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s

  • 11-3996/S 国内刊号
  • 1008-505X 国际刊号
  • 3.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述、研究简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作物硝态氮转运利用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217-223

摘要:【目的】铵态氮(NH_4~+)和硝态氮(NO_3~–)是作物氮素吸收利用的主要形态,旱作作物NO_3~–的累积与利用是氮素营养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理解作物NO_3~–的转运和利用关系及作物体内NO_3~–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NUE)高低的问题。【主要进展】作物吸收的NO_3~–分为被作物直接利用、分泌到根外、储存在液泡和向地上部分运输四种途径。其中NO_3~–短途分配(液泡NO_3~–分配)和长途转运(地上、地下部NO_3~–的转运)共同调控着NO_3~–的利用效率,进而影响作物的NUE。液泡NO_3~–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只有分配到液泡外细胞质中的NO_3~–才能被作物迅速代谢和利用;同时有更大比例的NO_3–分配到地上部分,使得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进行NO_3–代谢和能量转换,从而提高了作物的NUE。此外,液泡对NO_3–起到分隔作用,储存在液泡中的NO_3–并不能对NO_3–转运相关基因(如NR、NO_3–长途转运基因NRT1.5和NRT1.8)起到诱导效果;只有分配在液泡外原生质体中的NO_3–才能对NO_3–诱导基因产生强烈的诱导。因此,作物细胞原生质体中液泡内、外NO_3–的分配不仅影响了NO_3–的同化利用,而且直接影响了NO_3–的长途转运。【展望】本文对植物原生质体中液泡内、外NO_3–的短途分配和地上、地下部间NO_3–的长途转运机制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物地上、地下部NO_3–长途转运和液泡NO_3–短途分配的关系,以及更好地揭示作物NUE对NO_3–转运和利用的响应机理提供参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蚕豆增加直径为0.3~0.7mm的中等根系根长适应土壤异质养分供应224-230

摘要:【目的】土壤养分通常呈异质分布。蚕豆根系具有很强的养分活化能力,苗期蚕豆的生物量积累对土壤养分供应不敏感,研究蚕豆根系形态对异质养分供应的响应,为挖掘作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生物学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四个处理:均质供应低量氮磷钾养分;异质供应低量氮磷钾养分;均质供应高量氮磷钾养分;异质供应高量氮磷钾养分。测定蚕豆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根际过程和地上部养分吸收。【结果】蚕豆地上部生物量在3.0~4.0 g/pot之间,根系生物量是地上部生物量的20%左右,四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在低养分土上,异质养分供应处理的蚕豆总根系长度比均质养分供应高46.0%。异质养分供应诱导了中等根系(0.3~0.7 mm)的增生,增加了根系总长度。在高养分土上,未供应养分一侧的蚕豆根系长度为1.7 m/pot,明显高于供应养分的一侧54.5%,后者与均质养分供应的根系长度无明显差异。无论低养分还是高养分土处理,直径为0.3~0.7 mm的中等根系都是蚕豆根系的主体,分别占总根长的67.5%和73.1%。蚕豆比根长在40.0~65.0 m/g之间。在低养分土上,异质养分供应蚕豆两侧的比根长显著高于均质养分供应处理41.4%和43.8%,但两侧比根长并无明显差异,说明异质养分供应能够减少根系的直径,增加根系的表面积。蚕豆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在PNP 0.22~0.53μmol/(g·h)(干土)之间。在低养分土中,均质与异质供应养分两侧的根际磷酸酶活性并无显著性差异。蚕豆根系分泌的有机酸阴离子种类有苹果酸阴离子、柠檬酸阴离子和琥珀酸阴离子,每种有机酸阴离子浓度在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处理蚕豆地上部养分浓度均在养分亏缺临界浓度之上。养分供应方式和强度对蚕豆地上部的氮磷钾浓度和吸收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蚕豆根系能够感知

土壤N2O排放量和小麦、玉米效益俱佳的吡啶喷涂尿素适宜用量研究231-237

摘要:【目的】粮田过量施用氮肥造成土壤向大气排放N_2O增多,土壤氮素表观损失提高,为实现粮田安全生产,研究吡啶喷涂尿素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内土壤N_2O排放和氮素表观损失、籽粒产量和净收益的影响。【方法】按照1.1‰的比例将2-氯-6-三氯甲基吡啶喷涂在尿素表面制成吡啶喷涂尿素,进行了玉米、小麦田间试验。在磷、钾养分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设置4个吡啶喷涂尿素施用水平,玉米分别为0、180、270和360kg/hm~2,小麦分别为0、150、225和300 kg/hm~2,调查作物产量和施肥效益;在2茬作物生长期间采用静态箱法收集气体,测定土壤N_2O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各处理玉米和小麦季基肥和追肥后均出现显著的N_2O排放峰,土壤N_2O排放、氮素表观损失、N_2O排放强度等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玉米季,吡啶喷涂尿素用量270和360 kg/hm2间无显著差异,2处理玉米分别较不施氮肥净增收5208.0和5425.4 yuan/hm2;小麦吡啶喷涂尿素用量为225 kg/hm2时,籽粒产量和净收益均最大。整个轮作季,与N3处理(玉米和小麦季分别施用吡啶喷涂尿素360和300 kg/hm2)相比,N2(玉米和小麦季分别施用吡啶喷涂尿素270和225 kg/hm2)处理的作物产量相当,但土壤N_2O排放量减少1.51 kg/hm2,土壤氮素表观损失减少39.4 kg/hm2,施氮肥量减少165 kg/hm2,净增收提高405.3 yuan/hm2。【结论】玉米–小麦轮作季吡啶喷涂尿素用量分别为270和225 kg/hm2时增产增收,且土壤N_2O排放和氮素表观损失较少。

不同有机肥和氮磷组合对旱地小麦的增产机理研究238-243

摘要:【目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为作物提供更全面的养分,改善光合性能而提高产量。为进一步挖掘旱地小麦的增产潜力,2012~2014年,在山西省临汾市丘陵旱地开展了有机肥与氮磷配施对小麦增产效果与机理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裂区设计,有机肥为主区,设施羊粪22.5 t/hm~2(M_S)、猪粪22.5 t/hm~2(M_P)、精制有机肥2.25 t/hm~2(M_O);氮磷配施量为副区,设不施氮、磷肥(N_0P_0),N 105 kg/hm~2、P_2O_5 75 kg/hm~2(N_(105)P_(75))、N 150kg/hm~2、P_2O_5 105 kg/hm~2(N_(150)P_(105))。供试小麦品种‘晋麦92号’,生育期测定旗叶SPAD相对值、籽粒灌浆参数、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期籽粒产量。【结果】有机肥与氮磷配施均使小麦灌浆后期SPAD相对值下降缓慢。单施有机肥时,猪粪使小麦灌浆中期SPAD相对值和平均灌浆速率最高,精制有机肥使灌浆后期SPAD相对值最高,灌浆持续期延长最多,茎叶转移量和穗部积累量最高。有机肥与氮磷配施时,M_SN_(150)P_(105)、M_PN_(105)P_(75)、M_ON_(105)P_(75)有利于提高旗叶后期SPAD相对值,延长灌浆持续期,使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有机肥与氮磷配施较单施有机肥成穗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以M_SN_(150)P_(105)产量最高,其次是M_PN_(105)P_(75),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山西南部丘陵旱地小麦有机肥与适量化肥配施,使成穗数增加,并可以改善光合特性,延长灌浆持续期,增加千粒重实现增产。本研究中,施羊粪22.5 t/hm2时,配施纯N 150 kg/hm2、P_2O_5 105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施猪粪22.5 t/hm2时,配施纯N 105 kg/hm2、P_2O_5 75 kg/hm2可实现减施高产。

不同氮肥种类和亏缺灌溉对切花百合品质的影响244-253

摘要:【目的】氮素营养和土壤水分是影响百合切花生长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氮肥配比和灌溉量对百合生长、切花期、切花观赏品质、瓶插寿命和瓶插期间叶片和花被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百合切花生产的水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方百合‘索邦’为材料,在施氮(N)量相同情况下,盆栽试验设5种氮素处理,即单施尿素,单施铵态氮肥,单施硝态氮肥,铵态氮∶硝态氮(50%∶50%)、尿素氮∶硝态氮(50%∶50%);2个灌水水平,即正常灌溉(苗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θ_f和现蕾期后70%~80%θ_f,θ_f是田间持水量)和亏缺灌溉(苗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60%θ_f和现蕾期后60%~70%θ_f)。在百合停止生长后,测定了株高和茎粗、花朵数量、花径、瓶插寿命,开花第7天和第14天百合叶片和花被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结果】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配施处理百合株高最高,花朵数量最多,切花瓶插寿命最长,开花第7天和第14天叶片和花被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并缓解叶片和花被片中的丙二醛积累。与正常灌溉相比,亏缺灌溉对百合株高、花朵数量、花径、切花瓶插寿命以及开花后叶片和花被片中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含量的影响因不同氮肥处理而异。在两种灌水水平下,单施尿素、尿素和硝态氮肥配施以及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配施处理切花期分别为100 d、90 d和85~86 d。在正常灌溉条件下,单施铵态氮肥和单施硝态氮肥切花期差异不大,为85~86 d;而在亏缺灌溉条件下,单施硝态氮肥切花期为91 d,而单施铵态氮肥为87.5 d。【结论】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配施可以提高百合株高和花朵数量,缩短百合切花期,延长切花瓶插寿命,从而提高百合切花品质。而亏缺灌溉对百合切花质量的影响因不同氮肥处理而异。

低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的营养效应研究254-261

摘要:【目的】探讨低量施钾条件下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营养效应的影响和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的作用。【方法】采用酸性紫色土在西南大学进行了大白菜盆栽试验。在所有处理均施N 200 mg/kg和P_2O_5 100 mg/kg的基础上,试验设不施钾,低钾量(K_2O 75 mg/kg土),适量钾(K_2O 105 mg/kg土),低量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1.13、1.88 mg/kg土,共5个处理。在大白菜生长68天后收获,测定了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养分吸收量及钾素利用效率、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低量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增产作用极显著,配施氮磷钾肥总量的0.3%(1.13mg/kg土)时白菜产量增加21.5%;配施纳米氢氧化镁使白菜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值分别提高5.3%~10.3%、4.0%~6.1%、4.8%~8.9%和4.3%~8.7%。提高白菜抗氧化能力,使白菜胡萝卜素、总酚和类黄酮等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提高7.6%、6.2%和6.8%~20.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提高9.8%~18.8%、10.7%~11.2%和7.4%~9.9%。配施纳米氢氧化镁促进白菜养分吸收,白菜磷、镁含量分别提高3.8%~16.9%、11.1%~24.9%,氮、磷、钾和镁吸收量分别提高9.1%~10.2%、13.2%~32.3%、8.4%~14.4%、26.6%~39.7%,钾素偏生产力、钾素农学效率、钾素生理效率和钾素利用率分别提高20.6%~23.7%、74.5%~77.6%、27.4%~36.5%和14.6%~25.0%。低钾与纳米氢氧化镁配施的效果以配施氮磷钾肥总量的0.3%好于配施0.5%(1.88 mg/kg土)。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对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11.5%~12.9%,有利于改善白菜卫生品质。【结论】综合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养分含量和吸收量、钾素利用效率和营养品质,以配施氮磷钾肥总�

溶磷菌株组合的溶磷效应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262-268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革兰氏阴性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HA0、F113、Phl1c2、PF5与阳性菌Bacillus megaterium X14为研究对象,通过各菌株及菌株组合的溶磷能力评判组合效果,并进一步通过玉米盆栽试验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菌株在NBRIP培养基中对难溶磷源Ca_3(PO_4)_2的溶解能力评价各菌株及菌株组合的溶磷能力,测量接菌处理后的玉米干重、株高和全磷含量评价各菌株和菌株组合的盆栽应用效果。【结果】1)纯培养实验中CHA0、F113、Phl1c2、PF5在NBRIP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可溶磷含量均显著高于X14,且4株阴性菌两两组合后,培养基中可溶磷含量显著高于对应的阴性菌与阳性菌的组合,即阴性菌组合后的溶磷效果高于阴性菌与阳性菌组合后的溶磷效果。2)单菌比较,盆栽试验接种阳性菌X14对玉米生长及全磷吸收累积量的效果与阴性菌的差异不及室内实验显著,说明该阳性菌盆栽应用效果较好。比较菌株组合的处理,发现接种阴性菌与阳性菌组合的处理,其对玉米生长及全磷吸收累积量的效果与接种对应的阴性菌组合的处理效果相近,甚至显著高于一些阴性菌组合。3)综合比较室内实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发现阳性菌X14虽然在培养基中溶磷效果差,但在盆栽试验中,无论是单菌还是与阴性菌组合后的处理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溶磷效果,且部分阴性菌与该阳性菌配合后,在玉米盆栽应用中促生和溶磷效果最佳。【结论】与阴性菌组合相比,阳性菌与阴性菌组合室内溶磷效果均较差,但盆栽应用效果良好,甚至优于部分阴性菌组合,表明筛选溶磷菌株组合时,单一的室内纯培养结果不能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应同时结合盆栽的促生及溶磷效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投稿须知F0003-F0003

摘要:1.本刊是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办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2008年和2011年连续荣获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7年度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中心(CABI)文摘数据库等收录。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11-3996/S;国际刊号ISSN1008-505X。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A4),260页,单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