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外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 43-1255/TU 国内刊号
  • 1008-0422 国际刊号
  • 0.5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外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外建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长沙经典建筑、刊首语、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红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历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现代建筑篇、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史论

中外建筑 2019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外建筑杂志卷首语
建筑与音乐:美学通感1-1

摘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因音乐与建筑之间互为影响、相互启迪、彼此借鉴,音乐与建筑的关系一直为音乐家、诗人、哲学家所津津乐道。"建筑是流动的音乐",毕达哥拉斯派认为:"如果建筑物的长度、宽度、体积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就能在视觉上产生类似于音乐的节奏感"。建筑的构图与音乐的曲式构成、乐句和乐段的结合形式上存在相似性。差不多所有的建筑物,无论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这正说明了音乐与建筑都具有一种数比美。

中外建筑杂志视点
玉山淡水地灵人杰敦品励学精进不已--钟灵毓秀宝岛台湾的百年学府台湾大学10-16

摘要:1前言台湾大学是中国台湾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学府,亦是一所治学严谨、敦品励学的公立综合性大学,在亚洲高校中也是首屈一指。台湾大学校园中既有美景如画的自然风景,又有爱国爱人的人文情怀。在校园中,基础设施完善,拥有植物园式校园景观,漫步其中也不乏有人文情怀的优质场所。校园中既有延续日据时的罗马建筑风格,亦有现代的宜居建筑,学术氛围浓厚,人文情怀契合,每到一处无不感受到台大的独特校园风格,无愧于最美大学之一(图1、图2)。

湖南省建筑师学会6月学术沙龙活动--新建筑方针引领设计实践17-17

摘要:2019年6月5日,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举行了主题为"新建筑方针引领设计实践"--建筑学术论坛活动。本次论坛邀请到四位演讲嘉宾,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石磊先生、湘潭建筑设计院主创设计师王萌先生、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建筑师胡清波先生、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建筑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晓先生。他们分别从健康建筑、城市更新、建筑的秩序性-逻辑性、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等方面做了主题演讲和实践分享,并与现场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探讨。

崔愷:以土为本--探索绿色创新之路18-19

摘要:2019年6月27日晚19:30,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应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罗劲的盛情邀请,在中机国际6楼报告厅作了主题为《以土为本--探索绿色创新之路》的学术报告。中机国际副总经理张建华代表中机国际致欢迎词,对崔愷院士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国内知名学者、湖南建筑界精英、中机国际高层领导出席,与嘉宾一起见证学术报告的盛启,共同聆听崔愷院士对本土设计和绿色建筑的解读。

中外建筑杂志游踪
随我找寻古桥的珍迹20-22

摘要:凌空飞跃在河流之上或峡谷之间,是为桥。从垒石培土、绝水为梁的雏形开始,它就是通往彼岸的必经之路,使人们远离桥下波涛和陡峭山谷中的飘摇,得到安稳地通行。有了桥,生活也自然减少了更多的险象丛生,而多了一番雅致闲情和市井之趣。人们登桥话别、依桥而市、对桥畅饮、以桥为诗。那些留存至今的古桥,承受了千年的风雨,也见证了百姓千年的生息故事。我国自古被称为"桥的国度",古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成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而今,倚桥远眺或已不再见当年风光,但那一栏、一梁、一拱、一墩、一廊之间,还凝聚着悠悠古桥的建筑之美和人文之美,见证着昨日的辉煌。

中外建筑杂志观点
回应自然环境的城市综合体创作探析23-25

摘要:文章剖析了城市综合体建筑创作回应自然环境的根源,从综合体创作的布局、形体、空间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回应自然地貌、气候和微环境,提出了回应自然环境的当代城市综合体建筑创作策略;并结合多个建筑创作实例分析,表达具有内在生命的力、与自然多层级融合的创作。

保护古建筑与古环境艺术,让城市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26-27

摘要:古建筑与古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域独特的个性名片,既是历史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古建筑与古环境艺术被拆除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古镇为了经济利益过度商业化,文中提出了遏制这些现象的见解。

“亲地”与“向天”--历史演变中的布拉格城市场所精神塑造28-30

摘要:舒尔茨总结布拉格的场所精神体现在建筑环境形式对天地关系的解释中--"亲地"与"向天"。而布拉格场所精神的最终呈现是由其城市所处的地理空间位置、时代变迁、政权更迭、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自身的性格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本文通过对历史各时期的布拉格渐进式发展的城市空间进行分析,探究布拉格城市场所精神形成的过程。

城市转型视角下我国单位大院研究进展与述评31-33

摘要:单位大院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过渡性社会产物,会对今后的城市发展产生持续影响。文章在论述单位大院概念及特征类型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了1996-2018年我国单位大院的研究进展,将其归纳为概念明晰型、理论探索型和案例分析型三类,指出未来应扩大单位大院的研究地域范围及类型、加强以大院居民为核心的空间规划研究、注重大院的文化遗产属性和探索有效的大院更新机制,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多元化的单位大院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大院的现代化转型与持续性发展。

《知音号》演艺空间体验设计研究34-36

摘要:目的在西方的环境戏剧和沉默戏剧为代表的先锋戏剧理论的影响下,诞生了一系列新的戏剧演艺形式,国内的旅游演艺也不断向着深度文化旅游体验方向发展,由此衍生出了沉浸式演艺,由于该新的戏剧演艺形式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研究沉浸式演艺空间中的体验营造设计能为当今的设计行为提供有利的指导。方法以国内目前最新的沉浸式演艺空间案例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空间环境营造、空间组织和时间管理体验等方面对《知音号》演艺空间体验营造进行深入的剖析。结论通过打造一个近乎真实的情境式演绎空间,以及利用新媒体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和现代高科技将感知体验和认知体验相融合,打破了传统剧场中舞台与观众席相互对立的局面,实现了观与演的融合。

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36-38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也成为当前建筑业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分析了高品质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湖南醴陵市创业创新服务中心绿色建筑设计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品质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并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我国绿色建筑高品质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平遥古城酒店设计探究39-40

摘要:无论哪一座城市,其历史演进时间或长或短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承载着城市变化的建筑,无疑被看作为"人类文明的石头记"。古代的平遥古城,保存了许多与传统建筑整体环境相对应的建筑,其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配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蕴含着着非常深刻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与旅游价值。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原有建筑无法满足当下时代的需求。本文主要是围绕将平遥古城棉织厂改造为酒店所展开的论述。在酒店设计中,融入传统平遥四合院建筑,设计带有中国传统的围合院落酒店。在与周围古建筑相衬的环境下,加入现代建筑材料与元素,使建筑新老形式相得益彰。本文将对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平遥古城酒店设计进行阐述与说明。

湖南省邵阳县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的保护与利用41-45

摘要:借建筑调研之便,笔者曾多次造访了湖南省邵阳县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它始建于清光绪1877年,旧址原为清代中宪大夫、太子少保席宝田的庄园。该建筑依山傍水,拥有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其建筑风格、布局、造型、用料都有独特之处,集湘式与清代建筑特色交融为一体,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何合理地对其保护与利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从停滞中解放建筑”--浅论建筑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结合46-47

摘要:当今建筑与数字媒体艺术开始产生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为建筑立面的表达提供新的方向,极富现象力的改变了城市空间。文章将从建筑立面的进化史入手探索建筑,结合实例探究建筑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结合对空间和城市的影响,提出其潜力及局限性。

浅谈数字化木构的编织节点表现48-51

摘要:随着时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愈加强烈。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中既可回收利用又可资源再生的材料,日益受到重视。而现代数字化设计技术和建造方法为木材打开了一种新的数字建构的可能,可以整合木构的材料性能、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而编织作为自古以来人类建造活动的一种基础性技艺,在数字化木构的发展中有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编织的节点表现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基于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景观公共空间研究52-53

摘要:现如今的大的背景环境,"千城一面",毫无文化地域性特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有56个民族,有各种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地域地貌,可是这种文化符号被运用的越来越少,以致到缺失的地步,原因一是对于地域文化保护和发展思想的意识淡薄,二是利用率低,研究深度不够并且缺乏整合。在西方景观引领潮流趋势的大环境中,现如今的景观设计师无暇顾及隐藏在国内,即使形式之下的意义表达。如果要改变现如今"千城一面"的现状,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一地一景",我们应该从文化符号入手,去探求地域性文化特色问题和民俗景观符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特色民宿建筑设计的影响54-55

摘要:在世界各地,丰富的历史造就了民宿设计的多样化。后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在欧洲和美国的反现代主义设计潮流。"后现代主义设计"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和人文历史特征,宗旨是反对密斯的单一功能"少即多"的极简主义风格。本文分析了民宿建筑设计的发展,结合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使得设计领域重新思考人文历史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确保民宿建筑的本土性及特色性,形成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结合的当代特色民宿建筑设计。

利川土家族民居装饰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56-57

摘要:俄国文学大师果戈里把建筑称作"世界的年鉴",利川独具特色的土家族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而装饰文化更是传统建筑交流、文化交融最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利川土家族民居装饰文化的保护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全国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利川土家族民居装饰文化进行精准保护,并在美丽下村建设中继承和发扬土家族民俗文化和装饰艺术是十分重要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装饰图腾、文化习俗等角度分析利川土家族民居装饰文化的重要地位,并结合现代美丽乡村建设,探究土家传统民居装饰文化的现代运用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