平下,F.m植株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在P0、P50、P200水平下,接种AM真菌处理降低了玉米植株中N/P比,且不同菌种间存在差异,接种真菌F.m处理的N/P比明显最低。【结论】土壤添加低量磷(50 mg/kg)更适合AM真菌的侵染及生长发育,也利于菌根效应的发挥。侵染能力及效应以耐高磷菌种F.m最好,然后依次为C.c、R.a、C.et。在适量

等养分条件下稻草还田替代双季早稻氮钾肥比例的研究658-668

摘要:【目的】研究等量氮磷钾养分投入条件下,长期稻草原位全量还田配施化肥对双季早稻氮(N)、磷(P)、钾(K)养分吸收累积、转运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南方稻区稻草资源有效利用,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及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西温圳部级耕地质量监测点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陆两优996为供试材料,在不施化肥和施用化肥基础上设稻草还田、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共6个处理,除空白对照外,所有处理养分投入量相等。于2015年在早稻移栽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取地上部植株样,分析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N、P、K含量和累积量以及转运比例,并计算N、P、K养分利用效率。【结果】稻草还田提高了水稻产量,施肥条件下稻草还田处理比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处理平均增产2.9%6.4%,比不施肥区产量增幅高达23.8%26.0%,且差异达显著水平。无论是施肥区处理,还是无肥区处理,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处理相比,稻草还田植株中K含量及N、P、K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均较高,而N、P含量在生育后期较高,N、P、K积累量以施肥区处理大于相应的无肥区处理;稻草还田提高水稻N、P、K养分农学效率、回收率和养分偏生产力,且N、K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显著增加K的收获指数;稻草还田还提高了抽穗至成熟期茎鞘中N、P、K的转运量、转运率及转移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而叶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稻草还田配施化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同时还可以调节N、P、K养分的积累和转运,提高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本试验条件下,稻草还田可替代化肥氮肥(N)29.5%、磷肥(P2O5)4.0%和钾肥(K2O)50.0%。综合考虑,稻草还田相比稻草烧灰还田而言是南方稻区土壤养分管理实现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同施肥措施提高南方黄泥田供钾能力及钾素平衡的作用669-677

摘要:【目的】基于连续30年南方低产黄泥田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土壤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与钾素盈亏特性,明确钾肥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以期为黄泥田钾素肥力定向培育及水稻钾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定位监测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全部稻草还田(NPKS)四种施肥处理代表性年份耕层土壤钾素含量动态变化,分析各形态钾素间及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并于相邻集中年份2010、2011、2013、2014年采集植株样品以评价土壤钾素水平、土壤钾素盈亏、植株养分对钾肥投入量的响应。【结果】30年施肥处理下,土壤全钾含量平均较CK增加2.2%~5.0%,且双季稻年份不同处理差异较单季稻年份大,速效钾含量历年平均较CK增加43.9%~102.4%,以NPKS增加最为明显,而不同处理的土壤缓效钾含量无明显差异。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全钾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与有机碳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施肥处理提高了收获期植株钾含量与累积量。NPKS处理每年盈余钾素(K2O)101.1 kg/hm2,其余处理每年亏缺幅度为–89.4~–18.6 kg/hm2。钾肥用量、速效钾含量、土壤钾素盈亏量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推算出外源钾肥(K2O)每年投入量达到161.8 kg/hm2时,土壤钾素处于持平状态,其对应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为95.3mg/kg。钾肥用量、速效钾含量、土壤钾素盈亏量及籽粒钾含量均与植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增产效果与土壤钾肥投入量、速效钾含量及钾素盈亏量有关。黄泥田土壤速效钾较缓效钾、全钾更直接反映生产力水平。长期施肥提高了黄泥田土壤全钾与速效钾含量,NPK化肥加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钾素盈余与提升速效钾效果要明显优于单施NPK化肥或NPK肥配合粪肥。

长期施肥对棕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丰度的影响678-685

摘要:【目的】氨氧化是氮转化过程的限速步骤,其由氨氧化微生物所驱动。本研究旨在探明37年玉米–大豆轮作施肥条件下影响棕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变化规律。【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耕层土壤(0—20 cm)为材料,选取其中9个施肥处理进行取样分析:不施肥(CK)、低量氮肥(N1)、高量氮肥(N2)、氮磷肥(N1P)、氮磷钾肥(N1PK)、高量有机肥(M2)、高量有机肥+低量氮肥(M2N1)、高量有机肥+氮磷肥(M2N1P)、高量有机肥+氮磷钾肥(M2N1PK)。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氨氧化微生物丰度,通过对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和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冗余分析找出影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主要因素。【结果】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p 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明显高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总体呈现有机肥处理>化肥处理>CK;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 H值,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其中N2处理的土壤pH最低,M2处理的土壤pH最高。不同施肥处理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为0.94×1065.77×106 copies/g干土,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为3.56×1061.22×107 copies/g干土;施用有机肥处理AOB和AOA丰度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其中M2处理的AOB和AOA丰度最高,单施氮肥处理的AOB和AOA丰度最低。冗余分析(RDA)表明,影响棕壤AOB和AOA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且与AOB和AOA丰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长期轮作施肥显著改变了棕壤的化学性质,从而对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产生了显著影响。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及AOB和AOA的丰度,对维持土�

药用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土壤细菌群落演替特征686-695

不同种植年限黄瓜温室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比较696-703

摘要:【目的】针对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以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为研究重点,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生态系统间的差异,进而探讨不同种植年限温室土壤的健康状况。【方法】采集8年、10年、13年和16年温室黄瓜土壤,以1年露地土壤为对照,采用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种植年限共观测到土壤线虫属21个,全部为优势属和常见属;线虫总数和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在不同种植年限的分布依次为10年>16年>13年>8年>1年,线虫总数种植年限之间差异显著,范围为每100 g干土61~437条;线虫群落生态指数对种植年限有不同的响应,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在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的分布为16年>13年>1年>8年>10年,均匀度指数J为13年>16年>1年>8年>10年,而优势度指数λ的分布则为10年>16年>13年>8年>1年,5种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的NCR指数在0.6~9.8之间,WI分布为1年>8年>13年>16年>10年;线虫成熟指数MI在种植16年的温室土壤中最小,相反PPI/MI值则在种植16年的土壤中最大;丰富度指数SR随种植年限呈先升高后降低,10年的最低;线虫区系分布结果显示,除种植10年黄瓜土壤的样点落在第Ⅳ象限外,其余种植年限黄瓜土壤的样点均落在第Ⅰ象限。【结论】综合分析得出,连续种植会使土壤变得贫瘠,健康状况变差,受干扰程度变大,种植10年土壤线虫多样性、稳定性最差,土壤环境已受胁迫。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704-711

摘要:【目的】盐分胁迫是滨海盐渍土上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研究不同功能性改良物料对消除和减轻这一障碍因子的作用,为改良盐渍化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青麦6号’为供试材料,在滨海盐渍土上进行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为空白对照(CK)、含钙物料的磷石膏(PG)和脱硫石膏(FGD)、调酸物料的硫酸亚铁(FS)、含碳材料的牛粪(M)以及含碳和调酸物料的腐植酸(HA)和糠醛渣(FRs),分析比较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施加改良剂降低了土壤表层(0—20 cm)的pH值,作为酸性材料的腐植酸、糠醛渣和硫酸亚铁效果明显,土壤的pH值较对照分别降低了0.10、0.11和0.11;施改良剂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钠的吸附比(sodium adsorption ratio,简称SAR),磷石膏和脱硫石膏提供充足的钙离子用于置换土壤中交换性钠离子,明显降低了不同土层中的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SAR值,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中,磷石膏和脱硫石膏对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SAR值的降低效果明显,其中施加磷石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5.5%和18.3%(0—20 cm)、28.2%和28.6%(20—40 cm)、36.5%和36.5%(40—60 cm),施加脱硫石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4.9%和27.9%(0—20 cm)、27.6%和26.3%(20—40 cm)、24.5%和25.0%(40—60 cm);施加改良剂增加了小麦成熟期的穗数,其中磷石膏、脱硫石膏和糠醛渣改良效果显著,分别较对照增加27.6%、24.5%和18.6%,并分别提高小麦的产量26.7%、17.8%和17.8%。【结论】酸性物料的糠醛渣、腐植酸和硫酸亚铁,可以明显降低土壤pH值和增加小麦苗期的茎蘖数量,综合考虑改良剂对土壤pH、Na~+含量、SAR值和小麦群体数量的影响,含碳的调酸物料的糠醛渣效果较好;含钙物料的磷石膏和脱硫石膏,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a+含量以及SAR值,增加�

耐盐和非耐盐大麦幼苗叶片抗氧化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对NaCl胁迫的反应差异712-720

摘要:【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耐盐和非耐盐品系大麦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反应差异。【方法】以耐盐品系12pj-118和非耐盐品系12pj-045为材料进行了水培试验。营养液中设定了6个NaCl浓度:0、100、200、300、400、500 mmol/L。在大麦苗生长至3叶1心时,取样分析测定叶片中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结果】随着NaCl胁迫的增加,2个品系的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均逐渐增加,耐盐品系12pj-118的增幅均小于非耐盐品系12pj-045;SOD、POD、CAT、APX、GR活性、As A含量、GSH含量和As A/DHA比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2pj-118的SOD、POD、CAT活性在各NaCl浓度胁迫下的增幅大于12pj-045,降幅小于12pj-045;12pj-118的APX、GR活性在同一盐浓度胁迫下的增幅均大于非耐盐品系12pj-045,降幅小于12pj-045;在各NaCl浓度下,12pj-118的As A含量和As A/DHA比值较对照增幅均大于12pj-045;GSH/GSSG比值呈波状变化,12pj-118在较高NaCl浓度下,仍能够维持较高的GSH含量和GSH/GSSG比值。显示12pj-118较12pj-045有较强的耐盐性。【结论】耐盐和非耐盐品系大麦叶片抗氧化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在NaCl胁迫下的反应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盐胁迫增强,耐盐品系12pj-118叶片SOD、POD、CAT、APX和GR活性、As A和GSH含量增幅均大于非耐盐品系12pj-045,降幅小于12pj-045,表明叶片抗氧化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与大麦幼苗抗盐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