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专题详述、研究简报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 国际刊号:1008-505X
  • 国内刊号:11-3996/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169
  • 创刊时间:199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17
  • 综合影响因子:2.76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深松和施氮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摘要:于2010年和2011年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在旋茬和旋茬后深松条件下常规尿素分次施用和控释尿素对郑单958夏玉米的花后氮素积累、 分配、 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耕作措施下,氮素积累及其向子粒的分配量均表现为控释尿素>普通尿素两次施用>普通尿素一次施用>不施氮处理;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玉米氮素积累及其向子粒的分配量均表现为深松大于旋茬处理。深松并施用控释尿素处理的夏玉米在两年试验中的子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均为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可见,与传统的旋茬耕作和施肥方式相比,深松耕作和施用控释尿素均能显著提高郑单958夏玉米的氮素利用率和产量。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为玉米的氮素高效利用和产量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
790-798

种植翻压二月兰配施化肥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华北地区种植翻压冬绿肥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玉米减量施肥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F0)、 习惯施肥(F100)、 单施绿肥(F0+G)以及绿肥与不同比例的化肥配施(化肥习惯用量的70%、 85%、 100%)(F70+G、 F85+G、 F100+G)6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和化肥绿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增加地上部总养分量和不同器官养分的累积量,改善养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与F0比较, F100、 F70+G、 F100+G 和F85+G处理的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01.4、 108.4、 115.5和130.4 g/plant,增幅达120.9%、 129.2%、 137.6%和155.3%。翻压绿肥后,化肥减量15%的处理(F85+G)春玉米子粒产量增加29.0 g/plant、 地上部吸氮量增加0.65 g/plant,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F100;绿肥配施100%的化肥和化肥减量30%的处理(F100+G、 F70+G)玉米生物量、 养分吸收量与习惯施肥(F100)无明显差异。翻压绿肥配施不同比例化肥的 3个处理与F100相比玉米子粒养分累积量及分配比例没有明显差异。
799-807

氮硅配施对冬小麦生育后期蚜虫密度及抗虫生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摘要:试验采用氮(N)和硅(SiO2)两因素 2×3完全均衡方案和随机区组设计,氮(N)设180 kg/hm2、 270 kg/hm2两个水平,分别配施0 kg/hm2、 75 kg/hm2和150 kg/hm2 三个水平的硅肥(SiO2),研究氮配施硅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麦长管蚜盛发期蚜虫密度及抗虫生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增加平均麦蚜密度的效应与冬小麦叶部、 穗部平均可溶性糖、 平均总酚,叶部平均单宁含量的降低和叶部、 穗部平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有着密切关系;施硅降低冬小麦平均蚜虫密度的效应与施硅增加冬小麦叶部和穗部平均可溶性糖、 平均总酚、 平均单宁含量有关系密切。高硅削弱施氮增加小麦蚜虫密度的效应与高硅削弱施氮降低叶部和穗部可溶性糖含量、 叶部单宁含量的效应有密切关系;低氮配施低硅即可显著降低蚜虫密度,其效应与施硅增加了穗部可溶性糖的含量有密切关系;而高氮需配施高硅才可显著降低蚜虫密度,其效应与施硅增加了小麦叶部和穗部可溶性糖、 叶部单宁含量有密切关系。
832-839

研究论文 最新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 西北典型区域旱地冬小麦农户施肥调查分析

摘要:为明确我国西北旱地小麦施肥现状,在西北旱地冬小麦典型种植区选取3个区/县连续4年进行农户养分投入调查。调查结果分析表明, 调查区域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氮肥投入农户31.7%适中、 21.0%偏高、 41.9%很高、 1.7%偏低、 3.7%很低;10.6%的农户磷肥投入量适中,偏低和很低的分别占41.7%和9.6%,偏高和很高的占28.3%和9.8%;钾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占1.5%,偏低的2.1%,很低的88.3%,偏高的2.9%,很高的5.2%。氮、 磷、 钾肥的偏生产力(PFP)分别为21.7、 36.2和88.9 kg/kg。在肥料投入总量中有机肥分别占氮肥总量的3.1%,磷肥总量的2.3%,钾肥总量的53.8%。作基肥投入的氮肥占96.2%,磷肥占100%,钾肥占100%。显然,氮肥施用过量,磷肥偏多和不足并存,钾肥重视不足, 化肥偏多、 有机肥偏少, 基肥偏多、 追肥偏少问题是目前西北旱地小麦养分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40-848

施氮量对黄河滩区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黄河滩地植棉适宜的施氮水平,以转双价(Bt Cry1A+CpTI)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72为试验材料,设置了N 0、 150、 300和450 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了施氮量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 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棉花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叶绿素和全氮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增加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有下降趋势,进而延缓了叶片的衰老进程。在施氮量为N 300 kg/hm2 时,棉花干物质积累量较大,且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较高;施氮量过低时,干物质积累量较少;施氮量过高时,有利于营养器官生长,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但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较低。棉花施氮量为N 300 kg/hm2时籽棉产量最高,比不施氮(N 0)和施氮量为N 150 kg/hm2的处理分别增加15.29% 和9 .7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施N 450 kg/hm2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土壤肥力较低且下层土质沙性较强的黄河滩地,棉花的适宜施氮量为300 kg/hm2。
849-857

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摘要:淡水资源不足和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提高水、 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减少根区盐分积累和地下水污染风险是这些地区水分养分优化管理的重要目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水、 氮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两个因素,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设3个水平,为0.35(淡水)、 4.61(微咸水)和 8.04(咸水)dS/m,分别用SF、 SM和SH表示;施氮(N)量设4个水平,为0、 240、 360和480 kg/hm2,分别以N0、 N1、 N2和N3表示。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干物质重、 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受灌溉水盐度、 施氮量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咸水灌溉处理(SH)棉花干物质重、 氮素吸收量、 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显著降低,而微咸水灌溉(SM)对棉花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影响不大,但干物质重和产量有所降低。施氮肥可显著促进棉花生长,增加干物质重、 氮素吸收量和产量,但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其促进效应明显受到抑制。微咸水和咸水灌溉会导致水分渗漏增加、 蒸散量降低,增施氮肥则可显著降低水分渗漏、 增加蒸散量。微咸水灌溉水分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淡水灌溉,咸水灌溉最低;增施氮肥则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率。因此滴灌条件下,高盐度的咸水不宜用于灌溉。而短期的微咸水灌溉不会对棉花产量和水、 氮利用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合理的配施氮肥也有助于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858-867

铁肥虹吸输液对缺铁失绿苹果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索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途径,采用铁肥虹吸输液方法,研究了铁肥虹吸输液对缺铁黄化叶片复绿,叶片解剖结构、 色素含量、 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虹吸输液处理的复绿苹果叶片单个细胞叶绿体数目比对照增加了3.6个,淀粉粒有所减少;叶绿体内基粒结构更清晰、 垛叠增多;线粒体内嵴数量增多、 清晰度提高;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被膜结构得到修复。虹吸输铁后失绿程度由2.00级恢复到0.49级;铁肥虹吸输液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降低了细胞间隙的CO2浓度。输铁处理其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为最高。缺铁失绿苹果叶片叶绿素a、 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未输液对照增加2.97倍和3.18 倍。说明采取铁肥虹吸输液的方法能够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
878-884

不同水氮组合对全立架栽培伽师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摘要:全立架露地栽培伽师瓜(Cucumis melo var. saccharinus Naud)是一种集高密度、 覆膜、 立架于一体的立体种植新模式。本文在极端干旱的喀什地区灌溉条件下,研究不同水氮组合对全立架栽培伽师瓜产量、 品质、 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能使全立架栽培伽师瓜单果重增加而使产量提高31.0%。而当施氮量增至375 kg/hm2 且灌水8250 m3/hm2 时,又显著增加烂果率。灌水量为67507500 m3/hm2时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量为225 kg/hm2 时灌水利用效率最高。施氮量375 kg/hm2时的果肉维生素C含量较不施氮肥降低11.3%~25.6%。不同灌水量对果实果肉比例及果皮比例无显著影响,而施用氮肥可增加果实的果肉比例、 降低胎座子粒的质量百分比。当全立架露地栽培伽师瓜的产量达81745 kg/hm2时,适宜的水氮组合为全生育期施氮303 kg/hm2、灌水7405 m3/hm2,且能保证果实品质。
885-892

氮钙互作对设施栽培油桃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摘要:以设施栽培油桃“中油5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浇灌方式,研究了氮钙互作对设施油桃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水平处理下,随钙水平的提高,设施油桃叶片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a/b,叶片净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Gs)、 蒸腾速率(Tr)、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光化学猝灭系数(qP)、 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初始荧光(F0)、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在低氮水平(5 mmol/L)下,以4 mmol/L钙水平处理对改善低氮水平时设施油桃光合作用效果最好,与其它钙水平处理差异显著(P〈0.05);而在高氮水平(25 mmol/L)下,以8 mmol/L钙水平处理对改善高氮水平时设施油桃光合作用效果最好,与其它钙水平处理差异显著 (P〈0.05)。
893-900

氮、磷、钾肥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运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氮、 磷、 钾肥不同配比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N)、 磷(P2O5)、 钾肥(K2O)卡因菠萝分别增产15.5、 4.8和12.6 t/hm2,增产率为16.8%、 4.5%和13.1%,增加纯收入34800、 11000和27600 Yuan/hm2,农学效率分别为39.3、 42.3和29.6 kg/kg; 施肥增产、 增收效果以及对产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N>K2O>P2O5, 肥料农学效率则表现为P2O5>N>K2O。在 P2(100 kg/hm2)K2(500 kg/hm2)基础上,施氮降低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而在N2(400 kg/hm2)P2(100 kg/hm2)基础上,施钾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 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施用磷肥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大。对卡因菠萝产量效应函数进行频率分析法寻优得出,卡因菠萝目标产量超过105 t/hm2, 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氮(N)281.27~436.48 kg/hm2、 磷(P2O5)64.03~121.69 kg/hm2、 钾(K2O)428.59~628.55 kg/hm2,N、 P2O5、 K2O的最优施肥量配比为1∶0.15~0.43∶0.982.23。研究结论可为果农从事卡因菠萝栽培提供施肥参考。
901-907

盐胁迫对小型西瓜幼苗体内离子分布的影响

摘要: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小型西瓜品种(“秀雅”和“秀丽”)幼苗体内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抑制了西瓜幼苗的生长,“秀雅”生长受抑制程度明显小于“秀丽”; 随NaCl浓度的提高,植株体内Na+和Cl-含量增加,K+、 Ca2+和Mg2+含量降低。5种离子在器官间呈区域化分布,Cl-主要积累在茎中而Na+主要积累于茎和根中; K+含量在茎中降低幅度较大,叶中降低幅度较小; Ca2+和Mg2+主要存在于茎和叶中,且在叶中降低幅度较小。NaCl胁迫下,西瓜根向茎选择性运输K+和Ca2+的能力降低,而茎向叶选择性运输的能力提高,有利于减轻NaCl胁迫对叶片的伤害。与“秀丽”相比,“秀雅”叶中K+、 Ca2+含量降低幅度较小,Cl-和Na+积累量较少,K+/Na+和Ca2+/Na+比值均较高,茎向叶运输的SK,Na和SCa,Na值也较高。以上结果说明,向叶片运输Na+的选择性较低,是“秀雅”耐盐性较强的主要原因之一,离子在器官水平上的区域化分布是西瓜植株适应盐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908-917

低磷胁迫下熊猫豆侧根增多的生理机制研究

摘要:采用溶液培养方法,通过外源添加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及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研究了低磷胁迫下熊猫豆根系构型与生长素相关代谢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以阐明生长素在低磷胁迫下塑造植物根系构型的作用。结果表明,熊猫豆在低磷胁迫下形成特定根系构型,具体表现为侧根增多。IAA在侧根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源IA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低磷信号引导的侧根发生,而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TIBA则显著抑制侧根发生。根系中生长素代谢相关酶生长素氧化酶(IAA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根构型形成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低磷环境下熊猫豆根系中的IAAO、 POD酶活性均高于正常施磷的处理。外源IAA可以增加这两种酶的活性,而TIBA则能够逆转低磷诱导的IAAO、 POD活性的增加。
926-933

氮、硫供应水平对芜菁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

摘要:硫代葡萄糖苷(GS)含量的多少是芜菁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沙培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不同氮(80 kg/hm2、 160 kg/hm2和240 kg/hm2)和硫(10 kg/hm2和60 kg/hm2)供应水平对白玉芜菁叶和根中硫代葡萄糖苷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玉芜菁叶片中有7种硫代葡萄糖苷,根中有9种硫代葡萄糖苷。叶片中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是根部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1.16倍。增加硫供应水平,显著增加了根和叶中各种硫苷含量;随着氮供应水平的增加,吲哚族硫苷含量占总硫苷含量的比例显著增加。白玉芜菁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决定于氮和硫的平衡供应,在氮N 160 kg/hm2、 硫S 60 kg/hm2供应水平下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最高。
934-939

丹参氮、磷、钾积累分配特点及其与干物质、丹酚酸B积累的关系

摘要: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丹参的干物质和丹酚酸B积累与植株氮、磷、钾积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丹参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氮、磷、钾积累总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趋势,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丹参的叶、茎的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根部干物质积累呈上升趋势。在整个生育期内,丹酚酸B的积累趋势与丹参干物质积累趋势相似。不同时期,丹参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在移栽后30 d内对氮、磷、钾的吸收较少,分别占总吸收量的2.68%, 2.23%, 2.20%; 移栽后60~120 d 吸收量迅速增加, 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部吸收量的58.57%, 39.92%, 50.18%; 移栽120 d后又有所下降。总的来说,植株对氮的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整个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12∶0.46。
940-945

黄土丘陵区县域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以甘肃庄浪县为例

摘要:运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县域尺度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值为8.28g/kg,变异系数为18.8%,属于中等变异程度。2)有机碳变异函数的理论最佳模型为指数模型,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9%,表明有机碳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距离为2250m,大于采样间距400m。普通Kriging插值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上呈现东部比西部高、北部比南部高,西部区域斑块状的分布。3)影响该区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和土壤类型,坡向及土壤侵蚀程度等,海拔对有机碳空间变异性的贡献率为82.27%,土壤类型为13.10%,坡向和土壤侵蚀程度为4.54%。
955-963

黄土丘陵区梯田果园土壤水分特征

摘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和植被恢复的重要生态因子。采用土钻法对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坡耕地、梯田和梯田果园2003~2010年雨季前后的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连续测定,旨在明确梯田种植果树后对土壤水分的长期动态效应,为黄土丘陵区梯田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意义。结果表明,坡改梯措施可明显减小0—3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增量的年际变异,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小土壤储水亏缺度,增大降雨对100—300cm土层土壤储水亏缺补偿度;梯田果园化后0—3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增量的年际变异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200cm以下土壤含水量明显减小,土壤储水亏缺度增大,土壤储水亏缺补偿度由20%降为一10%。由此可见,梯田的蓄水保水量不足以供给果树的蒸腾耗水量,梯田果园化后将导致土壤水分的持续减少,可能导致土壤干层的形成。
964-971

减量追氮对再生水灌溉设施番茄根层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再生水灌溉减量追氮对于设施番茄生产的可行性,以期确定再生水灌溉设施番茄合理氮肥追施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再生水灌溉不同氮肥追施水平根层土壤氮素残留、番茄生物量、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及表观氮素损失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施番茄土壤矿质氮的消耗主要集中在30cm以上根层土壤;与常规氮肥追施处理相比,减量追氮处理,可协调番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番茄产量增加明显,同时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番茄收获后,减量追氮处理的表观氮素损失量显著低于常规氮肥追施处理。因此,减少氮肥追施量辅以再生水灌溉可以实现番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同步提升。
972-979

再生水灌溉对4类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再生水灌溉减量追氮对于设施番茄生产的可行性,以期确定再生水灌溉设施番茄合理氮肥追施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再生水灌溉不同氮肥追施水平根层土壤氮素残留、 番茄生物量、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及表观氮素损失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施番茄土壤矿质氮的消耗主要集中在30 cm以上根层土壤;与常规氮肥追施处理相比,减量追氮处理,可协调番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番茄产量增加明显,同时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番茄收获后,减量追氮处理的表观氮素损失量显著低于常规氮肥追施处理。因此,减少氮肥追施量辅以再生水灌溉可以实现番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同步提升。
98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