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外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 43-1255/TU 国内刊号
  • 1008-0422 国际刊号
  • 0.5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外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外建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长沙经典建筑、刊首语、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红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历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现代建筑篇、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史论

中外建筑 201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外建筑杂志卷首语
建筑,打造未来的诺亚方舟?1-1

摘要:近日南方的台风暴雨袭城,让人再一次体会看海的感觉,网络上许多人提到不光需要一个车,而且还要一个船。也许,这是对的,我们的建筑师的确可以来建一个可以浮动的诺亚方舟……欧洲的设计师已经开始了考虑如何应对气候演变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探索新的建筑形式,创新思路。在德国的汉堡港口新区,与水共居,不再设防洪堤。建筑物的第一层做了防洪的处理,门窗都可以防水,在洪水期可以封闭。而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ijburg新区,不光是房子是可以浮动的,就连连接的道路也成了浮动的栈桥。

中外建筑杂志视点
教稼圣地 树德务滋 佳气接终南百代宏图奠胜基 晴光临渭水千间广厦育英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赏析10-19

摘要:1历史沿革、校址勘选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委会于1932年成立,经历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1938)、国立西北农学院(1938-1950)、西北农学院(1950-1985)、西北农业大学(1985)(图1)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等几个时期。1933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开始选择校址。当时对择定校址有多种倡议,经筹委会研究,认为武功是"后稷之遗迹所在地","周秦汉唐之际,化物蔚然"。

“凡益开题”第十六期:湖湘新生代建筑师(一)20-25

摘要:开题人黄元炤,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专栏作家,ADA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人。作为一位从事建筑历史研究的人,关注建筑师一直是我长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不只关注老一辈建筑师们对于建筑学领域各方面的贡献,也关注新一代建筑师他们对于建筑的追求与渴望。老一辈建筑师们也曾年轻过、初出茅庐的办学与实践,并受到各界的瞩目,比如:1893年生的柳士英先生.

湖南省建筑师学会5月学术沙龙活动——“夏热冬冷地区被动房实践”研讨会26-26

摘要:2018年5月31日,由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湖南省建筑师学会联合主办的绿色建筑研讨会在株洲市青龙湾田园国际新区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夏热冬冷地区被动房实践"为主题。本次活动旨在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启动超低能耗社区建设试点"的目标任务,推进2018年全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工作,加强会员企业交流协作,促进行业跨界新融合。

“第三届西南聚落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特约报导27-27

摘要:2018年5月25日,在"西南聚落研究青年网络"的倡议下,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乡政府协办的"第三届西南聚落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会议分为两场,上半场在湖南大学举办,下半场在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乡政府举办。5月25日晚,论坛开幕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举行,卢健松教授主持,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致欢迎词。来自清华大学的周政旭、广州大学的蔡凌.

湖南大学建筑学发展轶事——访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院长巫纪光28-33

摘要:王蔚:巫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您作为咱们湖湘最早具有建筑学招生资格的院校湖南大学建筑系老系主任,我们首先想请您谈谈"它"是一步步怎么样发展起来的?巫纪光: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应该是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在中间有多很坎坷。湖南大学是在1920年的时候从岳麓书院改名为湖南高等学堂,到1926年就改名为湖南大学,那时候湖南大学是由湖南省审批的大学.

中外建筑杂志游踪
加拿大民居的建筑风采34-36

摘要: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多元文化国家,这种多样性决定了民居建筑的多姿多彩。这里的房屋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朴实大方,西部城市温哥华和东部城市多伦多的民居更是异彩纷呈。走近加拿大的任何一条街道,就好象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卡通世界。居民的建筑一房一款,千姿百态,很少能见到像国内那样两"山"夹一"脊"的建筑,也很少能见到像国内城市那样的火柴匣似的筒子楼。

中外建筑杂志观点
哥特式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转译研究37-40

摘要:12世纪起源于欧洲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重要的篇章,它从厚重的罗曼式建筑中脱颖而出,变得轻盈通透。从中世纪到现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形式的出现使现代建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哥特式建筑的年代虽然离我们早已久远,但一些现代建筑中仍会展现出的元素,使建筑新奇别致,不同流俗。

舟山群岛人居环境营建体系探讨41-44

摘要:舟山群岛人居环境营建体系主要包括单元内聚落空间构成和民居等微观层面的设计建造,是落实人的居住对海岛环境的应对的最终环节。这个层面的最小落脚点是单体建筑,最大的研究范围是聚落住区。本文从舟山群岛传统聚落建筑的几种典型出发,分析海岛人居聚落建筑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提出群岛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分层多元形态模型。

浅谈室内设计的符号学的应用45-47

摘要:室内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使用者,并以人为中心,是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室内空间不再仅仅满足人的生存需求更多的关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不同时期的多种需求。室内空间由地面、墙面和天花界定,它区分于户外空间。符号学作为多种学可的方法论学科,本文根据莫里斯的符号学在室内设计程序、方法的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阐述,通过研究他的符号学的三分支理论和符号学的相关规则中找出室内设计的内在规律性。

生态与禅意文化渗透下木结构建筑的回归48-52

摘要:凝重厚实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给环境带来负荷的同时也给居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木结构建筑的生态节能与禅意文化使得建筑返璞归真,回归并重拾人文秉性。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与应用,从防火、防水、节能与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木结构建筑的特性与发展优势,并以海安国际木屋养老旅游度假休博园项目为例,从总体规划到单体设计,以水、木与禅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展示木结构建筑的古韵与创新,挖掘人性深层次的精神感受,从而达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综述53-55

摘要:当前,近郊地区乡村建设火热,土地资源浪费粗放使用现象普遍,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接着从土地集约利用、近郊乡村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介绍了研究现状,然后将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基于城市文脉传承的地标景观建筑设计方法研究55-57

摘要:地标景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标景观建筑不能脱离城市文脉而独立存在。文章从城市文脉传承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城市地标景观建筑的现状,列举了其设计的依据,并以相关的地标景观建筑加以说明,最后提出了共时性和历时性城市文脉传承的设计方法,以为地标景观建筑的创作提供参考。

厦门市沙坡尾艺术西区工业遗产更新模式解析及吸引力评析58-61

摘要:在过去的20多年中,随着我国的快速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许多城市的工厂外迁,城区内部出现了不少的废弃工厂。对于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是热点问题,有不少在更新后重新焕发了活力。本文以厦门市沙坡尾西区艺术中心为研究对象,探寻其更新模式和更新后的吸引力。沙坡尾曾经是厦门市的避风港,渔业产业繁盛,但是随着沙坡尾的逐渐衰败,和渔业相关的很多工厂也关门废弃,沙坡尾艺术西区就是由废弃的冷冻厂改造成的创意文化区。艺术西区虽然拥有一定特色的文化项目,餐饮和小型商业,但是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游客并不多,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的数据对其和周边重要景区对比后发现,还需要有效提升艺术西区的活力度。

基于视觉感官约束的建筑室内装饰材料的层次性探究——以玉材为例62-63

摘要:建筑装饰是一个从整体构思到部分琢磨再到整体升华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从脑海中关于构思的逻辑梳理到完成实物的连贯性展现。层次性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笔者运用文献研究、定性、归纳等方法仅以建筑装饰的选材这一步骤作为切入点,以室内装饰艺术的视角,从材料鉴别、价值两方面探究其内部暗藏更深的层次性特征。

建筑外遮阳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64-66

摘要:在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建筑设计在被动式节能上的探索也不断深入,其中,建筑外遮阳在建筑节能上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外遮阳的六种类型:板式、叶式、帘式、篷式、墙式、构架式,举出实例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建筑外遮阳设计的原则。

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设计研究67-68

摘要:城市历史建筑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进行了保留,需要得到较好的传承。而建筑周边环境设计对建筑保护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设计意义的基础上,对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要点和方法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云南昭通陇氏家祠传统建筑特色研究69-72

摘要:历史进程鉴证着时代的发展,而传统建筑记录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发向发达城市聚集,而乡村传统建筑慢慢消失于人们的视线,渐渐破败。本文以"陇氏家祠"为主要论述背景,分析其建筑特色和建造技艺,阐述乡村传统建筑保护的迫切性及对传承地域文化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