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外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 43-1255/TU 国内刊号
  • 1008-0422 国际刊号
  • 0.5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外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外建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长沙经典建筑、刊首语、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红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历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现代建筑篇、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史论

中外建筑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外建筑杂志卷首语
小城镇,大挑战1-1

摘要:借国家建设、培育特色小镇,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再度成为城乡规划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作为一种空间单元,小城镇根植于城乡区域整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空间网络之中。它与区域的关系以及其职能作用由于当前要素流动和能量传递的网络化趋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外建筑杂志视点
“凡益开题”第六期:地球公民高空栖居12-16

摘要:开题人:张贤铭,P8创始人,Teri大学博士候选人。城市不再平凡,在不可预见的未来找不到安全感。我们需要试图展示一种新的造城法,它将化危险为机遇,化脆弱为柔韧,化稀有为富余,以在城市中建立一种具有应变性的有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但能自我修复,更能自我保护,并且在局部社区文化下与整体技术体系上达到供需平衡。她不仅是城市,她是满足人类所有需求的栖息地,我们称之为“高空栖居”(Hi’bitat),因为“高”代表人类挣脱地心引力不断向上的追求:更高的道德力量,更高尚的人品。

匠心初筑:林东海非寻常的建筑师之路17-19

摘要:“读了建筑很多学校却非真正建筑学科班,亲手盖了两个房子,设计了数百个房子,干过两年兼职专业老师,唠叨了一堆论文,凭着热爱与领悟,非寻常的建筑师之路却走到了行业项层。”——林东海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体验是最佳的领悟在温州大罗山北侧有一片三蝉湿地,数百个岛屿,河网密布小桥相连,枕水而居是梦里家乡,林东海便出生于此,读书、求学、工作从未离开。也许是水的灵气孕育了他不一样的建筑师气质,自1998年从成人中专毕业,由于家境清贫放弃了大学保送。他从工地干起,一步步成为高级建筑师,再到甲级设计院院长。

漫谈湖湘建筑发展——访湖南省建筑师学会秘书长殷昆仑20-27

摘要:王蔚:殷总,您好,很高兴能接受我们的访谈!2010年在攻读博士第二年时第一次参加湖南省建筑师年会,回想起已经6年多,有幸认识了您和杨总(杨瑛)、贺老师,再次感谢殷总当时能给我们80后建筑师一个机会。您担任湖南省建筑学会秘书长这么多年,见证了很多湖湘建筑的大事件,首先想请您给我们谈一下您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中外建筑杂志游踪
转山的圣路就在冈仁波齐28-32

摘要:在藏传佛教、西藏原生苯教、印度教、古耆那教和苏丹红帽教里,冈仁波齐峰同时被认定为世界中心。这座大名鼎鼎的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是印度的恒河、印度河,还有最终汇入恒河的雅鲁藏布江共同的发源地。它海拔6638m,四面对称的金字塔形的外观和周围山体迥然不同。在前往西藏阿里的路上,很容易就找到它。

中外建筑杂志观点
泉州西街片区历史文化特色价值与现状评估33-37

摘要:文章在介绍了泉州古城成陆的格局演化基础上,分析了泉州西街片区与泉州古城的关系,指出西街片区是泉州古城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西街片区传统空间结构、传统街巷、传统建筑进行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西街片区在泉州古城格局中的地位、西街片区的功能与文化内涵、建筑文化内涵及西街片区的活态文化进行了重点评估,指出了泉州西街片区的历史文化特色价值,为进一步对泉州西街乃至泉州古城的保护做了基础研究工作。

德国经验对我国老旧集合住宅改造的启示38-42

摘要:在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存量”的背景下,城市建区的老旧集合住宅改造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德国在集合住宅改造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一整套适合自身国情的住宅改造体系。本文梳理德国在集合住宅改造方面的经验,并总结我国住宅改造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改造机制与改造方法方面提出我国老旧集合住宅改造的优化方向,进而为我国老旧集合住宅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实用与象征——广东神社建筑及其战后利用问题研究43-47

摘要:近代日本,随着海外移民增多和对外侵略扩张,作为国家神道的基础和支柱,神社也被扩建到海外。二战结束后,海外神社大多被当地政府接收。作为侵略者的象征,如何处置和利用神社建筑遗迹成为政府当时的一项现实而迫切的问题。2003年6月,在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了一批数量可观、种类丰富、保存较完整的广东神社遗迹遗物,为中国考古所罕见。本文在梳理战后海外神社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收集档案、地图、照片及文物资料,聚焦于广东神社建筑,深入剖析战后广东神社建筑遗迹利用问题个案,勾勒出其历史脉络的发展过程,呈现战后广东神社景观变迁的内在具体要因、经过及结果。

对接时代,不负传承——从三个案例谈传统商业的成功转型48-49

摘要: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是消费模式的巨大变化,传统商业转型,新建商业去存量化,已成为多数商业地产发展的出路与方向。本文基于不同类型与时代的商业建筑改造案例,诠释新型消费模式下的成功经验。并从实际操作层面对具有一定体量的大型商业改造提出几点建议。

以嵩口镇为例浅谈历史村镇“慢更新”50-52

摘要:由于当今社会历史村镇具有保护价值但却现状没落,亟待更新与保护。以嵩口镇为例,简述驻村建设,提倡使用历史村镇“慢更新”的方法,解决历史村镇走向衰落或个性流失或失去活力等状况。

川北传统乡土民居特点及现状研究53-56

摘要:川北传统乡土民居,因其适合当地百姓生产生活需要,这种建筑形式曾广大流传于川北农村地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川北传统乡土民居这种修建年代比较久远的居住建筑成为了政府部门重点改造的对象,川北传统乡土民居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在川北传统乡土民居还没有绝迹于川北农村地区之前,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研、测量、摄影等方法总结出了川北传统乡土民居有别于其他民居的建筑特点。

安置房人居环境研究——以郑州市黄岗寺小区为例57-59

摘要:本文以郑州市南三环黄岗寺安置小区为例,探讨安置房小区人居环境问题及其改造。通过研究安置房小区和商品房小区环境和人之间互相影响所产生的变化,来探索人居环境学微观层面上的规律,并更好的运用其规律,来改善人居环境。安置房小区是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城市化进程、人民幸福安定的重要课题。

凤凰县拉毫村古村落民居研究59-61

摘要:湘西凤凰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文化特色鲜明,特别是在建筑上独树一帜。该文以拉毫村古村落为例,从拉毫村的建筑特征、建筑结构、建造工艺以及建筑热工环境来对拉毫村古村落进行研究分析。

村落工匠对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作用探析62-64

摘要:“工匠”即有工艺专长的匠人,武陵山片区将村落匠人叫师傅,村落工匠是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村落“农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劳动者”之一,在传统乡土手艺中他们既是设计者也是制作者。他们不但拥有精湛的技艺,同时他们还懂得村落传统的民族民间习俗,在村落中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设计和建造房屋还是生产生活器物,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能满足村民的需要,因此片区民族村落工匠的技艺是基于满足当地村民基本生活需要的造物活动,从材料选取、形态型制、制作工艺、装饰纹样等各方面都具有本土性且能满足村民的需要,农耕文明时期他们以精湛的手艺守护着村落传统的生活方式,使传统村落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因此从民族村落工匠的传承来保护片区传统民族村落,让他们在传承手艺的基础上传播乡土文化,引导新生代村民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村落祖先留下来的祖制心存敬畏并为之自豪,从各方面保持片区民族村落原居民纯朴的民风,这是村落传承的“灵魂”,守住传统村落“最后的家底”行之有效的方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高椅古村”为例65-67

摘要:本文从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人手,通过实地调研并分析了高椅古村的过去与现在,总结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结合如今大力倡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背景,从整体规划思路、单体建筑提质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可持续性旅游开发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性发展策略,唤起人们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对高椅古村的明天寄予了美好的期望。留住“乡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源。

岭南建筑室内设计的特色及方法研究68-70

摘要: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特征明显,注重天井庭院组合,重视绿色节能理念;在艺术形态方面,色彩古朴淡雅,材质自然生态、装饰精美细巧。传统岭南风格多体现在建筑中,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不足。本文从建筑风格、艺术手法、室内园林、陈设艺术、绿色节能等几个方面人手,探讨在当代室内空间中实现传承地域文化、凸显岭南特色的室内设计方法,力求对岭南地区的室内设计发展有所借鉴。

IBMS通用性接口的研究71-72

摘要:智能化建筑集成系统(1BMS)是未来建筑实现智慧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建筑行业中的各智能化子系统的品牌与型号层出不穷,因此对应的接口与支持的协议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分析了IBMS的架构搭建,给出了一种通用性的接口网关设计,并对行业中常用子系统的接口要求和通讯协议做出了分析与总结。

浅谈校企合作在高校“建筑构造”课程中的运用73-75

摘要:“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仅仅依靠教科书和相关资料的内容来讲授这门课程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优势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聘请具有实践经验丰富并掌握最新国家规范规程及标准图集内容的建筑师来主讲或辅助主讲老师,对学生掌握和理解“建筑构造”课程内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