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s

  • 11-3996/S 国内刊号
  • 1008-505X 国际刊号
  • 3.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述、研究简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信息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2008年9月24-27日在北京召开545-545

摘要:<正>土壤资源是人类的生存平台和粮食生产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数量均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数量,并且整体质量偏低、退化沙化现象较为严重,加之近年城市化的扩张,非农占用耕地大量增加,土壤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加强我国土壤资源领域的交流,推动对土壤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等九单位承办,于2008年9月24—27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

NaCl胁迫下中国南瓜杂交种和黑籽南瓜植株离子吸收与积累特性研究546-551

摘要:营养液栽培条件下,在成株期以80mmol/LNaCl胁迫中国南瓜360-3×112-2 F1和黑籽南瓜植株,10d后,测定了植株的生长量和不同器官中Na^+、K^+、Ca^2+、Mg^2+的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两种材料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60-3×112-2杂交种的生长抑制比黑籽南瓜植株较轻。NaCl胁迫后两种南瓜植株体内Na^+含量升高,360-3×112-2杂交种的Na^+主要累积在根部,黑籽南瓜主要积累在茎中;K^+、Ca^2+、Mg^2+的含量在植株体内呈下降的趋势,但360-3×112-2杂交种的上位叶中的含量却上升。NaCl胁迫下,因Na^+的积累抑制了K^+的吸收,植株各器官的K^+/Na^+普遍降低,但黑籽南瓜比360-3×112-2杂交种的K^+/Na^+下降明显。这些结果说明,两种南瓜受到盐胁迫后Na^+的主要积累器官不同,致使地上部各器官有不同的K^+、Ca^2+、Mg^2+吸收和积累特性,K^+/Na^+降低幅度也不同,从而影响了植株的生长,产生了耐盐性的差异。360-3×112-2杂交种耐盐性比黑籽南瓜强,可望作为耐盐砧木在瓜类生产上使用。

膜荚黄芪氮磷钾优化施肥模式研究552-557

摘要: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的施肥量编码值与膜荚黄芪根产量、多糖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膜荚黄芪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对黄芪多糖含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其中钾肥为负效应,氮肥、磷肥为正效应。寻优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目标产量在6000-7000kg/hm^2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66.85~102.92kg/hm^2、P2O5 64.64-94.95kg/hm^2、K2O119.78~166.48kg/hm^2;膜荚黄芪多糖含量在13%~14%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66.85~102.92kg/hm^2、P2O564.64~94.95kg/hm^2、K2O119.78~166.48kg/hm^2;膜荚黄芪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施肥量为N99.52~102.92kg/hm^2、P20594.20~94.95kg/hm^2、K2O119.78~166.48kg/hm^2,N、P2O5、k2O的最佳比例为1:0.92~0.95:1.16~1.62。

氮磷钾配施对洋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58-563

摘要: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0),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洋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以氮、磷、钾施用量为变量因子,洋葱产量及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氮、磷、钾肥对洋葱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均以磷肥的影响最大,氮肥次之,钾肥较小;当氮、磷、钾肥用量分别达430.7、449.5和1152.7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值降至0。氮磷、氮钾交互对洋葱的产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互作效应最显著的区域为N240.0--720.0kg/hm^2、P20;250.0-500.0kg/hm^2、K20600.0~1500.0kg/hm^2。本试验条件下,洋葱产量达75t/hm^2、品质综合评分达90分以上的综合施肥方案为N294.0-480.6kg/hm^2、P205332.8~388.5kg/hm^2、K20861.8~1119.8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比例约为1:0.93:2.56。

增施氮钾和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种莴笋光合特性和产量的效应564-569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增施氮钾和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种莴笋光合特性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增施氮、钾肥3个品种莴笋的净光合速率(Pn)增加,且随光照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双尖”的Pn最低,“大自甲”和“挂丝红”的Pn较高。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尖”光合特性影响较小;“挂丝红”光合特性在低光照下以+K处理正效应较大,中、高光照下以+N处理正效应较大,这与增施氮、钾肥对“大白甲”光合特性的效应相反。3个莴笋品种产量随光照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以“挂丝红”〉“大白甲”〉“双尖”。3个光照强度下,+N、+K处理提高了不同品种莴笋产量。在高光照下,氮、钾增产效率以“双尖”最大,“大白甲”最小;中光照以“大白甲”最大;低光照以“挂丝红”最小。低光照下,莴笋施钾增产效率大于施氮;而中、高光照下,“大白甲”和“挂丝红”的施氮增产效率大于施钾,而“双尖”则相反。表明低光照下应控制氮肥施用量、适量增加钾肥用量;而在光照强度大的季节或条件下视莴笋(作物)品种特性适量增施氮肥和科学调控氮、钾肥的施用量比,可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莴笋的产量与光合特性密切相关,以Pn、Chl a、Ci与产量间相关性较好。

丛枝菌根真菌对羊草δ^13C组成和气体交换的影响570-575

摘要: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claroidum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δ^13C组成和气体交换的影响。羊草生长45、60和75d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能提高羊草的含磷量和植株叶片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但对植株内在水分利用效率和δ^13C值无显著影响。

不同基肥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576-580

摘要:分别以RAPD分子生物学方法和BIOLOG生理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基肥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基肥为75000kg/hm^2有机肥处理和75000kg/hm^2有机肥加300kg/hm^2复合肥处理最好;基肥为600kg/hm。复合肥处理使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的DNA序列相似系数最低;有机肥处理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均匀度和黄瓜产量的提高。此外,不同基肥处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中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581-586

摘要: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中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饲草产量,整个轮作期,单施化肥(NPK)、石灰和化肥配施(NPK+Lime)、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OM)处理的鲜草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CK)增加6.1倍、6.8倍和7.3倍;在化肥基础上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机肥,鲜草分别增产9.5%和17.2%。养分吸收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饲草N、P、K含量并促进饲草对养分的吸收。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与CK及NPK处理相比,增施石灰和有机肥提高酸性土壤pH值,促使其向中性靠近;在NPK基础上配合施用石灰,轮作结束时土壤有效钙含量比NPK处理提高了20.7%,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降低了26.5%和41.2%;在NPK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了壤中的N、P、K养分含量。

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587-591

摘要:分别以水、砂子、热硼酸溶液为介质,研究不同浸提方式对缓/控释肥养分溶出率的影响及两种缓/控释肥料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同一种肥料在不同的介质中溶出率趋势无显著差异,以热硼酸溶液为介质,可提高检验速度,是检验长释放期控/缓释肥料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叶片及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592-596

摘要:盆栽试验选用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在每千克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g基础上,设P0、R、P10、P15 4个P处理(即每kg土壤分别施P20,0、0.033、0.067、0.100g),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对大豆生育期功能叶片及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农42和合丰25均为P10处理功能叶片和子粒GS活性最高;东农46为P10处理功能叶片GS活性最高,R处理子粒GS活性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东农42功能叶片和子粒GS活性最高,东农46最低,合丰25处于二者之间;3个品种不同处理功能叶片GS活性最高值均出现在结荚期,东农42子粒GS活性处于高值时间较长,东农46最短,合丰25处于二者之间。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叶片及子粒GS活性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其活性。

Al^3+对大豆根边缘细胞释放与活性的影响597-601

摘要:以两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耐铝性大豆浙春2号和铝敏感性大豆华春18)的边缘细胞为材料,比较研究了Al^3+对根尖原位边缘细胞释放以及对离体边缘细胞的毒害作用。结果显示,0、100、200μmol/L Al^3+处理后,浙春2号和华春18的根尖边缘细胞在水中均易分散,华春18的边缘细胞在300μmol/L的Al3^+处理时已聚集成团不易分散,而浙春2号的边缘细胞在400μmol/LAl^3+处理时才不易分散。Al^3+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100μmol/LAl^3+处理1~6h就表现出细胞死亡症状,毒害作用最大时出现在6h之后,其中胛’对华春18的毒害作用略高于浙春2号。系列浓度Al^3+(0、100、200、300、400μmol/LAl^3+)处理,100/μmol/LAl3^+处理的离体边缘细胞存活率已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至400/μmol/LAl^3+处理时,浙春2号和华春18的相对存活率分别只有对照的45.9%和39.0%。说明外界Al3^+浓度升高不仅影响边缘细胞的释放,而且显著降低离体边缘细胞的存活率,毒害作用最大时出现在6h之后。大豆品种间细胞对Al^3+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随时间变化,差异最大时在6h。

接种耐酸根瘤菌和施钙对酸性土上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602-607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法研究了重庆缙云山酸性土上施钙与接种耐酸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耐酸苜蓿根瘤菌对苜蓿植株瘤重、根鲜重、株高、植株上部鲜重、全氮含量和酸性土壤中根瘤菌数量的提高影响显著;施Ca^2+5mmoL/L与10mmol/L处理与不施Ca^2+处理相比,能显著增加植株根鲜重、株高和地上部鲜重,也能显著增加瘤重;瘤重与植株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和株高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植株全氮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良好的结瘤性能能够提高酸性土上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氯对白菜幼苗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608-612

摘要: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了外源氯(CK,低氯,中氯,高氯)对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sis(Lout)0isson]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对N、P、K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氯处理对大白菜幼苗没有明显的影响。中氯和高氯处理,都显著降低了白菜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着氯浓度的升高,白菜幼苗叶片和根Cl^-含量显著升高,中氯处理Cl^-累积量最高,过量的氯降低了N、P、K养分在白菜幼苗体内的累积。氯胁迫抑制作物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从而减少主动养分的有效供应是造成生物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信息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组成613-614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投稿须知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