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外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 43-1255/TU 国内刊号
  • 1008-0422 国际刊号
  • 0.5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外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外建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长沙经典建筑、刊首语、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红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历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现代建筑篇、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史论

中外建筑 201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外建筑杂志卷首语
乡村振兴——规划人才1-1

摘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乡村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引发了不同层次、类型乡村规划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对于主要为地方乡村振兴发展输出人才的地方高校,如何提升其乡村规划专门人才适应性供给的能力,逐步解除乡村规划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成为高等教育学和城乡规划学及其相关学科共同面临的关涉"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命题的交叉性、综合性新时代重要课题。

中外建筑杂志视点
文阁古韵 书香馥郁 登攀拾英 问学苍穹——植根齐鲁文化之沃土的山东师范大学10-16

摘要:甲子轮回,岁月如诗,山东师范大学自成立以来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大爱育人,躬耕不辍,沃土芳菲,桃李天下。山师植根齐鲁文化之沃土,汲取泉城人文之灵韵,正谱写着教书育人的华丽篇章。 1、大学选址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于"泉水甲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泉城济南,为山东省省会,至今已有近2700多年历史,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并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中外建筑杂志游踪
烟花三月,最美扬州(一)17-20

摘要:说起扬州,最容易引起联想就是李白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广陵"就是扬州的古称。我们走进号称扬州城徽的瘦西湖,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北郊,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四时入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

中外建筑杂志观点
建筑形态构成中异质元素的应用研究21-22

摘要:建筑形态构成中异质元素的应用是当下建筑形态创作的一种普遍手法之一,本文从异质元素介入建筑形态构成的理论基础的探究出发,对建筑形态构成中异质元素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具体案例展开了分析。

浅析建筑艺术的符号、意义与价值23-2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如今这个先进的时代中,随处可见建筑艺术的身影。建筑艺术主要指的就是,在建筑工程技术上创造一种艺术。而建筑艺术的创造主要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设计而成的。采用这种合理,以及实用的技术手段进行建筑设计,也可让建筑显示自身本来的艺术价值。本文,也将针对建筑艺术的符号、意义与价值进行相关的阐述。

批判的地域主义的两种表达——布鲁日音乐厅与宁波博物馆对比分析25-27

摘要:宁波博物馆是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建筑师王澍的作品,曲折起伏的轮廓与远处连绵的群山遥相呼应。在比利时,同样有一座外形相似的建筑——布鲁日音乐厅,几何切割的造型融入在老城的肌理之中。它出自于建筑师——Robbrecht&Daem之手。本文将从外部关系、内部空间、材料构造三个方面对这两座建筑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试图找到两位建筑师的建筑实践中对于批判的地域主义的不同表达。

浅析意大利古建筑及城市的保护方法——基于对普利亚大区的研究28-30

摘要:简要陈述了中国现存的古建筑和城市保护的问题,介绍了对意大利古建筑和城市保护方法研究的意义,描述了普利亚大区的地理、历史、文化概况,以实例介绍该区域古建筑和城市保护与开发的方法。基于普利亚大区古建筑和城市的保护方法,针对四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这四个方面分别为:利用法律法规控制、利用相关政策辅助、赋予古建筑现代化的功能以及完善市政设施、增大古建筑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影响力。

新艺术运动时期室内设计的形态研究31-34

摘要:新艺术运动是当时主流时代精神的一种侧面反映,最终目的是要打破传统与常规,企图建立新的美学原则。这种目的性使新艺术运动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体现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从当时的室内设计中,可以看出其精神层次的理念。通过对其精神理念的外在表现——设计的形态研究,分析出当时的具体实践方法和原则。

天津市既有住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34-36

摘要:作为当代老年居民日常休闲、社交活动的主要载体——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现已成为当下城市适老更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在对既有住区使用现状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既有住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使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老年居民的户外活动需求及特征,为天津既有住区公共活动空间提出适老化的更新策略。

从蜕园到周南女中——长沙近代传统园林嬗变初探37-39

摘要:中国近代社会动乱,新思潮的出现和改革的呼声风起云涌,在时代的推动下,中国传统园林面临严峻的的归宿问题。本文通过探索传统园林蜕园改建为周南女校的原因及其转变过程,探讨长沙近代传统园林嬗变动因,为现代城市实践提供借鉴。

侗族传统建筑与聚落研究综述40-43

摘要:目前,就侗族、侗族建筑与聚落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研究人员以民族学者以及建筑规划专业人士为主,民族学者主要以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美学视角研究侗族建筑与聚落,建筑规划人士研究视角较为多样,建筑规划人士注重匠作、构造与结构技术的分析,也不乏有地理、文化以及人类学层面的探讨。为了保证研究完整性与系统性,从不同学科视角对文献与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的研究现象层出不穷。本文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梳理以及概括了侗族传统建筑与聚落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有望成为深入研究的方向。

基于场所的建筑生成原则与方法探索44-47

摘要:本文通过对场所结构、场所与身体知觉之间关系的剖析,寻找潜藏于场所现象背后的本质,探索存在于场地中的建筑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本质,从而生成基于场所的建筑设计方法论。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意义追问——基于现象学的视角48-49

摘要:20世纪建筑文化虚无主义和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影响使建筑设计变成了概念的游戏,同时人的生活又是那么的细致与具体,城市无止境蔓延,建筑名词与符号的堆砌却与生活渐行渐远。在现象学思想的语境中,个体的具体经验所形成的知识不是由抽象的概念或规律决定的。正是基于这些认识,现象学试图研究人类的经验,以及在这种体验中事物是如何呈现给我们的,同时,它开始重新思考人类的存在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本文藉由建筑现象学的视角再次思考建筑与人的关系,试图从人的生活为原点来考察建筑,使其能与心灵更贴近,实现建筑与人的"内外交融"。

新加坡当代公共组屋屋顶空间设计的对比研究及启示50-54

摘要:湿热气候区集合住宅的屋顶空间是居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其舒适性、合理性对于住宅的品质、居民的公共生活的活跃度有显著影响,新加坡公共组屋在屋顶空间设计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呈现于当代公共组屋设计中,有着良好的启发意义。本文选取新加坡达士岭和杜生庄组屋的屋顶空间为研究对象,对二者在屋顶空间体系的开放性、遮阳能力以及空间尺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湿热气候地区中,屋顶空间的遮阳、绿化、观景等功能增补了户外活动空间的丰富度和生态性,且适宜的空间尺度和完善的设施配置对其使用感受有较大影响。最后为我国高层住宅屋顶公共空间的利用和优化提供借鉴参考。

南方合院式民居空间特征对比研究——以湘西窨子屋、徽州民居、云南一颗印为例55-57

摘要:本文以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合院式民居:湘西窨子屋、徽州民居和云南一颗印为例,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对其从空间形式、空间整体秩序、布局形制、平面布局特点、造型风格、装饰装修、民居的材料、民俗文脉、民居整体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传统合院式民居的地域特色,有助于地域性研究和文化的传承。

十年·呼和浩特玉泉区历史街区改造建设中环境色彩之变58-61

摘要:从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大庆至2017年的70年大庆的十年时间里,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对以大昭寺为核心历史街区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造建设。两次改建工程在历史文化及民族特色定位上发生了较大变化,致使历史街区建筑装饰风格及色彩也相差甚远。文章对2007年与2017年两个时间点的历史街区色彩面貌进行比较研究,从比较中探究三个问题,总结玉泉区改造过程中的环境色彩应用成果及问题。一是探究其时间定位的合理性和价值性所在;二是民族文化及地域风貌独特性对环境色彩心理的影响,三是环境设计专业原理下的空间尺度、材料肌理、风貌特征等制约条件下的环境色彩问题。

沙县传统民居平面及空间布局研究——以东门东大路罗家宅为例62-64

摘要:沙县东门片区现存大量沙县明清民居,古街东大路两侧民居因各种原因风貌保留欠佳。本文选取其中一座风貌留存较好的传统民居罗家宅,详细介绍了其建筑平面与空间布局,以及对其的保护和再利用。

泉州古驿道线路及沿线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64-66

摘要:本文对泉州地区古驿道线路的历史发展沿革进行了梳理,结合实地调研从宏观层面分析驿道与村落的空间关系,并对沿线周边传统村落的分布、演变及成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